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我的三国有些乱 天涯 或 我的三国有些乱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眼看袁军前部已冲进城内,沮授的脸上却没半点喜色,心中很突兀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和悸动,还又偏偏说不上来为了什么。沮授很讨厌这种感觉,作为自诩为当世才智高绝之辈,总喜欢一切尽在掌握。没等沮授理出个头绪,袁军已经如看见大恐怖的东西,纷纷从城下转头往回赶,紧接着城闸门“咣当!”一声放了下来。
“许攸误我!”沮授后知后觉地惊呼出声,顾不得再次被关进城内的无数兵马,连忙下令撤兵,连一直在攻城的兵马也撤了下来。
当城门关上,沮授下令撤兵,这场声势浩大,惨烈无比的攻防战就胜负已定。守城的徐晃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
“来人,去问沮太人为何下令退兵?”一直疯狂攻打东门的麴义听到传令兵的撤兵命令,心中幸灾乐祸,故意不执行命令,还让人往返问询沮授以泄心头之恨。
“麴将军,许太人传来情报有误,以致我军在北门中计遇伏,已折损三万将士。”传令兵是沮授的亲卫,很机灵地按沮授的吩咐说:“沮太人认为我军士气受挫,不如先撒,再从长计议。”
“三万余将士!”麴义装作不可思议的表情说:“难道都是猪吗?他徐晃能在北门安排多少兵力?就是三万头猪,也不可能这样快吧!”
传令兵低首不语,对麴义的冷嘲热讽听而不闻。麴义自觉无趣,挥了挥手说:“去吧,我即刻下令撤退。”
……
接应的荀谌见各路兵马纷纷撤退,尤其见沮授如霜打的茄子,就知道北门出事了,不由策马来到沮授旁边,想问个究竟。
“荀太人,许攸误我!”沮授看了眼荀谌,苦笑着说:“我也不知道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许攸肯定没有像他说控制了郡太守樊刚,甚至许攸本人都已经折在徐晃手中。”
“胜败乃兵家常事,沮太人不必沮丧!”荀谌安慰着说:“这个徐晃不简单,从放弃中山郡诸多城池及这两次守城之战来看,其人有勇有谋!”
“徐晃能被刘备委以镇守中山郡,岂是易与之辈。”沮授目露迷茫地说:“我万分不解的是中山郡郡太守樊刚樊德怀这个人,听闻其人文武双全,却特别顾家看重家人。樊刚的一家老小可都在我们手中,他就不怕我们诛他全家?”
“沮太人说得有道理,没有樊刚的配合,他徐晃在中山郡的坚壁清野做不到这么彻底,北门这局也不可能让许太人毫无觉察。”荀谌点点头,有点恍然大悟地说。
“回营吧,我们得好好计议一番才行。”沮授忧心忡忡地说:“友若兄,希望主公能听我解释,不然我性命都堪忧呀!”
袁绍麾下谋臣山头林立,有事没事都会斗斗,这下沮授攻城中计遇伏,折损三万将士,不须袁绍开口,有的是人乘机踩沮授。那怕有许攸的锅,也难保袁绍不会将沮授开刀问斩。
就算袁绍不砍沮授,这冷藏沮授是肯定的。一旦受到冷藏,沮授就从此很难翻身,无权无势,这与死何异?
至于说另投他人,开玩笑呢!不说忠臣不事二主,就是沮授自己都做不到。再说袁绍冷藏,别人也敢要才行。嗯,除非力尽被擒,不然,别人的闲言碎语和异样的目光就可以置人于死地。
这时有人在袁绍面前替沮授说话求情就很重要,而荀谌就是不二人选。荀谌是袁绍麾下谋臣中为数不多的中立派之一,重点是荀谌说话很有份量。这也是沮授唤荀谌表字的原因,用意显而易见。
“公与兄放心,此战失利,非战之罪!”荀谌给了沮授一个安心的眼神说:“不管是公与兄,还是麴将军,都是一心为了主公大业的忠贞之士。”
荀谌焉能不知沮授之意,不但卖了个好给沮授,而且指出了沮授该做什么。没错,就沮授该去和麴义握手言和,不然,麴义在袁绍吱歪几句,沮授就性命和前程都堪忧了。
“谢谢友若兄!”沮授感激地对荀谌施了一礼,以微不可闻的声音说:“不论主公如何对我,若我有来日,必有所报!”
