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慰平生 天涯 或 慰平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这和宁宫,正是当今皇后杨桂枝的所住之处。史弥远也不避讳,越过老内侍,自行推开宫门进了楼里。此时整个楼内空无一人,史弥远轻车熟路的绕过一楼的戏水池,循着楼梯,蹬--蹬--而上,在二楼刚一现身,一团白影夹着一缕香风,伴着一声娇嗲的呼声--相公你可来了,可急煞姐姐了,纵身扑入史弥远怀中。(这句相公和姐姐可是名符其实,当时宋朝只有丞相级别的达官显贵才被称为相公,可不是像后面的元、明、清、三朝随便乱叫的,就是官人、老爷、一词也不可能随便叫,你得有官身或是功名才能这么叫,寻常人家可不行。而在公元1224年时,史弥远60周岁,杨桂枝63周岁。这个姐姐是如假包换)。这真是应了民间对二人的传闻--“往来与月为俦侣,舒卷和天也蔽蒙”看来市坊间的闲话,从古到今,多半是真的!史弥远嘿嘿一笑,伸手托起杨皇后,大步走向凤榻,随之灯影一暗,被翻红浪,满室春声。
二人终是上了年纪,不及年轻人体力,小半个时辰后,云收雨歇。杨皇后媚眼含春,赤身伏在史弥远胸腹上,用手一边撩拨着史弥远的胡须,一边娇嗔的道:''相公的体力可是大不如前了,“两军交战,一触即溃''与当年的“子龙之勇”相差甚远,好不扫兴。
史弥远用手一拍杨皇后的肥臀,淫笑道;我这蜡枪''怎么也好过今上(皇帝)的死泥鳅”吧?这些时日我被哪些政务给缠的焦头烂额,待把这些要事处理的差不多了,好生调养一阵,看不把你收拾的“跪地求饶,献城乞和”。
杨皇后用手一抻史弥远的胡须,狡黠一笑道:“跪地求饶”吗?说完--张开香唇,吐出红舌,往史弥远的身下寻去,一阵阵--叽叽--呱呱--声中,史弥远再次翻身上马,持枪再战。
这一战,颇为持久,直到二人心满意足,累的再无战力之后,才靠在床榻,相互依偎着说些闲话了事。
说着,聊着、话题就渐渐被引到当前的朝政上来,二人免不了又提到今天朝会时,太子的表现。杨皇后不禁忧愤的道:''这孩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越活越傻,这么大了也不叫人省心。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自信。虽然不聪明,可心地还是良善,就是“一根筋”的厉害,不知变通妥协,这天下早晚是他的,现在年纪轻轻,就如此的顽固僵化,日后可怎么治理天下。真是让人操心劳神。”
史弥远冷笑道:''谁说这天下就是他的?他是过继来的,难道过继的只有他一人吗?”
杨皇后悚然一惊,急忙从史弥远怀里直起身子,双目紧盯着史弥远道:''莫非相公要废了太子?眼下官家虽然比你还要小上三岁,可长期贪恋酒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恐怕是撑不过今年了,现今是多事之秋,这储君废立,关乎社稷存亡,相公可千万要慎重啊!”
