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 或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诳心急火燎地跑来见陶应,进了屋后还鬼鬼祟祟地左右打量,见没有旁人,凑到陶应面前小声说道:“二郎,我在中继营打听到件事情。”陶应见章诳神神道道的样子,心想中继营里能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问道:“何事,说吧,别卖关子了。”
章诳说道:“中继营中有个陈留己吾来的灾民,说起去年他们县中出了一桩大事。县里有个有名的轻侠为人报仇,去了梁国睢阳,单人闯入豪族宅邸杀了人后,还得以从闹市中脱身。那轻侠亡去之后,郡县中竟然久久不能将其捕拿归案。”
陶应听章诳一说陈留己吾就知道要糟,他将韦憨安排到中继营的时候,以为没人认得他,但章诳如此心急火燎地跑过来报信,定然是新来的灾民认出了韦憨。
陶应伸手制止了章诳继续往下说,反而说道:“那灾民可是说那为人报仇的轻侠长得和中继营中某个教习有些像?”
章诳听了这话后,顿时眼睛瞪得老圆,结结巴巴地道:“二……二郎,你……你已经知……知道了?”
陶应心想这事情既然出了总得妥善解决,韦憨的真实身份现在揭露开来并不是合适的时机,但章诳既然说了,便也不能瞒他,而且,要妥善处置这件事情还得章诳帮手。
陶应从自己的书信匣子里又翻检出了去年仲阿东寄给自己的纸书,想要展示给章诳看,却不料门口又响起了敲门声。
“陶郎君,我是韩当,有事求见。”
陶应只能暂且作罢,唤了韩当进来。
韩当进来后见章诳也在里面,眉头微皱,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而平时和韩当关系不错的章诳,则略带些戒备的样子看着韩当,不知是不是想起了什么事情。
陶应把二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心里想到:“嘿,还都凑一块儿来了,不过韩当若是也来说这件事情,倒是没把自己当外人。”
“不惑,这封纸书你先拿去,到外边找个地方看一下,然后等我招呼再进来,我与义公兄有些话要说。记得,不要让其他人看到纸书上的内容。”
章诳看看陶应,又看看韩当,有些举棋不定。
陶应则没管这么多,把纸书塞到他手里说:“去吧,一会就招呼你。”章诳这才拿着纸书出了门。
韩当见屋中没了人后,也是凑上前小声说道:“陶郎君,我在中继营打听到件事情。”
陶应心中一乐,两人的说辞都一毛一样,便也一本正经地问道:“何事,说吧,别卖关子了。”
接下来韩当的说辞和章诳的也基本上差不多,陶应听韩当全部说完,问道:“这个传言什么时候传出来的?听到的人信不信,你信不信?”
“大约是昨天传出来的,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我……”
陶应见韩当捉摸不定,便也不等他说完,到门口招呼章诳进来,问道:“看完了没?”
见章诳点了点头,陶应说道:“把纸书给义公兄,让他也看看。”
韩当从章诳手里接过纸书,打开一看,前边的闲话家常他匆匆略过,后边讲述陈留己吾的故事可比他们听到的详尽得多。
韩当看完之后,和章诳四目相觑,都觉得这事情不简单,但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关窍,只能静静等着陶应发话。
“不惑,现在中继营中所有的人员籍册由谁掌管?”
“是元亨郎君掌管。”
“行,你去元亨兄长那里知会一声,让他将所有陈留己吾来的灾民全部列出来。嗯……还有陈留襄邑和梁国睢阳的也列出来。”
“喏!”
“和元亨兄长说,从新来的灾民中再料选一些人,将这三个县的人全部替换掉。至于这些替换下来的人尽快移交给三个典农部,其他人也就罢了,那个散播谣言的家伙,不惑你派一个人亲自押送,把他押解到辽东郡邹都尉处,我稍后会写一封信,你帮我转交给邹都尉。”
“喏!”
“今后中继营料选灾民编练时,上面三个县的人一概不取,己吾周边的宁陵、鄢县、柘县也尽量不要取。营中更要立个规矩,禁止乱嚼舌头,若是有人再传播谣言,你们也得好好管管。”
“喏!”
陶应一番处置说完,两人心里已经了然,这韦憨便是那灾民所说的典韦,信中提及的典韦便是和他们天天相见的韦憨。而他俩尤其惊异的是,陶应貌似早就清楚这件事情,但时隔几个月后,等到出了这一茬才和他们提起。
陶应看着他们俩人一脸迷糊的样子,说道:“其他的先别问了,你们先去处置事情吧,若是见着韦君,便当此事没发生过,明白了吗?”
“韦君?”章诳依旧有些迷糊。
“对!韦君,中继营里只有韦君,也只能有韦君。”陶应言之凿凿地道。
“喏!”
