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西阳沟纪事 天涯 或 西阳沟纪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六十二章灌桩一整天汪剑涵都在检查,整改,再检查再整改之间度过,这块砂石成了汪剑涵一天的办公地。
晚上终于下完最后一节钢筋笼子,食堂挑饭的再次一摇一恍的向工地走来,只是中午的时候,太阳正当头,而此时却只能看见西阳沟的晚霞了,汪剑涵临打饭的时候才发现,碗竟还没洗,只能到小河边先把碗洗了。
看着这回复常态的西阳沟,汪剑涵在水中看着自己的倒影,一脸的泥浆,浑身上下,基本都沾满了黄泥,看着这样子,汪剑涵竟然笑笑,一副满意的样子,这才是工作应该有的样子吧!
吃过饭,汪剑涵知道,自己是不用回去了,他已让交班的厉开来给他带了包烟,烟已经抽完了,而人却很困。
厉开来到工地的时候,重新带来了一个新的工班,混凝土班,专门打混凝土的工班,正好由黄毛带队,共三十多人,供两台滚筒式搅拌机,试验室的也来了,可他们只是把每一盘混凝土的碎石量、水泥量、砂子量、水等配合比交待给工人,再做几组试件,就可以回去了,而汪剑涵却是要在此地值班到浇筑完成。
水下浇灌混凝土,需要先安置导管,此时工人们已经在安放着导管,导管已经做过闭水、闭气试验,工人们一节一节的用钻机吊起,再拼接起来,最后上面是一个大的料斗。
料斗与导管接好后,再在导管口放置一个气泡,汪剑涵第一次干,也是第一次见,但汪剑涵却并没有问工人,因为如果问了怕是工人就不会很信任自己的了。
随着两台搅拌机的开机,工地上再次在夜色迷漫之后,重新掀起了一轮施工。
汪剑涵看着每个工人,他们都兴致勃勃,这是第一次如此浇灌,他们不知道要浇多少个小时,不知道这一个桩有多少方混凝土需要倒在里面,这个竟连汪剑涵现在都不清楚。
汪剑涵在用笔计算着,先计算一根桩每米的砼量,再计算整根桩的长度。
每台搅拌机已经四盘混凝土倒在了斗里,斗里依然未满,工人想让机长提斗,汪剑涵还是及时阻止了,让工人再倒混凝土,直到把整个斗装满,然后再提斗,料斗刚一提起,混凝土顺着导管一溜而下,一分钟不到,只见管口冒出股青烟,已全部浇灌到了孔桩底部。
厉来开赶紧大声催促着工人,赶紧搅拌,这样,元宝车沿沿不断的向料斗里翻滚着。
工人从搅拌机接了混凝土,向料斗推来时,一般是直接让整个元宝车翻转过来,扣在料斗上,这样倒料快捷,并且工人也省力,所以汪剑涵站在旁边是一脸砼灰。
汪剑涵算了算,一根桩大概要八十多方混凝土,而依现在的速度,一个小时每台搅拌机大概产能也就四方左右,两台八方,如此算来,这一根桩,起码要十个小时才能浇完,中间还得接导管,拆导管,再装料斗等常规工作,那么至少也得十几个小时,汪剑涵看着这黑色的天空中,月儿半弯半圆的样子,好像是在嘲弄一般,显得特别没有美感。
一个多小时后,在这段时间里汪剑涵每二十分钟就测量一回混凝土浇筑的高度,计算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最后计算可以拆除导管的长度,这是一个认真而仔细的过程,由于汪剑涵第一次,所以竟复核了三次,确认无误后才胆大心细的下达了拆除导管的命令。
技术人员值班,一是检查混凝土的质量,二是随时测量导管埋管深度,下达拆除导管的命令,整个导管几乎与孔深相同,只是导管下口与孔底有几十公分的距离,所以当第一斗混凝土浇下后,导管就一直埋在混凝土里面,后面的混凝土都是以反挤的形式向上,所以要随时测量埋管深度,埋得太深容易导致埋管拔不出来,也可能让混凝土下溜不顺畅,而埋得太浅,则可能导致计算或者泥浆厚度估计不足,可能夹层断桩,所以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随时测量并计算埋管深度。
