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香港方物志 天涯 香港方物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水与书籍的灾难

    除了火之外,我们便要将两种形态的水,流质的与蒸发的,列为书的最

    大的毁灭者了。整千整万的卷帙,曾经实际上沉溺在海里,连同照管它们的

    那些水手,不再为人所知道。狄斯拉里曾提起,一七○○年左右,有一位胡

    特先生,是荷兰密特堡格的有钱的绅士,曾经化装为中国官员,在中国纵横

    旅行了二十年。每到一处,他便搜集书籍,后来,他的丰富的文艺宝藏终于

    装船准备运往欧洲了,可是,这是他的祖国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些东西从来

    不曾抵达它的目的地,因为这艘船在风暴中沉没了。

    一七八五年,著名的麦菲?比内里氏去世了,他的藏书是举世闻名的。

    这是经过比内里氏家族累世搜罗而成的,包括大批的希腊、拉丁以及意大利

    著作,许多都是初版珍本,有美丽的描金装饰,以及许多从十一世纪至十六

    世纪的手稿。全部藏书由遗嘱执行人卖给了巴尔玛尔的书籍商爱德华先生,

    他将这些书分装了三大船,准备由威尼斯运往伦敦。在地中海为海盗所追,

    其中一艘被掠了,强盗怨恨船上不再有其他任何珍宝。便将所有的书都抛入

    海中。其余两艘幸而脱险,能够安全的卸了它们的货物,后来在一八八九年

    至九○年,这些曾经濒于毁灭的书,在康都特街的大拍卖室拍卖,卖了九千

    镑以上。

    这些强盗,比起莫罕默德二世起来,就值得原谅多了。他于十五世纪攻

    占君士但丁堡之后,除将这圣城任由他部下放纵的兵士掳掠外,又下令将所

    有各教堂的藏书,以及君士但丁大帝的伟大藏书楼所藏的稿本十二万卷,全

    部抛入海中。

    在雨水的形式下,水时常要造成无可补救的损害。幸亏直接的水湿很少

    在藏书楼发生,但是如果不幸发生了,那损害就非常厉害,而且如果时日长

    久,纸张的质料抵不住这<cite></cite>有害的侵袭,逐渐糜烂,终于一切纤维都消失了,

    纸张变成了一堆枯白的朽块,一触之下便碎成粉末。

    目前英国的一些古藏书楼,很少再象三十年前那样荒废无人照料了。那

    时,我们许多学校和教堂藏书楼的情形,简直令人心寒。我可以举出许多例

    子,尤其其中之一,有一扇窗扉破裂了许久,始终无人过问,以至长春藤攀

    了进来,缠绕在一列书上,而这些书每一册都是在价值几百镑以上的。到了

    雨天,雨水便象经过水管的引导一样,从这些书的顶上,浸湿全部。

    在另一处较少的藏书中,雨水从天窗直接漏到书架上,不断的淋湿着书

    架顶层,这上面有卡克斯顿和其他英国古版书,其中的一册,虽然烂湿了,

    后来获得慈善委员会的许可仍卖得了二百镑。

    德国,这欧洲印刷术的诞生地,似乎也任随这类损害发生而不加防止,

    如果下面发表在《学院》(一八七九年)这刊物上的这封信,内容可靠的话……

    “在过去相当的期间内,瓦芬布台尔的藏书楼的情形,是最令人难堪

    的。建筑物的不安全的程度,到了一部份墙壁和屋顶已经坍毁的程度,其中

    所藏的书籍和原稿,有许多已经暴露在潮湿和霉烂中。已经有呼吁书发出,

    要求不要为了经费缺乏的问题,任随这宝贵的收藏归于毁灭,又指出因了瓦

    芬布台尔目前已不是知识中心,应该将这收藏移到布鲁斯魏克去。不该为了

    虚伪的感情问题,为了纪念这藏书楼的创立者莱辛,妨碍这计划的实现。莱

    辛本人就会是第一个主张首先要顾及这藏书楼本身和它的功能的人。”

