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深层海流 天涯 深层海流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快要缔结日美和约的时候,缔约国双方曾就缔结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进行种种活动,其中之一是美方极为关心的情报活动。

    一旦和约生效,日本至少在形式上成为独立国。在占领期间收集共产圈情报的工作,迄今是由驻日美军总司令部情报部一手掌握的。美军在占领的同时,设置了种种情报机关。除了情报部,还设了民间情报部、民间情报教育局、出版审查部等。负责地方行政的横滨第八集团军司令部内,设有由情报部直辖的反间谍队。此外,还有海军谍报队、空军谍报队等。

    问题在于,占领结束后,这些机关一旦撤回,留下的真空该怎样填补。

    政府机构中原设有叫作法务厅特别审查局的机关。这是负责审查哪些人该被列为整肃对象的机关。最初,整肃是以与军国主义有关系的军人、政界及金融实业界人士为对象的,但是随着占领政策的改变,整肃对象也从右翼转向左翼了。这个机关负责审查哪些人该被列为“赤色”整肃的对象。可是这个机关主要是由检察当局的人员组成的,不够资格从事更广泛的情报活动。无论如何也需要设置强大的综合性情报部。美国方面希望这样,日本方面也感到有此必要。

    对设置这个新的情报部最热心的是内阁副首相宗像周。

    宗像在战时有过担任情报机关总裁的经验。他原来是新闻记者。他根据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对新的情报部有着独自的见解。

    但是如果突然披露这个想法,当然可能遭到左翼阵营和其他进步分子的攻击,他们会指责说“情报局”复活了。宗像考虑的是,暂时先设置一个“调查部”。

    宗像对首相久我正讲了自己的见解。

    “就按你的想法办吧。”久我当时回答说。

    宗像的构想是:调查部从事的既然是收集国外情报的活动,人员不由一个官厅提供,而是由各省调集年轻有为的人来,使他们分别按照各自的专职担任一个部门的工作。因此,决定从大藏省、外务省、通商产业省,以及旧内务省官员中遴选工作人员。

    从旧内务省官员中选择这个机构的人员是有意义的。总之,只有具备相当经验的人才能从事这样的特殊情报活动。战前,日本有特高警察,归内务省管辖。宗像考虑不光是起用特高系统的旧内务省官员为新的调查部的成员,而且还要让他们当负责人。

    宗像还有一种想法。

    那就是,他并不满足于单让官员担任这个机关的人员,并想从民间广泛收集情报材料。宗像本来是报社出身,所以考虑利用日本有影响的报社和通讯社的机构来进行情报活动。但是宗像一直没有对久我首相谈起这一想法。

    宗像打算目前先成立一个过渡时期的调查部,再和自己的智囊商量,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

    久我和宗像研究好的新的调查部的组织机构直接隶属总理厅,成员由各省派出,从编制上来说,该部部长受内阁官房长官的领导。

    宗像感到为难的是:由谁出任第一任部长的问题。关于人选,他倒是也有两三个腹案。但是并非官僚出身的宗像,对这方面没有把握。他就去同久我首相商谈。

    “是啊。”

    久我听了宗像的话,一个劲儿抽雪茄。他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眼睛瞧着旁处。

    过了一会儿,久我勉勉强强地说:

    “人选嘛,原来给我当过秘书的川上怎么样?他现在多半在国家警察本部里担任什么部长呢。”

    宗像不认识川上。他想,久我推荐川上,大概不过是由于川上曾给他当过秘书这点私交吧。宗像当场只作了不加可否的回答就回去了,但是他立即命令亲信,根据他那套办法对川上久一郎这个人进行了调查。

    这才查明首相讲的话倒并不是出于私交关系。川上久一郎是在东京出生的,从东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就到内务省任职,主要在警察界历任各职。战时还曾驻在上海,担任过外事警察。在这期间,他似乎同当地的日本特务机关有过种种接触。战后,他历任岩手县警察队长和久我首相的秘书。这是由于某人的推荐。正如首相所说的,他眼下是负责治安的国家警察本部警备部副部长,还查明了他的实力超过警备部长。此外,还了解到,不论工作能力或斗志方面,他在所谓官僚中都是个特殊人物。

