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笔灵4·苍穹浩茫茫 天涯 笔灵4·苍穹浩茫茫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em>——出自《全唐诗》一百六十六卷·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em>

    宋,淳熙三年六月,上饶鹅湖寺澄心阁。

    今日的天气有些异样,虽然刚入初夏时分,却已有了盛夏的蒸蒸气象。长天碧洗,烈日当空,无遮无拦,任凭炽热如焰的日光抛洒下来。然而在西边天尽处却有黑云鏖集,隐隐有豪雨之势。

    澄心阁其名为阁,实则是个雅致凉亭,亭内仅有数席之围。此时阁内已有三人分踞东西两侧,中间一壶清茶、三只瓷碗。周边有数十名儒生站开数丈之远,恭敬地垂手而立,保持着缄默。整个寺院内一片寂静,惟闻禅林之间蝉鸣阵阵。

    亭内并肩而坐的两人,年纪均在三十多岁。年长者面色素净、长髯飘逸,虽身着儒服,却有着道家的清雅风骨,整个人端跪席上,俨然仙山藏云,深敛若壑;而那年少者面如冠玉、双眸秋水,颀长的身躯极为洗练,望之如同一柄未曾出鞘,却已然是剑芒毕露的凌厉长剑。

    而在他们对面的,是个四十多岁、脸膛微黑的中年男子,面相生得有些古怪,阔鼻厚唇,下巴却很平钝,是相书上说的那种「任情」之人,那种人往往都专注得可怕。他跪得一丝不苟,表情无喜无悲,像是一块横亘在二人面前的顽石,不动,亦不移。

    「今日鹅湖之会,能与名满天下的陆氏兄弟坐而论道,实是朱熹的荣幸。」黑脸男子略欠了欠身子,双手微微按在两侧桌缘。

    陆九龄、陆九渊见他先开了口,也一一回礼,年纪稍长的陆九龄躬身道:「岂敢,晦庵先生是我与舍弟的前辈,闽浙一代无不慕先生之风。我等今日能蒙不弃,效仿孔丘访李耳故事,亲聆教诲,可谓幸甚。」

    朱熹淡淡道:「孔丘虽问礼于李耳,然周礼之兴,却在丘而不在耳。贤昆仲追蹑先迹,有此良志,可谓近道矣!」

    他的话微绽锋芒,稍现即回。陆氏兄弟顿觉周身微颤,仿佛刚才被一股无形的浪涛拍入体内,心神俱是一震,两人不由得对视一眼,暗暗思忖,莫非这个朱熹真的如传言所说,已<mark>99lib?</mark>经养出了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吗?

    倘若真是如此,这一次鹅湖论道怕是一场苦战。

    但同时也说明,那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是真的……

    陆九龄正欲开口应答,忽然听到寺外传来一阵长啸,一下子惊起了林中数十只飞鸟。旁观的儒生们面露惊慌,纷纷东张西望,很快一声大叫自远及近传来:「陆家与人论道,怎能不叫老夫来凑凑热闹!」

    朱熹头也不回,略抬眼问道:「是梭山先生?」

    陆家是学问世家,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号称三陆子之学,陆九韶长年在梭山讲学,是以朱熹有此一问。

    陆九龄苦笑道:「家兄隐行持重,又怎会如此狂诞。这人是我族分家一位长辈,叫陆游,如今在夔州作通判。这位族叔学问不小,只是最喜欢凑热闹。不知他哪里听来的风声我们今日与朱兄论道,想来是过来搅局了。」

    陆九渊霍然起身,大声道:「我去劝他回去,理学之事,岂容那老革置喙!」

    陆九龄道:「你若劝得住,早便劝住了,且先坐下,免得让朱兄看了笑话。」兄命如父,陆九渊拂了拂袖子,只得悻悻坐下,却是剑眉紧蹙,显然气愤至极。

    忽听见院墙外一阵喧哗,一人朝着澄心亭大步走来,左右三、四名沙弥阻拦不住,反被推了个东倒西歪,竟被他直直闯将进来。

    这人看年纪有五、六十岁,宽肩粗腰,体格高大,行走间不见丝毫颓衰之气。他头顶发髻歪了一半,一头银白头发几乎是半披下来,远远望去如同一个疯子,同院内髻稳襟正、冠平巾直的一干儒生形成鲜明对比。

