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江山万里照 天涯 或 江山万里照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强势中夺取足够主动权,与无声处渐次改变。这是朱厚照对于自己现在以及未来所确立的一个基本方针,他所需要面对的是一群能够将他撕成碎片的老虎以及一个能够在不经意间就是将他带到绝境的社会环境。所以他必须强势,最好是骑在所有人包括弘治皇帝的脸上。即便是枪打出头鸟,刀割锋尖芒也是在所不惜。权力这种鬼东西放在哪里都不安全只有放在自己身上,贴着心才是最安全的。
做好人难,最好皇帝难,做个称职的太子更加难。
所以朱厚照有时候不想想的那么多,因为顾虑多了人的胆子就小了,所以想不被束缚住就是要大胆一些。对文官,对武官,对内侍,对商人,对付所有人都是如此。天生就在起跑线的人不一定就是成功了,有可能也会变成哪只被乌龟跑赢的兔子。
但是在面对弘治皇帝的时候,朱厚照能够恭敬的地方就是要做到极致的恭敬。与外人强势是因为他有这个权力,与弘治皇帝恭敬是因为这是必须的。弘治皇帝是父亲也是大明的君,而他是儿子也是大明的臣。
乾清宫中,朱厚照就像一只蝼蚁一样,在这个地方他每次都是卑微的。因为每次来都是站着的,某天当他也像弘治皇帝一样坐在那里,那么他今天的卑微就会像风一样飘向远方。但是现在朱厚照还是得保持好自己姿态,这不可耻毕竟他也是臣子不是。是臣,那么在天子就是应该足够恭敬。
“你认为你这次的事该怎么处理?”自张皇后生病以来弘治皇帝第一次在乾清宫召见他,两人之间的气氛不是很好。弘治皇帝自己有些心虚不想面对朱厚照,而朱厚照则是不满弘治皇帝在张皇后生病的时候过于“忙碌”。当然,两人都是不会点破而已。有时候知道就是知道不要声张,讲出来真相并不会真的公平反而会让事情更复杂。
望日过去了,但是望日大朝的余波没有过去。林廷玉成了最新一人的直臣,而刘大夏也是多多少少的沾染上了奸臣的肮脏。这些日子可是不好过,每天街头巷尾都是在议论刘大夏的结果。大家都是在预测弘治皇帝会怎么处理刘大夏,因为这次林廷玉不是风闻奏事,而是实打实的弹劾。诋毁太宗皇帝,毁海图,夹带文书都是刘大夏自己做过的事,没有什么可争辩的因为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了。
现在就是要看弘治皇帝的处理,这涉及到所谓帝王之术,还不是帝王的朱厚照也是不太清楚。
“父皇指的是?”朱厚照故意问道。
“大同案,与刘大夏。”弘治皇帝答。
“大同案应该继续追查,不放过任何一人,总兵,巡抚,总兵皆处砍,抄家流放。其他各地在救灾不力的也是要处置,比如,顺天府尹张玉!”朱厚照答。
“那刘大夏呢?”弘治皇帝再问。
“罢官去职,京城闲住,禁足。”朱厚照答。
“为什么一定要这般,难道你就是不会温和一点的处理方式吗?”弘治皇帝语气终于是有些生气。
“如果温和被他们习惯了,那么这大明到底是谁家的呢?”朱厚照行了一礼再是说道“要是父皇真的愿意与士大夫共享大明,儿臣有另外一种处理方式。”
“咳咳咳,咳咳”其实弘治皇帝的身体不好,外人不知道但是朱厚照知道,多年的积累成疾让他的身体每次都是垮下去的边缘的徘徊。
“那你愿意吗?”弘治皇帝反问朱厚照。
“儿臣不愿意,儿臣从来不喜欢分享。哪怕一粒米一粒土,儿臣都是放在自家的墙里。”朱厚照脸上真诚且认真,弘治皇帝听了许久无声。朱厚照的这种这种性子其实就是弘治皇帝还有张皇后赋予的,从小到大有谁敢从朱厚照手里抢东西?
朱厚照想要的从来没有人敢反对,只要他要就是有。这导致了他现在这把的性子,只要是一旦不顺心就是不会放过。睚眦必报说的是被伤害之后,但是朱厚照是在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是要对付你。
很奇怪,这一点朱厚照和自家的老祖有着高度的相似。
弘治皇帝也一直将那句与士大夫共治当成屁话,大明就是大明,不是前宋。大明的皇帝都姓朱,不姓赵。
“行,朕知道了。”弘治皇帝叹气一声之后说道,然后提起朱笔在那本已经拟好的圣旨上写下一个准字。
而朱厚照这边也是准备告退的,但是被弘治皇帝叫住了。
“等等!”