    宗像还调查了战时的所谓“上海机关”。查明该机关包括满铁调查局、领事馆警察、军方特务机关、宪兵系统、上海工部局系统的人员。此外,从事情报活动或特务工作的还有内务省派来的官员及运输省派遣官等。

    宗像根据久我首相推荐的川上久一郎的履历,断定他作第一任调查部长是合格的。

    给川上久一。

    川上久一郎决心在自己的情报机关中起用山田上校。

    川上久一郎的另一个困难是特别调查部的预算。

    起先,他同宗像副首相商谈的时候,宗像说可以拨给大约一亿日元左右的预算。这么一小笔款子,当然什么事情也办不了。然而总理厅特别调查部的设立,如今引起了社会上的注意,众目睽睽,怀疑它不知会干出些什么勾当来。如果现在领取大笔预算,那就必然会引人注目,遭到攻击。调查部必须拿宣传活动作招牌,始终装成安分守己的样子。

    但是,比方说,单是付给协助工作的民间人士的报酬,估计就需要二千四百万日元。向各团体支付的情报调查委托费估计需要五千四百万日元。此外,抄收电信及调查海外广播方面估计各需一千三百万日元。通信调查、对共产圈调查估计各需一千二百万日元。

    上述各项开支即达一亿三千万日元。再加上其他经费,二亿日元也不够。再者,所谓报酬费是指支付情报工作人员的报酬,二千四百万日元究竟够用否,也没有把握。情报调查费和其他通信方面的支出,也是同样情况。凭这样微薄的预算,将来就不可能成为“中央情报局”那样一个机构的母体。总之,没有钱就收集不到象样的情报。

    正因为川上久一郎与官房长官——在官制上是他的上司——合不来,他才就这些会议情况直接同宗像副首相进行商谈。川上久一郎所能依赖的当然只有宗像副首相。

    川上还有下述想法:

    要了解世界形势,单靠国内情报是不解决问题的,非派人驻在海外收集情报不可。

    希望及早复活战前那样的体制。可是目前经费几乎是毫无着落。川上对这一点也感到恼火。

    可是这时有人提出一个值得考虑的建议。

    那个人建议通过作外汇生意来挣出特别调查部的经费。方案就是设法获得美元,筹措资金,摆脱微额预算的束缚。为此,应在西德设立日本大企业公司的海外办事处。也就是说,形式上作为日本大企业公司在西德派驻的海外人员,其实是在那里设置“特殊机关”,负责建立情报线路并筹措资金。

    据那个人的意见,该大企业公司以代表日本钢铁界的日东制铁公司为宜。

    川上久一郎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这个方案中最可取的一点是:到海外去筹措资金,不会在日本国内引起问题,而且不会受国内任何人注意就能挣到美元资金。

    “美国人也以非法手段挣了不少情报资金哩。”当时那个人对川上久一郎说。“不管怎么说,走私就是那些家伙的财源。他们还跟现在的东京黑市有密切联系。要说呢,C机关的头子不是也吸毒吗?有这样的传闻。据传,他贩毒,不知不觉地自己也上了瘾。”

    美国是没有象旧日本军部那样的军事机密费的。预算是公开的,必须在会议上一一通过。因而驻日美军机关的经费光靠预算款额是维持不了的,当然只好采取就地筹措的非常手段。

    川上久一郎恰好就在这个时期出差去九州——日东制铁公司总公司的所在地。当时,他在所乘的火车里不期遇见了经营总体协议会的副会长坂根重武。

    川上久一郎曾想过早晚非见这个人不可。坂根原是个官员,以前由于某些机会见过川上两三次。在火车里,不知怎的就免了平日的客套,变得更自在一些。

    由于近来经总协的实力大大增加了,川上久一郎才想要见见坂根重武。占领期间,非经美军总司令部经济科学局的谅解,任何事情也办不成。可是“和约”生效后,不经大企业联合团体的谅解,官僚仍然办不了事。近来,政府首脑当中与经总协频频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今后说不定要形成不仰仗驻日美军总司令部而仰仗经总协的局面。

    可是,说实在的,川上久一郎不大了解坂根重武是个怎样的人物。他不过从传闻中得知,坂根在经总协的职位对外是个副会长,最多也就知道他在金融实业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从为人来看,他倒象是个绅士,作风稳重,看不出他有金融实业界人士特有的那种富豪派头。

