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在下荆轲 天涯 在下荆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随后的几日,吕家办丧。

    大殓三天,之后便要下土入殓。

    现在是初春,天气尚冷,一般该停棺五天或七天。

    不过因为六人断了首,伤口敞露,虽用麻线匆匆缝合,但气味比全尸要大很多,所以只有三天。

    这一回,上门吊唁的宾客寥寥无几,只有前两天来帮忙的几家。

    吕家是出了逃将被牵累的,谁也不敢再去攀结。

    但生意还是要做,很多人不亲自来,也还是派人送来唁信,只在门口传个口信就走了。

    吕家六口厚重的大棺材分两排放在大堂,里面一排是三位夫人,外面一排是三个儿子。

    家属跪列两侧,等待唁客。

    段家也为吕老夫人挂白,在门口的一小段路上撑起白布为她路祭。

    荆轲穿着素服麻衣,整个大殓期间都在吕从革家帮忙。

    以他与老夫人生前的关系,可以自发为她守孝三月。

    段灵儿坚持一起去,一起守孝。

    段禾苗和吕仅是亲密的好友,受过老夫人关照,也被带去拜唁。

    意外的是,消沉萎靡的高渐离也来了。

    是荆轲去通知他的。

    他先前在青阳居击筑吟唱,吕老夫人很喜欢,给了不少打赏,他便也觉得自己该来。

    此来特地净面剃须,从头到脚把自己好好捯饬干净,来送老夫人最后一程。

    在灵堂拜完礼后,高渐离刚迈出屋门,就迎面遇上赶来奔丧的吕若。

    她无疑是这场变故中受伤最深的人,亲姐姐、亲娘都死了,原来的家也没了。

    在君府里哭得晕了过去,大病一场,躺了两天才勉强出门。

    此时被丈夫子南雍陪着走来,从头到脚披麻戴孝,面容憔悴,眼睛余泪未消。

    在高渐离看来,那是一种令人心碎动容的美。

    两人相见后同时一愣,吕若脚下一不留神,绊到台阶朝前跌去。

    高渐离下意识地伸手去扶,却被子南雍抢先一步。

    他稳稳托住妻子的手臂,揽着她腰将她扶起:“小心。”

    吕若腼腆地朝他欠身道谢,瞄见高渐离还在旁,又想缩回手。

    “你身子太弱,”子南雍握紧她,关切道,“还是我扶着你吧。”

    吕若没法拒绝,只能点点头,被他一路护着进入灵堂。

    子南雍对她太好了,出乎意料地好,哪怕在发现她并非清白之身后也没说什么,还以为是染坊那晚真的出了意外,从而对这个不幸的妻子无比怜惜。

    高渐离落没地看着他们相敬如宾的背影,苦叹一声,又无奈地笑笑。

    比起跟着自己漂泊不定,也许安逸富足的日子才更适合吕若吧。

    ……

    ……

    吕氏墓园。

    吕不韦墓旁突然热闹了起来。

    三个夫人和三个儿子全来陪他了。

    在他们下葬的半个月后,吕英带着人从咸阳赶来奔丧。

    两驾马车,一队十人骑卫,马不停蹄一路进城,直奔吕从革家。

    蒙恬跟着父亲蒙武随军去河南了,从桓龄诈死事发到处决吕芷这期间,他们都不在家,从头至尾都是吕英独自撑持。

    她在咸阳帮吕芷收尸、下葬,又收养了她与桓龄的三个儿子,安排好一切后便回到濮阳。

    与伯父吕从革匆匆照面后,就去吕氏墓园祭拜母亲和兄长们。

    来到这时,园外停了两辆马车,园内正有一对母子和一对年轻夫妻,在墓园里跟墓碑谈心。

    母子是李氏和吕仅,跪在吕延的碑前给他烧纸。

    前几天,李斯派人来接这对孤儿寡母去咸阳安置,他在那边准备了住处,也给小吕仅找好了学堂。

    李氏想去,在咸阳,她是堂堂李廷尉的妹妹,再怎么孤儿寡母也不用看人脸色过日子。

    而濮阳这里什么都没有了,寄人篱下暂居在吕从革家,她心高气傲的,哪里愿意屈就。

    可吕仅不想走,他舍不得这里,舍不得段禾苗和小伙伴们,死活不肯走。

    还离家出走玩失踪,跑到段家躲起来,跟他小姑一个样。

    段灵儿便出面调解,用吕仅以后要接管整个吕氏家业的憧憬来说服李氏。

    李氏最终被说动,婉拒了兄长李斯的好意,陪着儿子留下,希望他快点长大接过家业。

    母子二人旁边的年轻夫妻是荆轲和段灵儿,正往老夫人碑前放上几盘青禾团。

    青禾轩又弄到了几石稌米,可以继续做青禾团了,可惜老夫人却再也吃不上。

    吕英来了之后,先后在父母兄长的碑前拜过,也只稍哭了几滴泪,就与活人们讲述起咸阳的事情。

    她并没太过悲痛,该流的泪,早在咸阳都流干了。

    她身在咸阳,那里是秦国律法的核心。

    她夫是蒙恬,夫家是武将世家,所以非常清楚桓龄叛逃是多么不可饶恕的罪行。

    虽然是他一人之过,但家族被连坐是牵制军士个人行为的重要方法,必须严格执行。

    如果不能使军士们产生顾虑,岂不是很多人都会轻易当逃兵?

    那样的话,秦法威严何在?

    如今桓龄不顾妻族安危,竟一个人逃到燕国苟活,吕英气得牙痒痒,恨不得跑到燕国去把他的头给剁下来祭母。

    荆轲他们大概了解了桓龄事件的始末,想不到这个被吕不韦相中为女婿的人居然在战场上掉了链子,害死半个吕家,自己却懦夫一样躲了起来。

    躲去燕国……

    荆轲忽然觉得这个历史走向有点眼熟……

    又听吕英继续说了下去,才得知桓龄逃到燕国后,化名:樊於期。

    听到这个名字,他比谁都感到怅惘。

    樊於期啊樊於期,原来你是个化名,怪不得史料上对你之前的战绩没有半点记载,却说你是秦国逃将。

    也怪不得历史上对桓龄的记录,在败走李牧赵军之后戛然而止。

    (桓龄化名樊於期只是《战国史》中的假说,根据两人姓名在古语中发声相近、时间也接近而做出的猜想,虽无确凿证据,但可以算作一类可能)

    而樊於期的头,嬴政很想要,那是刺秦的重要道具之一。

    荆轲也很想要。

    他樊於期不是装成一具无头尸么,那就去燕国把他的头带来,放到吕老夫人墓前谢罪!

    ……

百度搜索 在下荆轲 天涯 在下荆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在下荆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柴门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柴门犬并收藏在下荆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