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读书随笔 天涯 或 读书随笔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月天的《故事海》我久想读一读印度古代的那部故事集《故事海》,可惜买不到这部
书。我曾记起过从前见过许地山先生藏有这书,是英译本。他是研究《佛
经》文学和梵文的,自然不能不备有这部印度古典文学的泉源作品。
许先生去世后,遗书都存在香港bbr>?</abbr>大学的冯平山图书馆内。十多年前
我经常到那里看书,见到这部《故事海》仍在他的藏书架上,总想找一
个机会细细的读一遍,一直因循未果。后来听说他的全部藏书,包括那
些很难得的道教著作,一起卖给了澳洲一家大学新设立的中文学院。这
一来自然更不容易有机会读到这部书,自己心里很懊悔错过了机会。前
些时候读国内新出版的季羡林先生译的《五卷书》,这也是与《故事海》
相似的故事集,不过规模较小。季先生在译序里也提起了月天的这部《故
事海》,又挑起了我要读这部书的愿望。我再向当年负责保管许先生藏
书的有关方面去打听,这才知道当年卖到澳洲去的只是中文藏书,至于
西文藏书则大部分仍在这里,于是赶紧托人去询问借阅,终于借到了许
先生旧藏的这部《故事海》,多年的宿愿终于实现了。
月天的《故事海》,根据梵文音译的英文,是<q>.</q>作:
Somadeva:"Kathasarit Sagara"
我不懂梵文,将作者的名字 Somadeva 译成月天,是根据季羡林先生
所译的。许地山先生所藏的这部英译本,是相当珍贵的,是一九二四年
伦敦一家书店出版的限定版,共十巨册,印了一千五百部,编有号码。
许先生所藏书的这一部,编号第一千五百,该是所印的最后一部了。这
个译本后来是否重印过,我不大知道。不过多年以来,我一直想买这书,
好象从不曾在外国书报刊物上发现过这书的广告。
这部《故事海》的英译本,因为是限定版,排印纸张都十分讲究,
装订也坚固大方。每一册上有许地山先生自己的签名,还有一个圆形的
"面壁斋"图章,这是他的斋名。在正文的第一页上,他还用红笔写了
"故事海"三字。他一定也很喜欢这部书。由于是限定版,在当时买起
来一定也花了不少钱。
原来的英译者是塔莱(C.H. Tawney)。这个版本则是经过潘塞(N.M.
Penzer)的整理和注释,卷首并附有英译者的生平和汤白爵士( Sir
R.C.Temple)的介绍。
《故事海》的编著者月天,他的身世不详。在这个故事集的卷末,
附有他自己的一首小诗,曾简略地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后人所知道的,
也就仅此而已。
他自述曾任喀什米尔的阿郎达王的宫庭诗人,为王后苏雅伐蒂讲故
事,这才写成了这部《故事海》。据考证,阿郎达王在喀什米尔的统治
时期,是在公元十一世纪,他在一零八一年自杀。在位期间,父子争位,
是一个血腥混乱的统治。大约也正因为如此,王后苏雅伐蒂才那么对听
故事感到兴趣。她在阿郎达王火葬时,也投火殉夫而死。
生于十一世纪的月天,是一个婆罗门。正象一切流传下来的古代故
事集那样,我们与其说月天是《故事海》的著者,不如说他是这个故事
集的编者。因为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各有来源的,有的在当时流传已
久,有的则采自其他的故事,有的由他整理、改编、加工、汇集在一起,
形成了这个故事的大海。
《故事海》的主要来源,据月天自己的介绍,是取材于印度古代的
一部更大规模的故事集,名为《大故事》("Brihat Katha")。这些
都是写在贝叶上的手钞本。据说在上古时代曾被人焚毁了六十万叶,到
他的时代只存下十八三七年--一九二二年),是剑桥大学出身,后
来在加尔各答大学任教多年,因此有机会研究梵文。他的《故事海》的
最初译文,是在一八八零年在印度出版的。
百度搜索 读书随笔 天涯 或 读书随笔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