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慧直兄弟
百度搜索 德川家康·第九部·关原合战 天涯 或 德川家康·第九部·关原合战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兄长答应了此事?”大坂二道城,一人正咬牙切齿坐在德川秀忠前诘责。此人便是在关原之战中负伤,右臂依旧吊在颈上的秀忠之弟松平下野守忠古。
尽管<dfn>?99lib?</dfn>二人都是西乡局所生,年龄相差不大,外貌也极相似,但性情气质却有天壤之别。秀忠看上去一如温厚持重的长者,忠吉却如结城秀康一般冲动。
“这是父亲大人命令,我有何理由反抗?”秀忠不慌不忙,端然而坐,眉毛都不动一动。
“实在令人无法接受。”忠吉向前挪了挪身子,哂道。
坐在忠吉旁边的乃本多佐渡守正信,他面带难色,沉默不语。本多正信先前乃是家康身边寸步不离的执事,可自从关原战事开始,从江户出发时,家康身边一应事务都由正信之子正纯打理,老练的正信则被安排在了秀忠身边。
“兄长总是对父亲大人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难道连是非曲直也不问,就乖乖盲从?”
“难道下野守认为此举不妥?”
“未必。”
“既如此,最好还是服从。”
“可小弟并不这般认为。父亲大人已经宽谅了秀赖母子,对太阁已经仁至又尽了,却还要把千姬交给秀赖为质,有此必要吗?”
“不是为质,此乃太阁生前就定下的婚约。”
“就是人质!”忠吉反驳道,“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扣为人质,对这种蛮横的挑衅,你居然一声不吭,分明乃见死不救!难道你就不后悔?我们若处于劣势,这样做我无话可说。可现在不同了,我们有必要去低三下四讨好秀赖母子吗?当前乃是我们义正词严向他们抗颜,向天下大名显示我们德川氏威仪的时候了,嗯?”
“忠吉,”秀忠并未生气,但也不笑,“你是否对父亲让你去清洲的命令不服?”
“现在讲的,不是此事。”
“我知你早就想进大坂城。我在江户,你在大坂,你我弟兄二人各镇一方,再反对阿千婚约。你真这么想,就当好生反省。”
“兄长说忠吉不谨?”
“到底是父亲深谋远虑啊。”
“怎生个深谋远虑法?”
“眼下的日本国,已到了乱世结束的时候。要让天下人明白乱世已然结束,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若继续争来斗去,如何让天下人安心?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隐忍,然后是和为贵。你我兄弟,思虑都还不及父亲大人万一。要想让江户和大坂长期和睦,清洲就变得甚是重要。父亲把尾张一领都给了你,你还不满足?”
忠吉答不上话,只急得连连拍膝。尾张的位置究竟有多重要,其实不用秀忠说,他也明白。正因如此,已故太阁才把自幼追随的猛将福岛正则安插于彼,让其严加防范。后来,家康把正则转封到了四十九万八干二百石的安艺广岛,把忠吉置于尾张,说要给他五十二万石。对于这些,忠吉还能有何不满?他不满的只是秀赖与千姬的婚约。可秀忠刚才这么一点拨,他才意识到父亲的真意,不禁大为悔恨。
面对这个一本正经的哥哥,忠吉真想说一句:“难道你就不疼自己的女儿?”但即使这般说,也毫无意义。秀忠已经被父亲驯养得服服帖帖,有如另一个父亲。
“兄长是不是对忠吉怀有戒心?”
“休得胡言乱语。”
“既然不是,那就不应对我妄加揣测,说我想成为大坂主人。”
“哦,这么说,乃是秀忠在妄想了?真是这样,兄长便放心了。”
忠吉直言道:“兄长,你是不是认为,德川与丰臣真能够永世和睦相处?”
“下野守!”
“可我并不这般认为。我们愈是义气,愈是谦恭,他们就愈趾高气扬。三成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父亲在伏见帮了他,还特意让结城兄长把他送到大津。可结果如何?反倒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哼!”
“你到底还年轻。三成等人都是例外,凡事都应尽人事而听天命,这才最为重<samp>藏书网</samp>要。问题非德川与丰臣能否长期和睦,而是如何和睦相处。我们要先尽人事,否则,便是逆天而行。”秀忠连语调都颇像家康,他行事老成持重,思虑周全,说话如行云流水。
本多正信终于忍不住,插进一句:“下野守,照您的意思,毁掉婚约之后,又当如何?”
“老爷子难道不知?”
“是。毫无理由向人提出解约,结果将会如何?”
“对方当然被吓破了胆。问题是之后的事。”
“哦?”
