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东流儿 天涯 或 东流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听完这些,刘山也混乱了流云飞秀。眼前的这几个人,恐怕清楚事情始末的也就蒋琬一个人,向宠是前几年经诸葛亮的推荐才接手禁军,而陈袛更是自己来了之后才暂露头角的,不清楚这些事就很正常了。不过,他们几个正常了,王公公被害这件事就杂乱了。这个年代学**的应该不多,更何况这些专门做杀人越货勾当的杂碎,有哪个不正常的下毒杀了王公公,然后还能高兴的看着别人执掌大权呢。
蒋琬的一席话,屋里的众人顿时缄默了下来。陈袛左顾右盼的轻声说道:“首相大人说的这几个人,听着应该年事已高,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蒋琬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他们比王公公还要大上十来岁,想来应该已经七十多了。”
陈袛冲着刘山一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三位可以排除了,真正的元凶应该另有其人。”
这番对话使得众人顿悟,众说纷纭的议论了起来。陈袛的说法不错,这几位已经年逾古稀,估计也没有几年了,十几年前放弃了极权的他们是不可能在这个年龄犯下作乱的大罪的。不过排除了这几个人,在他们之下的这个阶层可就有二十多人了,要从这么多的人中筛查出嫌疑人,难度增大了不少。
刘山伸手制止了众人的喧杂,开口说道:“叔延将军,你把有嫌疑的二十几个人的名字写在这张纸上,咱们挂在墙上来一个个的分析。”
向宠抱拳允命,不一会儿,一张写满了人名的白纸便贴到了墙上。众人纷纷围了上来,浏览着名字开始了各种设想。
黄皓,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他的名气甚至直逼常年跪在岳飞岳爷爷铜像前的那位,也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楷模。
在刘山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心中几乎已经认定,最大的嫌疑便是这位。不由得刘山的脑海里出现了自己刚刚认识王公公时的画面,那个时候自己就为身边的人是王公公而不是黄皓疑惑过。
现在还有一个疑点,黄皓的排名还在许多人之后,仅仅是太后宫里的一个宦官,他又是怎么能够力压群太监上位的呢。
书房外响起牛二的声音,映入了众人的耳膜:“小翠姐姐,你来了啊。”
“太后有旨,请皇上到永安宫一叙。”小翠婉转的声音,在牛二的杂音映衬下,十分妖娆。
刘山明白王公公的死讯估计太后已经知道了,现在叫自己过去一定跟这件事情有关。吩咐众人继续排查嫌疑,自己则带着牛二等人跟着小翠兵发永安宫。
小翠看了看陛下的车仗,伸手扯了下牛二的衣袖道:“牛二啊,姐姐刚知道王公公的事,真不敢相信他就这么走了,你可要节哀啊。”
牛二擦了一下眼睛,眼珠子通红的说道:“俺现在就一心准备做一件事,等到陛下查明了是谁,俺就一锤把他砸死,祭到俺爹的坟前。”
小翠语气哀叹的说道:“王公公的身体一向都不太好,大家都知道,不然的话太后也不会专门让御医给他诊治,对了,这些天都是你陪着王公公,太后御赐的补药他是不是每天都吃啊。”
牛二说道:“吃啊,俺爹知道这是太后的恩典,还经常的跟俺叨唠,说有机会让俺也要拜谢太后。不过那个黑药丸子可不太好吃,需要先搓成一个个小丸子才能咽下,哦对了,你看得搓成这样的。”说罢,伸手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打开后倒出来几粒,几枚小小的黑药丸便躺在了牛二的大手中。
小翠幽怨的说到:“想来王公公也是跟着太后从荆州过来的,当年也是在太后身边侍奉,太后疼惜他也是人之常情。现在王公公一事太后的心里很不好受,自从知道他的事情后,已经哭了好几回了。”
牛二与小翠的说话,车仗里的刘山听得很清楚。心中感叹着王公公对刘家的忠心,也感叹着太后对王公公的爱护。
太后觉得自己昏昏沉沉的,王公公的死讯对她的打击不小。虽然自己跟前边的几位夫人不同,不是跟着先帝从荆州来的。但自从自己来到了刘家,王公公对自己都非常的尊重。
