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董桥散文 天涯 董桥散文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一个多月前,戴天写《文武小识》,说近期《明报月刊》添了不少新内容,文里有武,&quot;指点江山,激荡心志&quot<kbd>.99lib.</kbd>;。他还说:&quot;所谓文,统括历史、文化、思想、艺术等,着重纵深的发展,兼且追源而溯流,从而知所归趋,塑造出明是非、重原则、知先后、辨美丑、合情理的完整人格。&quot;他认为这是&quot;斩钉截铁的言行举止&quot;,&quot;虽千万人,吾往矣&quot;!

    小戴的墨油未干,台北金恒炜来信说,他们筹划的新刊物也有了眉目了,是一本有思想、有知识、有文学也有艺术的综合性期刊,创刊号里有Michel Foucault专辑。<kbd></kbd>我听了很高兴,觉得台湾终于出现一本具有广阔文化视野的刊物,也想到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应该可以抱持同样的理想,创办一本有智慧、有远见的杂志。昨天,恒炜他们的《当代》果然来了,封面内页是余英时先生的《重新发掘文化泉源的第一锄》。余先生的短短几百字,像暮鼓,像晨钟,教人庆幸这个时代到底还没有让噪音淹没掉。他说:&quot;台湾的经济早已迈入了<bdo></bdo>现代化阶段,一般国民的教育也达到发展中社会的水平,但文化和思想的深度、高度与广度还不能和经济与教育配合无间。绝大多数的期刊似乎都比较注重具体的现实问题,对于超越的、空灵的但实则触及现代人灵魂最深处的许多问题都不大关怀。&quot;

    余先生这番感喟,香港社会里清醒的人都不会觉得陌生:香港先后发掘出来的零星几口文化泉源,<figure></figure>起初是给殖民主义者的尿酸污染;后来又给地皮发展商的破砖烂泥堵成一潭死水;现在,伦敦移植过来的最后一园玫瑰开始凋谢,枯叶飘满香港文化的池面,而镰刀斧头劈出来的云石乌木,到底还砌不成小桥凉亭,徒然堆得池水周围邋邋遢遢!这也是文化危机的一个景象。文化人不难体会&quot;干时无计谋生拙&quot;的人世心情;可是,他们毕竟还不甘心依傍&quot;朝雨锄瓜夜读书&quot;的出世境界。

    我从来不怀疑政治的现实意义;我也始终肯定经济的力量和价值。但是,政治经济盘算的是怎么支撑到这个星期六的中午一点钟;文化理想营造的则是可以延展到下一个世纪的精神世界!&quot;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quot;:星期一到星期六中午一点钟,政治和经济不妨在横逆之中争一些掌声;到了周末,衣上的征尘半消、酒痕已干,合当好<var>?99lib.</var>好听听雨后深巷超越的、空灵的卖花声。这样,余英时先生所说的&quot;我们精神上无家可归的痛苦&quot;,也许就可以不必那样深切、那样荒谬了。

    一九八六年五月

百度搜索 董桥散文 天涯 董桥散文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董桥散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董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董桥并收藏董桥散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