史弥远伸手重又揽过杨皇后入怀,一边摩挲着杨皇后光滑的肩头,一边低声说道;''姐姐莫要担心,这个尺度我会拿捏清楚的,待明日我试探一下太子对我的态度后,再考虑这皇位的归属。这几年我暗中观察许久,那“沂王贵诚”甚是不错,“沉稳大度,恭谨谦逊”,可着重培养。若如太子不当,可用贵诚代之。''
杨皇后重又爬入史弥远怀中,幽忧一叹道:”唉!也是我这肚子不争气,入宫这么多年了,也没生个一男半女,要是有个亲生的,何必还像现在这般烦恼。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把官家那几个孩子给害了(宁宗一生有八个子女,一个也没存活,都是早折。),好歹也比现在的太子、沂王、血统亲近。相公,你就酌情看着办吧,姐姐全力支持你。”
史弥远听杨皇后说完,脑中想到太子问题,心中再也没有了“鱼水之念”,匆匆的与杨皇后又温存了一小会,便穿衣告别杨皇后,还是由那个老内侍领着,离开和宁宫回到中书省。
史弥远进了内室,换回官服,出中书省大门,上了在外等候的官轿,不多时回到自己的府内,与等待自己回府的老妻打过招呼后,便急急进了书房。史弥远走到书案前,细细斟酌了一番,摊开案上的宣纸,提过狼毫,饱蘸浓墨,一挥而就---敬--和--两个大字。盖好印章,落上书款,待墨迹稍干后,唤过在外廊侍候的执事,命天亮后将这幅字装裱好,送到太子府上便可。执事领命,将字幅收好,又伺候史弥远净过面,用过茶后,躬身而退。史弥远自己在书房中又独坐了一会,想想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了,便熄灯在书房中休息了。
第二日没有朝会,各部堂官员都在自己的官署里办公。史弥远昨夜睡得晚,睡醒时已经到了辰时,用过早饭,到中书省时已经堪堪到了巳时。与下属见过礼之后,进入内室开始批阅起公文来,可思绪却飘到了太子府哪里,不知道太子见到自己的礼物后,会有什么反应。
史府执事,拿着装裱好的字幅,匆匆赶到太子府门前,与守在门外的禁军打过招呼,经过通报后,将字幅交给闻讯而来的太子府内侍,史府执事便顺着太子府墙根,溜到后花园的外墙,找了块青石坐下,等着太子府里的回信。
太子府内侍,见是相府给太子送来的礼物,不敢怠慢,一路小跑着奔向太子寝宫。刚刚进院子,到了门前,还未等通报,就听寝宫里传出一声脆响,像是什么东西打碎在地。紧接着就听到太子妃吴氏(高宗吴皇后家族的闺女),那特有的高亢哭嚎声响起---”太子,你今天说个清楚,如今我身怀六甲,你不照顾我也得照顾我肚子里的孩子吧?可现在到好,三两天见不到你人影,天天不是走马斗虫,就是找那些狐狸精胡混,太子眼里还有我们娘俩吗?怎么太子连个寻常百姓家的郎君都不如?今天太子你那也不能去,必须给我个交代。我和肚子里的孩子,与那些狐狸精你到底要那个?否则没完。如像往日,就想轻易糊弄过去,我定要去宫里跟圣人告你一状。”
房内的太子也不甘示弱,大声回喝道;“你哪像个太子妃的样子,如同市井里的悍妇,浑然无名门望族该有的风范。这肚子里的孩子,是你想不要就不要的吗?我堂堂大宋储君,想去哪里便去哪里,除了官家和圣人,这天下谁能令我禁足?哼!我这就去找狐狸精,看你能奈我何?”
