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前事回情
百度搜索 山海历图志之大唐黄楼梦 天涯 或 山海历图志之大唐黄楼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题曰:自古英雄乱世间,成败一举问苍天。物是人非昨日事,却问今朝何时来。黄群书随那东海老仙刘东熙往东海桃花岛而去,咱们暂且搁下黄群书一事不讲。
话说,卓飞因失忆来到了楚康王府,然而戴道之又因情向蒋圆蓝而去!因此便阴错阳差的被那饭宾宾将卓裕翔的脑震荡给医治好了!
卓飞因这些天在孙楚楚的细心照料之下,便对孙楚楚步入了情网来!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从来都没有人对他这么好过!他没童年,从小就只有生活在他父亲元国公卓继祖的严肃教育下成长,在他父亲眼里,他就好像不是他父亲的亲生儿子一样,他父亲对他只有残虐 ,没有溺爱,他父亲在他面前从来都是摆着一张坚硬的臭脸,从来没有对他笑过,他若做错一件小事,对他只有毒打,没有包容过,就算做对了一件事情也只有挨骂,没有表扬过。他没有母亲,他母亲贾一春生他时候就难产而死!从小就缺少母爱,更缺少父爱的卓裕翔,他是多么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给他爱,给他温暖,给他幸福,因为他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爱,得到过温暖,得到过幸福,没有爱,没有温暖,没有幸福,缺少爱,缺少温暖,更缺少幸福,他渴望得到爱,得到温暖和幸福!也许这也终究也只是幻想而已,不可能实现!在他生活里他虽然凄凉,但是卓飞性格乐观,不拘一格,即使他父亲如何对待他,他都不放在心上,他从来都坚强,没有堕落过。就在他十岁时,他父亲突然病逝,而他被接到他叔父周国公卓继恩家抚养,他开始他新的人生生活,虽说他叔父没有他父亲一般冷酷,但是对他也不是特别好,他父亲重视武学,每天逼他勤加苦练习武功,不达标准不许吃饭睡觉,而他叔父又是一套,重视文道,反而比他父亲更加严格要求,他叔父只生有一女名卓文萱 ,膝下无子,听说那卓文萱不栉进士,柳絮才高,风华绝代,冰雪聪明,与那蒋圆蓝齐名,并称为柳絮蒋卓,如今那卓文萱下嫁于人称天下第一君子的杨子墨,夫妻俩又得来一称为君杨慧卓,卓文萱之所以能有此般造化成就,自然是因为他父亲卓继恩的功劳,正由此,卓裕翔在他叔父卓继恩的严厉培养下,卓飞速日长成起来,在文道方面永远都学得比武学的要学得多,他叔父不仅仅教会了他四书五经圣贤书,琴棋书画诗歌赋,天文地理卜算子,经济农水兵略一,还教会了他其他的知识本领要点,他可以说是文才武略,和戴道之差不多一样强势绝顶,可是他还比戴道之嫩了许多呢!其实也不能说他父亲和他叔父对他不好,只是教育方式不同,而卓飞他从小又很顽皮捣蛋,最主要是卓飞性格有点古怪,他父亲和他叔父是恐他心术不正会学坏,所以也只能如此教育他了,只能说那卓继祖和卓继恩对教育方面是一窍不通,根本不懂如何去教导一个孩子更适合。
然如那孙楚楚自打第一次见到卓飞时,便已经喜欢上了卓飞了,觉得卓飞真的是不能说的再好了,虽然卓飞有些傻乎乎的,但是心地特别善良,她在卓飞身边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孙楚楚跟卓飞差不多一样的经历,同样都是孤儿,不过孙楚楚更惨了些。对于孙楚楚的身世不明,因为她一出生就是狼为父母,虎狮禽兽为伴友,自六岁时才遇到武林四圣,带他到人群中来的,虽说那武林四圣收养了孙楚楚,但从来不教孙楚楚任何道理,对她是百般溺爱,孙楚楚是说一不二,自那卓飞出现以后,孙楚楚才得了感化的。
说起那卓飞,也甚是可伶!从小顽皮捣蛋,古灵精怪的他,在十岁时,得了一场大病,不知烧坏了哪根脑筋,此后就一副傻乎乎的模样了,真是天妒英才啊!不过傻人有傻福,卓飞如今有了孙楚楚这么一个又漂亮又聪明的女子在身边护着他,是美好的。单说在众人眼里都看得出来那卓裕翔与孙楚楚是相互喜欢对方的,两人只差没有把话说出。由于武林四圣看到两位年轻人如此的两情缱绻,便有意离开让他俩平流缓进的发展起来。事如今那卓裕翔已到谈婚论嫁之时,卓继恩给卓飞说了一门亲事,那卓飞心上已经有了孙楚楚,岂意而之,卓飞为了逃避这门亲事方带着孙楚楚纷纷匆匆而离府了城去。
至一山,此山名唤“武陵山”。这武陵山缘由于五十年前的一战,由此得来“武陵”一名。据说当时在武林中出现了一个大魔头,此人来自波斯,乃是摩尼教(既后来的明教)第三十八位教主,名叫拉塞尔。他极爱武学,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痴狂的程度,被称之为武痴。于是他便让位,决定寻访世界之武学,来到了武学之源的中原,中原武学博大精深岂是一天两天就能说得完的,他在中原足足待了四十多年有余,可中原武学向来是传内不传外的,他又如何可将武学学到手呢?