    这个老人走到澄心亭前,稳稳站定,把亭内三人扫视了一圈,眼神锐利如刀,陆九渊虽然年少气盛,被他直视之下,也不免有畏缩之意。朱熹却面无表情,始终不曾朝这边望来。

    老人穿的是一身官服,只是尘土满衫,处处俱有磨缺,想来是一路长途跋涉不曾换过。陆九龄拱手道:「叔叔,既然您从蜀中赶来,一路劳顿,何妨先请去禅房沐浴更衣,少事休憩,再来观论不迟。这一次论道,少则两日,多则十天,也不差这一时。」

    老人根本不理睬他,自顾瞪着朱熹的后背看了一阵,然后伸出右手搭在他左肩,毫不客气地问道:「你就是朱熹?」

    朱熹道:「正是。」

    「好朱熹,吃我陆游一拳!」声音未落,拳锋已临。这一拳猝然发难,毫无征兆,眼见将轰到朱熹右肩,万无闪避之理。

    这时,紫光乍现,包括陆家兄弟在内,在场之人无不面色大变。

    他们看到了生平未有的奇景。

    一管笔。

    一管紫金毛笔。

    这紫金毛笔端方严谨,锐气深敛,通体都被一层微微的紫光笼罩。陆游的拳锋一碰到这枝笔,倏然发出一阵低沉的爆鸣,紫光剧颤,那看似断石裂木的一拳居然被这薄薄的光芒弹开了。

    陆游不怒反喜,他把拳势一收,哈哈大笑道:「果不其然,你这家伙居然自己炼出笔灵来了!那么再来试试老夫这一拳!」他话音刚落,右拳顿出。朱熹仍旧没有回头,那紫笔毫光微绽,比之刚才更盛,几乎把整个身体都包裹起来。在场之人,无不惊诧万分,只能傻愣愣地看着这不可思议的景象。

    陆游这一拳挟风持雷,居然隐隐带有风波流动。朱熹的紫笔碰到这一拳,又是一阵剧颤,霎球又涨大了几分,而且圈内光芒比从前更加密集。陆游忽然右臂一动,做了一个掷笔的手势,大声道:「投笔势!」

    一股极大的力量从陆游的手中掷出,化作一道笔形的青光,朝着澄心亭射来。这道青光速度极快,一瞬间已刺入紫球之中。朱熹袍袖一挥,紫圈内的规则立刻改变,密度凝固为无限大,生生刹住了青光的冲刺势头。不料这道青光勇往无前,去势不减,一下子便向前钻破了数寸紫光。

    朱熹黑黝黝的面孔看不出一丝情绪,继续靠着理、气的规则之力去威压。这青光天然带着一丝决然,虽是被重重拦阻,却始终力道不变,像一把锥子一样顽强地一寸寸钻过去。朱熹连忙又变换了数种规则,却都难以撼动青光的冲击力。

    眼看这青光即将钻破紫圈,朱熹沉沉喝了一声:「道心!」从他胸中骤然爆出一个小太极,牵引着紫圈内流转的光气,整个领域逐渐流成一个大的太极图式。那青光纵然强横,终究只能在空间中运动,唯有顺着太极转动回旋,直至力道耗尽。

    这算是朱熹目前最强悍的一招。按照他的哲学理念,人性分「道心」和「人心」两种,其中「道心」依照天道所生,最为强大。刚才他便是召唤出自己的道心,使其与领域中的理、气融合,达到「吾即是道」的太极境界。

    只是这一招威力虽大,消耗也是相当惊人。要知道,规则承载着天地运转,要让一个人的肉身变成规则,哪怕是承载澄心亭大小的领域运作,也是极耗心神的。朱熹的道心尚不够强韧,等到这青光被太极消磨光之后,他几乎灯尽油枯,面色微微发白,脚下有些虚浮,澄心亭周围的紫光圈也黯淡了许多。

    陆游看到那青光逐渐被太极消解,目露赞赏之色,忽然哈哈大笑,连连摆手道:「不打啦,不打啦,我已经输了。」朱熹和陆氏兄弟这才松了一口气。朱熹神念一动,护住亭子的紫光圈飞到半空,重新凝为一枝笔灵,然后消失在他体内。

    陆游再度走进亭中,先对陆氏兄弟道:「没吓到你们吧?」

    陆九龄勉强笑道:「叔叔你搞出这许多神异花样,倒是把我们兄弟给唬到了。」

    陆游双手按在他们两个肩膀上道:「这是为叔的不是,给你们压压惊。」他双掌轻送,两兄弟立刻觉得体内流入一股暖流,霎时游遍四肢百骸,登时心平气和。

    安抚完两位族侄,陆游转过来盯着朱熹,表情变得郑重无比,一字一顿问道:「这枝笔灵能体用理、气,构成自己的领域,自成规矩,实在是一管好笔!老夫生平阅笔无数,还不曾听过有这种功用的。你这笔,叫什么名字?」