这一般吵闹,听得在外的内侍和女官们都暗自咂舌,心想--这对夫妻哪还有“天潢贵胄”的样子,真是连一般的人家都不如啊!见太子夫妻间越吵越烈,房外的人都吓得纷纷躲避出去了,只剩下拿着相府字幅的那个内侍,瑟瑟发抖的躲在一根梁柱后,等着太子出来。
太子话音一落,紧接着就听“咣当“一声,寝宫大门被人暴力打开,太子气哼哼的从宫里出来,身后面响起太子妃的嚎哭之声,真是“惨绝人寰”!“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那个内侍见太子出了寝宫,慌忙的跟在太子身后,出了院子,三步两步赶到满脸怒容的太子面前,战战兢兢地承上相府送上的字幅,谨小慎微的启奏道:''太子,这是刚刚史相府里送来的字,说是史相公昨夜心有所感,得此二字,送于殿下。想请太子雅正,指点一二。”
太子此刻正在气头上,一把将字幅抢到手里,展开一看,就是---敬--和--二字,虽然字体苍劲有力,行书流畅,但和那些书法大家想比,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当下也没往什么深处去想,复又将字幅卷起,递给内侍道;''既然是丞相送来的字,孤,十分感谢丞相厚意,汝将此字宣于书斋正堂,好好裱挂起来,以示对丞相的敬意。命右春坊(在太子的小朝廷里相当于中书省)写上一份谢表,回赠丞相大人吧。”
太子交代完,也不等内侍回应,便急匆匆的去找美人抚琴去了。
那内侍诺诺的应着,看着太子远去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也转身去书斋办差了。
等在太子府外墙的相府执事,正在无聊的望天时,一个物件从墙里飞了出来,“啪嗒”一声,掉在执事身前。相府执事赶紧将那物件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张纸包着的石块。执事展开那张皱皱巴巴的纸,纸的上面写着三个小字--无、喜、怒,执事不敢怠慢,扔下石块,将纸揣入怀里,快步向中书省行去。
太子府与中书省相隔不远,执事用不多时,便到了中书省。门前的禁军,见是相府来人,不敢怠慢,点头哈腰的将执事引进门内,不用通报,这执事就像在相府里一般随意,轻车熟路的来到史弥远办公之地,在门前唱个诺,报与丞相大人知晓。
史弥远正在批阅公文,听房外府中执事来寻自己,知道太子那边已经有消息回报了,便传唤执事进来奏报消息。执事进入内室,给史弥远见过礼后,便将怀中那张皱纸递给史弥远观看。史弥远看着纸面上的三个字,不禁心生疑惑。挥手打发走执事后,史弥远在屋中来回踱步,暗想,这太子不是那么城府之人啊!怎么却这般的云淡风轻,很是反常啊?从这三个字推断,太子对自己的专权跋扈,好像没有想象的那般有成见,那般厌恶,难道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吗?
正思考之间,外面通报,太子府送来一折谢表,史弥远赶忙和官署里其他官员,整理仪容,出门迎接。
官署外,太子府来人,见史弥远出迎到门前,连忙上前,恭敬的给史弥远见过礼,奉上谢表,便告退而回。史弥远回到内室,打开谢表,往上面一看,内容竟是一些官话套话,礼貌又客气,没有一点对自己的不敬之意,但能看出来这谢表不是太子亲书,而是下面办差的代劳,这让老奸巨猾的史弥远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行'',这样下去可不成,史弥远暗道;”看来还得加大对太子的监看力度,一定要对太子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摸个一清二楚。别因一个疏忽,以后给自己带来**烦。
史弥远这边想,杨皇后那边却烦心不已,此刻在和宁宫里,太子妃吴氏,跪在地上,一把一把泪的向杨皇后,告着太子的恶状。
就听这太子妃“抽抽啼啼”的对杨皇后诉苦道:''圣人啊!您可得为我做主啊!当初是您亲自做媒把我许给了太子,现如今我已身怀六甲,可太子成天不在宫里,常常去沾花惹草,走马斗虫的,浑然不把我放在心上,就连前些时日,圣人用来规劝我夫妻和睦,赏赐给我的那枝“水精双莲花”在今晨也被太子摔碎了,现在太子就这般对我,日后要是承继大统,我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圣人您可得给息妇(这个息字,各位道友都熟悉吧?是不是与东瀛的息子、息娘、很像啊?息就是亲生的意思,这个息妇与现在的媳妇是同音同意,东瀛的那是盗版)做主啊!”
杨皇后听得大怒,往日里端庄尊贵,清贵矜持的形象,一扫而光。愤然站起身来,大喝道;''这个混账东西”着实的可恶,不顾及自家身份,一味的胡闹,屡教不改,看来他这储君的位置是不想做了吗?”
百度搜索 慰平生 天涯 或 慰平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