    川上久一郎心想:刚巧在适当的地方遇见了自己所要见的人。他一看见坂根,就想到在自己即将去设立的日东制铁公司地方办事处的问题上,有必要求得他的谅解。取得谅解,事情就好办了。

    看样子坂根重武还带着秘书。要商谈的事情是复杂的,而且需要保密。他就特意邀坂根重武到餐车去。

    他俩就在那里交谈了约三十分钟。

    与其说是交谈,不如说是坂根重武默默地听对方讲。由于坂根没有什么反应,川上久一郎讲着讲着心里不安起来。坂根长的一副朴质相貌,望去不象个实业家,尽管他穿的西服还讲究,陌生人见了可能会把他估计作公司的科长或股长呢。

    川上久一郎谈完之后,脸色畅快起来,因为坂根表示想了解特别调查部的工作情况。

    川上久一郎立即领会了他的真意。

    两个人从餐车上回到座位的时候,带着融洽地一起吃了夹肉面包的表情。他们互相介绍了自己的部下。就这样,在东京开往博多的列车中,他们创造了一小段历史。

    川上久一郎从来还没有象现在这么受过预算的挟制。就以预算措施来说,又不能公开拿出“总理厅特别调查部”的名义。即使拿出来,也只不过能领到为数极微的经常费。连不足一亿日元的数额,名目上都要列为内阁官房室费。除此以外,就得暗中在其他项目的预算中来筹措。

    一方面是由于受到过宗像副首相的鼓励,川上久一郎相信自己的工作是重要的。眼下日本无论如何需要这样的机构。必须重建战前规模的海外情报网,然而又不得不对社会有所顾忌,只能提心吊胆地制订隐蔽的预算,这有多么可怜啊。正因为预算这样紧,同经总协副会长商谈,确实使他感到愉快。

    不过,川上久一郎必须防备着不要让其他官员拆他的台。正如山田上校所指出的,特别调查部是由各机关派出的官员组成的。他们各自企图发展自己的势力,摆出伺机打倒对方的架势。

    现在的特别调查部工作人员就是这样。即使开会,意见也从来没有一致过。

    他们互相隐瞒自己所掌握的情报,一心一意地想着独占情报网。每当有人谈什么情况,其他人就故意以怠慢的态度来听,似乎表示“这样的事情早就知道啦”。

    每一次会议上,可以说人们自始至终都光是喝茶而已,根本谈不到各省派出的官员对这个特别调查部给予全面的协助。因为各省派出的官员心怀不满,认为调查部本身是被旧内务省官员把持着。

    不仅川上久一郎抱有将来把总理厅特别调查部发展为中央情报局的腹案,久我首相和宗像副首相也各有各的想法。也就是说,大家都这样重视这个机关。正如川上和宗像的打算不同,宗像和久我首相的想法也不一样。而与宗像的想法相近的是原联合通讯社社长高岛伊太郎的方案。

    上久一郎既担任了第一任调查部长,就也考虑到将来这个机关一旦发展成为中央情报局时,必然会由他自己担任总裁。本来,自从特别调查部成立以来,他就象规划者一样,比谁都热心。而且,他考虑到光凭日本国内的情报搞不出什么名堂来,感到有必要出国考察欧美各国的情报制度。

    川上久一郎的最终目标是会见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一见到杜勒斯,杜勒斯大概会就设立海外情报网问题给出主意,还会判断特别调查部应按什么样的构想设置吧。而且,由于在日美联合委员会会议上,美方不轻易提供情报,使日本方面吃了苦头,所以他还打算乘此机会在日美交换情报的问题上取得杜勒斯的支持。归根结蒂,这是与重建由于战败而崩溃的海外情报网有联系的。

    久我正首相也赞成日美两国之间签订交换情报的协定。

    因为久我首相在美国缔结“和约”的时候,曾试图对驻日美军机关人员的特殊待遇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抗。其内容是:驻日美军机关人员享有出境入境的自由,并享有外交官的待遇,但是可以不受外交礼遇的拘束。确切地说,他们和外交官一样,不受日本警察的管辖,还许可他们乘坐的汽车不挂号牌,随意出入任何地方。久我的抵抗当时立即被美国政府挡回,那个苦头他至今记忆犹新。