“父皇还有吩咐儿臣?”
“这个出版署果真如你所说,有辅国之用?”
“不但辅国还能护佑我大明朱家。”
“给你三个月”
“谢父皇恩典,儿臣只要半月。”
当阳光才是露出点光芒,在大兴县的街道上就是响起了一阵阵叫声,声音略显稚嫩但是声声入耳。
“号外,号外,皇家藏书阁在城外宫庄免费开放,万册典籍孤本免费供百信查阅。”
“号外,号外,大明皇家医院在城外宫庄开放,太医坐堂福泽百姓。”
“号外,号外,兵部侍郎刘大夏被罢职免官,京城闲坐。”
“号外,大明旬报,大明民报,大明文报首刊派送,看报了,网罗天下事,报向九州闻。”
一个个身穿着背后写着报字的报童快速在大兴县所属的街道上快速的穿梭着。他们用自己稚嫩的声音,唤醒着这个古老的还在沉睡的大城。
“那孩子,你过来,你这是叫买什么呢。什么叫大明旬报?”一个中年人叫住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正是那日里与小荣儿他们一起的大牛,另外还有他的几个伙伴。而中年人一叫住他们顿时就是一群人将他们围住,几个见到此等情况一个个都是有些慌了,只有大牛站了出来说道“这大明旬报是一份报纸,乃是官家办的就和衙门里的邸报一样。以后天子老爷与朝廷有什么安排出了,有圣旨还有朝廷公文告示发下,也会在大明旬报上登出来。”
“那你刚刚说的宫庄,可是城外太子殿下的宫庄?”另外一个人问道。
“是啊。”
这时又是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出来问道“小童,我问你你刚刚说宫庄的藏书阁,又是怎么回事。”
“这事我也是和你们讲不明白,这样,你拿一份报纸吧。今天是首刊日所以官家说了免费发放,待明日就是要自己花钱来买了。这大明旬报以后每一旬会出一次,一份五个大钱,文报还有民报每日皆有两个钱一份。”说着大牛就是从挎包里拿出一份旬报给了那书生,之后周围围着的人也不管自己认识不认识字都是拿上一份,大牛几人各自身上一共一百多份一下子就是发完了。
大牛一见没有就是大声说道“大家快快和我回去拿报纸,今天大家一人发上两百份才是完成任务,不然月底可是拿不到银子。”
说着几个孩子就是飞快的跟在大牛后面走了,而在他们背后刚刚那个书生却是突然大哭起来,说道“大善,大善啊。当今天子圣明,太子贤良,竟然如此惠及我等士子,陛下简直就是尧舜禹汤啊。”
他之后又是有人说道“太子殿下果真不愧是当今陛下之太子啊,大家看这上面是太子殿下亲笔的写的令旨。太子殿下说,皇家在城外宫庄兴建了一所大医院,陛下也是派了太医为大家伙看病啊!”
“陛下圣明”
有一种奇怪的传播的途径叫人与人之间,你最不能掌握这种传播途径的路径与时间以及效率。当日,还未到午时京城之中许许多多的人就是前往了城外的宫庄,而与此同时在京城之中各处大的酒馆茶楼饭馆的说书人也是不说书,专门为酒客食客茶客们读报!