虽说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王公公的死讯还是让太后唏嘘不已。随着门外一声唱和,刘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太后看着刘山略显疲惫的神情,眼泪便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刘山遣退众人,急忙上前安慰:“母后,你可千万别这样,朕看了不舒服。”
太后擦了擦眼泪,轻声说道:“斗儿,让你担心了。哀家知道你对王公公的感情,你有什么别埋在心里,想哭就在母后这儿哭一场,可千万别闷坏了身体。”
刘山摇着头说道:“母后,儿皇现在只有一个心思,就是抓到谋害王公公的贼人把他碎尸万段。但是,母后,刚才听说王公公的身体一直都不好,朕怎么不知道呢。”
“气大伤身”太后爱怜的抚了抚刘山的背脊,说道:“斗儿,王公公的身体一直都不好,母后是知道的,也安排人悄悄的为他治病。之所以瞒着斗儿,是王公公担心你为他担忧。”
刘山略显悲戚的说道:“也是怪朕太大意了,竟然没有看出来这么明显的事情,王公公之事虽然让人悲恸,但儿皇还是要请母后不要太过伤心,好不。”
太后看着刘山,满目的慈爱:“斗儿真的长大了,知道关心人了。这几个月斗儿的表现让母后欣慰,每次听到一些好事情,我这心里就很欣慰。先帝的在天之灵要是知道了,也会高兴的。”
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太后说道:“一年前,王公公刚刚查出身患疾病,便跟母后商量一件事情,那就是万一哪天他不行了,由谁来陪在陛下身边,接替他的位子。”
刘山一愣,这件事还是第一次听到,一时间有些思路混乱,只好眼神游离的看着太后,一言不发。
太后继续说道:“王公公比较属意两个人,但自己却不好甄别,便哀求母后为他判别,这两个人也就在一年前被安排到母后身边来侍奉。陛下也不要埋怨王公公,说起来也是那个时候皇上的表现不如现在这么神武,王公公这么安排也有一定的道理。”
刘山心中哭笑不得,暗骂刘禅那货还真是上不了台面,王公公这么做意思很明显,就凭刘禅那猪一样的思维能力,估计他也挑选不出来一个好货,因此只好自行安排人员,接手自己的工作。
略显尴尬的神情漂浮在脸上,刘山苦笑着说道:“母后,是哪两个人还请母后详细的说说。”
听完太后的讲述,刘山深深的陷入了思考。
王公公的真正死因,现在太后甚至整个皇城里都不知道,还以为是正常的生老病死。对于这一点,刘山比较满意,毕竟是自己下的旨意,要求封锁王公公中毒的消息。
至于李靖和黄皓这两位便是王公公亲自挑选的接班人选,一年前安排到太后身边,目的是让太后观察观察,看看哪个更优秀。
这两位有个共同点,就是对皇家的旨意执行的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但在性格上却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经过一年的观察,用太后的话来说,这两个人应该还都不错,李靖沉稳黄皓活泛也算是各有千秋。
刘山听到李靖的名字,首先想到的是哪吒三太子的老爹,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塔的那位,而黄皓这个名字从刘山的内心深处早已被拍死掉了。
小翠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柔声说道:“太后,您该吃药了,晚上的药你还没吃呢。”说罢,端着一杯温水,手托瓷瓶走向了太后。
刘山心中一动,说道:“母后,您吃的这是什么药,有什么作用啊。”
小翠轻声回答道:“回陛下,这是御医专门为太后补养身体的,是用很多的名贵药材熬制的。”
刘山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刚才听你跟牛二说,王公公也每天吃药,是跟这个一样的么。”
太后咽下药丸,没好气的说道:“斗儿啊,不清楚的事情就别乱说,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吃的药怎么能一样呢。”
小翠则说道:“王公公那个是太后安排御医为王公公诊断后,专门熬制的,比太后吃的这个要稍微大一些,至于有什么区别,奴婢真的说不清。”
刘山苦着脸说道:“哎,你都说不清,那牛二就更说不清了,他那脑子跟猪有一拼。”
房间中的气氛顿时稍显轻松,太后已经摇着头不满的看着刘山,小翠更是想笑不敢笑,压抑着说道:“陛下,这些补药都是黄皓监制,要想弄清楚只需要把他召来一问便知。”