    瓦芬布台尔的藏书是名贵非凡的,我只希望这以上的报道是夸张的。如

    果只是为了缺乏一点小钱去修理屋顶而使这收藏受损,这将是这国家的永久

    的耻辱。德国有那么多的真正爱书家,会酿成这类的一种罪行,几乎是令人

    不肯置信的。(原注:此文作于一八七九年,后来已经另建了一座新建筑。)

    在水蒸气形式的水,是书的大敌之一,那潮湿同时侵袭着书的外面和内

    面。在外面,它促成生长一种白霉或白菌,蔓生在书页的边缘,以及书脊<bdi></bdi>装

    订的合缝处。这虽然很容易抹去,但是在那白霉发生的地方,会始终留下一

    块显明的痕迹。在显微镜观察之下,你可以发现每一块白斑都是一座雏形的

    森林,那些可爱的小树,都长着美丽的白色树叶,树根都深入书皮,摧毁了

    它的纤维。

    在书里面,潮湿又能滋长那种丑恶的黄斑,这时常损坏了插图和精印的

    书籍。这种黄斑,尤其喜欢侵袭十九世纪初叶印行的书籍,那时制纸商刚刚

    发现了破布漂白的方法,能制出洁白的纸张。这种纸张,因了漂白关系,它

    本身已经蕴藏着一些腐烂的种子,一旦暴露在潮湿之下,立刻就发生变化有

    了黄斑。狄布丁博士的有关目录学的著作大部分都受到这样的损害;虽然他

    的目录并不正确,但是印刷插图那么美丽而且充满了逸话和琐闻,所以见到

    他的这些超越的作品充满了黄斑,实在使人心酸。

    在一座全然干燥温暖的藏书楼中,这些斑点也许不致继续发展,但是许

    多公家的或私人的藏书楼,都不是每天有人应用,因此便时常受到一种误解

    的损害,以为只要大气保持干燥,严霜和长期的酷寒<var></var>对于藏书并无损害。而

    事实上却是,藏书绝不应使其真正的长期受冷,因为一旦溶雪天气来到,气

    候转成和暖,那 79cd." >种充满潮湿的空气,便会钻入最隐僻的处所,侵入书与书,

    甚至书页与书页之间<dfn></dfn>,而在它们寒冷面上留下潮湿。最好的预防方法,是该

    在严霜天气下保持藏书楼气候的温暖。那种在严寒之后的突然加热是无用

    的。

    我们最坏的敌人有时会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因此最好使藏书楼免于潮湿

    的方法,乃是使我们的敌人化为热水,在楼板下装设水管通达全楼。目前,

    从屋外烧热这些水管的设备既如此简而易举,消费又相当低微,而它能直接

    排除潮湿的收获又如此可靠,因此只要不十分困难可以办成这件事,我以为

    总是值得办的。

    同时,任何取暖的设备,不宜越出有格壁炉之外,因为它所供给的流动

    的温度,对于书有益,对于人也有益。煤火是有许多该反对的理由的。它既

    危险,又污秽又多灰尘。从另一方面说,一座石棉的火炉,它的火块是排列

    得疏密适宜的,可以供给一座普通火炉所具有的温暖,但是却免除了它们所

    有的任何缺点,而对于一个不喜欢依赖仆人的人,可以深信即使自己拥书而

    睡如何沉熟,他的炉火也不致熄灭,一具石棉火炉实在是太有用了。

    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幻想,以为将装帧最好的书放在有玻璃门的书橱内,

    就可以获得保障了。潮湿的空气一定能透进去的,而橱内没有通气的地方,

    恰恰帮助了霉菌的滋长,这些书所遭受的损害会比放在敞开的书架上更坏。

    即使为了书籍安全,也应该排除玻璃,以装饰的钢制网格来替代。正如那些

    古老的烹饪书籍的作者,在有些特别的食谱上加以个人亲身实验的证据那

    样,我也要说,这方法是“业已试验有效”(prob-atum est)。

百度搜索 香港方物志 天涯 香港方物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香港方物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叶灵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叶灵凤并收藏香港方物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