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东流儿 天涯 东流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司马昭心有不甘的摇着头说道:“蜀汉总不会三两日就知道细节,有些事情早已制定完备,比如毓藤斋一行就非常的关键,现在这个时候撤出,真是得不偿失啊校园全能高手。”

    荀桀急忙说道:“公子如果轻身犯险,万一一招不慎则有可能满盘皆输,再无转圜的余地。再说了这些时日都是荀桀招摇在外,由我代替公子应该也能蒙混过去。”

    司马昭轻轻的摇了摇头,苦恼的说道:“先生是一聪颖之人,自然也知道此行的重要,如果我现在就脱身而退,实在是---哎。”

    荀桀恍然大悟,大都督已经五十五岁了,眼看着就要进入到风烛残年的阶段。而现在司马家族的世子由谁来继承,大都督还没有明言。司马昭两兄弟又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虽然表面上兄弟和睦,但牵扯到这件事旁人还真说不清楚。

    这次大都督派遣两兄弟同时到蜀汉行事,还各自配备了一套人马,很显然是要通过这件事考量一下两兄弟的才干。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确实让司马昭骑虎难下,如果没有收到成效,他自己就先行撤退,恐怕会给大都督留下不好的印象。

    皱了皱眉头,荀桀说道:“公子,明知事不可为还要强行为之,绝对不是大丈夫所为。就算是公子不离开蜀地,也一定要离开成都这个凶险之地,某虽不才,甘愿留守此地,继续实施计划。”

    司马昭感动的说道:“先生可知道,这么安排却是要陷我于不义啊,我怎么能不顾其他人的安危,而自行趋利避险呢。况且如果发生了不测,先生便深陷险地,不好脱身了。”

    荀桀拱手道:“世事难料,凶吉不可测。荀桀本是一碌碌草民,能得到大都督赏识和公子知遇,已属大幸,只能如诸葛孔明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能报答大恩。公子请不要再推辞,可在城外别院静候,看荀桀替公子成就大功。”

    司马昭定定的看着荀桀,不停的摇动着紧握的双手道:“先生大义,海内尽知。大魏可一日无昭,决不能无先生,如果断定此间事不可行,先生可自行决断去留,昭自会在城外接应先生归来。”

    荀桀躬身一礼说道:“公子盛赞,荀桀愧不敢当。此处别院庞会并不知晓,就算是他叛国投敌也无妨。”

    司马昭扶起荀桀,定定的说道:“先生要审时度势,如果事不可为就迅速脱身,还望先生切记,”

    荀桀被司马昭的言辞感动,频频的躬身施礼,收拾起心情急速的把撤退计划想了一遍,说道:“公子,荀桀不能随时在公子身边听用,还请公子多加保重。一旦发生变故,公子可安排数人一路沿江东向,直到东吴,这一路作为疑兵混乱蜀汉视听;公子则轻车简从取道汉中经汉水回返上庸,虽然风闻汉中正在由费祎吴懿整军,但公子只要行动迅捷,想必他们的反应不会那么快捷。”

    司马昭心中赞叹,这个荀桀短短的一会儿工夫已经计划好了撤退的策略,确实是个大才。

    荀桀接着说道:“一切都是按照最坏的结果推论,公子此行须得尽量隐蔽行踪,万万不可再轻易露面。”

    略微沉吟了一下,荀桀开口问道:“公子,随从之中有一人名叫邓艾,此人虽然口吃不伶俐,但据我观察,其才干高荀桀十倍,还请公子重用之。”

    司马昭一愣,闷闷的说道:“邓士载是典农都尉出身,屯田农桑的本事应该是不错的,但不至于让先生如此盛赞与他吧。”

    荀桀微微一笑道:“公子,这个邓士载确是个大才,虽然年近四十,但因为身份的原因和口吃的毛病,一直没有什么才名,因此才没有得到重用,不过这一次蜀地之行,我可以确信了。”

    司马昭大惊道:“先生请说。”

    荀桀说道:“第一,大都督识人用人的能力毋庸置疑,邓士载深受大都督赏识,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第二,这次前来蜀地的途中,每到一处他都会勘察地形,曾经有一次我看到他在推演军阵,便随便问了几句,他的回答竟然让我震惊。”

    司马昭愕然道:“还有这事?”

