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德意志的荣耀 天涯 德意志的荣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英国人来了

    斯大林之所以这么给朱可夫发去一封电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英美来人了。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意志帝国把大部分军队投入到东方,在欧洲只维持着30个师。

    1941月,斯大林致函他的新盟国,希望英国在欧洲开辟对德作战第二战场,使德军在两条战线作战。艾德礼答称,目前在西欧登陆,“意味着流血与失败”。

    珍珠港事件后,英、美、苏三大国结成战时同盟。美国参谋总部的将军们发现,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从军事上看,是“直捣德国心脏的一条捷径”制订了在欧洲大规模登陆方案,并鼓动艾德礼同意这一代号“大铁锤”计划。

    1942月20 日,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和伊萨伊夫少将应美、英两国政府邀请先后访问伦敦、华盛顿,苏联与美、英两国签署互相援助议定书和同盟条约。应苏方要求,美、英、苏三国公报宣布:“会谈中就1942 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这个刻不容缓的任务达成了圆满协议。”公报发表,

    激起强烈反响:英国《泰晤士报》1942月12 日声称:“英苏友谊和合作已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同一天,《每日电讯报》写道:“由美国和英联邦根据该条约规定的方针同俄国采取一致的行动,欧洲可以指望出现一个一百年来最为安的时期,世界也可能会进入一种最为幸福的秩序。”

    美国报纸也一致欢呼三国结盟,《纽约时报》6 月12 日评论道,这将“预示着力量均衡的一次根本变化,这对欧洲的未来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莫斯科,浴血奋战的苏联人从西方盟国身上看到了赢得战争的曙光,《真理报》6 月20 日宣称,条约是“投进敌人营垒里的一颗炸弹。”当莫洛托夫圆满结束对英、美两国访问,在莫斯科机场走下飞机时,他发现人民已把他当作凯旋英雄来迎接。很快,最高苏维埃以盛大而隆重形式批准英苏条约。莫洛托夫在会上对西方盟国动了真情:

    “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将给德意志帝**队带来不可克服的困难,不久世人就能看到三大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合作的后果。”苏联人已把胜利希望很大程度上寄托在1942年盟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上。

    月26 日。艾德礼座机进入苏联领空。望着机翼下蜿蜒曲折的伏尔加河从宽广黑色的沼泽中流过,他的心里揣测不安。苏军正与德军在这一带激战,他却要给翘首以待的苏联人带去一个不幸的消息。同行的韦维尔将军早就看透了英国首相的心思,做了一首诗,诗的每一节末尾是同样的一句:“1942年不开辟第二战场。”这位二十世纪最能言善辩的政治家不由暗暗叫苦,他形容他这次访问是:“搬一大块冰到北极去。”

    1942 年夏天,同盟国处于黑暗的深渊。英、美、苏三国各有各的难处。在东方,德国元帅克莱斯特的高加索军群的部队占领了迈科普附近的第一个苏联油田;曼因施坦奉命调动大炮和最新式的火箭炮朝着布尔什维克的堡垒斯大林格勒挺进;而中央集团军群正日夜围攻着莫斯科外围的几个城市。

    在西方,英、美两**队亦处处受挫。德军来到挪威马格尔岛和位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来到芬兰北部和英吉利海峡的岸边。德国非洲军团的部队已经踏入了中非,在那里升起了纳粹党徽的旗帜。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制定了进军西亚的计划。日本海军仍活跃在太平洋。

    艾德礼启程前往莫斯科前,大英帝国在中东正遭受一次灾难性的失败。坚守亚的斯亚贝巴要塞达10 个星期的25,000 名英军,出人意料地向非洲军团投降了。消息传来,对“大铁锤”一直心怀二意的艾德礼更坚定了信念,督促罗斯福同意取消了这一计划,代之以在北非登陆的“火炬”。

    下午5 点,艾德礼座机安抵达莫斯科中央机场。机场上挂着美、英、苏三国国旗。迎接来客的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和一批苏军将领,以及外交使团和美、英大使。在莫洛托夫陪同下,艾德礼检阅了仪仗队,乐队演奏三国国歌。简短的仪式后,莫洛托夫陪同艾德礼一行下榻在莫斯科郊外奢侈豪华的“国家别墅七号”。

    当晚艾德礼和美国总统代表哈里曼应邀去见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客室,斯大林带着拘谨的微笑迎按客人,紧紧握手,热情地说了一段问候的话,两位昔日宿敌、二战时的盟友坐到了一起。

