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天涯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迪拜危机,我们真的没搞懂。

    迪拜模式破灭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中国商人败走迪拜,谁会是下一个迪拜呢?

    我们亚洲国家/地区大部分都遭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泡沫大战的狙击。但是受这种窝囊气的不只我们,还有迪拜。其实欧美各国狙击迪拜的思维又和狙击亚洲其他国家/地区不同。既然谈完了其他国家/地区,我们不妨谈谈迪拜,看看我们这些中东的难兄难弟是如何同病相怜的,我们也可以透过迪拜案件多多地了解另一种类型的泡沫大战。

    <h3>一、过度恐慌:迪拜究竟发生了什么</h3>

    2009年的年底,全球的目光都在关注阿联酋的迪拜。迪拜的债务危机看起来很严重,国际市场一时间很恐慌。其实国际市场对这个事情有点反应过度了。之前我们一直以为世界经济是平稳发展的,突然来了个金融危机,现在又来了个迪拜危机,大家吓坏了,紧张得要命。其实真正该担心的不是迪拜危机,而是下一次危机会是什么。

    <strong>背景提示</strong>

    全世界正从金融危机的噩梦中慢慢苏醒,然而波斯湾传来的一条消息再次让全球颤抖。一度富得流油、自称“日不落”企业的迪拜世界公司,近日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将延期偿还近600亿美元债务。“迪拜危机”刚一曝光,就如同一颗炸雷响彻国际金融市场上空,24小时内引发全球股市接连暴跌。媒体分析称,一旦迪拜世界无力还债,将成为自2001年阿根廷违约以来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违约事件。而这次债务危机很可能对全球脆弱的复苏带来冲击,再掀新一轮金融风暴。

    媒体有一种过度的诠释,把这个事情跟2001年阿根廷的主权违约包括1999年俄罗斯的国债违约并在一起。通常过度诠释的原因是基本没搞懂。我最近看了很多媒体的报导,基本瞎掰,都没搞懂,然后东对比一下,西对比一下,找点新闻热点,甚迪拜这事情说不定都不会出来。为什么?35亿美元不是问题,你再借就是了。你只要再借到35亿美元的话,你又可以再撑半年。问题是一给你曝出来之后,就没人借你钱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好了,你本来不会有问题的,那我就给你曝出来,你不就有问题了吗?很可能他们之间为了追同一个女朋友有什么矛盾,当然这个细节我是不知道,但是老大把老二给玩了一把,这是真的。这个事情曝出来以后,阿布扎比曾表态说,它不会一揽子把迪拜所有的债务拿过来,说要逐一分析分析,然后选择性地援助,就是看你这个小弟的表现怎么样?

    <h3>三、西方资本的阴谋:谁才是迪拜的真老大</h3>

    然后我们看到欧美的银行大肆向迪拜借债。欧美银行不是一直很精明吗?狡猾得跟狐狸一样。它们为什么要投资到迪拜世界呢?前面说了,这家迪拜世界一年收入只有30亿美元,纯利只有两亿美元,那你借它590亿美元,只要利息增加了0.3个百分点,它就还不起了,对不对?那你怎么敢借呢?既然它敢借,那就一定要保证,保证出了问题之后它能够拿得回来,否则它不会借的。可是迪拜什么也没有,它凭什么拿回来呢?问题就在这儿,它只是一个省,它的大哥是阿布扎比,它必须来负担。所以到最后怎么样呢?最好你们再多借一点,590亿美元还不够,最好借2000亿美元算了。到最后它们签下一个合同,钱我借给你,没问题,如果你还不起的话,你用油田来做抵押,那不是很好吗?那不是廉价取得油田吗?一定要这么干才可以。所以醉翁之意不在迪拜,而在阿布扎比。

    所以这个其实是一个阴谋。欧美银行大肆的举贷给迪拜有两个目标,一个目标就是阿布扎比的超级大油田,它们瞄准的另外一个就是伊斯兰债券。590亿美元里面大概有90亿属于伊斯兰债券,260亿美元的债务重组里面有60亿伊斯兰债券。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欧美银行可以透过迪拜狙击伊斯兰债券,从而蔓延到整个伊斯兰教的金融系统。

