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动荡与背叛
百度搜索 蒋介石传 天涯 或 蒋介石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杀死孙中山、搞赏20万美金”,在这段处于逆境的日子里,蒋介石一直追随在孙中山左右,忠诚不移。孙中山终于认识到,此前曾给予他良好建议并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他的人。不是别人而正是蒋介石。
从此蒋介石开始飞黄腾达。
袁世凯与日本人的勾结损害了民族主义革命。袁世凯有过成功的时候,但他却未能恢复帝制,也未能有效地控制全中国。
孙中山创立的国民党势力较小,而孙中山本人有时也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家。在中国人的眼里,民主的概念是不可思议的,而已有的一些议会民主经验也已误入歧途。
清王朝垮台了,但还没有取而代之的产物;中国面临一个漫长的动荡不安的局面,不断遭到外来干涉。
中国出现了几个相互敌对的政权,一个是北京政府,另一个是孙中山在广州领导的政府。1917年<bdi>?99lib.</bdi>7月,还有人企图重新恢复清王朝的统治,但仅仅维持了11天。事实上,这些政府都无实权,几乎所有省份都为当地军阀所统治。
军阀之间战争的胜负决定了其势力范围的大小,1920年至1926年,中国内战不断,1926年和1928年蒋介石领导的两次北伐,在表面上扫除了这些军阀,但是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便会东山再起,这些军阀统治者肆意残酷地剥削老百姓,收敛钱财。他们拼命增加苛捐杂税,开烟馆设妓院。他们强迫农民在地里种鸦片,结果造成各地区普遍饥荒、商人们也被迫向军阀纳贡,以免被公开掠夺,当时的鸦片监督局不进行毒品控制,却巧立名目强征税款。
1916年至1926年这十年间,中国处于动乱之秋,局势混乱不堪。1917年5月3日北京政府非法解散议会。同年10月,在海军第一舰队的护送下,孙中山偕同两位前任部长和130名前国会议员回到广州。
孙中山宣布成立国民军政府,他被选举为大元帅。他严正地指出北京的“总统”,但也说:
“我兄——你过于固执己见,实为不可救药。任何小事于你不满,你都火冒三丈。”
蒋介石自己回忆说,在读了<tt>..t>来访者带来的信后,他感动得几乎流泪,他决定返回广州。
陈炯明在击败他的对手桂系军阀后,手下已有几个师组成的庞大队伍,这时,他准备在中国南方建立自己的封建割据势力。因此,他对孙中山的继续西伐桂系的命令拖延不理,更不用说蒋介行的任何建议了。
1921年2月在在广州,蒋介石已察觉出陈炯明的野心,但孙中山还不相信。
蒋之所以仍然回到广州,一方面是由于孙中山再三催促,另一方面是他一直渴望有机会彻底铲除广西的残余桂军。此时,这位内政部长最愁的是缺乏经费,因此暂时还顾不上向陈炯明挑战。蒋介石认为,征收关税是筹集资金的最佳办法,但问题是在北京的外国使馆和公馆不承认广东军政府,拒绝与之合作,而陈炯明也支持外国使馆的态度。正是这个原因,促使孙中山进行选举,以当选非常大总统。因为这样一来,就使得他和北洋政府的首脑一样,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1921年5月,蒋介石写信给孙中山,表示完全反对这个选举计划。他认为:广西的军阀还未彻底清除,西南部也还未得到控制,此刻没有时间进行选举。更何况,选举因议员不够法定人数而缺乏法律依据,他写到:“在平息广西的叛乱后,我们可望继续向东北进军、直捣敌人的心脏”。他还充满信心的写道:“统一全中国并非一个非常艰苦的任务”。在信的最后,他再次提醒孙中山不要轻信陈炯明。
孙中山并未重视蒋介石的这封信。蒋介石没有参加广西战役,6月14日他母亲去世,他立即赶了回去,一直呆到11月他母亲安葬完毕。这期间,他除了几次返回广东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溪口,孙中山未出席葬礼,但他为蒋太夫人写了一篇感人的悼文,并在葬礼上由人代读。
正如蒋所判断的那样,陈炯明开始背叛革命。1922年3月21日,粤军高级军官、蒋介石的朋友邓铿被暗杀。陈炯明涉嫌很深,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指控他。陈炯明有很大的可能暗杀邓铿,因为邓铿非常忠心于孙中山。陈炯明计划排挤或除掉孙中山周围的高级军官,使其孤立无援;然后他再逼迫孙中山推迟甚至放弃北伐计划。
蒋介石强烈要求孙中山将他的部队秘密开进广州,重建其大元帅的权威,然后清除广西残余桂军,最后出征北伐。
4月,孙中山的部队开到广州。这时,陈炯明拍电报给孙中山,请求辞去他的几个主要职务——这是传统的拉开距离的中国方式。孙中山批准了他的辞呈,但要求他仍留任陆军部长职,陈炯明拒绝孙中山的挽留,将他的部队开回老巢——广州东部的惠州,在那里静观事态的发展,等待时机。
蒋介石强烈要求进攻惠州,然后平定广西,但孙中山又一次拒绝了蒋介石的建议。恼怒之下;蒋介石回到上海。4月22日他写信给陈炯明,呼吁他与孙中山团结合作,参加北伐。陈炯明未予理睬。
陈炯明与北方军阀的暗中勾结现在公开化了。这些北方军阀都有自己的代表在北京政府内任职。北洋政府致电孙中山,要求他辞职,陈炯明及其手下公开支持这种要求。
6月16日,陈炯明倚仗北洋政府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公然派他的部队炮击孙中山的官邸,企图谋害孙中山。
这时,蒋介石还在上海,他后来回忆说,陈炯明曾向他的部下许诺,如果能杀死孙中山,则犒赏20万美金,他还要洗劫广州城三天。
孙中山坚持到最后,只是在他的同志们的劝说下,才离开广州。在广州的大街上,他一度与叛军相遇,但侥幸的是未被认出来,孙中山逃到停泊在黄埔港的“永丰”号军舰上。
尽管孙中山不听蒋介石的劝告,以致于到了今天这样的处境,但蒋介石如果不忠诚于孙中山,他也将一文不值。
蒋介石闻讯立即由沪南下,继续追随孙中山。他们在舰上呆了56天。舰上闷热难熬,又缺乏食物和淡水。一到晚上,蒋介石就上岸寻找食物,天亮则回到舰上睡觉或在甲板上警戒。
他们没有根快乘舰离开,因他们寄希望于蒋的同事许崇智率领讨伐军打败陈炯明。但是他们的希望落空了。8月6日他们得到许战败的坏消息;7日,他们又得知详细情况。两天以后,他们的内线报告有人要阴谋杀害孙中山。终于,这艘英国军舰同意将孙中山及其不多的迫随者送往香港,再从那里去<u>?99lib.</u>上海。
在这段处于逆境的日子里,蒋介石一直追随在孙中山左右,忠诚不移,尽管他并不事事服从。孙中山终于认识到,此前曾给予他良好建议并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他的人,不是别人而正是蒋介石。
从此蒋介石开始飞黄腾达。
百度搜索 蒋介石传 天涯 或 蒋介石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