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十四州纪实 天涯 或 十四州纪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徐州,琅琊郡,临沂县。县治府内,郡守和县令都聚在这里,还有琅琊郡的大小官员,人虽然比平常多了很多,但是房间里却出奇的安静。“怎么了,都哑巴了,平时一个个意气风发,吹嘘自己足智多谋,现在陈匪果真打来了,你们却龟缩在城里毫无办法。”作为这里官职最大的郡守开始发脾气。
看着发脾气的郡守,其余官员更加不敢说话,生怕引火烧身,临沂县令却在内心嘀咕:狗东西,说的好像你不是龟缩在城里一样,出问题了就知道冲我们这些下属发脾气,有种你倒是冲刺史和皇帝发脾气啊,玛德,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林县令,你说说,现在这个局势大概要怎么办吧。“眼见没人说话,郡守开始点名,而一直想要取代自己的林县令成为了首要目标。
虽然内心巴不得郡守被匪军砍死,不过也只能想想,现在郡守点名,林县令只好随便敷衍道:“听闻中郎将董颖大人的援军正在赶来,我们只需固守城池,等待援军即可。“
“哼,我当然知道有援军,我问的是如果匪军现在就攻城,我们能不能守住,守不住又怎么办。“郡守不满的呛到。
“属下愚钝,不知怎办,大人恕罪。”林县令表面唯唯诺诺地回到,但是内心却咒骂道:你知道个屁,昨天也不知道是谁吓得要弃城,守不住怎么办,当然是把你这狗官扔给匪军,说不定我还能活命。
“年轻人就要多动手,多想问题,你们以后要多为琅琊郡着想,为百姓着想,为上司着想,可不要像林县令一样吃着朝廷的俸禄在这摸水打鱼,这种人就是我们官员的耻辱。”郡守像批评小孩一样的语气说着。
“属下一定改正”林县令头冒大汗,连忙跪拜,然而内心却嘀咕:狗郡守,你是我儿子,老子是你爹,年轻人要多干事,意思是你就可以不用干事了呗,天天给我们灌鸡汤,等下匪军攻进城来看你能不能用鸡汤把他们灌跑。
看着跪拜的林县令,郡守的心情愈发的好起来了,怼不起刺史大人和皇帝陛下,还怼不起你一个个刚当上县令的年轻人么,哼哼,郡守如是的想着,于是又训诫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我希望你不是只说说而已,要能落到实处,可不要阳奉阴违。”
“属下明白。“林县令像个乖宝宝一样回答道,语气有些颤抖,内心则嘀咕:不阳奉阴违难道阳奉阳违吗,那岂不是往刀口上撞,老狗以为我傻吗,天天叫别人改进,你自己倒是先改进一下啊。
正当郡守想要继续训诫林县令来体现自己为官者的权威时,一个小兵突然闯了进来,看到未经通报就进来的小兵,众人皆以为是匪军攻进来了,吓得慌了神,过了好一会,又开始慌忙起来收拾东西准备逃跑,郡守甚至连投降的台词都备好了,准备万一逃跑失败就投靠匪军,只见郡守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喃喃道:“臣,琅琊郡郡守温俞参见大陈皇帝陛下,闻陛下亲临琅琊,臣内心激动万分,欲献琅琊以彰臣之心,然陛下神武,臣尚未献得城池,陛下已然攻下,臣内心愧疚,遂离开临沂欲前往琅琊其他县城劝说当地县令,为陛下大开城门,臣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
听了郡守这不要脸皮的投降词,林县令内心嘲讽:天天说什么为了大周,为了琅琊郡,为了百姓,整天给我们灌鸡汤,结果匪军打来了,老狗连投降词都想好了,刚才还一口一句陈匪骂着,转眼就称别人大陈皇帝陛下了,不要脸这一点老子确实需要和老狗学学。
看着慌忙的诸位长官,小兵有些鄙夷,但还是开口道:“启禀诸位大人,中郎将董颖大人的援军已经抵达,匪寇现在已经向北方逃窜。”
“大陈皇帝陛下已经来了,我这就去。。。”话刚说到一半,郡守温俞脸色有些难看,自己貌似听错了,于是连忙改口道“中郎将董颖大人已经来了,陈匪不自量力,已然向北方逃窜,诸位速速和我出城迎接董大人,莫要让董大人久等。”
“琅琊郡,有太守,曰温俞,为大周,为百姓,陈兵来,欲先降,可笑可笑真可笑。”
------------《周书-语录集-琅琊童谣》
临沂城外,看着远方正在赶来的并州兵,陈嵩双拳握紧,十分的不甘心,还想下令继续攻城,试图在董颖到来之前攻下临沂,然而他旁边一位瘦弱的书生却劝说道:“陛下,敌军势大,不可莽撞,今临沂虽未下,然北方青州,百姓无不痛恨周主,陛下若屈尊青州,届时,百姓必然赢粮而景从,再兴霸业亦可。“
陈嵩最终选择相信书生,因为他的计谋让自己一次次化险为夷,何况自己现如今陷入绝境,不相信也不行。
“全军撤围,随寡人北上征讨城阳郡(位于青州,且于徐州琅琊郡相接壤)”陈嵩向军队发布命令。关于这位瘦弱书生还得从陈嵩起事时说起。
------------
五月前,徐州彭城沛县。
一座破落的茅草屋中,一位瘦弱的书生望着远方,似乎在想着什么,而他的身后,一个挂在绳子上的老妇人尸体随着冷风的呼啸而飘荡着。