他冥思而虑,就这样过了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方一日他听到了一位算命先生讲了一句话:“乾为天,坤为地!”他就这么一折磨,便大侧大悟,方自创出了《乾坤大法》,此《乾坤大法》可是至高无上的武功,练到最顶层便可天下无敌。在后面我们会看到后人方腊自创的《乾坤大挪移》就是这《乾坤大法》转变而来的!此《乾坤大法》是一种极其邪门的武功,不论哪家哪派的武功都能取而为用,而且还可将别人内功吸走占为己有!有了这《乾坤大法》,便方便得多了,拉塞尔以挑战各家各派之名,方偷学了各家各派的武功,把各家各派的武功绝学一一学了到手来了。由于他是不满足,欲望太重,况且这中原武林本是一个是非之地,武学都是为争天下第一虚名为主,他有目得染,本是只想虚于武功之下学习的他,自从踏入中原之后,便使他整个人都变了,野心也投入到了天下第一中来,然而他夸下海口要一齐对决各家各派,为得天下第一,他是不费吹灰之力,一口气将那各家各派的内功精髓全一吸入他体内,活了大半辈子的各家传人各派掌门苦修下的武功如今就这样被一一吸光,武功就算不废也等于废了!然下由此他便成了武林公敌,人称之为“武魔”的拉塞尔,他又将如何应对这些接下来的挑战呢?如今的他可谓是天下第一,已经打遍了天下无敌手,无人能敌,遇神杀神,遇佛**。
可他还不觉得他是天下第一,因为他还剩一个人未战,就是退隐江湖五百年,销声匿迹三百年,可说他已经荡然无存,也可说他已经烟消云散的戴重天戴子扬,号云崖真人,这戴真人在当年可是一位神人呐!怀胎十二月整一年,一出生便会喊爹喊娘。两、三岁时已经精通九流学术,道佛两法,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博古通今,文韬武略,诗词歌赋,书画琴棋,八卦算数,医卜星象,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农田水利,商经兵法,柴米油盐等亦皆是无一不晓,无一不精的。四、五岁时自为修炼已成半人半仙。六、七岁时自创下了戴家的这九十九门武功绝学,其中二十六门绝学最为惊人,分别是《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逍遥御风》、《北冥神功》、《天鉴神功》、《拈花微笑》、《三龙四象》、《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白虹掌力》、《小无相功》、《大无相功》、《寒袖拂穴》、《龟息功》、《传音搜魂大法》、《凌波微步》、《生死符》、《百花经》、《纯阳至尊功》、《弹指神通》、《惊涛掌步法》、《戴极经》、《冲元指》、《灵波功》、《影风流瞬》、《狼牙拳》。八、九岁时写下千古奇书《悬方经》,这《悬方经》乃是经世之通典,不过如今已失传!十至十二岁时,因父母逼婚,方逃出了家门而去,行走江湖,名扬于天下四海,与陈罗陈剑琼,卓宇卓若城,黄玉黄学宪,倪尔倪安东,林伦肯林可进,施念施恩倜,叶晓叶赫南,曾沅曾之洞,王道来王见喜,李弇李季子此十一人结为了异姓兄弟,并称之为前凉十一子,这就是所说的十一大家族,之后便回家与未婚妻罗氏成婚。十三、十四岁时喜得一对龙凤胎。十五岁时被任命为将,至后一直过上军事生涯。到了五十多岁时,因看不惯前凉悼公张天锡的作风,便辞职隐居而去了,至几个月后因没戴重天在朝,前凉因此失去肩臂而亡国。
此后这十一大家族便投靠到后凉去。不久,沮渠蒙逊与沮渠男成为报家仇杀死后凉的中田护军马邃、临松令井祥而进行盟誓,十天时间,人马聚集一万多,屯据在金山。很快便进攻到了建康,派遣使者去说服为后凉尚书的段业,那段业不听从他的劝告,两方相持了二十天左右,外面的救援没有赶来,建康郡的居民高逵、史惠等人劝说段业接受沮渠男成的建议。段业历来与后凉侍中房晷、仆射王详不融洽,经常恐惧不安,于是,他同意了沮渠男成的请求。沮渠男成等人一起推举段业为使持节、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年号为神玺,建立政权,史称北凉。