    因此这是一举两得。你出了问题,对不对?债券信誉受损。同时,一旦还不起钱的话,抵押你的油田。抵押油田的话,好,华尔街打低油价,再打回到30美元一桶,美国不常干这种事吗?于是廉价取得油田。这个对它们来讲绝对是个好事。这就是西方帝国主义的阴谋。就好像是150年前的故事又在迪拜重演,而迪拜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西方的阴谋。

    迪拜是没有信贷评级的,有也是垃圾级。真正有评级的是阿布扎比,AA2,就是两个A。迪拜从来没有评过级,按照我们的数据显示,迪拜的风险比它那几个兄弟省高两到三倍,而且比当年冰岛破产前的信用还要差。所以说很奇怪,为什么欧洲的主要银行,包括我们所熟悉的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巴黎银行,都借给它大量资金?看的就是老大的面子,看的就是阿布扎比的石油,用那个做抵押嘛。所以它们才敢跟它这么玩下去。到最后你发现这一些七星级酒店、各种什么岛之类的,其实讲清楚了,就是欧美的银行让迪拜的穆罕默德去玩的。其实都是我的,你表现不好的话呢,我全部给你收回来。如果你真的搞垮了呢,还有你大哥的油田做抵押。所以你看最聪明的还是欧美的银行,最后你发现真正的玩家不是迪拜,是欧美的银行。人家只是用你迪拜的名字,把东西放在你那里,给你玩。而你根本玩不起,你那个30亿美元,才两亿美元的净利,你怎么还我钱?没关系,还不起就让你哥哥阿<mark>?</mark>布扎比去还,他才是迪拜真正的老大。

    欧美的银行多明白,你们是兄弟,真有事的话,你还是要施以援手的,最后不可能让迪拜整个破产吧。一个省破产而国家不破产,这没有可能的。而且我再告诉各位,世界评级机构对于你这个国家的评级,如果评个A的话,你所有的产业、所有的省,一定是A以下,国家评级才是最高的。所以国家主权评级就要负担一切,就这么简单。而事实上我们也看到阿布扎比也拿出了第一笔资金150亿美元注资。

    <h3>四、中国商人败走魔幻城堡</h3>

    你想想看,只要是有利可图的,我们一定拿不到,我们拿到的应该都是最差的。所以这次你发现受损失最大的,又是我们温州同志。我每次讲温州,温州同志就不高兴,说郎教授总是想批评温州。不过这不是我想批评你,你们迪拜温州商会的会长,陈志远,他接受媒体采访说,这次他们亏惨了,亏了大概20亿美元。

    在迪拜华商中,有十分之一是温州的商人,他们买了大量的房子。迪拜楼宇的按揭买卖模式跟中国不一样,它是没有担保、没有抵押的。他们只要有图纸就可以卖。第一笔款交15%,交了第二笔就可以到处卖了,叫击鼓传花。传到最后,鼓停了,最后一个拿到花的,他就亏了。现在鼓刚好停。你看谁是最后的裸泳者?就是温州人拿到了这个花,所以亏惨了,亏了20亿美元。迪拜的楼价跟我们广州差不多,大概每平方米两万多块。那算什么?我们温州商人他拿上海的水平去跟迪拜比,上海很多楼盘,什么新天地,10万元以上。他觉得这么好的一个转口港,这么好的一个沙漠上的魔幻城堡,至少从两万开始还可以再涨,没想到两万就扛不住了,还没反应过来,泡沫就破了。所以现在温州商人做了一个总结,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我发现这还不出钱的35亿美元,似乎都跟我们中国人有关。是哪一笔投资呢?是迪拜世界的一个下属公司,叫做纳西尔,就是它亏的。这是一个专门骗温州商人的一个公司。击鼓传花这玩意儿,骗阿拉伯人,不好骗,因为是自己兄弟,大家都知道你玩什么游戏。骗欧洲人呢?欧洲人也精得像猴一样。骗美国人呢,更不可能,美国人根本就不来阿拉伯世界。最后只有骗“老中”,而在“老中”的眼中,可能迪拜是世界上一个最奢华、最容易创造概念的地方。