    朱熹坐回到坐垫上,双手抚膝,恢复到面无表情的样子:「紫阳笔。」

    「这笔从何而来?」

    「紫阳是朱某的别号。这笔,自然就是我自己所化。」朱熹回答。

    陆游先是一怔,旋即翘起大拇指赞道:「你果然是个不世出的奇才。」

    朱熹奇道:「先生何出此言?」

    陆游两片花白胡子激动地一颤一颤。他在亭里来回走了两圈,不住搓手,嘴里念叨道:「要知道,历代笔灵,无不是在笔主辞世前,由笔冢主人亲自炼成灵体,还从来不曾有人凭着自己的力量,在生前为自己炼出笔灵来。你这紫阳笔,实在是匡古未有的奇遇哪!你自己都不知道吗?」

    朱熹肃然道:「理气本是天道所在,我顺乎天道,自然无往而不利,又岂是别人能比的。」

    陆游微微皱起眉头,觉得这人的回答有些迂腐,他可不喜欢,不过言辞间那股舍我其谁的傲气却值得欣赏。

    陆游耸耸鼻子,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笔灵与人心本是息息相关,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所以必须要等笔主临死之时,才能采心炼出笔来。你如今尚还活着,又怎能炼出笔灵来呢?难道你有两颗心不成?」

    朱熹听到这问题,只是矜持地微微一笑,简短答道:「无非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这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朱熹多少年孜孜向学,心无旁骛,只想读圣贤书,可从来没考虑过炼什么笔灵。一直到他的「理气论」大成之时,不知为何,这一枝紫阳笔便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体内。他是个简单的人,一向认为学问之道,只在「正心诚意」四字之内,想来笔灵的修炼之道,亦复如是。陆游既然问起,他便这样答了。

    陆游见他说得简单,只道是不愿意透露自家修炼法门,也不好强求,搓着手叹息道:「这历代以来,笔灵炼了也不知有多少,还不曾有见过这样的,阁下可谓是开天辟地第一人,难得,实在难得。」他这个人爱笔成痴,于历代笔灵掌故十分熟稔,如今见到有人自炼成笔,自然是见猎心喜。

    朱熹忽然问道:「阁下……莫非就是笔冢吏?」

    「我?我可不是。」陆游连忙摆手否认,「笔冢吏都是有着属于自己的笔灵,我可没那缘分。」

    朱熹微讶,缓缓抬眼道:「我看阁下刚才出拳,无一拳不带有史家风范,刚硬耿直,颇有汉风,还以为阁下身上带着班大家的笔灵。」

    陆九渊在一旁插嘴道:「我和哥哥刚才看到叔叔你的出拳,也不由自主想到《汉书》,难道这枝笔,与班固有关?」

    他们三个人俱是一代巨学,熟读经史,都能从陆游的招式中感应出几丝经典的端倪。只不过朱熹对笔灵了解颇深,比起陆氏兄弟感觉的更为精确。听到这个问题,陆游呵呵一笑,摊开右手手掌,一枝短小尖锐的细笔自掌心冉冉升起,青光微泛。

    「你们说的是这枝吧?」

    「不错!」三人异口同声,那短笔青光转盛,气息强烈。

    陆游道:「你们不妨再猜猜看。」

    朱熹闭目细细感受了一下,缓缓睁开眼睛道:「豪气干云,不甘沉寂,这管笔中的英灵,胸襟大有抱负。我先前想错了,原来不是着叙《汉书》的班固,而是投笔从戎的班超班定远哪。」

    陆游一拍桌子,大为激赏:「老朱你果然不一般!你说得不错,这一管笔,名字便唤作从戎笔,正是炼自汉代名将班超。当初班定远毅然投笔从戎,这一枝被投开的笔灵被主人豪气所感染,亦不甘平庸,继承了班超沉毅果决的杀伐之气,极见豪勇。要说起来,在诸多文士笔灵之中,要属它是武勇第一哩。」

    那从戎笔仿佛听到陆游的夸赞,笔端摇摆,跃跃欲试,颇有虎虎的英气。

    「大丈夫就该学班定远。如今中原沦丧,金狗肆虐,我辈不去上阵杀敌,反来热衷于这些文章小事,老夫我是看不惯的。」陆游说完冲陆氏兄弟翻了翻白眼,后者只能苦笑连连,不好与他争辩。

