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唐朝的事 天涯 唐朝的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稳定下心神,戴良几步来到阵前,冲着半山腰便把自己的要求提了出来。你大汉想让咱们投降很简单,俺们交州的要求也不过分,只要大汉将交州向南中般一视同仁,我戴良便代表乡亲们举手投降。

    邓艾盛情邀请刺史大人到山间一叙,戴良欣然的举步登山。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交流了半晌,最后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整个交州的情况邓艾已经清楚了,戴良虽然是交州刺史,但孙权对这个土生土长的人物不是很放心,因此,戴良这个刺史能够实际控制的也仅有南方四郡,包括交趾、九真、合浦以及日南。

    这两年,戴良的势力范围逐渐的扩展到邕(yong)江南岸,不过孙权之所以对这片广袤的地域不闻不问,是因为这一带基本就是渺无人烟的不毛之地。

    为了表达归顺大汉的诚意,戴良安排人带着自己的书信向南方四郡飞奔,如果在自己已经归顺的情况下,手下的人又跟大汉的士卒打个头破血流,对自己今后在大汉的前景不利。

    邓艾的信使跟着戴良的人一起行动,麊泠大捷的消息也得让咱们自己人搞搞清楚。

    蒋斌和马宇此时刚刚离开了交趾郡的境界,一路上顺风顺水速度不慢。接下来蒋斌大军行经的道路还算是平坦,而马宇的第二师后面就要在十万大山里艰难的跋涉。

    第二师里有个人物需要点评一下,这位的身份比较的特殊,与当今的淑妃娘娘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

    阎宇的心情好比苦瓜,就别提多憋屈了。自己本来在国学院就学,日子过得还算是舒坦,后来看到近卫军在国学院挑人,这位的小心眼又开始活动了。

    说起来进入第二军怨不得任何人,因为这个要求还是阎宇自己向淑妃提出的。阎宇想的很精明,第二军的主将是邓艾,在西蜀没有一点家族背景,要是自己在军中有所表现,将来说不定还能将他取而代之。

    最重要的是,第二军驻扎在成都,属于天子脚下,一不用到边境受苦,同时还能经常的得到陛下的接见,这两点对一心向上的阎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万万没有想到,南中这边形势一紧张,第二军竟然开拔了,这还不算什么,更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邓艾也不知道哪根筋出现了短路,到了覃丰也不停留,直接潜形匿迹的杀向了交州。

    六百里山路,让阎宇这位优生优育的大家子弟吃尽了苦头,巨大的落差让他差点开了小差。

    马宇多少知道些阎宇二公子的情况,心中鄙夷的同时不得不安排丁锐负责照顾这位的衣食住行。

    丁锐的这哨人马是第二师的精锐,负责保护阎宇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淑妃的影响力非常的巨大,这位公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第二军今后不知道会得到什么待遇。

    马宇对他的照顾并没有换来阎宇的好感,反而认为这是马宇在向自己示好。有了这种想法,二公子觉得自己在第二师已经成为了实际的王者,不但对马宇指手画脚,对丁锐等人更是颐指气使。

    手下的三个队长早已满腹牢骚,但丁锐的看法有点不一样。悄悄的拉过三个队长耐心的说服,大丈夫在世顶天立地,些许磨难怎么能如此的怨天怨地。

    第二师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进入了十万大山,这条路,嗯应该是这群山简直就不是为人类设置的。

    没有路就不说了,大家翻山越岭也无所谓,关键是山里的毒蛇猛兽还比较的多,据领路的向导介绍,这地方还流传着一个传说,这里经常会有野人出没,这些野人平时能以野果禽兽为食,不过在隆冬季节,在食物缺少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变异成可怕的食人一族。

