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北洋儒将吴佩孚:北洋兵戈之五 天涯 北洋儒将吴佩孚:北洋兵戈之五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那场记者招待会的"闹剧"过去之后,吴佩孚的什锦花园倒也平静多了,就连他昔日的"亲信"陈廷杰、齐燮元之辈,也很少在他面前出现了。吴佩孚很想关起门来,思索点什么,或者认真读点书。他有许多时候没有认真读书了,什锦花园里有个小小的、但还算丰富的书屋,那里藏了好多书。吴佩孚爱书成癖,别人孝敬他,他自己也搜集、购买,日久天长,书便多了。他自己为二括屋取了个古怪的名字,叫"事师皮"。他从不人解释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只他自己明白:他想成为事事为人师表的伟人。

    吴佩孚走进他的"事师皮",门推开时,一股霉臭味冲鼻刺来;几只小小的飞虫,迎着亮光飞出去。他走近书橱,用衣袖轻轻地拂拂灰尘,无意中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信手揭开,看看文章,才知道取出的一本书是线装古本 href='2195/im'>《论语》。他冷呵呵地暗自笑了:"历来的中国儒家,都说半部 href='2195/im'>《论语》治天下!我吴子玉有中国半壁河山时,竟然也忘了读 href='2195/im'>《论语》。现在,我成了光杆司令,成了什锦花园里最权威的人物,孤家寡人;即使熟读了全部 href='2195/im'>《论语》,又去治谁的天下呢?"他合上书,又把它放回原来的地方。

    昨天,入夜之后,吴佩孚辗转不能入睡,他铺开一大张宣纸,却无意画了许多人--他曾对"人"思索了许久:日本人打进中国之后,中国土地上的人就起了变化。大敌是日本侵略者;侵略者之外,中国人抗日的为一方,亲日的为一方。前者,人人皆是民族英雄99lib.;而后者,则是无可辩解的民族敌人。吴佩孚要作前者!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人在南京大批屠杀中国人,吴佩孚绝食一天,以示抗议;

    1938年中国大片土地沦陷,他忧心忡忡,数日不语;

    --国民党1938年6月9日炸开黄河大堤,淹死许多日本人,他心花怒放,要举杯为贺,但当他又听说豫、皖、苏三省大片土地被这次黄水吞没,140余万人民无家可归,他捧着酒杯高喊"皇天!"

    --土肥原导演的记者招待会不久,他获悉逃到重庆去的蒋介石自任为"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他拍案而起,大声骂道:"这个无耻的家伙,只会丢失土地,不战而退!他心里何曾有国防?国都不是在南京么,你跑到四川去保的什么国防?

    吴佩孚想出山!

    可是,大势已去,吴佩孚"空有"一腔热血!他的烦躁情绪,像不断增高的气温一样,渐渐地由"春"入"夏"了。

    正是吴佩孚心神不安的时候,川本芳太郎来到北京。

    华北伪政府头子王克敏被日本主子叫了去,要他想办法把本送到吴佩孚身边。王克敏犯了愁。他跟吴佩孚接触过,自从吴佩孚知道王当了汉奸,几乎连话都不同他说。今天由王出面,送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特务到吴身边,要有不一般的理由才行。王克敏把川本叫到面前,问了问学历,问了问对中国情况了解程度,又问了问川本的爱好和特长,然后说:"川本先生,这一次,你的任务很繁重,工作很艰难。有几件事不知你能不能做到?"没等川本回话,王克敏又说:"要是做不到,便什么事情也别想办成。"

    "只要对于完成任务有必要的,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本说:"请阁下明白指示。"

    "第一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特殊身架;要以一个普通日本平民身份,以虚心好学的态度向吴佩孚拜师。"

    "能做到!"川本说:"中国的礼俗我全懂,"

    "其次,要有高度的忍耐性;吴佩孚高傲自大,好发脾气,必须忍!"

    "能做到!"

    "第三,要有相当雄厚的中国文化功底,既作虚心的学生,又得是颇有才华的学者。不知你具备否?"