只见书生突然开口道:“母亲在上,儿不能再尽孝道,然母亲之死,婉娘之辱,儿绝不忘。”原来是这书生有一青梅竹马,唤作婉娘,那沛县县令的公子看上了婉娘,竟要强行掳走当小妾,书生到县衙状告县令的公子,反被县令抓入大牢,书生的母亲为了救出书生花光了家里仅有的积蓄,婉娘也被迫答应县令公子的无礼要求,母亲无法忍受这突如其来的压力,上吊自杀,等书生拖着遍体都是伤痕的身体回到家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听说婉娘被县令公子玷污后用花瓶砸伤了县令公子的脸,县令公子一怒之下将婉娘碎尸,碎烂的尸体被扔进了猪圈喂猪。
将屋子点燃以后,书生失魂落魄的行走在街道上,如同一具行尸走肉。这时,许多县兵从旁边经过,将挡路的书生推到在地,书生并没有生气,更大的屈辱他都经受了。重新站起来的书生随口向旁边的路人问道:“这位大哥,发生什么事了,这些兵痞平时连门都懒得出,今天怎么这么大动作。”
只见那位大叔小声地说道:“何家朗,你不知道吗,听说那些修筑星阁的役工造反了。领头的一个叫陈嵩的还自称什么济世圣王,说什么要济世救民,圣王治国,县令老爷吓破了胆,连忙让这些兵爷回来守城。”
听到这个消息的何恬不仅没有害怕,反而一脸兴奋,径直向城外跑去。跑到城外荒郊才大喊道:“娘亲,婉娘,恬儿可以为你们报仇了。”
此时此刻,书生再也没有当初的落魄样,虽然衣衫依旧破旧不堪,但浑身充满朝气,报仇还有宏图壮志,似乎都那么的接近。
沛县郊外,陈嵩看着虽然不高,但对于没有攻城器械的起义军而言,几乎不可能攻破的城墙有些苦恼,难道自己的千秋伟业居然要止步于一个小小的沛县吗,可恶。
正当陈嵩苦恼之时,他的亲兵突然进来说道:“首领,有一位书生说要见您。”
“不见”陈嵩对于所谓的书生明显不感兴趣。
“但是那位书生留了一样东西给您。”亲兵还是坚持说道。
陈嵩随手拿起亲兵手中的纸,心想看看扔了算了,然而当他看到上面的字时却惊住了。
“叹人皇盖世伟业兮,逐万族而镇中州兮;然子孙多堕落无德兮,窃居中州沃土兮。今上无德筑星阁兮,天降圣王济世救民兮;止步沛县神明有感兮,今赠书生破城归去兮。”
------------《陈书-名臣-何恬传》
看着这些字,陈嵩对于这位书生又有些好奇了,于是又改口道:“让他进来吧。”
只见书生依旧穿着破烂不堪的旧衣服缓缓走来,但不卑不亢,神情怡然自得,颇有一番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的感觉。
“草民何恬参见圣王。”书生向陈嵩行礼。
你写的那些东西我看了,虽说有些激扬,但也仅此而已,那些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学子的文采可要好多了。
“圣王若只是为了看草民粗劣的文采,也就不会见草民了。”何恬似乎早有预料陈嵩会这么问。
“汝之言有破城之策,吾相信便是。”陈嵩冷漠地说着
何恬并没有不满,而是浅笑道:“圣王可知沛县县令需要什么。”
“沛县县令需要什么与我何干。”陈嵩略有不满书生的故弄玄虚。
“沛县县令所需者有三,一曰功绩,二曰子嗣,三曰县令公子。”何恬依旧平缓地说着。
“汝继续说便是。”陈嵩开始有些兴趣。
“所谓功绩,便出在圣王身上,若是能剿灭圣王,难道不是大功绩吗。所谓子嗣,县令有疾,自公子生以来再无子嗣,此为其患。所谓公子,其实也是因为县令有疾,所以对于唯一的子嗣自然在意之极。”书生慢慢引导陈嵩。
陈嵩看着书生,笑意愈发的浓厚,似乎认可了书生。
但书生依旧说道:“圣王只需传出消息,起义军中因分赃不均发生内讧,圣王如今只是孤家寡人,县令为贪图功绩必然开城主动出击,届时,要攻沛县就容易多了。然后再发出消息。。。嗯。。。不知圣王愿否?”
陈嵩有些迷惑:“但说无妨。”
书生终究还是说道:“圣王再传出消息,偶然得到仙药,治愈了自己的下处之疾,已然能够生育。”
书生还没说完,陈嵩就哈哈大笑道:“我以为是什么呢,不就是区区名声吗,举事之时孤连死都不怕,又怎会在乎区区名声,卿多虑了。”
陈嵩对书生不再称汝,而是称卿,似乎更加喜欢上这个书生了,何恬也暗自高兴,不过却依旧说道:“草民有一法可生擒县令公子,但需圣王假些许财物周转,若是圣王认为草民乃坑蒙拐骗之徒,圣王杀了草民便是,草民就在这里,仍由处置。”
数日后,一个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公子哥被五花大绑到了陈嵩的面前,陈嵩大喜:“卿果然没让孤失望。”
何恬单膝下跪,表忠心:“臣,何恬愿誓死追随圣王,辅佐圣王推翻大周,建立宏图伟业。”
圣王踌躇沛县前,忽闻书生偶自来;
覆周一诗得天心,三需谋策终破城。
纵有六郡来势凶,意气风发弹指灭;
北上城阳显英豪,东洲沃土尽归陈。
------------《陈书-名臣-何恬传》
百度搜索 十四州纪实 天涯 或 十四州纪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