    这个传说对第二师的人来说,最多是欣然一笑,但在阎宇的耳朵里却是另外的一番滋味。

    饱读诗书的阎宇曾经浏览过关于野人的记载,因此对野人有着更深的理解。畏惧的情绪愈发的浓厚,在进入大山的第三天,这位便向马宇提出了撤退的建议。

    一直不怎么反驳的马宇这次却没给二公子留任何的面子,腰间的长刀摆在脚前说了一句话,第二师在没得到将令之前只能前进,再有提议撤退扰乱军心的举动,一律军法从事。

    阎宇面红耳赤的回来了,心底对马宇恨之入骨,无奈人家是一军主将,手里掌握着生杀大权,现在自己远在成都千里之外,这厮要是想把自己给斩了,估计娘娘也鞭长莫及。

    第二师举步维艰,第一师却进展顺利。大军刚刚赶到合浦郡郡治所在,邓艾和戴良的联合信使便一路烟尘的杀到了,首先制止了两军剑拔弩张的对峙,然后便递交了书信。

    合浦太守看罢书信没有二话,咱们都是戴良老大一手提拔的,他的选择就是咱们的选择。

    蒋斌在合浦整整呆了三天,杨峰才带着两个师的人马赶过来交接,邓艾必须坐镇龙编交趾的事情处理完成,才能赶过来与大军汇合。

    蒋斌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一看到杨峰过来接班,立刻带着第一师杀向了朱崖。

    成都。

    刘山兴致高涨的又把马忠的战情报告看了一遍,嘴角向上歪的角度更加的离谱。马忠部平叛进展顺利,大军在进乘势如破竹,苗王蒙当在马忠的强力打击之下,带着千余人吗落荒而逃,一直跑到了边陲小县西随在堪堪的扎住了阵脚。

    马忠将西随团团围住,向宠的大军也已经进入兴古,很快就能进驻宛温,一旦马忠部战事不顺,第三军立刻便可以展开增援。

    赵立牛二的讯息也传了回来,这两个家伙表现的相当炫目,在曹魏干的风生水起,不但搅得郭淮夜不能寐,还把牛魔王的旗号弄的家喻户晓。

    这些还不是最让刘山感慨的,桌子上放的一套全新的甲胄让咱们陛下赞叹不已。这种甲如果把甲片从锁叶状改成鱼鳞状,便会在后世有个响亮的名字------明光铠,那可是到了盛唐才会大规模装备的物件,真没想到蒲杰竟然将他提前了几百年。

    提笔在纸上写出自己的设想,蒲杰等人既然已经提出了明光的概念,那朕就协助你们完成这个壮举。

    明光铠定型,大汉南北边境顺利,让咱们陛下心情放松,破锣嗓子再次驾临成都的皇城。李靖微闭着眼睛呲牙咧嘴的享受着陛下的音波,罗宪和拓跋威俩人却有些昏头昏脑不知所措。

    这俩已经被大帅任命为近卫军第二师的主副将,新组建的近卫第二师士卒训练的如何,每天都要向陛下和大帅汇报。

    训练大纲是惠丫头跟刘山一同制定的,让刘山惊讶的是,惠丫头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对骑兵却情有独钟。这一点让刘山有点吃不准,当年张飞的麾下不都是枪兵么,怎么他的闺女会对骑兵这么有感情呢。

    多日来的交流让刘山愈发的惊异,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的老婆张飞的闺女对军伍的了解,会达到如此的境界。

    锥形阵,箭矢阵等等攻击阵型,惠丫头如数家珍的给刘山讲演了一遍,使得刘山这个初学者目瞪口呆,对惠丫头的认识又加深了许多。

    蒲杰的新任务就这么来了,重骑兵的装备又让他多些天睡不好,重骑兵跟重步兵可不一样,盔甲太重超出了骏马的承受能力,它尥不尥蹶子不清楚,但肯定影响骑兵的机动能力。

    与廖文的一番交流让蒲杰茅塞顿开,俩人将古往今来的铠甲分析了一遍之后发现,这种加强了前胸后背防护的锁叶甲,在综合防护能力上比陛下制定的那种重兵铠甲一点不差。

    为了保险起见,俩货特意向黄月英请教了一番,诸葛夫人听完俩人的叙述之后微微一笑,这种甲胄曹魏的曹植似乎想到的更早。

    俩人大惊失色,心中泛起极大的疑虑。曹植很早就提出这种设想,但目前看来曹魏还是没能普及这种甲胄,这是不是说明这种甲胄的设计存在极大的缺陷呢。

    这个疑问连黄月英也说不清,最后诸葛果狡黠的说了一句,陛下不是通古至今么,先造出了一件让他来品评品评不就行了。

    众人面面相觑,nnd,这么好的提议咱们这猪脑子咋就想不起来呢。

    于是,一具铠甲摆在了刘山的案头,最终的结果便是李靖罗宪和拓跋威三人神魂颠倒的听了一场演唱会,扭曲的面部表情被刚刚赶到皇城的蒲杰廖文尽收眼底。

    蒲杰扥了扥李靖的衣角,悄声问道:“那个李公公,今天陛下的情绪怎么样。”

    李靖掏出耳朵里的两小团蜀锦大声的问道:“你说什么?”

