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 或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这几日里,每天清晨,青儿小丫头都一反常态地不再贪睡,早早地起床,然后来到陶应的屋外看着陶应念诗打拳。小丫头仿佛也知道了从小在一块的二兄要和自己分开,有些依依不舍。
大兄和父亲一样那么严肃,若是二兄不在身边,那谁会陪青儿小丫头堆雪人放纸鸢呀!每每想到这样的问题,就把小丫头的小脑袋给愁疼了。
二兄打拳的架势真有趣,嗯……和堆雪人放纸鸢差不多有趣,青儿长大一些后也要和二兄学打拳。可是,青儿要和母亲和大兄回丹阳了,二兄却要和父亲去甚么幽州。大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事情,一家人待在一起不是蛮好的吗?可烦死人了。
今天应该让二兄陪人家放纸鸢呢?还是骑小马呢?或者去逛市坊?哎!真是好难抉择呀!
想着想着,坐在阑杆条石上的小丫头禁不住睡意来袭,就这样靠在廊柱上睡了过去。
用眼角余光一直瞄着青儿的陶应,向陶茂和樊槐作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拿起一件自己的外衣披在了青儿小丫头的身上。
如同青儿小丫头心中所想一样,陶家上上下下都透着些许离愁。不仅仅是陶谦、甘氏、陶商、陶应这样的主家,就连忠伯、忠婶、廖伯、许耽等人也处于要和长久在一起的老伙计们暂时分离的思绪之中。
所以往日里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几句的仆役们也都和和睦睦,仿佛都在珍惜着这离别前的短暂相聚。
练完拳后,见青儿还没有醒来的意思,陶应亲自上前抱起小丫头去了母亲甘氏的屋内。
甘氏在服用了樊阿调配的汤剂后,气喘咳嗽症状好了一些,只是这良药苦口,影响得她胃口也不太好。
于是每日里陶应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亲自给甘氏做蛋糕,炖梨饴,还想尽办法翻花样,在蛋糕中时不时添加些枣仁、桃干等好让甘氏开胃。
陶应进屋时,甘氏正皱着眉头喝下了一碗熬得黑黑的药汁,被苦味和热气刺激得脸颊通红,满头是汗。
陶应把青儿轻轻放平在床榻上,拿过案上的缣巾,就要给甘氏擦汗,却被甘氏把缣巾抢了过去。
“我儿倒是个体己人,日后哪家女郎许给你倒是有福咯!”甘氏眼中含笑地调侃起了自家儿子。
“阿母就会取笑孩儿,孩儿只是尽孝罢了。”
“你阿兄若是在这点上有几分像你便好了,他这闷葫芦性子也不知道是学得谁。”
“阿兄为人谨慎,自有他的好处。”见甘氏埋怨起了陶商,陶应连忙为兄长开脱。
“谨慎是没错处,可不会说话可不是甚么好事。”
“当年还在丹阳之时,你阿兄十五岁,我想着为他订下门亲事。要说抗长沙家与我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又是同郡同县的邻里,抗家的小孙女岁数也正合适,正是你阿兄的良配。只是你阿父带你阿兄去抗家做客时,抗家的长辈问你阿兄话,你阿兄却是回答了个结结巴巴。”
“那次之后抗家虽也没说不答应,但毕竟于你阿父脸面上不好看。若是换了你这小机灵去,只怕哄得抗家的长辈当时就把那女娃许了给你罢。”
陶应心想当年原来还有这么一出,自己一点儿都不记得。不过当年自己还只有六七岁,哪里会留意这些事情。对于这样的陈年往事,自己一点儿都插不上嘴,实在是没能力帮阿兄说话。
“不过你阿父起复之后,抗家却是态度松动了不少,而今你阿父又迁了幽州刺史,想必那抗家再说不出什么不允的话来。倒是你阿兄回去后,怕不会哄那抗家女郎,若是夫妻不偕,却也是不美。”
“阿兄为人沉稳,料来不会有大碍。”
“也是了,或许是我杞人忧天了。”
“应儿啊,你的性子像极了你阿父年少之时,说做便做雷厉风行。我不在你阿父身边,你可记得听话些,少惹麻烦,免得没人救你。”
“孩儿记下了。”
“你阿父虽然外表严厉,实则心里也疼爱你兄弟俩,若是他说话说得重了,你也莫要往心里去,可知道?”
“孩儿知道了。”
“你元亨兄长虽然比你大不了多少,但毕竟仕过县中,颇有才干,你若有什么事情也可与元亨兄长相商。”
“孩儿明白了。”
甘氏再三端详着陶应略显稚嫩但已透英气的面容,帮陶应反反复复整理了衣饰,看着看着眼中仿佛有些湿润,趁着陶应不注意用缣巾抚了下面。
“阿应也长大咯!”
陶应心里也有些酸酸的,但不想在甘氏面前落泪,俯下身跪拜道:“孩儿不能日日承欢于膝下,惟愿母亲身体安康,多加餐饭,旅途顺利,勿以为念。”
说话,便不敢再多停留,告退出来。
刚刚得知陶谦升迁的消息那几日,陶家每日里都是宾客盈门,应接不暇。但凡事都有个新鲜期,这几日里的该打交道的士族同僚们也都来过了,往日的喧嚣渐渐平息,陶家上下更专心致志地打理起出行的行李。
陶谦上次从丹阳到卢县上任时还是四年之前,当时带了八个家将十来个仆役也算是不少的人手,可如今要兵分两路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起来。仆役倒也罢了,大不了每个人多干点活,可无论是北上幽州还是南下丹阳,路途都不近,安全保障便成了问题。
不过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这一日里,陈登跑来县衙,面谒陶谦说他父亲陈珪有书信让陈野带人送回下邳,若是陶家定了何时出发,不妨知会一声,也好结伴同行。对于陈珪陈登父子的风骚操作,陶应也是不得不服气,想要帮忙却不明说,但偏偏又理直气壮得让人拒绝不得。于是乎,这份人情,陶家也只能欠下,以图日后再报了。
有了陈野的护持到下邳,那么从下邳渡过江水后,再回丹阳的路途便近了许多了。而且丹阳陶氏世居扬州,世交好友众多,只要跨过了江水,便等于到了自家地头,就放心多了。
这样人手就好调派得多,挑了两个老成持重的家将随扈甘氏和陶商回丹阳,其余的家将则由许耽章诳统带着护卫陶谦北上幽州赴任。
熹平七年,三月二十一日,辛丑日,晨。
卢县西门外,十里亭。
前来送行的车马将亭内外的道路堵了个水泄不通,就在此处,陶家的人马就要一分为二,一者往南,一者向北。
饮了壮行酒,与送行的人群一一惜别后,陶应便随着队伍折向北去。
初升的太阳斜斜照在身上,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可笑的影子。
车马的动静惊动了道旁林中的鹊鸟,好多只鹊鸟从林中飞起,汇聚在车队的上方。鹊鸟仿佛在庆祝着些甚么,鸣奏着人们无法听懂的乐章,久久不愿散去。
巧合的是,这一日,大赦天下,改元光和。
————第一卷·梦回三齐·完————
百度搜索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 或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