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知道点中国文化 天涯 或 知道点中国文化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这是郑板桥不愿与贪官污吏合流,不当县令,告归家乡时在一幅自画的墨竹上题的诗。表达了画家两袖清风,光明磊落,豪迈的情怀。
由于<u></u>郑板桥总是难以向清代官场的作风妥协,所以,虽然他为官清正,也颇有政声,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赏识。但是山东巡抚包括却十分尊重与支持他。板桥给包括画过一张画,画<cite>九九藏书</cite>面上几竿清竹,题句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samp></samp>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不是连年灾害,“疾苦”两字不至于在板桥心目中占如此重要之位置。由听竹而至听民间疾苦之声,足以见主人对灾民的关切之深。全<q>藏书网</q>诗浑然天成,自然晓畅,一枝一叶,一撇一横,都散发着耀眼的光彩。
在另一幅画竹的画上,郑板桥题下了这样的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无论各方来的风怎样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samp></samp>顽强精神中,郑板桥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百度搜索 知道点中国文化 天涯 或 知道点中国文化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