一个上午的时间,所有人都是从这名叫报纸的新兴事物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就是街边上也是有人在读报,还有一些原本一些说唱莲花落的讨生活的人也是不时聚集在某个角落里唱的热闹。别看着他们穿得破破烂烂的,但是这些人多是有着官府公身的。他们都是隶属与大明司经局宣传司!正儿八经的官家人,领的还是东宫的银钱。
“这城外的宫庄里不但是有着太医坐堂的医院,还有状元进士做先生的福生书院,家中有孩子都是可以送去看看能不能考上。”一个穿着旧儒装的老者极力的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向周围的人说道。“以后你们病了,就是可以福生医院找宫里的太医的瞧病了。还有你们不是老说自己孩子聪明,就是家里没钱买不起书吗。现在你们都是可以去城外的藏书阁看,还可以去借,都是不要钱。”
“城外的福生书院,不收束脩一人只收两百钱文房费。除此之外每日管一餐午饭。”
京城的百姓们在这样一个平常的一天,突然就是过上了一个不平凡的生活。突然大家好像都是官老爷一样,秀才一样,在家中坐着或者就在路边站着就是知道了许多以往不会知道的事。
果然,天子脚下好啊。
百姓今天通过报纸开启了另外一个世界,也有两个人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未来。一个人叫刘大夏,一个叫程敏德。他们一个被罢官闲住,一个则是被罢官剥夺功名流放东番岛,无诏不可回。
刘府,刘大夏眼见着那些锦衣卫根本不避讳他的监视,摇摇头无奈的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刘寄,你去这大明旬报社将这大明旬报还有文报与民报各自定上几年的吧。这几年恐怕老爷我就是要靠它们了解外面的世界了。”刘大夏的声音一下就是添上了很多愁意,怎么温柔都是散不去。
“是!”身边老仆也是无奈,只有领命而去。
距离不远就是程敏政的府邸,因为官位不大程敏德一直就是住在自己哥哥家。此时他正是整理行装,因为押解的差人已经是在外面等着了。房间里他刚刚出生的小儿子正是在妻子的怀中哭泣,而他的妻子也是在抽泣着。而他的兄长则是一脸怒容在他门外,程敏德一出来程敏政便是厉声斥责到“你果是猪油蒙了心,现在好了,官被罢免了功名也是被革除了。还要被流放东番,”程敏政指着自己的弟弟,恶狠狠的说到。
但是看着垂头丧气的弟弟,程敏政也是不忍。说到“你且去,为兄入了东宫东席,一定会为你求情的。”
程敏德没有回话,而是转身拉着自己老婆孩子向府外走。程敏政再是大声说道“东番萧条蛮荒之地,你为什么还要带着孩子去呢。过几年为兄一定会让你回来的。”
程敏的不听,只说“没用的,兄长还请多保重。”程敏德原本想赌一把的,他赌谢迁一定会帮他成为少詹事,但是事实证明他错了。错的很彻底,搭上了一家老小的性命与未来。
看着自己弟弟远去的背影,程敏政心中对于谢迁的恨无限的在膨胀。要是谢迁不来找自己的弟弟,事情绝不是这样。
当程敏德在懊悔之中离开顺天府的时候,在不远处的谢迁也是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些消息。
“果然太子刚直,眼里不容一点沙子啊。程敏德仅仅是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弹劾,便是被贬东番岛。”看着手中的报纸,谢迁仅仅不语,一旁的谢正终于忍不住想自己父亲问道“父亲,太子此意就是在警告与我们,您说太子还会不会继续命人弹劾与我们?”
“我当然知道他在警告我们,不但是警告我们还在警告内阁,警告兵部同时也是在警告那些有心插手后宫的人。太子知道自己年幼,与朝中根基有浅所以从来不愿意插手到真正的朝务中来,但是这次或许是我反应过激了。”谢迁有些茫然,他从来不知道太子还有着这样一手,以这种报纸来控制言论。
好狠啊,直插中心。
手指不断磨蹭着报纸上那最边角上的东宫司经局与大明出版署的字样,谢迁脑子里在不断思索着怎么应对太子,他们这些人事沉浮官场日久不错,但是对于太子时不时就是冒出来的新动作,也是觉得应接不暇,手忙脚乱的。
太子弄出这份报纸,又是在报纸上大肆将大同案的一系细节爆出,同时又是大力的宣扬杨廷和在大同救灾政绩,这不是在捧,而是在阻止杨廷和回京。以报纸渲染出大同局势离不开的杨廷和,需要杨廷和这样即便是谢迁再是怎么推荐杨廷和为东宫师傅,好像都是不对的。原本的举贤现在都是变成了无视灾民强行干预官员升迁了。
除了杨廷和,原本不怎么在官场上受重视的程敏政此番也是被文报塑造成一个大儒,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家。同时也是映射出来程敏政不堪东宫教学的重任。东宫教学是需要的学识渊博的人不错,但是不需要一个只会吟诗作对本职工作都是干不好的人啊。
捧杀,这一招太子比我们玩的娴熟。
现在整个京城百姓的关注点有两个部分,一个报纸上所说的五日后的大同案犯公审,另一个就是眼下城外宫庄的开放。而官员们无论文武无论官阶都是被这三份横空出世的所谓报纸吸引住了,所以朝中几个重臣都是派人拿到了报纸,然后一个个在家翻着。