段业任命沮渠男成为辅国将军,把国家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他掌管。沮渠蒙逊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也带着自己的部众来归附段业。段业任命沮渠蒙逊为镇西将军、张掖太守。由于这十一家族与段业交往甚密,关系密切,自然是随之将之。谁知那段业坐位无久,既是一个昏庸无能,心胸狭隘之人,信谗爱佞,无鉴断之明。在隆安四年,北凉的晋昌太守唐瑶反叛北凉,向敦煌、酒泉、晋昌、凉兴、建康、祁连六郡传发檄文,推举李暠(李弇之孙,李昶之子)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刺史、凉公,兼任敦煌太守。李暠在境内大赦,建年号为庚子,建立西凉政权,追尊祖父李弇为凉景公,父亲李昶为凉简公。任命唐瑶为征东将军,郭谦为军谘祭酒,索仙为左长史,张邈为右长史,尹建兴为左司马,张体顺为右司马,张条为牧府左长史,令狐溢为右长史,张林为太府主簿,宋繇、张谡为从事中郎,宋繇加号折冲将军,张谡加号扬武将军,索承明为牧府右司马,令狐迁为武卫将军、晋兴太守,氾德瑜为宁远将军、西郡太守,张靖为折冲将军、河湟太守,索训为威远将军、西平太守,赵开为骍马护军、大夏太守,索慈为广武太守,阴亮为西安太守,令狐赫为武威太守,索术为武兴太守,以招抚东夏。又派遣宋繇东征凉兴,并攻打玉门以西诸城,都攻克下来,于是在玉门、阳关屯田,扩大耕地积聚粮草,作为东征的物资储备。
当然 ,那李暠当了皇帝,少不了十大家族的好处。更是那戴重天,功劳最大,功不可没,既是他伯公,同时也是他恩师,若不是这戴重天的教导,哪来他如此大的成就?他之所以能有今日这此般成就,全是戴重天一手点化成功的!之后那戴重天匆匆而去,便不知所向,皆人各说法不一!自四一七年李暠病死后,享年六十七岁,谥号武昭王,庙号大祖,葬于建世陵。其子李歆继位,继续对北凉作战。
即四二零年,李歆闻沮渠蒙逊南伐西秦,率军三万往攻北凉都城张掖,途中为蒙逊所败;蒙逊杀李歆,进占酒泉。四二零年九月,李歆弟李恂据敦煌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不久,沮渠蒙逊派军讨伐。四二一年,沮渠蒙逊又率兵来攻,北凉军引水灌敦煌,李恂乞降不成,部下投降,李恂自杀,敦煌失陷,西凉灭亡。戴重天掐指一算十一大家族有难,沮渠蒙逊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位皇室宗亲,戴重天单枪匹马面对全军几百万人,那沮渠蒙逊念戴重天是位英雄,方放过了十一大家族。 自四二一年,西凉被北凉所灭,四二二年西凉王室后裔李宝(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孙,酒泉太守李翻之子,西凉后主李歆之侄)西渡流沙,占据伊吾,建立伊吾西凉(又称后西凉),为伊吾王 ,四四二年投降于北魏。从此十一大家族被北魏王拓跋焘任命为将,在北魏过上了营军生涯!至四七一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
此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魏孝文帝变法之后,北方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但是,在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合压榨下,阶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随着北魏政治的日益腐败而愈来愈尖锐。统治者日趋腐化,吏治逐步败坏。高阳王元雍富兼山海,其住宅、园囿像皇宫一样豪华,僮仆多达六千,神女五百,一餐费数万钱。他与河间王元琛斗富,奢侈豪华程度超过西晋的石崇、王恺斗富。被称为饿虎将军的元晖作吏部尚书时 ,卖官鬻职都有定价,人们称吏部为卖官的市场,称这些官吏为白昼的劫贼。地方州郡的刺史、太守也聚敛无已,征收租调时,重新使用长尺、大斗、重秤。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使大批农民家破人亡。破产农民纷纷投靠豪强,重新沦为依附农民,或逃避赋役,入寺为僧尼。 北魏控制的编户日益减少,影响了**的收入。
