百度搜索 未知事件调查局 天涯 或 未知事件调查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明朝万历年,皇帝为制衡锦衣卫,命人成立一个秘密的侦查机构。传说万历皇帝为方便他们做事,给他们开了许多后门,也就是给了他们许多特权,所以叫“六扇门”。也有一说这个组织的总部三面开门,每面两扇门,一共六扇,所以这个机构的名字称为“六扇门”。
还有一说是因为此组织分名门、阴阳门、鲁门、淮门、刀门、飒门六个部门,所以才得名“六扇门”。
名门:擅长气功,武术,名门的首领叫郭旭,是个孤儿,被一个出来游历化缘的少林寺老和尚捡到,发现他的时候郭旭才几个月大,但满身发出犹如太阳般金灿灿的光芒,于是老和尚帮他取名旭,老和尚本性郭,郭旭就随了老和尚姓。
后来老和尚把他带回了少林寺,郭旭就这样跟着少林寺的和尚们生活了十几年,郭旭少年时期天赋异禀,骨骼惊奇,是块练武的材料,且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小时候看着和尚们练功,只要是他们舞过的招式,念过的口诀,每个过程和细节都会深深的印在脑海中。
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熏陶,让郭旭学会了不少少**功,后来老和尚传授了郭旭少林气功金钟罩和铁布衫,郭旭跟着老和尚十几年,知道他是个不世出的武林高手,希望他再传授其他的少林功夫给他。
老和尚叹了口气,对他说:“纵有万般武功,介为虚幻,你虽练武奇才,但因未涉足过江湖,所以我只传授你防身之术,如若传授你其他武术,我怕将来会害了你。”
郭旭不明所以,老和尚继续说道:“人心险恶,世道无常,你还小,将来长大了,难免涉足江湖,江湖乃纷争之地,你就像一张未经书写的白纸,如果被利益、权力所驱使,为旁门左道利用,那会祸害无穷。为师只希望你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秉持正义善良之心,莫被邪恶瘴气蒙蔽。”
后来,果然如老和尚所料,有个少林寺的和尚叫曲信,看中郭旭的能力,由于这曲信在少林寺一直没地位,自己又不是拜佛修武的材料,觉得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打起了一个主意。
他怂恿郭旭,跟他灌输外面的繁华美好,还跟他说:“你年纪轻轻的,身怀绝世武功,难道你打算这样一辈子呆在这鬼地方吗?不如跟我一起,到外面闯一闯。”
郭旭觉得有道理,一咬牙下了决心,趁老和尚不在,留下一封书信,对着老和尚的屋子跪拜磕了三个响头,含泪告别,跟曲信一起离开了那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
曲信把他带到了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投靠在殷正茂门下,明朝时期中央**分为两个,一个是应天府(北京)的中央**。另一个是顺天府(南京)的备用中央**。殷正茂时任应天府中央**的刑部尚书。此人军武出身,因平叛有功连连升官,但此人却是个大贪官,利用职务之便,收授贿赂,霸占他人财产,身家甚巨,手下养了一班鹰犬为他做事。
郭旭从那时候开始懂了官场的黑暗,世道的沦丧,江湖的凶险,也学会了做人做事。
万历十一年(1583年),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冯保倒台,已死的前内阁首辅张居正也招到清算,一场政治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殷正茂遭弹劾下狱,
郭旭他们被抓,审查他们的官员叫伍尚,东厂新任御马监田义的手下。
伍尚发现郭旭的能力,觉得他是有用之才,于是把他介绍给了田义,后来皇帝成立六扇门,田义任督使,郭旭也就成了六扇门中名门的头领。
郭旭自离开少林寺,几年了下来人成熟了不少,后虽跟了殷正茂,看惯了他的阴险毒辣,还有他手下鹰犬做事的不择手段。但他一直记得老和尚跟他说过的话。所以郭旭要求他名门的手下做事必须讲究规矩,不能做泯没良心的事,不能因政治需要就诬陷好人制造冤假错案,正所谓,人在做事天在看,如果做多了丧尽天良的事,迟早会有报应,这是郭旭在殷正茂身上学到的。所以郭旭在挑选名门成员时,不管出身、相貌、能力,但必须正直,不畏强权,敢于伸张正义。
在郭旭的领导下,名门名声广播,后来郭旭被人取名外号:郭正义,只要是名门经手的案子,其结果无不令人心服口服。
六扇门督使田义最欣赏的就是郭旭,田义是万历皇帝身边心腹太监,很受万历皇帝器重,但田义这个人不同于历史上那些作恶多端的大太监,此人为人忠善,敢于直言。
万历皇帝,一生最爱的就是金钱,所以常常命手下的太监到处征收私税,美其名曰矿使。其实说白了,就是皇帝派出去的爪牙,打着征收矿税的名号,到处收刮民脂民膏,由于有皇帝这个大后台,那些爪牙做起事来飞扬跋扈,不择手段,因为他们都知道,皇帝不会管过程,只管结果,谁能帮他收刮到金钱充实到内府小金库里,谁就是忠臣、能臣。
