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神丛记 天涯 神丛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已是戍初时分,承运殿四周戒备森严。

    殿内蜡灯高照,越王孤零零的身影投射在宽敞得有点夸张的正殿地面上。

    他面壁而立,静静打量着那些光怪陆离的蟠螭图案,心内却十分焦急,说好了要速来禀报的王府长史欧阳仝迟迟没有出现。

    三十多年了,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坐立不安的滋味。

    一心想着逍遥避世,不料,王府的安宁还是被搅乱了。

    唉,亲王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稍有不慎,就会祸及子孙!

    想想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要经历如此大的风波······罢了,但愿这只是妄测!

    转过身来,扫一眼门外的灯火,摇了摇头,快步走向密室。

    密室的空间较小,却是密谈的好去处,这个时代岂能少得了密室!

    轻细而又富有节奏感的脚步声听来令人心情一畅。

    衣袂捎来微风,灯火摇曳,一张儒雅的面孔映照在灯光下,那道标志性的美髯分外夺目。

    才三十出头的欧阳仝能有美髯如此,当真要羡煞旁人。

    “坐。”越王挥挥手,脸上的神色稍有宽缓。

    依制,各级官员与亲王相处时,可侍坐,不必费腿劲。作为朝廷派驻王府的最高文官,正五品的欧阳仝还是承受得起“坐”的礼遇的。

    匆匆行罢礼,于主位侧下方落座。“殿下,越王府曾请旨修缮东跨院,皇上命内侍监挑选出百名仆役,于十日前入府。这百名仆役中,宛平县招募九十五人,大兴县招募五人。今日死去的五人全是大兴县的。”

    本来王府应设左右两位长史,但越王嫌麻烦,宣德九年请旨只设一名长史,先帝居然同意了。这样做的好处是,欧阳仝一人专权,自然要有所回报,这不,朝廷命官竟成了越王府的半个家臣,说话直奔主题,连转弯抹角的讲究都省去了。

    越王刚刚有所放宽的心又沉了下去。“如此说来,今日之事的确与······那边有关?”

    “请容在下详禀。”永乐以降,百官见亲王自称名不称臣,百官可不敢托大,自有折中法子,在下、卑职、小的等谦称统统都派上了用场。

    “死去的五人年龄与名册上的记录不符,名册上的年龄在十八至二十五岁之间,而死去的五人看上去都是年近四十。”

    掉包了?魔鬼果然就隐藏在细节中!

    “难道此事与宫中无关?仆役启程时,本王曾派人前去接应查验,当时应该不会有假,可是······”越王有些疑惑,但疑点究竟在哪里,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变数不在启程前后,而在途中。那天有个商队的马匹受惊,当时街面上一片混乱,仆役队伍也乱了。”欧阳仝总是以温文尔雅的方式,传递直击人心的力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生出拨云见日的感概。

    原来是这里出了岔子!

    越王的思路时而清晰,时而凌乱,总是抓不住头绪,想到那五人在临讯前饮毒自尽,便换了个角度释疑解惑:“齿间藏毒,被捉便饮毒自尽的人是何来路?”

    欧阳仝似乎也有切换话题的意思,上身微向前倾,右手半举,“不外乎两路人。其一,地位显赫之人暗养的刺客;其二,烛龙会控制的亡命之徒。”

    “烛龙会?”越王诧异地道。

    “烛龙会是个隐秘的帮会,头面人物是江洋大盗,惯于放长线钓大鱼,常设法派人潜入富贵之家谋财,一旦失手被捉,必饮毒自尽。”

    越王凝眸沉思,抬起右手,又缓缓放下。“前者应可排除,那五人不会武功,又无兵器,算不上刺客。”

    “殿下,刺客不可一概而论。王府戒备森严,刺客极难携兵器入府,至于武功嘛,王府不乏高手,身负武功的人极易被人瞧出,反不如常人那样便于隐伏。”

    刚想明白一件事,却被另一件事又搅糊涂了,如此反反复复,越王颇感失望,原先想要查个水落石出的劲头早失去了大半,恍然叹道:“唉,还是漫无头绪!”