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北方已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北魏统治者除加重剥削未逃亡的农民外,多次检括逃户,搜捕逃亡的农民。因而引起农民的反抗。五一五年冀州僧人法庆领导的大乘教起义,公开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北魏**动员了十万军队才镇压下去。各族人民的大起义遍布北方各地,名号繁多,但主要有四支:北方边镇起义、河北起义、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起义军在战斗中杀死了北魏许多王公贵族和州郡牧守,诛戮地主,摧毁坞堡,有力地打击了北魏的统治。起义军包括了汉、鲜卑、匈奴、氐、羌、敕勒等各族人民,各族人民在共同战斗中增进了彼此的联系和了解,对民族融合也有积极影响。由于孝文帝改革后,实施了门閥化,六镇的统治者们无论立了多大的战功,总是被排斥在门阀以外,不能踏入北魏**的高层政治舞台。六镇的鲜卑人还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鲜卑族语言、习俗,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最大阻碍。他们与洛阳方保持一种文化层面上的抗衡。
至五二三年,塞北的柔然政权出现饥荒,柔然政权大汗阿那环率兵三十万南侵,在六镇进行了一场烧杀抢掠,将六镇人的家财粮食一掠而空。北魏孝明帝年幼,年轻的胡太后听政当家,对六镇问题,只是简单地发放了一些赈恤粮款,赈恤粮款本就是杯水车薪。五二三年四月,怀荒镇军民强抢官府粮仓,并杀掉了怀荒镇镇将于景。怀荒镇的事情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五二四年四月,沃野镇辖区的高阙戍兵匈奴人破六韩拔陵带着手下的兄弟们起事,挥刀杀掉了戍主,宣布起义。六镇军民纷纷起义,破六韩拔陵改元“真元”,署官封爵,成为六镇义军的领军人物。破六韩拔陵的义军占领了沃野镇,而别帅卫可孤领导的义军则占领了怀朔镇。北魏**先后三度易帅,分别以淮王元彧、尚书令李崇、元渊为北征大都督,率军北进,镇压起义军,但与义军的交锋却一再失利。五二四年八月,六镇东西两部敕勒酋长皆归附于义军,义军完全控制了六镇地区。 北魏请柔然人当雇佣军,镇压六镇人民起义。六镇一直是柔然人眼中的障碍,五二五年四月,柔然大汗率军十万,入六镇,从武川西向沃野,配合元渊的魏军向六镇义军攻击。在两面夹击下,义军很快处于劣势,卫可孤战死。元渊又分化了西敕勒酋长,削弱义军势力。八月,柔然军与魏军会合,在五原大败义军主力,破六韩拔陵下落不明,义军被迫降魏。六镇二十万被俘兵民安置在河北三州之后,正逢河北遭遇水旱之灾,无处就食,出现逃亡现象,二十万六镇军民再度起义,关陇、河北等地各族人民也陆续起义,但最终起义失败。激烈的阶级斗争使北魏政权摇摇欲坠。边镇豪强集团利用当时的混乱局面,各自发展势力。肆州秀容的尔朱荣,聚集了北镇豪强和流民,势力发展最快。五二八年,在北魏都城洛阳却发生了灵太后为长期控制政局,毒死自己亲生儿子孝明帝元诩。