    "我很自信!"本说:"。你们最名牌的学府的教程,我全研究过,我懂中国的古老文化。"

    王克敏想了想,又说:"这样,我可以写一封推荐信,你以纯学子的身份去亲自登门造访,:拜师学艺。"

    川本虚心地接受了王克敏的意见。王克敏以私人交情给吴佩孚写了一封信,说<tt>..t>日本友人某某之子,年轻好学.久慕盛名,欲拜你为师,来中国已久,未能得晤。经友推荐,寻到门上,要我转为推荐,盼能作弟子收下,可以扶一人才成长等等。最后,对川本说:&quot;到什锦花园,不必先去见吴佩孚,可由陈廷杰带领,先去见夫人张佩兰,送一分厚仪。关系通了,再去见吴。&quot;本一答应了。

    有这么多相助关系,各种通关都极顺利。川本芳太郎这才到吴的书房去&quot;拜师&quot;--

    那一天,川本学生打扮,两手空空,一进吴的书房,便默默地行起三跪九叩大礼。礼行得十分认真,一丝不苟,一点不错。最后跪在吴佩孚膝下,诚恳而谦逊地说:&quot;老师德高望重,日本有识之士,无不五体投地;学子界,更能以求得教诲为荣。学生不惜跨江渡海,前来附攀,作为终生出息之举!如老师不收我这个徒弟,我便长跪不起!&quot;说罢,额触地,匍伏不动。

    吴佩孚久不听人奉承他了。早日夫人曾谈及日本学生求拜之事,一再声称不带政治条件,纯属求知。又见他果然眉目清秀,态度谦和,便摆出一副清高的姿态说:&quot;我对政治、军事早都冷淡了。但是,作人的道理,要求的学问,我还是很自信的。不敢夸口,当今中国,能令我佩服学问而又人品高尚的人,了了无几。你若有心进取,愿意发奋,我还是可以帮助一二的。&quot;

    &quot;老师答应收我为学生,是我之万幸,多谢老师。&quot;川本又跪又拜,说:&quot;我一定以老师为楷模,做一个堂堂正正而又学富五车的人!&quot;

    川本是个很&quot;勤奋&quot;的学生,专心致志,认乎其真,态度又十分谦虚。在老师和师母的面前,从不多说一句话,尤其不多说军政方面的问题。只有在师母询问他的身世时,他才告诉她,说他是商人出身,父辈做着世界范围的贸易;他说不愿继承父业,想作一个中国式的学士,将来文章名留千古。

    &quot;倒也是一个清白的世家。&quot;张佩兰同情他了。&quot;只要你虚心好学,是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跟那些玩权的、玩兵的人不一样。&quot;

    &quot;不过,我的家庭也有所不同。&quot;川本说:&quot;我们家的买卖很大。因而,也结识了许多军政界的大人物。往日的近卫首相,现在的平沼首相,我父亲同他们的关系都很好;现在在中国华北的驻军负责人冈村宁次将军,也是家父的朋友。老师和师母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接触他们,我都可以帮助。&quot;

    &quot;哟!你们这个家还有这么大的影响?&quot;张佩兰惊讶了。

    别看这婆娘出身只是一个小开店的,在军营中跟随大帅熏染了这许多年,见过的世面也多了,头脑开阔多了,对于各种人,也会用反反正正的道理去想想。听着11本的话,她觉得&quot;这个小子怕不是专来学习文化本领的吧?是不是又是一个特务?&quot;她把这个想法连同川本对她说的话都对吴佩孚说了。然后又说:&quot;这小子是王克敏推荐来的,王克敏是日本人的走狗,他们会不会伙在一起,来干什么坏事的?&quot;

    吴佩孚一边听,一边想,暗暗地赞扬夫人的细心。对夫人说:&quot;你很会想事。想得很好。怎么样对付这个人,容我再想想。你也想想。&quot;

    吴佩孚想了半天,深深地抽了一口气,自言自语:&quot;川本,也是一个日本特务。既然是日本特务,他的任务便只有一个:拉我下水。果然他这样做了,我便要采取我的办法。&quot;

    川本倒底是经过高级特务机关训练的,在什锦花园事情做得很周密,即使是拿着帝国政府的大把银元来&quot;帮助&quot;张佩兰解决生活之急,也一再声明是&quot;家父私财,是学生对师母的一片孝心。&quot;张佩兰也装糊涂地如数收下。川本的&quot;任务&quot;是有时限的,不能长期软泡下去,不久,他即通过师母向老师提出与日本政府的合作问题。吴佩孚完全明白了。告诉夫人:&quot;对川本说,我答应同他开怀畅谈。&quot;那一天,川本依然谦虚谨慎,他先对目前中日战况表示&quot;忧心&quot;,然后说:&quot;凭老师的影响,只要老师出面,会对这种紧张形势有所改观的。战争是很残酷的,在哪里发生,哪里的人民受害。我知道老师的人品和民族气节,:老师正可以从爱护本国人民出发,出山去做一番事业!&quot;