    罗宪盯着李靖手里的蜀锦,高高竖起大拇哥敬佩道:“李公公的经验确实丰富,我等自叹不如啊。”

    书房的大门及时的打开了,看到大家扎堆在一起讨论,刘山呵呵一笑道:“有什么稀奇事,也跟朕说来听听。”

    等到半信半疑的询问完战况,戴良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县衙里群情激奋,一群人一听仅有两三千人作乱,立刻变得义愤填膺,面对几千的杂牌,咱们要是不立刻发兵予以痛击,真是对不起咱们正规军的光荣称号。

    戴良也觉得应该这样,麊泠是交益两州的道路要冲,来往的客商给交州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尤其是现在,它还关系到虞汜等人的退路,要是被几千乱兵给截断了,传到中原还不得让人家笑掉了大牙。

    为了彰显对麊泠的重视,刺史大人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让他后悔一辈子的决定。这个决定就是,重兵压上一鼓作气的全歼来敌。

    戴良犯下的错误有两个,一个是没搞清楚敌人的真正实力,另一个是没搞清楚自己的真正实力。

    这俩错误单独犯一个,都不会引起致命的后果,兵法不是说了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在不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才一定会每战必败。

    作为戴良,当然不是带着必败的信念前往麊泠的,在一万五千正规军对比两三千乱匪的绝对优势下,作为主帅的戴良信心爆棚。

    交趾大军的进兵速度很快,只用了一天半就赶到了麊泠城郊。

    麊泠的攻防战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傅佥带着两千大军与蒋舒带领的一千守军正在按照教材进行攻守实兵演练。

    按照邓艾的安排,这次演练唯一的要求就是要逼真,让戴良相信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傅佥和蒋舒的这通表演还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的,为了让表演达到惟妙惟肖的境界,这俩连对答的台词都推敲了一遍。

    于是,戴良如愿以偿的相信了。一二三四五几条将令发出,交趾大军吹响了攻击的号角。

    看着手下人气势如虹势如破竹,戴良美好的点着头,正规军就是正规军,跟普通的土匪就是不一样。你看刚才那两千正在攻城的乱匪,一听到咱们的喊杀声立刻乱了阵脚四下奔逃,非常清晰的诠释了这一点。

    傅佥逃跑的很狼狈,手下的两千大军也哭爹喊娘的乱作一团,乱七八糟一窝蜂的逃跑方式让正规军耻笑,这种做法一看就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杂牌所为。

    戴良及时的发现了这个情况,战旗一挥便指挥着交趾大军追着傅佥的屁股痛打落水狗。

    蒋舒见到援兵杀到,欣喜若狂的带着守城的士卒前来接应,见到戴良便兴奋的举报,乱匪逃窜的方向是一处死地,人进去了只要把山口一扎,一个都别想跑。

    戴良已经被眼前的胜利刺激的手舞足蹈,听完蒋舒的建议更是不可一世,大手一挥之下,正规军们便一路嚎叫着向前冲去。蒋舒见状认为自己也不能太落后,高举着大吴的旗帜紧紧跟在刺史大人的身后,冲向傅佥的屁股准备痛下杀手。

    刺史大人很满意,这员小将年纪虽然不大,但这一仗打出了我大吴的威风,从眼前的表现来看,他手下士卒的训练还是不错的,麊泠在他们的坚强守御下固若金汤不说,这追杀敌人的气势也很恢弘。

    战事进行到这儿,刺史大人对自己的作战安排很是欣慰,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剩下的就是一鼓作气剿灭乱匪,然后得胜回营论功行赏。

    傅佥像是一只没头的苍蝇,一脑袋扎向麊泠之北的大山。戴良非常敏锐的发现了敌人的意图,自然而然的发出了加速进军的将令,要是让乱匪逃进了山林,绞杀起来将会事倍功半。

    乌泱泱的一万多人前脚后脚的冲进了山谷,山谷里不多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戴良堪堪的来到谷口,听到前方战况激烈不禁一捋长髯,大军终于追上了乱匪的脚步,在咱们强力的攻击之下,两千乱匪的末日就算是到了。

    此时,蒋舒突然将手中的长枪一举呼喝道:“儿郎们,杀敌报国就在此时。”

    “喝------”士卒的回应气贯长虹。

    戴良非常满意,正准备夸赞一二,就看到蒋舒的大军发动了攻击。让戴良魂飞魄散的是,蒋舒们的第一轮攻击便让自己的亲兵倒地一片,随之而来的是蒋舒们哇哇的狂叫:“大汉龙骧威武,杀--------”

    中计,标准的中计,这个答案在戴良的脑海里立刻呈现。后腚被痛击的戴良在亲兵的保护下冲向山谷里的大部队,这个时候正规军们只有一个想法,大家尽量的凑在一起重新组织战阵,击杀些许的敌军还是有可能的。