“公与兄,同为主公效力,又何必言谢。”荀谌笑了笑说:“回营吧!”
……
“听见了吗?袁军弃你们不顾了!”徐晃手持大斧,站在城门口大叫道:“还不放下武器投降,更待何时?”
且说沮授见一万精锐入城后没有半点反应,城门又没关上,就又令袁军入城。首先入城的袁军见看的是八千余具被射成刺猬的己军尸体,惊恐之余转身就走。
无奈一时之间城门口袁军太多,拥挤不堪,徐晃又艺高人胆大,及时落闸关上了城门,以致有近二万袁军被关在了城门过道及城内。
面对凶神恶煞般的徐晃和四面八方无数闪着寒光的箭矢,二万余袁拥挤片刻后就愣在原地,既没冲杀,也没投降,就那么如一群木雕泥塑定住了。
徐晃本想放一波箭雨再劝降,不料城外沮授及时撤兵了。徐晃耳聪目明,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所谓攻心为上,能兵不仞血收降这二万余袁军,徐晃不介意吼上几嗓子。
“还不放下武器降投,更待何时?”徐晃话音一落,四面八方的将士齐声附和着。
“乒乒乓乓!”一片兵器落地的声音,二万余袁军都哗啦哗啦投了降。
其实没人愿意打仗,二万余袁军中太多是因生活不下去或被征兵而当兵,并没有对袁绍有多少效忠死战之心。或者说他们为不饿肚子而仗,为谁而打都一样。所以对于投降并没有多少抵触。
尤其眼前摆着一地被射成刺猬的尸体,以及城外袁军都已撤兵而弃他们于不顾。二万余袁军更是理所当然地放下武器投降,任由徐晃发落。
“吁!”看见袁军弃械归降,徐晃才长了口长气,却也有条不紊地命令将士们进行招降和打扫战场。
“徐将军,搜遍了张府,也不见许攸那厮!”刚收押完袁军降兵,连战场也没打扫完,樊刚脚步匆匆地找到徐晃说:“这家伙会藏在那里呢?”
樊刚在解决张家家主一票子人后,就押着张家家主直扑张府。许攸可是关系到樊刚一家老小的性命,由不得樊刚不急。可惜搜遍张府里里外外,也不见许攸人影。
“狡兔三窟,何况是许攸这等足智多谋之士。”徐晃对没抓到许攸一点也不意外,安慰着樊刚说:“樊太人放心,万一不行,我就是这二万余袁军降兵不要,也定从袁绍那里换太人一家人。”
“这!这如何使得!”樊刚双手乱摇地说:“我决不敢因一家老小而误侯爷大计。”
“樊太人,没有你的通力配合,就没有今天的中山郡,也不存在今天的胜利。”徐晃肯定地说:“侯爷也会支持我这么做的。再说不是还没到袁军以太人家眷相胁迫的时候么,许攸说的未必可信。”
“哎!”樊刚叹了口气,对徐晃点了点头说:“但愿不会出现这一幕,不然我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啊!”
……
“好险!”许攸带着两名各自背负一个包祔的亲卫,从很久就在北门城角备好的地道逃出卢奴城,惊魂未定地来到城北的小树林擦了把冷汗,心中暗呼。
在张家家带人冲向北门时,许攸就远远看着,当徐晃领兵出现而围歼之时,许攸就知道事不可为,连忙逃出卢奴城。连之后袁军中计遇伏,先后折损三万余将士也毫不知情。
“太人,我们现在去那里?”两名亲卫同样惊魂未定,声音都有点变样地说:“那樊太人言而无信啊!要不将樊家老小一并诛之!”
“笨啊!杀了樊家老小,不是将樊刚彻底逼向刘备。樊刚在常山郡有多大的影响力不知道吗?可以说只要樊刚铁了心归刘备,常山郡就会不攻自破!我所说以樊家老小相威胁,也就这么一说罢了。”许攸瞪了两名亲卫一眼说:“我们还得好好保护樊家,也算保护常山郡。”
许攸说得一点也没错,樊刚任常山郡郡太守多年,不仅门生故旧甚多,还在民间颇有声望。樊刚之所无比纠结,只因为太重亲情家人而乱了阵脚,迷了心智,或者说关心则乱。
“太人果然深谋远虑!”两名亲卫心悦诚服地说:“怪不得那樊太人有持有恐,转头就将我们卖了。”
许攸有点鸡同鸭讲的郁闷,也便不多作解释,挥了挥手说:“回邺城!”