之后,灵太后另立3岁的元钊做了皇帝。驻扎在晋阳的柱国大将军尔朱荣素有政治野心,他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借口,率大军南下,准备进军洛阳。尔朱荣系契胡部落酋长,其部善骑射,长期抵御柔然部的南下,是北部边防的重要军事力量,也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军事集团。为保阴谋得逞,尔朱荣秘密派遣儿子尔朱天光等人悄悄进入洛阳城,与彭城王元勰之子、当时声望很高的长乐王元子攸商议里应外合攻打洛阳,并许诺事成后立元子攸为帝。 之后,尔朱荣便从晋阳率大军向洛阳进发。大军行进到河阳时,尔朱荣遣亲信进洛阳,悄悄将元子攸接到河阳立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孝庄帝。随后,尔朱荣率大军从孟津渡过黄河直逼洛阳。
灵太后得知消息,急忙调集大军与尔朱荣决战,结果被尔朱荣打得落花流水,京城洛阳也被攻占。灵太后见大势已去,下令后宫嫔妃和她一道出家到永宁寺为尼。尽管如此,尔朱荣并没有放过灵太后,他胁迫灵太后、幼帝元钊和他一起退出洛阳,当大军行进到河阴时,尔朱荣下令将灵太后和元钊投入洪水滔滔的黄河之中。残害了灵太后和元钊以后,尔朱荣假装邀请元子攸带领朝中百官到河阴之陶渚祭天。当两千多名朝中官员陪同元子攸到达陶渚时,尔朱荣下令早已守候在此的士兵将文武百官两千余人全部杀害,北魏诸王中的元雍、元钦、元略、元巶等人也在这次杀戮中遇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河阴之变。经过这次事变,尔朱荣把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的汉族大家消灭殆尽。河阴之变以后,尔朱荣意欲称帝的阴谋并没有得逞,他派人将元子攸送到了洛阳,自己却因杀人太多、民愤极大不敢留居洛阳城,一直远据晋阳,对洛阳遥控指挥。这时的洛阳城民心浮动、一片混乱,富家大户害怕动荡危及自身,纷纷弃宅而逃,京城昔日的繁华荡然无存。孝庄帝虽然在尔朱荣的扶持下做了皇帝,但他不甘心做傀儡,一心要铲除尔朱荣,弘扬大魏。五三零年,孝庄帝下诏让尔朱荣进京,趁机将三十八岁的尔朱荣手刃在明光殿。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和侄子尔朱兆得知消息,合力调兵攻打洛阳。尔朱兆攻入城中,抓住孝庄帝,先将孝庄帝锁在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的塔里,不久将他押到晋阳杀害,同时遭捕杀的还有临淮王元诲、城阳王元徽等残余王公。
之后,尔朱兆回到了晋阳,派尔朱世隆等留守洛阳。他们在洛阳城里无恶不作,激起人们的愤恨。至五三一年, 晋州刺史高欢攻占洛阳,高欢在五三二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但元修无法容忍高欢掌握实权,五三三年高欢又进兵于晋阳,消灭了北魏尔朱氏的势力,控制朝政,元修在五三四年投奔长安的宇文泰。五三四年,高欢立元善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这就是历史上的东魏政权。迁都时,高欢将洛阳城内四十万户居民迁到邺城,并大拆洛阳宫殿,将所拆的建筑材料运往邺城,致使汉魏洛阳城三百年锦绣帝都,逐渐化作一片废墟。第二年,孝武帝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东魏、西魏均没维持多久,五五零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掉东魏,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五五七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了北周政权,北魏正式灭亡。然而,当时的十一大家族是背叛高欢,附送元修去长安的,自然是留在西魏了!就在此时的南下有一国,名陈国,乃陈霸先建立,这陈霸先何许人也?乃是陈道巨之孙,陈文赞之子。这陈道巨乃陈剑琼的胞弟陈鼎陈亦第之玄孙,当年由于陈鼎世代单传,戴重天不得不多照料,再加上这世道又乃生是乱世之中,很难担保会有性命之优!