迷雾中透出曙光,刘山这会儿的心情便是这种感觉。nnd,如果不是自己先知先觉,有谁能知道这个黄皓的为人,又有谁知道他是整个蜀汉覆灭的最大推手。
现在还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这个黄皓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还是其身后有着一堆帮手还不得而知,尚需要好好的甄别一二。张镇与荀桀讨论的非常不融洽,荀桀对杀害小五子一事耿耿于怀,不停的责怪张镇打草惊蛇校园全能高手。虽然语气非常婉转,但张镇听来却是很不以为然。再说了自己下手根本没有人发现,而那具尸身又被自己远远的抛离到距离第一现场两箭之地外的荒草中,过了今夜也就只能剩下一堆白骨,还有谁能够分辨的出来白骨的主人是谁。
荀桀心中有些酸楚,这个张镇比起他那大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你难倒不清楚这个人跟踪你,一定是有人在背后安排么。现在好了,你好好的存活于世,跟踪你的人却失踪了,这不是等于告诉他身后的指使者,他们怀疑的对象确实存在着疑点么。
事已至此,荀桀立刻做出了判断,语重心长的告诫张镇,罗家是一定不能再回去了,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张镇心中也早已做出了决定,就算是自己暴露被擒,也要为司马昭创造一个好的局面。当即拒绝了荀桀的建议,自己的计划已经告知了公子,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看着张镇远离的背影,荀桀心中快速的盘算。现在必须要做的两件事,一个就是让公子迅速的撤离原先的住所,再一个就是跟阎伦的交易提前进行,这样的话,即使张镇失手被擒,咱们这边的损失也会降低很多。
荀桀的心情郁闷不已,蒋琬等人却是惶恐不安。
刘山臭着一张脸,双手撑着书案听完了老神仙和曹安的汇报。“啪”的一声巨响,书案在刘山的掌掴下连连晃动。
领略着陛下冰冷的眼神,众臣知道陛下这次是大大的震怒了。不过这也不能怪陛下,作为堂堂的一国之首,自己身边的人接二连三的被人算计,就算是脾气再好,也不可能不发火,看来今天这事陛下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诸位爱卿,”刘山冷冷的语气让众人心中一凛:“王公公对于朕来说诸位应该都清楚,赵立、小五子也算是朕的爱将,被宵小暗算朕觉得憋屈,既然他们招惹了朕,那就不要怨朕出手毒辣。叔延将军,你现在就带兵给朕击杀了那个姓罗的,还是那句话,朕不想再看到他存活于世。”
蒋琬大惊,急忙向陈袛等人飞了一个眼神,小心翼翼的劝解道:“陛下,这个罗府的车夫应该只是一名喽啰,其背后一定还有主谋,如果就这样击杀了他,有些得不偿失啊,请陛下三思。”
陈袛也是大气不敢出,轻声说道:“陛下息怒。公琰先生此言有理,现在击杀那个车夫,肯定打草惊蛇,现在当务之急便是制定下一步的策略,将其背后的指使者一网打尽,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众臣纷纷点头劝慰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刘山渐渐地平息的愤怒,不忿的坐了下来,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是朕心急了。如今之计,诸位以为该如何?”
陈袛上前说道:“陛下,综合老神仙和曹安的汇报,咱们可以得出几个定论。第一,小五子跟踪罗府车夫出城,然后被飞针一击毙命,并被抛尸荒野;第二,王公公身中慢性毒素,时间至少一年以上;第三,击伤赵立之人从口音判断是西北之人。”
刘山瞟了陈袛一眼,一言不发神情冷峻。陈袛稍稍控制了一下慌乱,接着说道:“存在的疑点有几个,小五子是否是被那车夫所害;王公公如何被下毒,又为什么被下毒;这几件事之间有无内在的联系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刘山站起身来,来回的踱了几步说道:“曹安,罗府之事是你直接负责,说说你的判断。”
曹安急忙跪伏在地请罪道:“小的有负圣恩,请陛下责罚。”
刘山一挥手说道:“现在不是请罪的时候,分析案情制定对策是当务之急,你起来吧。”
曹安站了起来,在脑子里把思路迅速的整理了一下说道:“陛下,咱们是从惊马事件发现罗府的车夫有疑点,这才安排人监控他,因此小五子之死应该是惊马事件的延续,这一点几乎可以肯定。不过,被抓获的那个莽汉一言不发,而那车夫的疑点也都是推测,他们背后的主使现在还无法确定。”