旬报的信息量很大,大同案的前因后果中间信息几乎是被一条一条的写在上面;民报也是信息量不小,主角是福生局,上面公布了福生局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大到福生局将会在整个北直隶开设福生学堂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免费入学,自备纸笔午饭就行,小到福生局大兴养济院需要一个女红好的妇女掌养济院缝补的招聘消息;至于文报,当文人拿到它的时候就可是吵了。这争吵是由两篇文章引发的,一篇是一个署名空同的人写的,另外一篇是一个是叫树人的写的。一篇叫《学古恶论》里面有一句学古不古,汉不就唐不成,是何学古?这一篇文章被现在京城之中大量茶陵文人一见了,顿时是火冒三丈许多人都是叫着要去文报讨要说法。其中那个树人写的东西却是叫苦笑不得了,通篇大白话。让人见了都不好意思去读,不过内容叫那些茶馆读书人说书人很是感兴趣,因为这是一篇话本还是长篇话本。
文人这边吵吵闹闹的,城外的宫庄也是无比热闹。
人山人海的。
人多了,事情也就是多了。因为今天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仅仅靠着宫庄的人还有大兴县的人根本不能维持住秩序。今日是藏书阁,医院以及童趣园的开张之日,因为是公主诞辰所以太子殿下做主,今天一切免费。
免费的,当然是人山人海了,那么出现一些很是不愉快的事也是很意料之中,毕竟在这几个地方的外围都是有着数不胜数的店铺的,虽然现在只有几个店家已经开张,但是架不住已经有大商家在询问如果购买这些店铺了。但是相关人员只是回了一句“店铺不卖只租,要租就是可以去九州建筑行去问。”
这里以后会成为整个大明最繁荣的商业街。自西向东,足足三里地长度。而且因为大明旬报,大明民报还有大明文报就是在这里,所以宫庄不但是吸引了大量百姓前来,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前来,他们的目的地就是三家报社所在之地。
文人想着报社而来,有些人事想来讨个说法的,但是有些纯粹起哄的。随着人数的聚集,在位于宫庄大街东大街的三报的大门前也是越来越拥挤。甚至有些人竟然效仿朱厚照在文报社前大喊口号,“让空同滚出来”有情绪激动着喊出了“踏平文报社,活捉李空同”这样不可思议的口号。
东宫里,一听有人要踏平自己的报社。朱厚照先是一怒然后就是一笑,从手边的抽屉里拿出一份圣旨交给刘瑾说道“你去,将这份圣旨挂在三报大门上,另外告诉那些臭文人,冲击朝廷官署是死罪!”
喧闹文人之中多数是年轻人,还有一些国子监的所谓学生,在三报门口大喊大叫一点没有学生的样子,个个以为自己是真理的捍卫者。当刘瑾出现的时候,正是被外面的那些人吵的脑地疼的梁储,一听刘瑾来了就是马上出来了。刘瑾带着一个总旗的府军前卫慢悠悠的来到三报门口,也不说话只是对着梁储微笑了一下,然后一挥手就是有两个府军前卫的士兵恭敬的将装裱好的圣旨请出,小心翼翼的挂在门头之上。那些文人一见到这圣旨就是顿时弱下声势来,只见上面写着不可擅闯乃是弘治皇帝亲笔所书。
这世间没有什么是一道圣旨解决不了,不行,就两道。当然如果你能撑到十二道,或许你就是赢了。
“诸位,三报乃是东宫司经局与出版署之官衙重地,擅闯以大不敬,抗旨罪论处。”刘瑾声音尖尖的很是难听,但是此刻这一片也就是他的声音最大了。刘瑾说完之后对着梁储点点头便是退到了一边,梁储则是上前说道“诸位,此乃是官衙重地,诸位再次喧哗乃是冲撞朝廷,乃是谋反嫌疑。念诸位并不了解,所以今日本官便是不在追究,速速离去。若有在犯,抗旨抗击君命,本官严惩不贷!”梁储一脸的严肃。
“这位大人,要我等离去也是可以。但是学生请大人告知这李空同是谁?而大人自己又是居于何职。”一个学生模样的大声问道。
“本官乃是太子洗马梁储,兼出版署令,是三报的负责人。这李空同是谁本官亦不知是谁,这文章来稿都是不署真名,只要是符合要求文报就是会予以登报发表,你们要是有什么诉求与文章发表,将稿件投递在那边信箱就是可以了。”梁储随后一甩一袖再次喝道“散去!”
就像任何士兵都是需要血肉洗礼一样,大同的一番经历梁储已经是无限接近一个东宫所需要的那种官员了。已过而立之年自进士及第之后便是一直留在京城,一直留在里最高权力最近的地方,同时也是处在最安全的地方。所以从来都是想着一朵高龄的花朵处在暖阳地带,当他在右卫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的地狱之后,也是对于有些事看的开了。读书人地主豪商的大门紧闭,一堵墙就是隔绝了两个世界。里面酒肉飘香,而外面的人在饥饿之中以及死亡之中等待这朝廷以及官府姗姗来迟的救济粮食。
梁储去了大同,也是见识到在大同官场的恶臭,更是深刻的明白读书人身上的腥味了。
百度搜索 江山万里照 天涯 或 江山万里照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