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干支在历法中的应用
百度搜索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天涯 或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我们注意到,自汉武帝以来,每个皇帝登基时,都要规定自己的年号,并以颁布年号之年为第一年,顺序下排。往往一个皇帝在位时会有好几个年号,比如汉武帝刘彻就有11个年号,他的元封元年相当于公元前110年,元封六年即公元前105年,下一年换了年号为太初元年。这种纪年法是不连续的,对于需要知道较长的时间间隔显然不方便。史书上一般用另一套纪年法,即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天干配一个地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排尽所有组合,共60对,以甲子开始,癸亥结尾,可以不重复地记录60年,60年以后再从头循环。
干支纪日的方法与干支纪年一样,每天用一对干支表示,60天一个周期,循环往复,可以无穷。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干支纪日连续使用了2600多年。通过这个连续记录与现行公历的换算,可对这期间几乎所有的事件作时间上的认定。
<span class="ter">天干地支循环表</span>
<table><tr><td>1
甲子</td><td>2
乙丑</td><td>3
丙寅</td><td>4
丁卯</td><td>5
戊辰</td><td>6
己巳</td><td>7
庚午</td><td>8
辛未</td><td>9
壬申</td><td>10
癸酉</td></tr><tr><td>11
甲戌</td><td>12
乙亥</td><td>13
丙子</td><td>14
丁丑</td><td>15
戊寅</td><td>16
己卯</td><td>17
庚辰</td><td>18
辛巳</td><td>19
壬午</td><td>20
癸未</td></tr><tr><td>21
甲申</td><td>22
乙酉</td><td>23
丙戌</td><td>24
丁亥</td><td>25
戊子</td><td>26
己丑</td><td>27
庚寅</td><td>28
辛卯</td><td>29
壬辰</td><td>30
癸巳</td></tr><tr><td>31
甲午</td><td>32
乙未</td><td>33
丙申</td><td>34
丁酉</td><td>35
戊戌</td><td>36
己亥</td><td>37
庚子</td><td>38
辛丑</td><td>39
壬寅</td><td>40
癸卯</td></tr><tr><td>41
甲辰</td><td>42
乙巳</td><td>43
丙午</td><td>44
丁未</td><td>45
戊申</td><td>46
己酉</td><td>47
庚戌</td><td>48
辛亥</td><td>49
壬子</td><td>50
癸丑</td></tr><tr><td>51
甲寅</td><td>52
乙卯</td><td>53
丙辰</td><td>54
丁巳</td><td>55
戊午</td><td>56
己未</td><td>57
庚申</td><td>58
辛酉</td><td>59
壬戌</td><td>60
癸亥</td></tr></table><q>.99lib?</q><bdo>藏书网</bdo><cite></cite>
60干支也用来纪月,但与年和日的纪法不同。首先,地支在月序上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二月为卯,……十二 6708." >月为丑。其次,天干在分配时,要考虑当年的天干情况。比如,当年天干为甲或己时,正月的天干就是丙,二月是丁,三月是戊,……下面是年天干和月天干关系的示意图:
<div class="imgbox ter">//..plate.pic/plate_170906_1.jpg" />
虽然,从西汉开始就流行用有序数字纪月和纪日,但历代史官们仍主要采用60干支记事,故要想阅读中国古代书籍,不可不知干支用法。
<span class="ter">年干支月干支对应表</span>
<table><tr><th>月份</th><th>正月</th><th>二月</th><th>三月</th><th>四月</th><th>五月</th><th>六月</th><th>七月</th><th>八月</th><th>九月</th><th>十月</th><th>十一月</th><th>十二月</th></tr><tr><th>年干支</th><th colspan="12">月干支</th></tr><tr><td>甲、己</td><td>丙寅</td><td>丁卯</td><td>戊辰</td><td>己巳</td><td>庚午</td><td>辛未</td><td>壬申</td><td>癸酉</td><td>甲戌</td><td>乙亥</td><td>丙子</td><td>丁丑</td></tr><tr><td>乙、庚</td><td>戊寅</td><td>己卯</td><td>庚辰</td><td>辛巳</td><td>壬午</td><td>癸未</td><td>甲申</td><td>乙酉</td><td>丙戌</td><td>丁亥</td><td>戊子</td><td>己丑</td></tr><tr><td>丙、辛</td><td>庚寅</td><td>辛卯</td><td>壬辰</td><td>癸巳</td><td>甲午</td><td>乙未</td><td>丙申</td><td>丁酉</td><td>戊戌</td><td>己亥</td><td>庚子</td><td>辛丑</td></tr><tr><td>丁、壬</td><td>壬寅</td><td>癸卯</td><td>甲辰</td><td>乙巳</td><td>丙午</td><td>丁未</td><td>戊申</td><td>己酉</td><td>庚戌</td><td>辛亥</td><td>壬子</td><td>癸丑</td></tr><tr><td>戊、癸</td><td>甲寅</td><td>乙卯</td><td>丙辰</td><td>丁巳</td><td>戊午</td><td>己未</td><td>庚申</td><td>辛酉</td><td>壬戌</td><td>癸亥</td><td>甲子</td><td>乙丑</td></tr></table>.
百度搜索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天涯 或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