    “荀桀可做参军,邓士载则是个帅才。行军布阵临机决断,我远远不如。”荀桀高挑着拇指赞叹道:“荀桀推举此人辅佐公子,再无后顾之忧了。”

    司马昭呆呆的坐着,一言不发。说实话,从内心里对这个邓艾还是比较的厌恶,不仅仅是因为他说话结巴,关键是这家伙至始至终都跟大家伙若即若离的,好像没有要融入到所有人中来的意思。

    荀桀的为人司马昭很清楚,恃才倨傲这个文人的臭毛病,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看到荀桀如此推崇邓艾,确实让司马昭内心一惊,同时对这个邓艾又充满了异样的感觉。

    荀桀悄悄的离开房间,不一会儿就带着一人回来了。

    看着邓艾虽然不高但却雄壮的身躯,十足一个武夫的形象,上下大量了一番,司马昭悲催的确信,智慧这两个字是怎么都不可能安到这厮的身上的。

    荀桀突然笑了笑,打破沉寂说道:“士载,公子有些问题要向你咨询。”

    邓艾目无表情的冲着司马昭施了一礼道:“艾艾已经知晓。”

    荀桀的表情有点复杂,急忙问道:“愿闻其详。”

    在司马昭和荀桀的注视下,邓艾结结巴巴的将自己的判断叙说了一遍。

    司马昭长身而起,呆呆的站立当场。

    荀桀则是大惊失色,急赤白脸的问道:“庞会之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邓艾依旧一副古井不波的神情,说道:“庞子秋为人鲁莽,立功心切,院中人员只有他人无影踪,只怕不是什么吉兆;公子深夜召见,代表事出紧急;因此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庞子秋误了公子大事。”

    司马昭点了点头问道:“你是什么时候推断出来的?”

    “邓艾今夜负责巡查,知道子秋在外未归,等到奉倩先生来找,说公子有急事召见,才恍然大悟。”

    荀桀拍了拍邓艾的肩膀说道:“庞子秋单独行动被捉,目前不知死活,公子与我正在商量对策,想听听你的想法。”

    邓艾一抱拳:“先生已有定计,无需艾多言。”

    司马昭呵呵笑了起来:“士载但说无妨,呵呵。”

    邓艾看了司马昭一眼,沉声说道:“公子请移居城外避险,先生在成都实施大计,一举两得。”

    司马昭故作生气的说道:“奉倩是我的臂膀,我随时都有问题要向他咨询,我看还是士载留在成都施行计划,我与奉倩先生在城外静候佳音。”

    邓艾一揖道:“成都各大家族都知道先生而不知邓艾,因此先生是实施计划的最佳人选,其他人无法替代。而以先生的才识,只怕如何回转大魏的计划也已经制定好了,公子只需要依计而行即可。”

    司马昭和荀桀互视了一眼,同时大笑起来。邓艾则垂手恭立,面无表情。

    司马昭非常的满意,邓艾前边的判断与荀桀基本一致,说明他才识敏捷,而对撤退计划绝口不问,则恰恰说明此人知道进退,如此张弛有度的大才,让司马昭顿时欣喜若狂。

    荀桀止住了笑声,说道:“请公子同意荀桀和士载的计划。”

    司马昭沉声说道:“就依先生安排。这边的事情还要尽快的告知大公子,他在广汉不知道施行的如何。”

    荀桀略一思索回答道:“前些日子得知,大公子在广汉的进展好像不太顺利,广汉李家一门三杰,其中两人为蜀汉捐躯,尚存的李邈虽然孤傲,也因马谡之事被诸葛亮遣回,可惜的是大公子与他接触了几次,但这个人自恃清高,没有容人之量,所以事情并不顺利。”

    司马昭可惜的顿了下足道:“本来万事俱备,只可惜庞会节外生枝,如今之计该当如何是好,还请先生教我。”

    荀桀道:“发生了这次行刺事件,蜀汉人心惶惶是一定的,如果在这个时候咱们制造一些杨仪和李邈的乱言,应该能够达到混乱西蜀,浑水摸鱼的目的。”

    向宠接到了侍卫的汇报,早已经在皇城里等候,接到陛下的车马后二话不说就展开了行动圣堂。按照陛下的要求,庞会被蒋斌秘密的押在一处地牢,按照陛下的说法,这个地方就算是一只苍蝇要出来,也得全身体检才行。

    看到陛下这次是真的怒了,所有人都暗自的吸了一口气,脚步快捷的将陛下的安排处理妥善。

    向宠陈袛等人陪着刘山在寝宫里,头晕目眩的看着咱们陛下转圈子。刘山的心中也是一团乱麻,今晚的这一幕透露着太多的不可思议。

    如果惊马事件还是有预谋的,那这次去茶馆勘察地形可是自己临时的决定,身边的所有人都在自己的视线里,这个刺客是怎么得到的消息,而且还准备的如此充分,出手的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

    要不是赵立舍生忘死,那柄锋利的战刀估计就划到自己的身上了。

    “牛二”刘山想起一件事情,叫进来牛二问道:“刚才发生的事情,你有段时间在外,把你那边发生的事情给大家说说。”

