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璀璨大世 天涯 璀璨大世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乾庭崩,

    因果销,

    千秋血胤,

    傲视古今,

    万古传承,

    威势如虹。

    弹指戡定长生乱,

    异禀证道无上仙”

    蔺阔睁大双眸,凝望电脑屏幕,倒吸一口凉气,满脸震惊,难以置信。

    敞亮的房间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仿佛呼吸都停止了。

    蔺阔如木雕泥塑,姿势凝滞,眼睛亦不眨一下,盯着显示器,好像时光定格,一刹化永恒。

    上大学的时候,接受现代的科学教育,斗转星移,潜移默化中,不知何时,蔺阔已经成为无神论者。

    可任职大英博物馆后,负责清理与修复诸多古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数宗离奇事件,远超科学可以解释的范畴,接踵而来,玄异非凡。

    这些怪异事件,除非以鬼神之说分析,否则无解,可蔺阔怎能接受,迷信,早被踢出他的世界观。

    虽然目前有些理论,认为迷信与科学并非完全对立,两者存在某种确凿的关联,但蔺阔绝不人云亦云。

    此时,蔺阔的身体宛如僵硬,纹丝不动,可脑海中翻江倒浪,心乱如麻。

    万千思绪同时涌上心头,交织成一阙无法阐释的谜团,难以厘清,令他惊疑,遐思无限。

    良久之后,蔺阔回过神来,方才这段思忖的时间,对他而言仿佛经历了千年煎熬,身心憔悴,一脸疲惫。

    他面庞苍白,冷汗湿巾,强自镇定下来,暂时抛开心中的困扰,拉开抽屉,取出一面厚实的放大镜。

    桌子上,一座古意盎然的小塔兀立,系着红线,蔺阔手持放大镜,神情专注,凝视着它。

    这座古朴的小塔,长宽不过半指肚,高仅寸许,碧光荧灿,翠润欲滴,还夹杂着些许金属的冷冽光泽。

    随着小塔在指间转动,放大镜前后拉伸,调整最佳观看距离,蔺阔神情凝重,光洁的平滑额头,因用力紧蹙,而堆起道道凹凸褶皱。

    望着放大镜中的景象,此刻,方才强行压制的诸多矛盾与猜测,再次潮涌而至,他郁结满腹,面庞上写满疑惑,十分不解。

    “难道一旦长久接触古物,皆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古怪,超乎常理,违背科学?仿佛触摸到一个崭新的未知天地,规则和秩序迥异当世,神魔乱舞。这怎么可能?”蔺阔喃喃自语道,频频摇头。

    小塔共分九层,每一层类似八卦形,棱角流滑,飞檐高翘,雕龙髹金,令人凭生一股莫名的怀古之情。

    那种古拙之感,渗入血肉,深扎骨髓,观者无不心神剧震,为之熏染。

    仿佛远古的风貌,沿着岁月长河,顺流而下,跨越了无垠乾坤,迢递而来。

    恍若沧桑悠远的蛮荒气息,自小塔中溢出,丝丝缕缕,化作实质,凝出动人心魄的古朴氛围。

    鉴定这座小塔的古董行家,无不感慨万千,啧啧称奇,认为其价值无量,建议妥善保管。

    而今,这座奇异的小塔却被当做吊坠,常年挂在蔺阔脖子上,唯有上衣遮掩。

    放大镜下,小塔任何一面户牖上的图案,都堪称精美画作,栩栩如生,宛若真实。

    彩翼灵禽,展翅翱翔九重天。

    珍稀古兽,纵横驰骋草木间。

    水族异种,畅游碧波万顷海。

    仙家净土,瑞气缭绕三千界。

    仙泉共圣光急流,神瀑与赤霞齐淌。

    而另外一些图案,与此截然相反,仿佛阴阳对立,正邪互异。

    阴森恶灵,利爪獠牙噬苍生。

    狰狞凶煞,毁天灭地崩风云。

    狠鸷厉祟,销骨蚀魂倾山河。

    九幽鬼地,惨雾弥漫八万狱。

    妖气与魔氛相掺杂,邪影同魅踪互遥映。

    有圣骨如山,宝血遍地,屠仙戮佛的陨神修罗场。

    也有焚鬼化煞,绝妖殁怪,诛邪斩魔的断魂镇孽台。

    。。。。。

    神圣与阴森并存,净土与厄地皆列,生机与死气争雄。

    一幕幕,仿佛要透壁而出,演化成真,呈现世间,令人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心驰神动,不胜唏嘘。

    要知道,这是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景象。

    在如许狭小的方寸之间,当年刻画之人如何做到精准落笔?