    吴佩孚笑笑,点点头。&quot;我是应该出山了,我也愿意出山。&quot;&quot;老师真有此意?&quot;11本:急问。

    &quot;有。真有此意。&quot;

    &quot;学生愿意从中做协调工作。&quot;&quot;那你就做吧。&quot;

    &quot;老师不愧是中国的名将大儒,只要老师出山,大局就会改观。&quot;

    &quot;只要日本政府有诚意,我一定出山。我一出山,就有把握收拾当今这个残局。&quot;吴佩孚心里有算盘:&quot;土肥原的几招,都领教过了,他没有多大本领;喜多诚一,没有多大能耐,他没有敢施展;我到要看看你本有几头几臂?&quot;

    吴佩孚答应之后,川本十分得意。心想:&quot;吴佩孚毕竟是个权欲不泯的人,这几年他没有大权了。失去权的滋味不好过!&quot;于是,他急忙给东京发了个电报,说&quot;吴佩孚氏愿意听从东京安排。&quot;日本内阁也急忙回电给本,答应&quot;可以把华北皇协军全部交给他。&quot;并指示川本&quot;迅速同吴氏协商,尽快定下就职日期,政府将派要员祝贺。&quot;

    本看到&quot;大功&quot;已成,终于改变了面孔,他主动去见吴佩孚,不是尊师,而是多少表现着主子身份了。

    &quot;老师,&quot;本这一次称师,态度有些傲强。但还是叫一声&quot;老师&quot;。他说:&quot;平沼首相十分欣赏你的合作精神。要我问问老师,打算什么时候就职?&quot;

    &quot;什么就职?&quot;吴佩孚装糊涂了。

    &quot;老师不是答应愿意同平沼政府合作,担负中国政府的责任了么?&quot;11本有些惊愕了。

    &quot;你说这件事,&quot;吴佩孚笑了。&quot;我是答应了。&quot;&quot;老师答应了,事情就不可再拖了。&quot;

    &quot;我也想尽早办成。&quot;吴佩孚说:&quot;只怕全世界人都希望早日办成。&quot;

    &quot;好好,咱们商量个意见,我即向政府报告。&quot;

    &quot;我就知道你不是个纯纯正正的学子。&quot;吴佩孚态度极倔,但口气却十分温柔。&quot;你们日本人也太不讲体面,派说客就是派说客,派特务间谍就是派特务间谍;化着美女装的毒蛇怎么化也成了不美女!日本人太缺乏自信。&quot;

    &quot;老师,&quot;川本为难地说:&quot;本国政府其实还是十分尊敬你的,中国政府元首的位置一直给你留着。至于用什么方式说服你,我想这不必计较。&quot;

    &quot;怎么不计较?&quot;吴佩孚说:&quot;中国人忠厚纯朴,观其言,知其行。就说你吧,你明明是个地地道道的间谍,却以学二产身份出现,这个举动就不是正人君子。&quot;

    &quot;老师,这些都别说了,那都是小节,咱们还是商量大事吧。我想,老师说过的话,老师不会食言的。&quot;

    &quot;这叫什么话?&quot;吴佩孚生气了。&quot;我吴某人从不食言!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到做到。&quot;

    &quot;老师人品世人皆知,学生敬佩!&quot;川本说:&quot;是不是就谈就职日期?&quot;

    &quot;早了点吧!&quot;吴佩孚摇摇头。&quot;还有具体事没有谈定。&quot;&quot;不是谈定了么!&quot;

    &quot;谈定了的,只是我愿意出山。&quot;吴佩孚说:&quot;咱们并没有谈如何出山?要知道,我吴佩孚出山是有条件的。条件谈妥了,就职日期自然不必拖延。&quot;

    川1本愣住了。吴佩孚说得合情合理,他不能不心中佩服。忙说:&quot;老师,那就请你说说条件,我立即向平沼首相汇报。&quot;

    吴佩孚略作沉思,说:&quot;请你转告你的政府,我有三个条件,你们政府答应了,我一定乐意合作。&quot;

    &quot;请老师具体说明。&quot;

    &quot;第一,要我干,就把全权交给我;第二,我干了,请日本军队撤出山海关;第三,我要组织30万由我自己领导的队伍&quot;

    川本一下子惊呆了--日本人要吴出山,根本就不是想给他自主权,是要他当傀儡。现在,吴佩孚不是以傀儡面目接受出山,而是要以堂堂中国上将军面目收复河山!日本人是不会让他这样做的。川本冷静地想了想,无可奈何地说:&quot;老师,只怕这种条件,不够互惠吧!&quot;