    朱熹赞道:「刚才那惊天动地的一掷,想必就是班定远的『投笔从戎』吧?那一掷蕴含了建功异域的雄心,难怪我几乎抵挡不住。」

    陆游点头称是,然后合起手掌,把那笔灵重新收了回去。

    朱熹又问道:「班超的这笔,真可以说是威势惊人,不过在下还想知道,其兄班固之笔,是否更为雄奇?」

    陆游哈哈一笑:「这你可猜错了。班固虽然名声赫赫,却从来没炼出过笔灵。」

    朱熹「哦」了一声,略显失望,他本身对班固的热爱,远胜于班超。文章千古事,又岂是一介武夫所能比。他又问道:「可我听说,笔灵发挥能力之时,是要现出本相的。为何刚才陆通判你只见拳势,却没有任何笔灵的影子?」

    「都跟你说了,我不是笔冢吏!」陆游有些急躁地辩解了一句,随即黯然道:「我这个人,虽然爱笔成痴,熟知一切笔灵典故,却限于机缘,一辈子也做不成笔冢吏。」

    他停顿了一下,复又有自得之色:「只不过我有<bdo>.99lib.</bdo>种特殊的才能,叫做笔通,可以驱使各种不同的笔灵为我所用,行笔布阵。单独的笔灵在我手里,只能发挥出六成威力——但如果有数枝笔灵在场,让我结成笔阵,威力却可翻番。正所谓一个笔冢吏我打不过,二个笔冢吏我能打平,三个笔冢吏便不是我的对手。」

    朱熹暗叹,原来这笔灵之中,还有这许多门道。陆游抓抓头皮,惭愧道:「笔冢主人说我性子太急,诗虽写得多,却欠缺了些灵气。寻常的文士笔灵不易发挥,倒是这种从戎笔最对我的胃口。所以这一次我来鹅湖寺,就特意向笔冢主人讨借了这枝从戎笔。」

    朱熹听到「笔冢主人」四字,眼睛闪过一道凌厉的光芒,喃喃道:「原来,这笔冢主人,果然真有其人。」

    陆游拍了一下脑袋,道:「哎,对了,我正要问你呢。你怎么会认识笔冢主人的?」

    「哦,数月之前,我回建阳老家办事,半路邂逅了一个奇妙男子,自称是笔冢主人。这人潇洒飘逸,倒是世间绝伦的人物。他对我十分热情,讲了许多笔冢的秘辛。但圣人不语怪力乱神,我身为儒门弟子,自当与这种人敬而远之,于是当场拜别,后来就再没见过。」

    陆游张大了嘴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笔冢主人闭关已久,极少外出,纵然是笔冢吏也难得见他一回。你竟能与笔冢主人邂逅,这是何等的机缘与福分,你……你居然就这么回绝啦?」

    朱熹正色道:「圣人教诲,我须臾不敢逾规。这人逆天而行,有悖于儒家伦常,跟他交谈又有什么益处呢?」

    听了他的话,陆游不怒反笑,一拍几案,大声道:「哈哈哈哈,老夫我生平所见,就只有你敢如此批评他——其实我也看不惯那些笔冢吏把笔冢主人奉若神明卑躬屈膝的样子。别看笔冢主人大我一千多岁,我也只喜欢与他平辈论交,搞什么主仆,实在太无趣了。」说完他热情地拍了拍朱熹的肩膀:「好小子,真有胆识,老夫喜欢——当然,如果能改改你这古板的毛病就更好了。」

    朱熹看看亭外的天色,端起茶杯啜了一口,冷淡地对陆游说:「笔灵之事,暂且不提。我与陆氏兄弟的论道已经耽搁太久。陆通判可还有别的事吗?」

    陆游抓抓头发,暗暗苦笑,心想这家伙的顽固还真是了得。他从怀里掏出一封精致的云笺,递给朱熹:「我此行前来,一是想亲眼见识一下生炼的笔灵是什么模样;二是代人转交这份请柬。」云笺上面写有一行小楷,字迹隽永工整,一看就出自大家之手:

    「闻君绝才,冀望来笔冢一叙。仆聊备清茗两盏,沐手待君。幸勿推辞。笔冢主人字。」

百度搜索 笔灵4·苍穹浩茫茫 天涯 笔灵4·苍穹浩茫茫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笔灵4·苍穹浩茫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马伯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伯庸并收藏笔灵4·苍穹浩茫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