    一进山谷,戴良便觉得自己的后背凉气森然。这个山谷果然是个死地,这一点刚才那个家伙已经提醒过自己,现在看来这个家伙就这句话称得上货真价实。

    傅佥的两千精兵死死的守住了山谷北口,蒋舒则与后期赶到的第十三军的一个师把戴良的退路牢牢封住,交趾的正规军蜷缩在山谷中央,享受着来自于峭壁半腰大汉劲弩带来的快感。

    戴良的感觉是快哭了,麾下的士卒几乎没有什么反抗便倒地的倒地哀嚎的哀嚎,眼神灵活的则窜到一些乱石的后边,胆战心惊的躲避着箭矢的攻击。

    戴良就躲在一块大石头后边,欲哭无泪的查看着战场中间的形势。箭雨这个名词自己多次想象过,但亲身经历还是第一回。

    突然,浓密的箭雨停歇了下来,山间传出来邓艾的声音:“大汉龙骧第二军邓艾,请对方首领答话。”

    戴良一抖身上的灰泥抖擞着精神责问道:“我乃大吴交州刺史戴良,汉吴两国素为盟友,本该同心协力讨伐曹魏。今日,西蜀夺关斩将侵犯我大吴国土,试问如何向天下人交待。”

    邓艾呵呵一笑磕磕巴巴的说道:“败军之将也敢妄谈军国大事。圣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江东知道汉吴两国是盟约之友,又为何安排人手唆使苗贼背叛大汉,祸乱我大汉南部。我皇陛下悲天悯人,不愿两国刀兵相见,但我等身为大汉龙骧,自当奋勇向前剪除祸乱,以解决陛下心头之忧。”

    戴良眼神微显慌乱,虽然安排人手到大汉去捣乱是大吴的一项基本国策,但绝对不能明目张胆的进行,这样的事情要是公示天下,其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一派胡言,”戴良狰狞着面目狂吼道:“你们大汉有乱民肆虐,那是因为朝政不修恩德不广所致,与我大吴有何关联。今日,你擅自撕毁盟约侵犯我大吴国土,我东吴大帝自会跟我等做主。”

    戴良的那一丝慌乱被邓艾敏锐的察觉到,再听到他后边勉强的争辩,最后都发展到让自己的主子来找回场子了,心中更加的认定自己的推断的真实性。

    哈哈大笑着,邓艾说起话来也不结巴了:“大汉龙骧云集南中,苗乱被平定指日可待,大汉和江东到底是谁背弃盟约,等将军与那苗人的首领在成都会面自然清楚。现在,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如果还不主动投降,我将视各位是要顽抗到底了。”

    袅袅的青烟升腾而起,缠绕在山谷中所有人的心头。几个偏将悄悄的交流了下眼神,同时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大人,大军被西蜀团团围困危在旦夕,末将以为此时形势已不可逆转,不如举手而降。”

    “大人,交州本身就是大汉的领土,咱们也都是土生土长的交州人,又何必为孙权卖命,请大人明察。”

    “胡说八道,咱们领兵在外,但家眷还都在龙编。如果咱们投降了西蜀,那龙编留守的东吴之人一定会把咱们的家眷碾为齑粉。”

    “哼,孙家之人在龙编的作为大家又不是不知道,除了每天向咱们要这要那胡作非为,还做过些什么。以末将看,还不如趁着西蜀大军至此,咱们倒戈一击,说不定还能保全家族的安全。”

    “大人,这一年大汉的变化真是不小,连那些逐利的商人对它都从心底认同。而年初重挫曹魏司马懿,据说打得曹魏狼奔豸突都没有还手之力。再想想这些年,江东和曹魏之间自赤壁之后多次大战胜少负多,两相对比大汉的军力明显超出江东许多。圣人云,良臣择主而事,交州脱离江东依附大汉正其时也。”

    -------

    众人叽叽喳喳的咋呼意犹未尽,戴良却悲催的发现那柱香只剩下一半了。双手连连摆动制止了众人的噪杂,眼前的局面已经够混乱的了,你们是不是得给大人我一点时间来考虑呢。

    不过众人的说辞也并非没有道理,咱们之所以跟着东吴的屁股后边转圈,不还是为了交州不被战火侵蚀麽。

    成都这年把的表现确实醒目,南中的开发蒸蒸日上说明,成都对咱们这样地处偏南的地区也能一视同仁,如果那邓艾能够答应咱们与南中一样的待遇,归顺大汉也算是给交州一个交代。

百度搜索 唐朝的事 天涯 唐朝的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唐朝的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兰兰的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兰的云并收藏唐朝的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