看了看陛下专注的聆听,曹安急忙继续道:“至于王公公中毒是否与上述事件有内在的联系,现在还没有迹象能够证明,因此小的也不敢妄言。”
刘山突然接过话头:“会不会是一种巧合,王公公之事与其他的毫无联系呢。”
蒋琬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不管有没有联系,这件事都需要尽快的查清,不能有片刻耽误。”
众臣急忙附和,首相大人的提议绝对是正确无比,放着一个贼人在皇城里肆虐,万一威胁到陛下的安全那可是无法想象的。
陈袛闷声说道:“陛下,首相大人所言极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快的将谋害王公公的凶手擒拿,不能有半点耽搁。”
刘山知道大臣们的想法,毕竟涉及到自己这个皇上的身家性命,两厢比较赵立和小五子之事就显得有些次要了。
“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说给朕听听。”刘山再次坐下来说道。
众人都是一呆,这个王公公中毒判断起来有些难度,他身为皇城的首席宦官,高居中常侍的位置,与宫里上至太后皇上下至大小黄门,所有的人都打过交道,想从这成千上百的人中找出凶手,无异于大海捞针。
众臣都在苦苦的思索,刘山也在迅速的开动脑筋,后世宫廷剧这样的桥段不胜枚举,现在需要好好的回忆一下加以借鉴。
想定,刘山发声问道:“诸位爱卿,王公公过世后能接替他的有哪几个,又有谁最合适。”
众人一愣,完全没有跟上陛下的这个节奏。刚刚陛下还震怒的要杀这个宰那个,怎么突然就问到了接班王公公的问题。混乱中,一干大臣也只好暂时放弃思索杀人凶手的问题,跳跃着思维开始考虑由谁来接王公公的班这件大事。
刘山并没有意识到大家的想法走了岔路,但看到大家一个个心有所属的沉思,便觉得心中纳闷,王公公手下有哪几个人最有可能接手他的位置,这个问题有这么难回答么?
“朕知道王公公的位置权利不小,所以最有可能接手的那个人也就最有可能杀害王公公,因此排查几个嫌疑最大之人,说不定就会有大收获。这样来分析可以把范围缩到最小,不知道各位为啥一言不发呢?”
众人在心中狠狠的抽了自己几个大嘴巴,一个个哀怨的看着刘山,陛下说话也是有点大喘气,害的咱们这些人脑袋里的念头上蹿下跳的极不舒服。
不过陛下的这个问题说道了点子上,顿时让众人眼睛一亮,王公公的位置咱们这些大臣倒是不会放在眼里,但在那些个宦官的眼里就不一样了,从古至今利欲熏心之人比比皆是,谁也不能保证这几个人中就没有这样的低劣品种。
思路开阔,众人的思维迅速的敏锐起来。
向宠这几年接触皇城内部最多,说起这事自然是有根有据:“陛下,要说最有嫌疑的就是常侍李德,他掌管御膳房,皇城里各处的饮食都是由他负责。这两年,太后对他也是恩宠有加,陛下对他的感官也是不错,最重要的是王公公中的是慢性毒药,需要常年不断的侵害才行,因此只有他最有条件。”
陈袛微微的摇头道:“陛下,臣以为李德的嫌疑最大反而可以说明他在这件事上没有问题。诸位大人,大家都知道只要王公公之事发生,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饮食问题,李德能够做到如今的位子不是一个憨傻之人,他负责整个皇城的饮食,就绝对不会采取给他人下毒这个让自己暴漏的手段,因此,臣以为他可以排除。”
众人听到这个分析,不自觉的纷纷点头。陈袛的判断符合常人做事的规律,做坏事谁也不会轻易的让别人怀疑到自己。
刘山问道:“嗯,爱卿分析的不错,那还有谁嫌疑比较大呢。”
陈袛想了想说道:“陛下,以臣所知,除了李德之外,还有两人最有嫌疑。一个是掌管陛下印玺的常侍赵已,一个是负责宫内事务的大长秋董平,这三个人在王公公西去后都有可能接任中常侍之职,因此他们的嫌疑也就最大。”
蒋琬想了一想说道:“陛下,据臣所知,这几个人极得先帝和太后的信任,王公公对他们也很敬重。当年先帝病亡,王公公仅是陛下身边的常侍,地位还在这三人之下,在中常侍的位置上太后本来属意从他们三人中选取,但他们商量之后推选了王公公,理由就是陛下年幼登基,需要一个人尽心的照顾,而王公公身受先帝嘱托,很得先帝信任,再加上王公公陪伴陛下多年陛下很是倚重,因此,这三人说服了太后,这才有了王公公连升两级成为了中常侍。如果说他们为了夺权而谋害王公公,实在是有些说不通。”
百度搜索 东流儿 天涯 或 东流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