    &quot;怎么不互惠?&quot;吴佩孚说:&quot;照你们天皇的办法,我当儿皇帝,每向你们三跪九叩?日本人尽做美梦!在中国,这种人有,比如汪精卫之流。但是,为数不多。我吴子玉不跟他们争芳斗艳。&quot;吴佩孚说话的声音越来越高,态度起来越强硬。&quot;请你告诉平沼先生,我吴佩孚是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不是癞皮狗!&quot;

    &quot;老师这么说,岂不改变了初衷。&quot;

    &quot;没有什么初衷、&quot;末衷。我这个人历来说话始终如一。我愿意出山收拾残局,是有条件的,条件便是我得有全权!你们日本人不讲条件,是你们出尔反尔,我怎么能听凭你们摆布呢!&quot;

    &quot;老师这么做,这岂不成了我欺骗天皇了吗?&quot;川本露出了可怜相。&quot;那样,我是要向天皇陛下切腹谢罪的。&quot;

    &quot;那是你们大和民族的传统。我管不了那么多闲事。&quot;吴佩孚说:&quot;我是中国人,我要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做人!&quot;

    川本芳太郎绝望了,他叹息着,忧心忡忡走出了什锦花园。

    日本派 9063." >遣特务在吴佩孚身上的工作失败之后,他们迁怒于被他们收买的中国人&quot;不卖力&quot;:华北日本驻屯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狠狠地教训了王克敏一顿;王克敏找到齐燮元,把日本人给的&quot;将赏&quot;全部给了齐燮元;齐燮元找到陈廷杰,哭丧着脸说:&quot;陈公,咱们都是大把年纪的人了,办了不稳妥的事可得要负责呀!当初许多事都是阁下作了保的,如今吴子玉翻了脸,一个一个本人全被他得罪了,日本首脑动了怒,我们不能混下去了,你看该怎么样才能收场?&quot;

    &quot;吴子玉沽名钓誉,是:不是再换换方式?&quot;陈廷杰心不死,说:&quot;多给他高帽戴戴如何?&quot;

    &quot;不灵了!&quot;齐燮元语:&quot;他满眼盯在权上,什么好听的都无用。&quot;

    &quot;我再去做做工作看。&quot;

    &quot;务必讲明咱们的共同利害。&quot;齐<tt>.99lib?t>燮元说:&quot;现在,咱们和他一起都陷入了困境,独自想拔,是很难拔出了。大家盼望他能顾及众人的生死。&quot;

    陈廷杰点首答应。

    现在,对于吴佩孚的争取工作,已经挤到墙角,再无法进展了;由于日本人投入的精力和经济都相当可观,他们层层相追,责任最后追到了陈廷杰。陈廷杰知道问题严重了,他无法推卸,他不得不走进什锦花园一一但是,那已是破釜一着了,他打算同吴佩孚最后一搏。

    什锦花园的大门,早已死死紧闭。陈廷杰呼唤许久,才有人把门开开。他走进庭院,庭院寂寂;他走进吴佩孚的书房,书房悄悄静静。吴佩孚正坐在案边看一本唐诗。陈廷杰进来时,他看见了他,他却故作没有看见。他很厌烦他,他觉得他这一年为他惹了许多麻烦,他感到自己身后总会败裂在这个人手里。

    陈廷杰悄悄走近,轻声问一句:&quot;大帅你好!&quot;

    吴佩孚没有转身,也没有转脸,只嗡声闷气地应了一声:&quot;嗯。&quot;陈廷杰走到他身后,留神一看,见他在读唐诗。便说;&quot;大帅雅兴不浅呀!依然注目唐人之作。&quot;

    吴佩孚这才将书掩上说:&quot;唐诗不能不读。不读唐诗,连作人都没有了标准。&quot;

    陈廷杰摇摇头,说:&quot;那:不过是文人之戏笔,大不了抒抒自己的情怀。&quot;

    &quot;能够正直地抒自己的情怀,已算能得!&quot;吴佩孚说:&quot;怕只怕终日瞧着别人的脸色,以别人的喜怒为是,抒别人的情怀。&quot;

    陈廷杰尴尬一笑,没有说话。

    吴佩孚冷冷一笑,一边重新打开唐诗,一边说:&quot;廷杰,我推荐给你一首七律,请你读读,看看究竟是抒的什么情怀?&quot;说着,便指一首诗,让他读。

    陈廷杰懒懒地低过头去,吴佩孚却朗朗有声地诵起来: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子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陈廷杰心里明白,这是借着苏武的苦节讽刺投降派的诗。他当