    即便在如今技术条件下,高尖端的精密仪器,都未必能做到,逞论人乎,单此一点,足以惹人浮想联翩。

    塔身的每一层,都悬挂一方牌匾,质地材料与小塔其他部位相仿,似金似玉,但又非金非玉,耐人寻味。

    牌匾上,行云流水般刻画着一些奇异符号,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仿佛一段又一段诗词。

    笔势苍劲雄浑,却又飘逸流畅,宛如苍龙腾云天,肆意挥洒。

    牌匾上奇特符号,十分神秘,今日之前,其涵义,无人可以辨析。

    可此时蔺阔却觉得,第一层牌匾上的小部分符号,自己阐释了。

    只是,他运用计算机,所解读出来的内容,太过虚幻缥缈,千头万绪,令他陷入更深更乱更复杂更繁奥的疑团中。

    蔺阔研究这些符号,目的是考古,挖掘中国古文明史的证据,就如同有人前往南美等地,探索残存遗迹,寻找玛雅文明的证据。

    可是电脑程序识别的结果,严重背离了这一初衷,谬以千里。

    在国际上,中国一直主张华夏文明横亘五千年,可是国外很多所谓的历史学家,叫嚣那是子虚乌有,不予认可。

    若非甲骨文以及青铜冶炼的发现,国外一撮人,甚至不想承认夏商周三朝的存在。

    1936年,中国的良渚遗址被发现。

    良渚文化,如同蒙尘已久的明珠,擦去灰土,光华焕发,闪耀世间。

    新石器时代良渚墙的现世,让世人确信,中华文明,至少诞生于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

    然而,比良渚文化更早期的黄河流域半坡文化,在1952年被发现,也出土了刻画符号,又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远。

    这些早以证明,中华的文明史,远非戋戋五千年,甩了国外某些人一记响亮而清脆的耳光。

    在蔺阔的眼里,中国的文明古史仍有诸多未解之谜,有待考古学家深入探索印证。

    蔺阔在一些中国古物上,目睹过一种符号,一种令人着迷且十分诡异的符号,也就是如今小塔牌匾上的那种符号。

    虽然那种符号属于哪个时代,昭示怎样的文明,蔺阔暂时无法确定,但冥冥之中,仿佛有种直觉告诉他,那种符号极其古老。

    五千年对它而言,太过短暂与渺小。

    倘若一旦能证实,那将是爆炸性大事件,必会轰动考古界,石破天惊,引发轩然大波,举世哗然。

    虽源于直觉,但他相信这种浑然天成的直觉,因为这种无可名状的直觉曾给予他莫大指引,揭开许多古物身后的秘密。

    他头一次见到那种神秘而古老的符号时,内心涌起莫名的悸动与狂热,本能地笃定那是一种文字。

    仿佛耳边有一种声音在召唤,内心有一团火焰被点燃,鼓励与驱策他深入探究。

    蔺阔深信,那种符号有其特殊含义,虽然现在无法窥透,但只要孜孜以求,探寻下去,早晚必有所得。

    可许多考古专家认为,这种符号极其罕见,凤毛麟角,寥若晨星,难以凑够数量,无法开展研究。

    继续坚持,一味深入,多半毫无意义,只会走进死胡同,看不到曙光,没有成功的希望。

    搜集这些符号的过程中,蔺阔几番碰壁,遭遇白眼,饱受质疑。

    “好高骛远,半坡文化的刻画,倾尽众多考古名人之力,多年以来仍未完全解析,就跑去钻研这种虚无缥缈的符号,眼高手低。”有大师奚落。

    “沽名钓誉,小小年纪就想别开天地,自成一格,头脑一热就研究这种绝世稀有的符号,好大喜功”有学者嘲讽。

    “异想天开,若真可能出成果,那些大师早已着手,大张旗鼓地实施探索,哪有机会留给你,痴人说梦。”有考古人员嗤笑。

    虽然备受诟病,冷水泼头,但这些都没能挡住蔺阔的脚步,从容坚定,一往无前。

    他神情自若,淡然以对,一个人苦心孤诣,独自探索,身边已难见同类。

    只是这个过程,说起来轻松,个中滋味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这种悲凉,宛如振臂一呼,拍案而起,却无人响应,万马齐喑。

    只能黯然伤神,孤身上路,在黑暗中,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

    累了,不能停歇,没有时间喘息,冷了,只能抱臂取暖,身旁的一切冷彻心扉。

    还要面对明里暗地的种种非议,指指点点,闲言碎语。

    “人情势力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夜阑人静时,蔺阔望月轻叹,而后依然执着的收纳,积少成多,循序渐进。

    蔺阔的祖祖辈辈,热衷于古董收藏,不为商贾牟利,而是保留中华古迹。

    他家保存古物的那座楼宇,蜚声海内外,现已做成私人博物馆,对外界开放,供热爱古物的人游玩欣赏。

    但是古董内行人,仍然称其为蔺品斋,那是转型为博物馆前的名字,习惯了旧称呼,不愿改口。

    古董藏家之间互有来往,形成一个圈子,彼此间展示自己的藏品,交流心得,就如同各行各业举办研讨会一般。

    这种藏家间的鉴赏活动,蔺阔跟随爷爷参加很多次,只要时间合适,他就会央求爷爷,带着自己登门拜会藏友,观看其收集。

    藏友之间,彼此熟络,分外热情,多年以后,蔺阔回首往事时,仍是温暖于心,倍感亲切,尤其考证神秘符号受到冷落时,这种感觉格外清晰。

    出于对考古的热切追求,蔺阔选择的工作也与古物不可分割,目前任职大英博物馆,那里保存了几万件中国古代文物,蔺阔正在抽时间一一研究。

百度搜索 璀璨大世 天涯 璀璨大世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璀璨大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嵬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嵬才并收藏璀璨大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