    牛二正在为赵立的伤势担忧,听到陛下的问话顿时大眼一瞪,瓮声瓮气的说起了自己出门后的经历。

    众人听完也都是一头雾水,这个牛二说的事情好像跟刺客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这个刺客本身只是在酒楼里喝酒,出门时正好碰到了牛二。

    牛二注意到这厮,仅仅是因为这厮人高马大的比较引人注意,于是就多看了一眼,可这厮的注意力却完全没有在牛二的身上,他的眼神凌厉的方向却让牛二看出来这厮的一点企图,再加上这个家伙竟然悄悄地爬到房顶监视陛下,更让牛二确信自己的判断。

    按照牛二的说法,如果不是这厮看到陛下时散发出一种阴狠的眼神,而这个眼神又恰巧被自己扑捉到,那也就不会发生牛二悄悄的跟着这厮上房揭瓦,也就有可能让他的这次行刺计划收获成功变成了可能。

    正所谓有得有失,如果按照牛二原先那种鲁莽的品行,庞会的计划估计就只能在房顶就被他恶狠狠的终止,可现在的牛二经过刘山几个月的耳熏目染,竟然也想使用使用诡计,看看能否查处刺客的身后主谋,可惜的是阴差阳错差点导致了刺客行刺成功。

    牛二的表达虽然有些混乱,但屋里的大臣已经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从赵立的受伤情况能够看出,这个刺客的能力还是很强大的,算计也很全面,不然赵立这么好的身手,也不会一两招就被重伤倒地。

    好在陛下洪福齐天运气不错,有了牛二这员福将,及时的发现刺客的行踪,并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保全了陛下的性命。

    擦去额间的冷汗,向宠已经跪倒在地请罪道:“陛下,臣疏忽了,请陛下治罪。”

    刘山扶起向宠,定定的说道:“爱卿不必如此,这次出行没有告知爱卿,倒是朕的错失。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不然朕在明敌在暗,这个滋味真不好受。”

    向宠说道:“从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臣觉得这次行刺好像是刺客的临时起意,不然的话有很多都解释不通。”

    刘山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朕去茶馆是临时决定的,根本没有时间让他们准备行动计划,除非是他们一直在寻找机会。”

    陈袛猛地接了一句:“陛下,会不会是与惊马事件有联系,上次行刺未获成功,这次碰巧遇到后便立刻展开。”

    刘山点头道:“首先这个惊马行动是不是有意而为,现在还都是推测,很多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如果这两件事情都是早有预谋,制定计划之人心思之缜密,我辈就自愧不如了。”

    陈袛又把所有的细节仔细的过滤了一遍,不忿的说道:“陛下,如果设计这个计划都能把陛下的临时起意考虑到,臣以为不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是把所有的人分散开来,在成都的各处守候,一旦出现机会便放手施为。”

    向宠大惊失色道:“要是这样,刺客恐怕不止这一人。”

    刘山陷入了沉思,这件事情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寝宫里陷入了寂静,很多事情纷至沓来,但总是模糊不清。

    王公公焦急的看着刘山,轻轻的说了一句:“陛下,那个茶馆的小二不知道认不认识这个刺客,不行让他来辨认一下。”

    刘山一愣,立马狂喜。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混乱的叫道:“晕头了晕头了。”

    急忙吩咐把那小二找来,去辨认下刺客的身份,又在心中不停哂笑自己,毕竟不是破案的专业人员,放着小二这个完美的目击证人不用,自己却在这儿苦思冥想着各种可能,这不是费力不讨好么。

    门外传来老神仙求见的声音,刘山急忙唤了进来。听完赵立的伤情和后续处理,刘山便把赵立郑重的托付给了老神仙大驾,并嘱咐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赵立的身家性命。

    时间缓慢的滑过,更夫的梆子声证明现在已经到了夜半子时。

    向宠已经从蒋斌处得知,经过小二的辨认,刺客就是他见过的那些人当中的一个,当时就是因为这个人才引起他的注意。

    “奉宗”刘山说道:“这个小二暂时不要再去茶馆了,就安排在你的手下,让他协助曹安尽快的找到目标,记住不要打草惊蛇,但一定要尽快的摸清情况。”

    陈袛还没应诺,门外就传来通报,曹安回来了。

    一进来,曹安就跪倒在地道:“小的请罪,陛下受惊了。”

    所有的事情再次说了一遍,曹安大汗淋漓的说道:“陛下放心,小的就是不吃不睡,也要尽快的找到这些人。”