“一旦得知德川对丰臣有敌意,那些不满之徒就会躁动不安。待狐狸都露出尾巴,将其一网打尽,当然,必要时,我们也可以直接拿下城池。”
正信依然不动声色,“下野大人,这种话可不能胡说。否则,内府大人会羞得无地自容!”
“什么?”忠吉满脸通红,转向正信。
正信淡然道:“下野大人说的话,充其量只是拥有两三千石的武士的器宇。”
愤怒的忠吉被当头泼了一盆冰水。若是结城秀康,定会当场把手中茶碗向对方摔过去,拔刀相向。可尽管忠吉和秀康一样暴躁,表现却不尽相同。
“唔,哦?”声音尽管听上去甚是平静,可患吉心底的怒火已经在熊熊燃烧,“那么,父亲让我做一个大名,还把清洲交给了我,这作何解释?”
“这一点,方才中纳言已说过了。有可能的话,尽早把千姬小姐交给秀赖,好让天下大名知,现在已是太平年代了。就是说,秀赖和千姬小姐乃是向世人证明太平盛世已然来临的鲜花。”正信眯缝着眼,仿佛在教育自己的儿孙,“如今杀伐之气尚未散尽。尽管已经无人能与德川氏为敌,但日后究竟还会有何事发生,无人知晓。因此,大人才把千姬小姐和秀赖二人放到一起给世人看。这两个孩子,还都未受到世俗污秽的沾染,他们乃是美丽的偶人。你把二人摆在一起看看,难道不正是两朵鲜花?”
“唔。”
“看到这摆设,诸大名的心才会安定下来。他们才会认为,既然两家都合二为一,纷争的根源自就断了,他们方会重新审视这个世道。哈哈哈,那时,他们自会对德川的实力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所谓太平盛世,是这样来的,并非靠流血换来。这便是内府大人在深思熟虑后所作的决断。你说呢,中纳言大人?”
秀忠一本正经坐在那里,既没点头,也无异议。但在忠吉看来,这乃是令他无法接受的伪装。秀忠说不能忤逆父亲,是因为他担心兄弟忤逆会导致自己的地位动摇,这分明是明哲保身。
忠吉强忍不满道:“忠吉大致明白了,但也有些拙见。”
“难道你真有异议?”
“为何就没有?昔日平清盛公答应了母亲的请求,看在赖朝公与亡弟长相相似的份上,饶恕了赖朝公,最后却招致了平氏的败亡。这个故事,想必老爷子更清楚。”
“当然。”
“世人如何看待这个故事,忠吉不必再说。忠吉以为,那时的清盛公,太骄傲自满了。他已经胜了,已无人能够阻挡平氏了,正是持有这种自高自大之心,才饶了赖朝公一命……”忠吉话犹未完,秀忠忽然厉声插言:“下野大人,休要说了!你太欠考虑。”
“哦。清盛公与赖朝公的例子都欠考虑?”忠吉脸色苍白,声音却愈发冷酷,阴冷逼人,“兄长认为清盛公不自高自大?”
秀忠侬旧稳如泰山,连眉毛都不动一下,道:“是自大。”
“既如此,就当小心谨慎,不重蹈其覆辙才是。”
“我们早就准备好了。”看秀忠的长相,丝毫感觉不到他头脑冷静,但见他大声续道:“下野大人,你已经在责难父亲了,你难道还未意识到?”
“责难父亲?”
“是。由于清盛公自高自大,才饶恕了赖朝公,并把他流放到伊豆。说到底,这只是怜悯。你却拿他来与父亲作比,此是何意?父亲是想拥立秀赖公子,而且正在努力创建太平盛世。阿千便是盛世使者。你难道不这般认为?”
“哼,我并不这般认为。怎么说这都是谋略,是软弱,是完全不必要的低三下四的手段。”
“你真这样看,下野大人?”