为此,导致多地因为太监收税引发多起民变,整个大明朝,被万历皇帝搞得乌烟瘴气。
有一次,万历皇帝得了重病,感觉自己快挂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于是就写了一道圣旨以后不再额外征收税收,把派出去的太监全部召回。但是没过多久,他的病又好了,还生龙活虎的,于是就后悔当初写下的圣旨,想要追回。
这时候身为皇帝身边的首席大太监,田义就对皇帝说:你身为天子,金口玉言,怎么能够说反悔就反悔呢?当场气得万历皇帝就要拔剑斩杀田义。
田义依然不怕,依然直言进谏,希望皇帝不要再这样子乱搞。
而当时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的沈一贯,因为胆小就将圣旨还给了皇帝,事后田义大骂沈一贯:“你身为首辅,还不如我一个五品太监”。
万历皇帝虽然昏聩,喜爱金钱,不理朝政。他至少心里清楚田义跟了他这么多年,对他忠心耿耿,虽然他直言顶撞自己,令自己生气,但冷静下来后,万历皇帝还是没有怪罪田义,反而觉得他敢于直言,是个良臣。
但不怪罪归不怪罪,田义说的,万历皇帝压根就听不进心里去,该干嘛还得干嘛,该收刮的还得收刮。
万历十五年,一天夜里,宫里发生了一件事,话说当晚万历皇帝在后宫陪他最宠爱的郑贵妃赏月,宫里有人来报说内务府出事了,如果是别的地方出事,万历皇帝才不管他死活,但内务府不一样,内务府主管后宫事物,而且还主管着万历皇帝的秘密小金库,也就是说皇帝的腰包也在那里。
万历皇帝赶忙带人过去查看,到达现场后,只见内务府里一片凌乱,地上躺着几具太监尸体,再去内务府的后堂一看,后堂的机关被人打开,小金库里的所有金银财宝被人洗劫一空。
万历皇帝大怒,追问内务府总管事件缘由,得知半夜一群蒙面黑衣人突然杀了进来,劫持内务府总管逼问他小金库的藏匿处。总管被刀架着脖子,为了求生只得带着黑衣人到后堂,并打开了金库机关,黑衣人打晕总管,待内务府总管醒来后,看到金库被劫一空,于是赶忙遣人报告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心肝疼的,恨不得一刀把内务府总管给剁了。总管只得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拼命的磕头求饶。
万历皇帝觉得此时甚为蹊跷,紫禁城内把守严密,这些黑衣人是怎么进来的,而且把金库里的金银财宝全部搬空,如此大动静之下竟没人察觉,还是内务府总管上报才知道此消息,万历皇帝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总管为求活命,把自己被劫持时的所见的供诉知万历皇帝,还添油加醋的说黑衣人的行动训练有素,个个武功高强,用的兵器是柳叶刀,要知道这柳叶刀可不同寻常,柳叶刀是锦衣卫所用的武器。皇帝一听,知道一定是有内鬼联合锦衣卫策划了这起行动,把自己十几年来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宝给洗劫了。
于是下令一定要彻查此事,这时赶到皇帝身边的田义听到事情经过,“咳嗽”了几声示意。皇帝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有话要说,于是把田义带到养心殿支开其他人问他,田义这才对万历皇帝说:“此事件蹊跷不说,且说明,紫禁城里出了联合其他势力的内鬼,是不是联合的锦衣卫不好说,但可以说明,这些人已经做到了手眼通天。”
万历皇帝说:“难道手眼通天就不查了?本事再大更要查,否则我这个皇帝岂不是还不如这群盗贼。”
田义不慌不忙的说:“皇上,这群人本事是大,但可以看得出他们只是求财,要是轻举妄动打草惊蛇,把他们给逼急,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万历皇帝一听,觉得有道理的同时后背冒起了冷汗,田义说的没错,这群家伙在紫禁城出入犹如无人之地,假如有一天不为财而为别的目的,可能把自己的脑袋取了也说不定。
万历皇帝赶紧问田义如何是好,田义说:“皇上,此案必须得查,只是查的话用谁查,如何查必须从长计议,现在别说锦衣卫,可能内务府,守卫司,宿卫府,等部门都可能有问题。”
万历皇帝说:“那,安排东厂去查,爱卿觉得如何。”
田义摇摇头,冯保倒台时他临时接管过东厂,他最清楚这个机构,现在也被各方势力渗透的彻彻底底的,且腐败不坎。于是跟皇帝提议,首先最要紧的是,把内务府和负责紫禁城防卫工作的守卫司,负责后宫防卫的宿卫府等部门全部换人,然后成立一个全新的机构负责此案的侦查,选的人员不能与朝廷的人有瓜葛关系。而且这部门成立后,起到的作用是制衡东厂和锦衣卫,拱卫皇权的稳定和皇帝的安全。
万历皇帝采纳田义的意见,于是“六扇门”自此成立,田义任“六扇门”总督使,让他全权负责机构的运作和人员选拔。
然而万历皇帝一直心心念念他的财宝。“六扇门”
成立没多久,就催促田义彻查内务府金库盗窃案。这些以后再表。
百度搜索 未知事件调查局 天涯 或 未知事件调查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