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末日山海 天涯 末日山海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闲言少叙。
苑好好和许言得知了我俩的决定以后,既兴奋又感谢,同时还不忘帮我们准备参与调查需要的种种手续之类的。我和老薛也没闲着,一刻不停地找人帮我们打理扔下来的生意,等到一切忙完,已经是第三天的下午。
北戴河离北京很近,动车也就两个多小时,不过为了我们有时间讨论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接下来的计划,许言特意定了软卧。老薛一上车,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屁股倒在了床上,也难怪,这几天的活主要是他干的,我主要帮着两位姑娘忙活,便也没管他。苑好好和许言归置好行李,便拿出一些资料交给我,我大致看了看,基本都是一些出土文物的图片,其中就包括那块刻有许多符号和字迹的黑色石板。透过照片可以看出,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千年,但其依旧如新,整个石板没有一丝损坏,刻在上面的字体依旧如刚刻上一般。其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都是由点和线两部分组成,有点类似于汉字中的笔画,各种点和线以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长度倾斜排列,仔细观察后还能发现,其刻在石板中深度也略有不同,而且各种字体的间距离也不同,好像是随机的几个点和线组成一组。我看了半天,看得我晕头转向,便继续往下看。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更加让人头晕,整部分与其说是字体,不如说是一幅画。虽然人类建立文字之初也是由画转向文字,汉字更是这样。不过这个字体却根本不遵循这个规律,汉字基本上是一个字一幅画,表达的内容的时候各个字的间距也离得很远,不过这部分好像是无数的字画到一起,整个内容就是一幅抽象画,上面有各种形状堆砌在一起的密集部分,也有寥寥几笔的空旷部分。我还本想在这儿努努力,把信心找回来,结果却发现我想多了,还是邓爷爷说得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我看清了形式,直接跳到最后一部分。
虽然苑好好之前已经告诉我上面写了什么,不过当我看到我的名字和齐语的名字时仍然不寒而栗。这个姑娘到底经历了什么?她为什么会把我的名字也写在上面?我与这件事到底有什么联系?一串串的问号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许言应该是看我的神情有些不对,便主动安慰我:“放心吧,咱们马上就能弄清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了。”我虽然点点头,但内心对是否能成功查清仍然充满疑问。
“线索基本都在这块儿石板上,我们也只能从这里入手。你看到这些文字都会想起什么?”苑好好主动问我。
我这时才想起只顾关注自己的名字,另外一个重大的线索却忽略了。我和他们说了我和齐语认识的经过,他们两个也不由一惊。
“看来,所有的线索都跟《山海经》有关了。你能仔细地想想你们俩个在那几天都谈了什么吗?关于谈到的《山海经》的一切。”苑好好继续问。
她这么一说,我便仔细地回忆起五年前我和齐语所谈论的关于《山海经》的事,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但那段时间发生的一切却恍如昨日。人之所以能清楚的记住一些事情,很大程度是因为它不同于平时经历的事,或是意外,或是新奇,而齐语跟我的谈话,总会给我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山海经》大致成书于战国至汉初,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但值得一提的是,它却并没有另外两本书实用性那么广。比起风水学祖师爷的《易经》和中医学的开山祖师《黄帝内经》,《山海经》只是一本百科全书。全书共十八卷,记载了多个邦国,山脉,水道,神怪异兽,是一部囊括地理,历史,神话,等诸多方面的上古百科全书。其之所以实用性不强,其原因在于成熟太早,其中记载的东西大多无法准确考证,而且内容过与玄幻,虽然古人大多会把其当成真实的历史来看,但现在人看来,这不过是供人茶余饭后消遣的读物,而且即使在古代,也有许多人并不相信。比如写了《史记》的司马迁老爷子就说过:“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所以虽然书上详细的记载了上古时期的种种山川异域,但我们现在更倾向于把它当做是祖先们把真实的历史经过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次加工的结果。