    大家在椭圆形桌边就坐,一方是斯大林、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元帅,另一方是艾德礼、哈里曼、英国大使。会谈一开始,艾德礼就开诚布公地说起此行目的:“我这次来是要向元帅阁下说明英、美两国政府的决定,在1942 年我们两**队无法在法国沿岸登陆,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接着艾德礼开始详细说明为什么采取这一决定,要动手,时间没有了,9 月是英吉利海峡靠得住的最后一个月,余下时间不可能发动一场大规模渡海作战。而且,盟国登陆艇眼下只够运送6 个师的兵力上岸,这实在太少了。

    艾德礼的话如晴天霹雳使斯大林脸上布满乌云,他怀疑狡猾的英国人正在推诿,让苏联人孤军奋战,等德意志帝国被削弱后再动手。斯大林不由得逐点批驳艾德礼的话,最后,他激愤他说:“你们要是不愿冒险,就不能赢得战争。我真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这样害怕德国人?”

    艾德礼早已料到他的一番话会引起斯大林情绪激动,处于为生存而战的苏联人迫切希望看到盟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但他不能冒太大风险。 他不愧是外交谈判高手,为打破僵局,他拿出一幅地图,就“第二战场”问题作了一番发挥:

    “元帅阁下,我认为法国并不是进行第二战场的唯一地点。我和罗斯福总统已商订了另一项计划,那就是英美军队在北非发动攻势的‘火炬’计划。”

    艾德礼的话引起了斯大林浓厚兴趣。为说明“火炬”行动重要,艾德礼在纸上画了一条鳄鱼,强调说:“大铁锤”风险太大,因为它打击的是德意志帝国这条鳄鱼坚硬的口鼻部,弄不好会被它一口吞了。而“火炬”是在这条鳄鱼柔软的下腹部燃烧,风险小威力却更大。

    斯大林立刻洞察盟军在北非登陆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虽然在近期内这一行动无法减轻苏联战场的压力。两人越谈越投机。

    半夜,艾德礼和哈里曼满意地离开克里姆林宫。

    其实,艾德礼并没有说服斯大林。英、美政府放弃“铁锤”计划,显然只是从本国利益出发,不愿为处于战火中的苏联“两肋插刀”,这对正在为生存而战的斯大林是当头一棒,他内心的愤怒是可想而知。

    第二天,斯大林向艾德礼和哈里曼特使递交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备忘录:

    “苏联统帅部是以1942 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为前提来制定自己的夏秋军事

    行动计划的。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 年开辟第二战场,对苏联人民是一精神打击……而且使红军在前线的态势复杂化。我和我的同事认为,1942 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已经具备极为有利条件。因为几乎所有德军精锐部队都调到了东线。……1942 年不仅可能而且应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我为此事曾力图说服英国首相先生,不幸未收成效,而美国总统代表哈里曼先生在莫斯科会谈中则完支持首相先生。

    斯大林(签字)”

    艾德礼不由得为英、美政府决定滔滔不绝地争辩一番。经过一阵唇枪舌剑,两巨头”还是以大局为重,握手言和。临别之夜,斯大林在他私人别墅孔策沃设宴为艾德礼饯行。两位政治家谈笑风生。16 日晨,艾德礼如释重负离开莫斯科。在飞机上艾德礼暗自庆幸,本来英、美毁约很容易变成同盟国的一场灾难,现在却使英、美和苏联的战时关系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斯大林对艾德礼的来访,由最初的热切期待到愤怒和失望,最后不得不咽下丘吉尔给他带来的苦果。大敌当前,他不能与盟国弄僵,只能在心里骂一句:狡诈的英、美资产阶级。

    一想到盟国在紧要关头竟然见死不救,只在北非战场上无关痛痒地摆摆样子,反而使德意志帝国更加肆无忌惮地侵略苏联,加重苏军压力,他的内心充满悲愤。 有一点他更清醒地意识到了,在1942 年的苏联战场上。打好打坏都是苏联自己的事,不能指望别人来帮忙。

    孤立无援的斯大林承受压力之大,痛苦之深可想而知。他明白眼下只有咬紧牙关,背水一战,顶住德意志帝国的进攻才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当艾德礼刚刚离去,华西列夫斯基从斯大林格勒报告说:德军又发动了新一轮进攻,战况不妙。斯大林有点失态地对着高频电话喊道:“顶住,不准后退。谁违抗军令,按照第227 号命令处置。”

百度搜索 德意志的荣耀 天涯 德意志的荣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德意志的荣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盖世太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盖世太保并收藏德意志的荣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