“是,我是这般看!父亲一定是想,丰臣旧臣骚动起来就不妙了,还是先安抚众人为上,才把千姬作为人质。”
秀忠长叹一口气,道:“我不想和你争。好,那我就一字不差把你的意见告诉父亲。”
“有劳了。忠吉绝非想要大坂城,也非多么可怜阿千,只是觉得,认为如此轻而易举就能建立起太平盛世,未免太一厢情愿了。把阿千送过去,人家会更加趾高气扬。阿千不过是可悲的牺牲之供。我只是出于这般想,才这般说。”
兄弟二人的争论,看似忠吉胜了。但秀忠只是不喜争论,干脆三缄其口。
看到秀忠沉默,忠吉一时不安起来,“兄长,虽然小弟方才讲到平源旧事,但并没有拿它与父亲相比的意思,请莫要误会。”
“我明白。我不会把你的话全都报给他的家业,还巩固了尾张。此时他只是眯起眼,嘻嘻笑个不休。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孩子出生总会伴随着快乐。可对于六十岁又做了父亲的家康来说,或许又增加了一个累赘。已故太阁晚年得子,却在病床上受尽折磨,最后痛苦逝去。但是今夜却似无一人想到这些。秀忠也许想到了,但他却不会出口。
“德川越来越兴旺了。”正信扳着指头数着,“秀康公子、秀忠公子、信吉公子、忠吉公子、忠辉公子……加上此次的公子,六个男丁了。说木定日后还会增加。”正信并非在逢迎,他乃是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实际上,在乱世,男儿的出生会直接给家族注入“力量”,只有力量才能换来安定,这便是乱世的生存之道。
“大人一定有返老还童之感。中纳言大人也要早早生个男儿才是啊。”
不知不觉间,一直萦绕在众人脑海中的千姬的影子,被这个还不曾谋面的婴儿取代了。
突然,忠吉像是想起什么,大笑起来。
“您怎么了?”正信吃惊地问道。忠吉看了一眼兄长,摆摆手:“该骂该骂,不提也罢。”
“您到底在笑什么?不如让大家一起乐一乐。”
“哈哈!其实无他,只是忽然想起男女之事。”
“男女相恋之事?”
“返老还童的老爷子……我说的是婚姻。”
“哦,那有何可笑之处?”
“我说出来,怕被兄长责骂。方才小弟还一直想,在这世上,似乎只有丑陋的策略婚姻。”
“哦……”
“于是,毫无来由对阿千的事生起气来。可仔细一想,除了策略婚姻,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由于忽然间有了这个发现,才笑。”
“下野大人请明示。”
“哈哈!那就是父亲大人。父亲身边,没有一个女人是因为策略与父亲结合的。”
秀忠使劲瞪了忠吉一眼。但此时忠吉的嘴巴已经收不住了:“父亲娶自己喜欢的女人,让她们无忧无虑为他生儿育女。可以说,父亲完全打破了乱世的束缚,真是悠然自在啊!”
“下野大人!”
“哈哈哈,不说了,不说了。但有一言,小弟我还是想说,我羡慕父亲。正因为父亲如此洒脱,说不定这次生下的幼弟将来能成大器呢。我只是忽然想到了这些。哈哈哈哈。”
秀忠也笑了,或许是被忠吉单纯的笑声所感染,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忠吉的注意力终于从千姬和秀赖的婚约转移到了别处。
忠吉现在还没有儿女。一个没有儿女的人,对孩子的关爱谈不上深沉。但这桩婚事若受到忠吉诟病,说不定信吉和忠辉也会跳出来指手画脚。况且,尽管阿江与和淀夫人乃是亲姊妹,但她似乎对姐姐并不怎么信赖。
“总觉得她不踏实。”无论是北庄陷落,还是成为秀吉侧室,淀夫人都给阿江与以轻佻不实之感。年轻时的淀夫人经常想,多生些孩子,有个疼爱自己的夫君,她的愿望竟一一落空,而且年纪轻轻就守了寡。阿江与怎能不暗自担心,如今却要阿江与把千姬送到这样一个姨母身边,她想拒绝,也是不能。
得知幼弟出生,忠吉的心情出奇地好了起来。会取什么名字,第几日可以和幼弟见面……忠吉兴奋地谈了许久才离去。
众人都退去,已近亥时,夜深入静,往来于淀川上的船橹声都听得真真切切。秀忠面朝西苑方向,恭恭敬敬端然而坐。“父亲大人,您早些歇息。”说完,忙又加上一句:“恭喜弟弟降生。”他完全是真情实意,决无做作,此后,他才安心卧床歇息。
即使在床上,他每日也在自戒中睡去。他为自己才德远不及父亲而深怀歉意,同时也自我激励,生怕因自卑而懦弱了。他深知自己不如父亲,所以并不憧憬如忠吉那般自由自在。当忠吉提及父亲闺帷之事时,他慌乱而困惑:我断无创造大业的器量,我所能做的,只有小心谨慎地守住父业,便已足够。他每日都这般告诫自己。一旦把持不住,不但守不住父业,而且还会让世人指摘,骂德川氏后继无人。
“我必须像父亲那样……”秀忠一边念叨,一边在脑中描绘已故母亲的模样,还要拿出一些时间来回忆对他倾注了浓浓母爱的朝日姬,不知不觉间,这些人全变成了千姬,变成了秀赖……
愿这两人幸福……善良正直的秀忠依然保持着端正的姿势,进入了梦乡。
百度搜索 德川家康·第九部·关原合战 天涯 或 德川家康·第九部·关原合战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