    因此,他非常赞成川上久一郎的签订情报交换协定的主张。

    不过,川上久一郎去欧美考察,从一开始就不顺利。首先,久我首相的一帮亲信就反对这个考察旅行。他们本来就对宗像一派的川上久一郎不怀好感。

    此外,高尔夫集团中有一个人不喜欢美国中央情报局杜勒斯那个系统。他与英国有联系。本来在“自由世界”中,只是在对付共产党国家时才利害一致,除此之外,美英两国暗中不断进行激烈的斗争。

    这个亲英派人物作为所谓高尔夫集团的一个成员,是久我的亲信。

    川上久一郎的这个考察旅行还遭到外务省的反对。当然,这也是由于各省之间向来争夺势力范围所致。一个旧内务省的官员插手于外交事务,使他们感到不快。

    可是,经宗像副首相从中调停,久我的亲信们也就被说服,不再反对川上久一郎出差国外了。

    从这时起,川上久一郎开始感到自己受到美国以外的某国的注意。

    “奇怪,突然有人钉起我的梢来了。而且还不止一两个人,”他对心腹的部下有末晋造警部<span class="" data-note="日本警察分警视总监、警视监、警视长、警视正、警视、警部、警部补、巡查部长及巡查九个等级。"></span>说。“我也大致知道是哪国系统的。可是,真奇怪,怎么这么快就会知道了呢。”

    川上久一郎百思不得其解。

    “部长,”有末晋造把女人一样白皙的脸掉过来问道,“是不是您出差的真正理由很快就传出去了呢?”

    “哪里,我才不会讲那么愚蠢的话呢。我只说是去观光的,为了观光而环游欧洲。”

    不久以后,申请旅行签证时川上久一郎这话的意思就清楚了。

    在旅行目的一项下,填写的是出席世界性组织——宗教团体大会。川上久一郎的确是MOA的会员。

    那次代表大会在西欧举行。川上久一郎既然是会员,出席大会并没有什么奇怪。奇怪的是,他不过是一个普通旅行者,却申请外交官的签证,因而身份是总理厅事务官兼外务事务官。这次旅行要去的地方是经仰光前往瑞士、西德、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典和美国各地。

    可是名义上川上久一郎此行的旅费是由中学时代的朋友资助的,不得动用特别调查部的公费。

    然而,这就成了问题。那就是,在动身之前,川上既然作为私费旅行已经接受了出国旅行审议会拨给他的民用美元六百零二元五十分,为什么还非得携带外交官签证不可呢?

    关于这件事,外务省当局也有反对的人,结果,由于宗像副首相的斡旋,好容易才平息下来。在他出发前,外务省系统对他的反感就已经十分露骨了。

    一切准备停当后,川上久一郎决定从羽田机场搭乘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的班机出发。

    “真奇怪,”川上说。他所顾虑的倒不是出国的事,而是监视自己行动的那些家伙。“近来他们活跃起来了。总是尾随我的车子,很不容易甩掉他们。说不定有人在向对方进行联络哪。到底是谁呢?”

    他树下的敌人是不少的。特别调查部成立的时候,连特别审查局、国警第二科(外事警察)的人们都冷眼观望这边的动向,看看能搞出什么名堂。不,还不止这样,如今连他自己的调查部里也有人在伺机拆他的台。他们是通商产业省、经济计划厅等处调来的官员。

    但是,目前注视他的行动的不是上述一干人所属的系统。川上意识到那是另外一些人,也就是说,位于政界里层的人物。

    说起直觉,川上久一郎为了现在的特别调查部预算问题去见宗像副首相的时候,曾听到过一段莫名其妙的话。川上向副首相陈述预算的拮据状态,这时,宗像带着平时那种眼皮都懒得抬起来般的神气低声反问道:“你知道所谓V资金吗?”

    “V资金?没听说过。那是什么呢?”

    川上一反问,副首相就含糊其词地说了句“那就算了吧”。

    V资金——他不明白。不过从名称来看,令人感到那好象是什么隐蔽的财源。川上认为宗像副首相当时是想从那笔资金项下拨出特别调查部的预算。

    总之,川上久一郎从羽田机场出发了,预定出国一个月。那是昭和二十八年冬天的事情。他在不显眼的几个送行人的目送下,登上了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客机的舷梯。北面的天空密布着乌云。

百度搜索 深层海流 天涯 深层海流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深层海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松本清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松本清张并收藏深层海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