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天涯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汉承秦制,但在教育上则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作为巩固汉朝“一统”的重要工具。汉武帝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的成熟,逐步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指儒家经典《诗》、 href='/article/3229.htm'>《书》、《礼》、《易》、《春秋》)博士”、“开创太学”、“确立察举制度”等政策。

    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并能“尊王明伦”的治术人才,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下诏在长安设太学,置博士弟子(即太学生)。开创太学后,太学就成为地主官僚政府下设的一种“育才养士”的教育机构。汉武帝以后,随着汉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太学教育也有很大发展。汉武帝开创太学时,太学生仅50人,汉昭帝时太学生增至百人,汉宣帝时增至200余人,汉元帝时增至千人,汉成帝时增至3000人。汉平帝时,王莽辅政,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为太学生建筑校舍,能容太学生万人。东汉时光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重建太学于洛阳南门外,校内设有讲堂,门前并有石经四部。京师形成了.太学区。太学一时盛况空前。到顺帝以后,太学发展到鼎盛时期,太学生竟达三万人,连匈奴等少数民族也遣子弟入学。这种盛况是世界古代教育史上罕见的。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博士。汉代每一儒家经书设一名博士。汉武帝时置博士七人,汉宣帝时博士扩大到14人,汉元帝时又增加到15人。汉平帝时,增五经为六经,每经太学生一人逐步能通二经、三经、四经乃至五经,有的还能兼通今古文,如郑玄被称为“括囊大典、网罗众家”的通儒。

    汉代太学注重考试,使得学生专心攻读,潜心于经典,培养了不少人才。如著名思想家王充、著名数学家崔瑗、著名科学家张衡、著名经学家郑玄等等,都曾是太学生,在太学学习过多年。这说明汉代太学考试制度的确起过积极作用。汉代太学既是教学机关又是代表国家的考试机关,这样可以鼓励青年自修,校外人才经过考试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资格和荣誉,这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汉代太学教学制度不甚严格,一味地依赖考试,因而也带来不少弊病。汉王朝通过太学考试,鼓励学生研究经学,并给以政治出路,通过考试,即可以当官,享受荣华富贵,这使广大青年学生一头钻进故纸堆里,把毕生的心血花在经书上面。经学的繁琐章句,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头脑。强调“师法”与“家法”也加深了门户之见,束缚了学术的发展。某一经的大师,如得到朝廷肯定被立为博士,这个经师的经说便成了“师法”。弟子相传,又别为章句,便成“家法”,故一经有数家。太学博士只能依“师法”、“家法”传授,并以此考核太学生,违背“师法”、“家法”者考试就不能通过。汉代太学考试制度往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

    汉代太学没有年限规定,太学生一年没有通过考试允许下年再考,这样一年一年考下去,太学里往往有一些少年入学一直到头发白了还没合格的老学生。这些老学生巴望有朝一日考试合格,得到皇上的“恩赐”而步入官场。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曾特别给了年过60的老学生百余人以考试的机会,考中的给以官职。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甚至为照顾那些“结童入学,白首空归”的老学生,全部给他们以“太子舍人”的官职。当时长安城中有以下民谣,真实地描写了这一情况:

    头白皓然,食不充粮。裹衣蹇〔jian减〕裳,当还故乡。圣主愍〔min敏〕念,悉用补郎。舍是布衣,被服玄黄。

    此外,汉代地方郡国学校也有考问经学并根据成绩优劣而授官的。如武威郡学对于“章句既通”的学生,有着“显拔荣进”之为,以致“郡遂有儒雅之士”(《后汉书·任延传》)。北新城长刘梁和桂阳太守栾巴,都曾举行“试策殿最”的考试,并且“随能升授”(《后汉书·文苑列传》、《后汉书·栾巴传》)。郡国还有明经试,即由郡国贡其生员至京师考试,有甲、乙等科,授官和太学中的甲、乙科略同。郡国明经试是于太学之外,为照顾边远州郡自修之士和私学弟子而设立的。在桓帝建和年间(公元147—149年)还开设“比郡国明经试”,这是对太学岁试选士的补充,太学和郡国学校生员均得应考。汉代郡国学校的考试擢用虽未制度化,亦无统一标准,但郡国学校采取了考试制度是没有疑问的。

    总之,汉代太学考试制度促进了汉代官僚队伍儒学化,“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为汉王朝提高吏治效能、强化中央集权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99lib.</a>也促进了经学的繁衍兴盛,如班固在《汉书·儒林列传》所赞:“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百度搜索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天涯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郭齐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郭齐家并收藏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