两名亲卫对望一眼,从彼此眼中都看到了不可思议。他们真的不明白许攸为何舍近求远,明明出了小树林就是袁军营寨,却偏偏回邺城。
许攸对两名亲卫的心思洞若观火,却没有一点开口的意思,闷头率先向小树林深处走去。两名亲卫也闷不吭声地紧紧跟随。
“别动!”许攸三人刚走不久,就被从树林间冒出的一伙人持刀仗枪地团团围住,为首一个精壮的汉子刀指三人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许攸三人惊慌失措,还是许攸很快回过神来,扫了眼这伙人,从装束上实在分不出身份,也不知是袁军还是刘备军,又或是山匪强人。
“说!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首的汉子抖了抖手中的刀,恶狠狠地说:“再不说,可别怪我刀下不留情!”
“这位英雄好汉,我们乃常山郡人氏,来往于常山和中山之间行商。只因战事突起,才躲藏于山林之中以避。”许攸眼珠儿一转,张口顺溜地说:“还望诸位英雄好汉高抬贵手!”
许攸说完,忙不迭地从一名亲卫背后拽下一个包袝,递给为首的汉子说:“还请笑纳!”
“商人?”为首的汉子似笑非笑地念叨了一声,以刀背挑过包祔,旁边另一名汉子解开一看,不由有点傻眼,喉结上下滚动,发出了“咕噜!”之声。
好家伙,包袝中尽是价值不菲的珍珠玉镯之属,黄金白银之物。就偏偏没有流通于市的钱币。这足是一个平常大户之家的家当。
许攸才智不凡,其性甚贪,有袁绍背书,那有不肆意敛财之理。相对于冀州四郡的世家来说,付出点钱财可以留袁绍这么一条后路,是非常乐意的。于是乎许攸一圈下来,已攒下了一份可观的财富。
“这位英雄,我们可以离开了么?”许攸面对似笑非笑的汉子有点胆怯,直觉告诉自己,对面这伙人是刘备军。
那怕这伙人没有着甲,更没有什么明显标志。不过这彪悍的军中铁血气息扑面而来,而且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啊!哦!”两声,刀光一闪,许攸的两名亲卫已经被对面这名为首的汉子一刀枭首。其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许攸许太人,果然是做大买卖的人物!”为首汉子杀完两人,双目盯着许攸说:“许太人这么着急这是要去那儿呀?我家将军可对太人想念得紧呀!”
这名汉子的话让许攸只觉得五雷轰顶,天旋地转。许攸的直觉一点都没错,这伙人正是徐晃的亲卫,为首汉子正是亲卫队长徐光。
在袁军没包围卢奴城之前,徐光就受徐晃之命令潜出卢奴城。一是随时将卢奴城的军情传递至关羽,二是抱着万一的可能堵许攸。
“你,你们是徐晃的人?”许攸惊疑片刻,倒也十分光棍地说:“不错,我就是许攸!不知…”
许攸话还没说完,只觉颈后一痛,眼前一黑,人已昏迷了过去。连一句不知你们如何识得我也没完。
“你是许攸就没错!”徐光一使眼色让部下击昏许攸,冷笑着道:“将军早有交待,不与谋士们多说,击昏带走才不会着道儿。”
徐光的话,许攸自然听不到。徐晃平时还真这么交待过徐光,别与谋士们多说话,不然不知不觉就着了对方的道。对自家谋士,要么敬而远之,要么言听计从,对敌方谋士要么一刀砍死,要么击昏带走准没错!
徐晃在徐光率人出发之时,将郡太守樊刚亲手所绘的许攸画像交给了徐光,还十分郑重地交待,务必堵住许攸,必须活捉许攸!
可怜的许攸,空有满腹机谋,也无法施展,空积一笔财富,转眼为他人做嫁衣。所以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尤其在乱世,有时只论拳头,就没道理可言。
徐光砍了许攸的两名亲卫,击昏了许攸。接着处理了两具尸体后,扛着许攸率人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百度搜索 我的三国有些乱 天涯 或 我的三国有些乱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