    “殿下,不妨只盯着那名壮汉看。那人出现在王子身后,有三种可能,巧遇,掳人,行凶。当时壮汉离王子极近,若是行凶,唾手可得,即便有护卫赶来他也不会理会,因为他是个敢饮毒自尽的家伙!所以,行凶的嫌疑可以排除。”

    越王眼睛一亮,“若是巧遇,说明那五人只是谋财,倒不足虑;若是掳人······”随即又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巧遇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而掳人又是图什么呢?

    欧阳仝接口道:“若是掳人,那他们的背后主使会是谁?料烛龙会不敢拿当朝太皇太后的亲孙来冒险!再说,烛龙会并无索取赎金的先例。不为谋财而掳人,必定是为了权谋算计!挟子令父也好,釜底抽薪也罢,都是因为越王府妨碍了什么人的什么事,谁会这么做,谁能这么做?想必殿下心里比谁都清楚。”

    谁会这么做!谁能这么做!

    出于权谋算计的目的,且不太顾忌太皇太后事后穷追猛打的人,天下没有几个,怀疑的范围几乎可以限定在皇室宗亲以内,至于是紫禁城里的人还是外藩,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事情一旦涉及皇室宗亲,便不是越王府所能掌控得了的。

    寒意透心,越王茫然起身,眼中失去了往日的神韵。

    黄昏时的迅雷仿佛又在耳边炸响。

    “大丧礼过去得真快!”这样的话越王曾对王妃说过,此刻重提,却是满腹伤感。

    明代中后期,大丧礼遵循的是“首遗诏,后部议”的原则,丧礼怎么办先由皇帝于生前立诏自定,殡天后再由礼部“部议”加以细化。宣德皇帝在遗诏中提出了“以日易月”、“山陵务俭约”等从简治丧的要求,以服丧二十七日代替服丧二十七个月,大丧礼自然结束得快。不过,越王话里的含义不在这里。

    欧阳仝不敢独坐,赶紧起身肃立。“是啊,先帝殡天前一直大不豫,遗诏中似乎漏掉了一些紧要的事,故而留下了祸根。”

    沉吟良久,越王黯然道:“本王只管府内之事,府外是顺天府尹的治下,还是报官吧,毕竟死了五人,失踪五人。”

    “顺天府肯定会将此案归结到烛龙会头上,死去的案犯因谋财而与王子巧遇,对这样的结论,殿下忍受得了吗?”

    “听之任之吧,无妨!”越王淡然道。

    欧阳仝躬身而退,走到密室门口忽然驻足。“殿下,宫中传来消息,皇上登极那日晚上,青松道长曾密见太皇太后,紫禁城的风向为之一变,对王子殿下的不利传言已然散去。”

    越王闻言心内一宽。咸熙宫、福安宫交相示好越王府,虽与宫廷内斗有关,但风向的转变肯定源于太皇太后、青松道长之间的那次密谈,至于青松道长对太皇太后到底说了些什么,恐怕已成了绝密之事,旁人难以窥其一斑。“青松道长行事素来风过无痕,其暗中鼓动风云的智谋,当真是神鬼莫测啊!可惜他如今远游于南疆,杳无音讯。”

    “殿下,请恕在下多嘴,而今殿下能为王子所做的,仅是遮风挡雨而已,日后的路还得王子自己去走,逍遥避世恐怕无法远离祸端。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好顾忌的!既然太皇太后有意让王子成为皇室宗亲里的芝兰玉树,殿下除了顺势而为之外,已别无选择!”

    越王认定了“憨人有憨福”的理,当初,青松道长为避开他的反对,不惜以隐居王府为名,暗中教导祁铭,越王知晓此事后,深感忧虑。如今看来,那时的反对与担忧纯属多此一举!

    别人视你为威胁,你却原本是个草包,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灯光中,只见越王毅然决然地点了点头。

百度搜索 神丛记 天涯 神丛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神丛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汉水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汉水谣并收藏神丛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