“处置完事情后,你早些回别院,陶丰从丹阳过来了,还带来了好些个乡里人,和乐正在招待他们。”
“啊?好,我知道了。”章诳为了典韦的事情心急火燎,根本没管没顾其他事情,到现在还不知道老家来人的消息,此刻知道了,倒是面带喜色地应道。
章诳和韩当告辞离去后,陶应也没了继续看信的心情,走到院中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院中载了几株树,靠北墙的是梅树,靠南墙的是桃树。
此刻正是二月上旬,因着今年有闰正月,所以此刻的梅花已经过了盛花期,渐渐开始残败,边上的桃花却刚刚迎来花期,一部分还是花骨朵,但有一部分已经开始吐露芬芳。
一阵北风吹过,刚露峥嵘的桃花在枝头欢欣跳跃,一旁的残梅却不堪折磨,或粉或白的花瓣飘落一地。
花开花落正是世间万物生生变化,但有些事情却不能任其自然。
韦憨的通缉犯身份无论如何不能暴露,哪怕是被父亲陶谦知道都是个麻烦事。这个事情只要再等上几年,待到天下大乱的时候就会迎刃而解,但现在除了帮他隐瞒住之外却没什么好办法。
话说,典韦这家伙可不是真的憨人,章诳、韩当都听说了这事,他料来也有所耳闻了吧,他又会如何应对呢?
这个疑问,并没有保持太久。
陶应观看了一会落花陶冶情操后,正打算回屋继续念书,陶茂就又引来一人。
陶应一看,得,今天的正主来了。
韦憨穿着军中的红色袍服,最大号的袍服穿在他身上也不显得宽大,但这一身整齐的装束让他显得精神抖擞。他走到陶应面前,长揖及地道:“陶郎君,在下有一事禀告。”
陶应见韦憨的神情还算坦然,尤其是他随身的长刀也没带在身上,就连拍髀也没带,显然是故意为之。陶应本就不担心韦憨能起什么歹念,他老母亲还在城中,自己对他只有恩没有仇,便放心地引他进屋说话。
“中继营的营兵选练效果不错,韦君近些时日来辛苦了。”陶应进来之后,为了调节一下气氛,先夸了他一通。
“这是在下分内之事,并不辛苦。”韦憨谦逊了几句,略一停顿,继续说道:“在下今日,乃是专程向陶郎君谢罪而来。”
见韦憨语气诚恳,语调低沉,陶应连忙举手打住,说道:“韦君且慢,我这儿有个故事,倒要先和韦君说道说道。”
韦憨刚刚鼓足了勇气,准备将自己的来历坦陈,但被这么一打岔,也只能暂且听陶应要说什么。
“我去岁在济阳过年的时候,结识了个好友,他是成阳人,名叫仲阿东。他与我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互相投契,之后常有书信来往,即便是我来到幽州后,也没断过。”
“去年秋天,仲阿东曾给我来过一封信,说起了南边陈留郡和梁国发生的一件事情。他说己吾有个当地有名的豪侠为了帮助襄邑某个刘氏士族报仇,孤身前往梁国睢阳,杀了故富春长李永,然后持刀戟逼退数百追击者,得以脱身。”
“我看到仲阿东的书信时,对其人颇不以为然,国家自有法度,若是人人均为报私仇可肆意行事,那朝廷制定律令又所为何来?前时,王业与我因赌斗起了纷争,试图勾结山贼对我不利,那我是否也应当以直报怨,雇一猛士刺客使其血溅三尺?”
“事实上根本不必如此,王业干犯国法自取灭亡,我只需搜罗其违法罪证,付之官府,自然有官家会明律令正国法行正义。若是人人皆因私怨就要寻衅报复取人性命,那天下岂不是乱了套了?”
陶应说到这里,见韦憨低着头不发一言,胸口起伏显然心情有些激动,说这些话当然不是刻意要斥责于韦憨,现在表明了态度,遂话锋一转道:“在我看来,那襄邑刘氏心实险恶,自家与李永有仇就想要取对方性命,明面上市恩贾义,私底下却心肠歹毒。”
“出了此等大事后,他完全可以推脱个一干二净,依旧做他的郡县右姓。可那轻侠却没那么好命,以后的日子即便不是完全依附于他,求他庇护,也得隐姓埋名苟且度日。”
“想必,现在那轻侠心中也颇多悔恨吧?”
“在我看来,那刘氏才是此事主谋,当要伏法抵命。而那轻侠,受人指使,亦难脱罪责。”
“世人皆言轻侠之辈重义轻生,然则生命只有一遭,义却要分大义与小义。”
“受人钱财礼遇之殊小恩惠,连小义都算不上,怎堪用大好性命来偿?”
“为了天下元元,抵御胡虏,逐除贪官污吏,扫除恶绅恶霸,乃是大义。若为行大义而不惜身,亦可堪称是大义之士。”
“韦君,你以为然否?”
百度搜索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 或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