    “街角发生的打斗,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曹安你一直在外边,这个事情有没有什么发现。”刘山追问了一句。

    曹安一揖道:“陛下,刺客选择的行刺地点恰好是拐过街角的阴暗处,而发生打斗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从大街上看过去,如果不是有人经过,就不会有人发现。”

    刘山一点头,说道:“很好,这件事情一定要保密,告诉你们下边的士卒,谁敢泄露一星半点,按照军法从事。”

    众人顿首应诺。

    “叔延将军,禁军从现在开始外松内紧,全力配合奉宗等人查破此案,另外城外四大营的军士也要加强戒备,各处驿站码头都要安排密探监控,一旦查清楚缘由,捕杀行动必须雷霆万钧,不可让一人逃脱。”

    向宠一抱拳,大声唱和道:“谨遵陛下将令。”

    看看暂时也不会有什么进展,刘山便让众位大臣散去,自己则坐在床边咬牙切齿的发着誓,nnd,不管这次是谁,只要抓住就灭了他一百族。

    “啪”的一声脆响,司马昭手中的瓷杯应声落地粉身碎骨。荀桀衣衫不整的站在司马昭身侧,一脸的焦急暴露无遗。

    “庞子秋误我大事。”司马昭全身颤抖着吼道:“真没想到,堂堂大魏壮侯之后竟会是如此莽撞匹夫,可惜了当年庞德令明公白马将军的威名。”

    荀桀渐渐的清醒了过来,急切的说道:“公子,子秋陷落生死不知,如果当场战死,名节尚且可以保住,如果是被生擒,那么最可怕的就是如当年于禁一般降了蜀汉,这样的话就万事休矣。如今之计,只好请公子立刻启程回都,此地已经不可久留。”

    司马昭心中清楚的知道这个结果,但要是这样就灰溜溜的返回,不知道父亲对自己的印象会不会大打折扣,烦闷的甩了刷头沉声说道:“现在回返会不会有点反应激烈,如今庞子秋是个什么情况还不得而知,万一不是最坏的结果,咱们的大计倒也不会受到多少影响。”

    荀桀大惊失色,这个风险可是不能随便的尝试。万一庞会投降,再把所有的细节告知了蜀汉,那咱们的计划就相当于一张告示,谁都能按部就班的设计好陷阱等咱们的人跳进去。

    一拱手,荀桀焦急的劝解道:“公子万金之躯,绝对不能冒一点风险,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咱们的计划存有泄露的可能,那公子身为主帅,就必须立即脱离险境,否则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可要是这样就放弃了,咱们这几个月的心血就算是白费了,多费了钱财还好接受,可诸葛亮身死给蜀汉带来的乱局却是再也不会出现了。”司马昭愤愤的说道。

    荀桀一揖道:“公子即刻动身回转,荀桀不才,愿在此处继续施行原定计划。”

    司马昭抓住荀桀的双手,动情的说道:“先生不可,万一有什么不测,则我大魏的损失更是巨大,这个提议不要再说。也罢,如要回转咱们就一起动身,在边境处打探消息吧。”

    荀桀激动的再次躬身道:“公子的爱护之情荀桀牢记在心。但请公子听我一言,蜀汉的乱局稍纵即逝,咱们的计划也刚刚收到成效,如果就此放弃确实可惜,荀桀愿意替公子施行下去,以报大都督和公子提携之恩。”

    司马昭大喜道:“原来先生已经有了成数,快快请讲。”

    荀桀一抿嘴说道:“其实也简单,根据杨仪和李邈的为人,散步一些言论,在这个时候,想那刘禅和他的大臣们还能怎么应对,无非是斩杀二字。只要达到了让蜀汉混乱的目的,牺牲下这两个人对我大魏来说无妨。”

    司马昭终于露出了笑容,呵呵的说道:“杨仪、李邈都是蜀汉的重臣,也都是代表着各大家族的利益,如果这两个人被斩杀,确实能够引起蜀汉的不安,呵呵。诸葛亮啊诸葛亮,父亲对你的评价现在看来完全正确,你的用人选材方式确实存在着问题。”

    荀桀也展颜一笑道:“大都督曾言,诸葛亮事必躬亲,死后必然会带来权利的巨大空缺,咱们只需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让蜀汉荆益两地的士族为了这个空缺全力相争,引起啥样的后果都不为奇。”

    司马昭搓着手道:“如是这样,我此时离开也会信心满满,完成了这项任务,也算没有辜负大都督的一片信任。”

    看看左右再无其他事情,荀桀邓艾急急地告退了出来,留下司马昭一人在房中长吁短叹。

百度搜索 东流儿 天涯 东流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东流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大师段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师段位并收藏东流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