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熹平六年,腊月,二十六,小雪。

    济阳城东北十五里,武父废城。

    离光武祭典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天,而今年又是小年,只有年二九没有年三十,所以离正旦只剩了四天。

    昨日里得了等候在定陶的扈从快马来报,今天是父亲陶谦即将到达的日子,兄弟俩午后就出发来到这里。

    这处废墟是从定陶方向走官道来济阳的必经之处,附近并无乡里,但因着有破旧城墙遮风挡雨,倒成为了来往行人的歇脚之处。

    陶商兄弟俩与族叔陶岸正坐在一家小食肆里,喝着温热的水酒,等待陶谦的到来。

    母亲甘氏从小生长在长江以南,对北方的酷寒本就不耐,加上前些时日旅途劳顿,便一直有些寒症。虽然甘氏精神头不错,但身体却有些虚弱,今天就没有出城来迎接。

    而族叔陶岸听说了陶谦即将来到,却坚持要亲自前来迎候,母子三人婉拒不了,便只得由了他。

    “元度,吾听说汝父才用了五天便过了定陶,行何速也。”

    “回禀族叔,家父此行全是一人双马,只带随身细软,故而行路颇快。”

    “前些日子兄嫂路上感了风寒尚未痊愈,如今恭祖兄又如此辛劳赶路,吾心实难安啊!”

    “家母并无大碍,族叔不必挂心,吾父身体康健,这些路程更不在话下。”

    “我家已经连着两年在外度过正旦,此次幸亏族叔前来相邀,才能热闹一下,多好。”陶应见话题严肃,气氛沉重,赶紧出来调节下。

    “呵呵,若是凤声喜欢,往后我也少不得前来相邀,只是恭祖贤兄怕是马上就要升迁,离开济北了,不知会迁往何方啊!”

    “说不定来年族叔也要被重新征辟为官,不得闲了呢!”

    “哈哈哈!那就借凤声吉言咯。”

    听了陶应拍的马屁,心情舒畅的陶岸与兄弟俩聊起了济阳风土。

    陶应才得知眼下所在的这个武父废城乃是当年鲁桓公与郑伯会盟之所在。

    当年,齐国想要联合郑国、宋国等吞并杞国,而杞国是鲁国的小弟,鲁国为了救援杞国积极奔走游说。

    鲁桓公先与宋、燕会盟于谷丘,没有谈拢,再与宋公接连在虚地和龟地会盟,而宋公始终首鼠两端,既想从鲁国得到好处,又不愿意拒绝齐国。

    失望的鲁桓公只得退而求其次,在武父与郑伯会盟,以利诱之,最终结成同盟,才有鲁郑伐宋之战。

    在那个乱世之中,国与国之间至少还顾惜颜面,讲究道德,战争规模仍然在可控之中。中华历史上诸多真正的人间地狱尚未来到,而离之最近的那一个已经迫在眼前。

    “两位少君,家主到三里之外了。”在废城外观望的扈从进来报信道。

    陶谦一行只有五人,陶谦和许耽为首的四个扈从,其余的仆从要么早就跟随甘氏到了济阳,要么就留在卢县看家没有跟来。

    人员精简,一人双马,故而才用五天就到过了定陶,约莫午后就能到济阳,足足比上次甘氏一行快了一天半的时间。

    三里路眨眼就到,虽说陶谦平日里很严肃,但分开多日乍见到两个儿子来迎接也很是欣慰,和颜悦色地问了近来的情形。

    当得知光武祭典时韩说提及当年扬州往事,陶谦只是笑笑道:“都二十多年了,亏得韩叔儒还记得。”

    随即又正色道:“既然韩叔儒提起刘公当年之事,尔等当得谨记,日后为人处世当以刘公为楷模,不求闻达于世,但求无愧于心,可明白?”

    “谨遵父亲教诲。”兄弟俩齐声应道。

    “恭祖吾兄,刚刚相见便开始训诫子弟啦!”陶岸在一旁适时地打岔道。

    “士则贤弟,天气苦寒,何必亲自来迎。”

    “这不是盼着能早些见着族兄嘛!”

    “族兄这回到了,我陶氏南南北北算是齐了,两日前冀州魏郡陶氏一脉到了,昨日里京县陶敦公之孙也到了,现下族中正热闹着呢!”

    “全赖士则等人筹谋之功啊!”

    “些许奔走之劳,算不得甚么。走,我们回族中,族叔吩咐了今日为族兄洗尘。”

    陶家主宅,来自各地的宗亲济济一堂。

    主位上的陶会言笑晏晏,对于各地的宗亲能够在自己的主持之下从四方毕集很是高兴。

    这次来参加正旦祭典的各地宗族中,京县陶氏一脉以故司空陶敦之孙陶续为首,内黄陶氏一脉以陶飒为首。两人论辈分与陶谦都是平辈,互为族兄弟,陶谦与陶续旧日里在京中见过,与陶飒却是初次见面。

    入座之前,作为主客的三人很是推让了一番,三人谁都不肯坐在尊位。

    若论各支的亲疏,则京县一脉的陶续肯定最近;若论仕途,则丹阳一脉陶谦千石令的身份最高;若论年齿,则内黄一脉的陶飒年纪最长。

    最后还是陶会发了话,族中聚会只论齿序不言其他,这才按照三人年齿,最长的陶飒坐了右首第一位,其次的陶续坐了左首第一位,再次的陶谦坐了右首第二位。

    其余的宗亲各按辈分依次入座,如陶应这样的小辈,只能坐在自家长辈身后。

    “诸位宗亲,四日之后就是戊午年的正旦之日,此次正旦祭祖我陶氏各支脉大都齐聚,乃我陶氏宗族之盛世,必能享配祖宗,泽被后人。为陶氏贺!”

    “为陶氏贺!”

    众人跟着陶会满饮了开宴酒后,陶会又亲自向陶飒、陶续、陶谦三人敬酒,欢迎各人冒着苦寒跋山涉水前来参加正旦祭祖。

    虽然这些宗亲几年未必能够一见,但相互之间都是同根同源,天然带着亲近的因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真挚的笑容。

    筵席间斛筹交错、歌乐齐鸣,很是一番歌舞升平的气象。

    陶应也被当下的氛围所影响,与身旁或熟或不熟的宗亲交杯换盏,聊着些天南地北的见闻。

    陶谦坐在右首第二位,旁边比邻着魏郡内黄的陶飒,陶应坐在陶谦的身后副席上,旁边比邻着的自然也是陶飒的子侄。

    陶应此时正在听领座的陶飒之子陶升唾沫横飞地谈着他在内黄县中任游缴时缉捕盗贼的经历。

百度搜索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 汉末英杰逸闻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汉末英杰逸闻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风吹过的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吹过的沙并收藏汉末英杰逸闻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