前天晚上在县城喝了几杯啤酒的热情,经过回来连续两个晚上的值班,算是折腾得消失贻尽了,现在汪剑涵虽然已经适应了这连续的加班作业,但烟也抽得太多,整个嗓子像是冒着烟一般,话也基本说不出几句了。
工人们看着汪剑涵连续量测的结果,见上涨不快,热情也已慢慢消退,毕竟到了零辰这个点,大家的生物钟已经调整到准备睡觉的时候了,但大家却还不得不在工地上浑汗如雨。
幸好厉领工已安排了食堂,夜宵是准时的送到了工地。
面条,这是汪剑涵第几次吃面条了,自己已弄不清楚了,但是面条却又是最快捷的夜宵方式。
食堂也算是非常了解工地,整个面条汤里飘满了油,在工地吃饭、用夜宵的工人们必是出体力活的,所以他们不敢不多放油,这样才能让工人有力气干活。
汪剑涵特意交待厉领工、黄毛副班长,工人吃夜宵,分两批来吃,一批吃的时候另一批必须继续干活。
汪剑涵刚把事安排好,黄毛一脸不解的看着汪剑涵道:“汪工,怕不消这个样子,大家都累了。让大家休息一下。”
“黄毛,你就这样安排,混凝土在导管里面,等大家吃完,都初凝了,那还提得起来,边干边吃。”
汪剑涵不管黄毛怎么说,也不愿与工人去解释为什么这样不讲情面,一旁的厉领工推着黄毛边走边说道:“别叽叽歪歪的,按汪工安排干,整出事来,你兜着?”
汪剑涵一听,虽然话说得不错,但听起来却有些哪里不对一般,言外之意就是要是出了什么事,那肯定是技术员负责了,工人只管干活而已,听起来很有些刺耳,但事实却也是如此,搞技术工作就是这种责任划分。
汪剑涵没有说太多,此时嘴巴里真的是很难受,难受也没办法,厉开来掏出烟来,汪剑涵还是接在手上,继续抽着,不抽恐怕都难以坚持下去。
汪剑涵等第一批工人吃完,自己跟着第二批工人,打了一碗面条,耐着些性子,呼啦呼啦的几下倒在肚子里,就着油汤,喝下去,整个脖子感觉舒服得多了,就好像是被润滑了一般,竟然让汪剑涵满血复活了。
吃完夜宵,大家稍作休息,汪剑涵又开始要求工人开始干活了,只听工人个个嘴巴里骂骂咧咧的,都对汪剑涵心有埋怨,但汪剑涵没有办法,这浇筑混凝土就讲连续性,纵然大家有意见,汪剑涵也要赶他们起来,再说了这孔里的混凝土不浇完,大家是没得下班的可能的,所以早点干完就早点休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做的时候还是希望能多腾点时间就多腾点。
一个对时之后,开色已大亮,汪剑涵抽着最后一根烟,看着工人正在收拾工具,而汪剑涵已对孔桩做了最后一次量测,确定无误后,才让工人们收工的。
最后一次量测就简单多了,混凝土已浇筑到桩顶,只是这上面几米是承台位置,所以也就五六米的样子,但上面这一部分却全都是黄泥,黄泥巴挤满了整个孔口,尺子是无法再放下去了,只能用一根钢筋,站在钻机上往下插,当插到混凝土的时候,手感是不一样的,这样几次,汪剑涵确认已浇至设计桩顶。
汪剑涵虽然很累,但既然是清晨自然得开心些,毕竟这是一天的开始,而且这第一根桩算是顺利的浇筑完成,对汪剑涵来说又算撑握了一项基本技能了,所以汪剑涵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这次汪剑涵回到宿舍就没去食堂了,汪剑涵实在不想再遇到什么好事,因为两天两夜的工作,对刚从学校出来参加工作的汪剑涵来说,也算是不小的挑战了,他现在需要好好的睡一觉,尽快恢复身体,因为接下来的工作会比想像的还要多!
百度搜索 西阳沟纪事 天涯 或 西阳沟纪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