    然不愿意沿着这个思路探讨下去。他笑笑,摇摇头。然后转了话题。&quot;大帅,跟 本又闹翻了脸?&quot;

    &quot;怎么又,闹翻了脸?&quot;吴佩孚不耐烦地说:&quot;闹就是闹了;闹到不可收拾,自然翻脸!&quot;

    &quot;我是说,土肥原、喜多、川本,一个一个都这样闹翻脸&quot;&quot;是他们一个一个上门找着我闹,不闹又怎么样?&quot;

    &quot;川本有来头呀!&quot;

    &quot;我管他来头不来头?&quot;吴佩孚发怒地说:&quot;他搞他的间谍活动,我做我的平民百姓。我不犯他,为什么允许他犯我?&quot;

    &quot;日本人对你并无恶意!&quot;陈廷杰责怪吴佩孚了:&quot;他们想扶持你,给你权力,一次一次派人来劝,一次一次周济你&quot;

    &quot;你不要说了,这种话我不听。&quot;&quot;这不是坏话!&quot;

    &quot;混说!,吴佩孚大怒:&quot;日本人拉拢我当汉奸,卖国卖民族还不是坏话?什么是坏话呢?&quot;

    一说&quot;卖国&quot;、&quot;卖民族&quot;,陈廷杰觉得辱骂他了.马上跳起来:&quot;我也是为了救国救民.只不过变着法儿罢了。&quot;

    &quot;你你投靠日本人,为日本人侵略中国当帮凶,还是为了救国救民?你你简直无耻!&quot;

    &quot;你怎么骂人?&quot;

    &quot;我怎么不骂人?&quot;吴佩孚说:&quot;你上了贼船还想拉我上贼船?你要我投降日本人?日本人的把戏,哪样能瞒得过我?你不过学舌而已!&quot;

    &quot;我决非这个意思!&quot;陈廷杰说:&quot;我是为你好。&quot;

    &quot;我不是三岁两岁的孩子,由你们摆弄!&quot;吴佩孚转过身去,说:&quot;你死了这个心吧,我永远不想再见到你。&quot;

    &quot;你太固执了。&quot;陈廷杰还是舍不得走开,他有任务。他完不成拉拢吴佩孚的任务,不好向主子交待。&quot;难道你不为你的安全,不为子孙后代想想?&quot;

    &quot;你走!你立即走出去!&quot;

    &quot;大帅,你你没有好下场的!&quot;

    吴佩孚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quot;混帐东西,自己当了汉奸,还回过头来骂我没:有好下场!我不同你论理了&quot;想着,他卷袖子,朝陈廷杰紧走两步,扬起巴掌,一边甩过去、一边骂:&quot;我揍死你这个卖国贼,混帐王八蛋!&quot;

    陈廷杰一见巴掌过来了,急忙后退,闪过了吴的巴掌,气急败坏地说:&quot;好,好!你打我。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么?我是奉命来的!是奉了日本人的命令来的,你敢打我!&quot;

    &quot;我知道是日本人派你来的,我才揍你!你自己来了,还值不得我揍你呢!你告诉日本主子好了!我吴子玉揍的,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quot;

    两人闹翻了,府中许多人赶来将他们拉开。有人推着陈廷杰往外走。

    吴佩孚还怒气不消,他大声斥骂道:&quot;你们都听着,他陈廷杰是汉奸,是卖国贼,是日本人的走狗,他永远不许进我的什锦花园!永远不许进&quot;

    拉拢吴佩孚的工作彻底失败了!挨了骂的陈廷杰逐级上报,日本人和被日本人收买了的中国人,一个一个黔驴技穷,再也想不出新招了!对吴负责拉拢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冈野增次郎--吴佩孚长春时的&quot;朋友&quot;,洛阳时的&quot;顾问&quot;,什锦花园的&quot;常客--,不得不据实写了一份《吴佩孚与日本之意图比较》的汇报,呈交东京,承认策划吴出山一事的彻底失败。

    日本政府,被一群疯狂分子把持的侵略集团恼羞成怒,决定对吴佩孚最后下毒手了。

百度搜索 北洋儒将吴佩孚:北洋兵戈之五 天涯 北洋儒将吴佩孚:北洋兵戈之五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北洋儒将吴佩孚:北洋兵戈之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董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董尧并收藏北洋儒将吴佩孚:北洋兵戈之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