竟直到陈道巨那一代才安定下来在梁国,生下陈文赞,戴重天才放心而去,陈文赞共生三子长子陈淡先,次子陈霸先,三子陈休先,戴重天看出陈文赞之次子陈霸先神龙附体,以后必成大器,叮嘱陈文赞要好生教导。陈文赞教子有方,不负戴重天所望,果然陈霸先大展宏图霸业,陈霸先先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又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之后经交州平叛一事,被加授为督七郡诸军事。又历讨灭候景,奉命镇守在京口,而五五四年,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被杀。王僧辩与陈霸先商定,以萧方智为梁王,太宰,秉承皇帝旨意。五五五年,王僧辩为北齐军势所慑,屈事北齐,迎立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梁帝,以萧方智为太子,陈霸先苦劝无效。
同年九月,袭杀死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陈霸先任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领扬、南徐二州刺史,掌握实权。王僧辩被杀后,其余部起兵反陈霸先。五五五年十月,震州刺史杜龛与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等据城抗陈霸先。杜龛遣杜泰率精兵五千攻长城,击陈霸先子陈蒨不克而退。陈霸先派部将周文育攻义兴,战不利,陈霸先遂自率军东讨,攻拔其城外水栅。且讲此时陈霸先忽略了最大的敌人是北齐, 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以州降北齐,乘陈霸先东讨义兴之机,秘与豫州刺史任约,以精兵五千袭建康,占据石头城。陈霸先说降韦载还救建康,遣周文育攻杜龛,以救长城。又命裴忌助黄他攻吴郡,王僧智弃城逃吴兴。十一月,北齐遣兵五千渡江占据姑孰,以援徐嗣徽、任约。陈霸先于冶城立栅以阻绝援军。北齐又命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领兵万人于胡墅渡江,向石头城送米三万石,马干匹。陈霸先得知,卷甲还建康,命侯安都夜袭胡墅,烧北齐船只千余艘,断其粮运,并在大航修缮侯景故垒,派兵据守。北齐军亦于石头城南秦淮河南岸筑两栅,与梁军相拒。徐嗣徽等攻冶城栅,陈霸先亲率铁骑精甲出明门袭击。徐嗣徽军大败,遂以柳达摩留守石头,自往采石迎接北齐援军。十二月,侯安都败徐嗣徽,俘数百人,陈霸先攻克北齐军石头,水南二栅,大败北齐兵。徐嗣徽、任约等领北齐水步军万余人准备进入石头城,陈霸先派兵据江宁阻击,北齐军不敢进,驻屯浦口。陈霸先派侯安都率水军袭击,大破北齐军,徐嗣徽、任约等单舸逃走。陈霸先围攻石头城,断其汲水道路,城中无水,北齐将柳达摩遣使向陈霸先求和,陈霸先遂与齐结盟,签订和约。徐嗣徽、任约随柳达摩奔北齐。陈霸先随即遣将攻占姑孰。次年五五六年正月,遣陈蒨、周文育攻克吴兴,杜龛败死。王僧智等奔齐。二月,攻克会稽,斩扬州刺史张彪。
至此,除江州刺史侯填占据江州、豫章外,僧辩余部悉平。击退北齐不到两年,五五七年二月,梁曲江侯萧勃在广州反陈霸先,举兵北伐。陈霸先四月时间南定萧勃后,便又到了王琳而反,自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后,王琳便不服,于五五七年五月,大治船舰,将攻陈霸先。 六月,陈霸先命平西将军周文育、平南将军侯安都等领水军两万会师于武昌征讨王琳。十月,侯安都进抵武昌,王琳部将樊猛弃城退走。周文育军由豫章进至武昌,与侯安都会师,得知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为帝,侯安都认为师出无名,又因两将并行,不相隶属,部下交争,以致围攻郢州不克。王琳军进至弇口,侯安都乃撤围移军至沌口,仅留沈泰守汉曲,侯安都遇风不得进,与王琳军对峙数日后交战,侯安都军大败。周文育、侯安都等均被俘,仅沈泰退走。王琳军移驻郢州,又派部将樊猛袭占江州。五五八年正月,王琳率兵十万进至湓城,驻扎白水浦,北江州刺史鲁悉达据地自保,控制中流,王琳欲东下,不敢,乃向北齐求援,请立梁永嘉王萧庄返江南,即帝位,改元天启。萧庄以王琳为梁侍中丞相、录尚书事。六月,陈霸先再遣侯填、徐度率水军攻王琳,又另派谢哲前往游说。八月,王琳同意退军湘州,陈霸先召众军还驻大雷。且道那陈霸先永定三年病逝,足足为三年皇帝不到,最遗憾的是没能见到他未见的十一大家族亲人,遗诏追临川王陈蒨入纂大统。八月甲午,群臣上谥号曰武皇帝,庙号高祖。丙申,葬万安陵。至陈文帝陈蒨继位,才帮他完成一半心愿,将陈、黄、卓、王四家归来尽享荣华。南陈先后从经历陈蒨,陈伯宗,陈顼到至五八三年的陈叔宝继位,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荒废朝政。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五八九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病死,终年五十二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隋朝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至三代而亡。李渊建立唐朝,鼎邦盛世。
百度搜索 山海历图志之大唐黄楼梦 天涯 或 山海历图志之大唐黄楼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