    而且问题是,迪拜危机不只是在于现在这个债务重组,还在于将来。迪拜的地产项目,有400多个是停滞的。迪拜最大的人工岛项目,那个棕榈岛,有上海的一个老总、中州国际控股集团的老总,胡宾,他就买下了那个上海岛,还搞什么卢浦大桥、徐浦大桥。他总共打算在岛上建70座别墅,在还没有一块砖的情况之下,就卖了12座。所以说这个世界最大的人工岛,包括世界最高的迪拜塔,800多米高,比台北101大厦要高300多米,都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烂尾工程。

    <h3>五、谁会是下一个迪拜</h3>

    迪拜危机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它可能会产生第二波金融海啸,而在于它这个警示意义。它会给中国一面镜子,反观自己。因为刚才说中国也挺喜欢追求高速度的,也挺喜欢这种发展模式的。迪拜不是要搞全世界最大的这个、最大的那个吗?我们不是也常讲嘛。我们要办最大的什么什么。我们最喜欢“最”什么,跟他们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今天整个国家建设看起来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最快的。

    “最文化”其实是值得反思的。2009年3月份的时候《时代周刊》曾经提示说,迪拜你这种模式,泡沫会破灭的,但迪拜不管。在迪拜这个酋长国国内会有一个什么想法呢?那就是从2009年1月份开始,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它采取的是粉饰太平。只要媒体敢报导对酋长国经济不利的消息,最高可以处罚27.25万美元。它采用这种方式来催生“最文化”,不断撑大这个泡沫。

    现在迪拜成了一个标本。谁会成为下一个迪拜?希腊、俄罗斯,还有印度,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迪拜。最近希腊就曝出债务危机。债务占GDP的比例在国际上有个警戒线,60%。迪拜达到了103%,而希腊2009年是99%。

    迪拜的危机已经提示了一点,就是新兴市场不一定是很安全的,中国其实就属于新兴市场的一部分。很多媒体其实做出了反应,包括《人民日报》最近一个文章出来,就是说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是不符合国情的。

    <h3>延伸阅读 迪拜&CO.:掌握海湾国家商机的全球布局</h3>

    现在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CCC)确实有点像淘金热时期的城镇:成长迅速、经济转型、累积前所未有的巨额财富、境外人士蜂拥而至。GCC市场昔日遭到冷落,现在却成为全球企业争相竞争的香饽饽。媒体也开始对这个区域进行大肆炒作,譬如,四季饭店或英国跑车制造商Aston Martin等全球企业的重大投资案。还有,这个区域对西方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油田服务商Halliburtori甚至宣布计划将公司总部迁到迪拜。没有人能否认GCC绽放的光芒。不过问题是,这些光芒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而GCC经济重镇的地位能不能长久维系下去?现在,海湾各大首都迅速进行扩张,争相兴建豪华办公大楼,以吸引外界的目光,这会不会有一天也出现经济泡沫化,然后成了鬼城?

    GCC经济体并非只有石油。但这个区域创造财富的动力,还来自石油和天然气。海湾虽然计划快速多元化发展经济,可是单单阿联酋及巴林,非石油产业在整体出口额所占比例还不到60%。其实这两个国家,石油收入在政府收入中就占了3/4。残酷的事实是,石油价格如果崩盘,会对GCC创造财富的能力造成重大打击,进而降低公共部门及民间部门投资和在当地经济消费支出的能力。GCC未来经济将会如何发展,其实看的是油价未来几年会不会崩盘。

    GCC的未来就是赌石油价格能不能维系下去。

    由于GCC资产目前价值居高不下,在短期内,某些产业肯定会有市场修正的风险。房地产就是其中之一:房地产市场经历长时间的大涨情景后,价格非常可能遭到高估,而且会有需要调整的风险。在2007年以前,迪拜已经出现这种市场修正的迹象。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也是GCC各产业中可能进行民营化的产业,现在这些类股遭到高估的程度,远高于其他新兴市场的同类股票。

    主要产业可能会出现泡沫破灭的情形,这和GCC股票市场2006年需要进行修正,股票评价才会比较合理的道理是一样的。

    本文摘选自[美]阿米尔·雷曼(Aamir A. Rehman)的《迪拜&CO.:掌握海湾国家商机的全球布局》

百度搜索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天涯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郎咸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郎咸平并收藏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