我第一次看《山海经》还是小时候,那个时候只是好奇里边的珍禽异兽,就找了本带插图的。要不然说古人的想象力是在是丰富,我记得第一次看完就把我吓得不敢睡觉。什么多长几个脑袋,多长了几个尾巴,脑袋长在屁股上,眼睛长在身上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基本都是基因突变的产物,但小时候只知道害怕,于是在那之后我就没再看过。第二次看是在接触齐语之前,上课是在闲得无聊,就把整本书通读一边,后来越读越有意思,不光读了书,还把里边山川河流的具体方位大致用地图记载了下来。《山海经》其实内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包括“海内”“海外”“大荒”三部分。说是海内海外,但与今天的意义全然不同。因为古人对于国家的广狭,纵深等没有具体概念,于是根据其地理位置离帝王都城的远近划分了“五服”,即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越靠前离帝王都城就越近。而“海内”则包括“五服”中的甸服,侯服,绥服等地区,而“海外”和“大荒”则指要服和荒服。
因为小的时候读过,加上后来又通读,我自认为自己还是有优势的,所以跟齐语聊天的时候,还略有得意。以为自己可以在女生面前炫耀炫耀,可结果却恰恰相反。她总会把我说错的地方纠正过来,而且当我说那些长相不甚美好的动植物时,她总会反驳,而且还会不自觉地说一些别的东西,比如有红色珊瑚草形成的大片红系草原,夜晚发出绿光的合合树组成的幻天树海,还有枯荣山上四季常开枯荣花等。但当我质疑这些东西存在于书里时,她总会笑着糊弄过去,并跟我谈论别的东西。再后来,当谈到一些山川水系的形态样貌和一些异兽的生活习性她都如数家珍,我恍惚产生了一种她好像在那里生活过的错觉,但理智最终还是战胜情感,我并没有开口去问她,直到后来她失踪。但现在的种种迹象都指出,那也许是真的。
苑好好听我说完便自言自语:
“她说的或许没错,她真的可能在那个上古时代生活过一段时间,但至于为什么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以及为什么又失踪了我们不知道。而且,虽然她留下的信息里提到了山海经,但‘山海经里的圣歌’又是什么意思呢?”
“你和她聊过关于圣歌之类的东西吗?”这次换许言问我。
“这个肯定没有,而且书里好像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介绍。”我肯定的回答。但又转念一想,:
“但山海经中似乎有能发出特殊声音的珍禽异兽,不过那也离圣歌二字太过遥远。”
“你们啊,就死心眼儿,除了这个,别的不还有很多线索吗?你们不能总在一棵树上吊死啊。”一旁的老薛突然说道。
“你他娘什么时候醒的,吓老子一跳。”我冲他说道。
“哼哼,我要是不醒,估计车开到北京你们也谈不出个所以然来。要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你薛爷我就是那少数人。”老薛在一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过他这一句倒也这点醒了我们,其余的线索我们还没仔细研究,于是我们把重心转移到其他的线索上来。
其他的七条线索,与其说是没有头绪,不如说是杂乱无章,不过我们还是大致把能提取到的东西都梳理了一遍,加上苑好好他们之前研究的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的推论:
“历史演绎”应该是指各个王朝由盛转衰永恒不变的历史规律,中国历史上有八十多个朝代,五百五十多个帝王,每个帝王都希望自己的朝代流芳百世,亘古不绝。但谁也逃不过历史周期律,秦始皇曾希望万世传承,却没想到二世而亡,流芳百世,那不过是口头上的空花泡影。“布达卡”我们推测这应该是地名,也有可能是人的名字,但具体指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三次结界”,关于这个线索我们谁都没有什么准确的想法,不过我们的第一想法都会和“时空”“次元”等词语有关,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如果齐语真的在上古时代和现代都生活过的话,那“三次结界”应该与其有关。“戒指”应该是某种图腾之类的东西。“苏利的诅咒”,我们一致认为苏利应该是某个种族或早期社群,而其诅咒应该就是违反其种族禁忌而被施加的一种惩罚。
而至于“末日黄昏”,我第一反应就是“诸神黄昏”,也就是北欧神话预言中的一连串巨大劫难,包括造成许多重要的神袛死亡的那场大战。这场战争引起无数的自然浩劫,之后整个世界沉没在水底,存活下来的神灵和两名人类从新建立了新世界。
看到最后的提示,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这真的和“诸神黄昏”有关,那齐语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难道真的预示着世界要有大变局?但这个念头马上被我打消,因为我们目前知道的东西太少,难以考证。从开始到现在,我们经历的东西都太过于玄幻,显得很不真实,我曾经怀疑这一切是否是真的,可直到我看见眼前的照片和线索我才意识到,无论这一切是否是真的,我都已经上路了。
窗外,村庄和田野已经消失殆尽,远处的燕山余脉也若隐若现,成群的高楼和鳞次栉比的街道开始出现在视野里。周围的人大多已经开始收拾行李,三三两两的走到车门的地方等待下车。苑好好和许言也开始收拾东西,一旁的老薛也伸了伸懒腰,我站起来,把行李架上的包递给他。
北京到了。

百度搜索 末日山海 天涯 末日山海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末日山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万咕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万咕咕并收藏末日山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