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绝对是个梦 天涯 绝对是个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已经通知电话公司切线,不知恁地,电话铃仍然响起来。

    程真松了一口气,她母亲坐在她面前发牢骚,直骂了半小时,听个电话也好,气氛可缓和下来。

    她手还没有碰到听筒上,坐一旁的丈夫董昕心血来潮,阻止她:"不要听。"

    程真扬起一道眉毛。

    "明天就走了,还听来作甚。"

    "也许是要紧事。"

    董昕摇摇头,他有强烈预感,这个电话最好不听,"这里的事已经与你无关。"

    可是电话一直在响。

    终于停止了。

    程太太继续她的话题:"好端端移什么民,我同你爸身体都不好,你这一走,当心再也看不到父母。"

    电话铃又响起来。

    这次程真迅速说:"这不是先头那人,这是另外一个电话。"

    不顾三七二十一,取起听筒。

    "程真,我是刘群,下午三时出来一趟。"

    程真觉得好笑,"大姐,我已经辞职了。"

    这时,董昕用手按住她,"不要出去。"

    刘群不耐烦,"那是谁,是老董吗?叫他别多事。"

    "大姐,什么事?"

    "赵百川遇车祸进了医院,你同他一组,他的事你全知道,今日下午两岸代表签署直航协议,想劳驾你跑一趟。"

    "慢着,百川情况怎么样?"

    &quot;左腿骨折断,情绪非常坏,大跳大叫,点名要你接替他,这新闻他跟了许<kbd>.99lib.</kbd>久,不愿放手。&quot;

    &quot;两岸派什么人来?&quot;

    &quot;双方的外务部长。&quot;

    &quot;是谁,黄观健?&quot;

    &quot;不,那边派出孙毓川。&quot;

    程真有点儿诧异,&quot;他升了吗?&quot;

    &quot;喂,下午三时,我派小吴同小邓跟你。&quot;

    &quot;你叫赵百川瞑目吧?&quot;

    刘群笑,&quot;遵命。&quot;

    挂上电话,程真嘴角仍然挂着笑意。

    董昕给她老大一个白眼,&quot;叫你不要听,明天要走了,今天还去理这种闲事,没你不行,你真相信?又给人利用。&quot;

    程真但笑不语。

    是她自己技痒。

    辞职后一个月在家闲得骨节发酸,老母天天下午跑来发牢骚,把二十岁那年如何受公婆叔嫂的气一直往下说,说到今日的子女如何不孝,程真直听出耳油来。

    又不好不让她说,人总会百年归老,届时想听都没得听。

    当下程太太问女儿:&quot;你几时回来?&quot;

    董昕忍不住说:&quot;妈,我们还没走呢!&quot;

    程太太已不可理喻,&quot;我不是同你讲!&quot;

    程真看看时间,&quot;我出去一趟。&quot;

    她进房换衣服。

    董昕比她更快,&quot;我约了邓植唐马良骏他们,今晚也许聊得晚一点儿才返。&quot;

    &quot;太好了,&quot;程真说,&quot;多喝儿杯。&quot;

    女婿一出门,程太太反而静下来。

    程真穿上她的卡叽长裤,戴上男装蠔式手表,预备出门。

    程太太忽然问:&quot;往后,你会快乐吗?&quot;

    程真坐下来喝口茶,&quot;我也这样问过自己。&quot;

    &quot;答案是什么?&quot;

    程真答:&quot;自幼我追求的并不是快乐,所以,我得不到快乐,也是很应该的。&quot;

    &quot;我不明你说什么。&quot;

    &quot;别担心,很少母亲明白子女心事,我去去就回,一年起码陪你六个月。&quot;

    &quot;你与董昕的感情怎么样?&quot;

    程真但笑不语。

    &quot;你们好像不似夫妻。&quot;

    &quot;像老朋友才好。&quot;

    &quot;到了外国,添个孩子吧。&quot;

    &quot;我们已经有孩子。&quot;

    &quot;那只是个领养儿。&quot;

    &quot;嘘,嘘,母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quot;

    &quot;她也知道并非由你亲生。&quot;

    &quot;程功的确非我亲生。&quot;

    &quot;干吗去背一个这样的包袱?&quot;

    &quot;妈你别管这些闲事了,来,我先送你回家。&quot;

    &quot;你供她在外国寄宿读书,一年得花多少钱

    &quot;妈,你看你眉头越皱越深,眉心一道痕,像华光第三只眼。&quot;

    &quot;真奇怪,&quot;程太太悻悻然,&quot;你所做每件事,我都看不顺眼。&quot;

    程真笑,&quot;我也在纳罕,为何母亲的目光这样奇突。&quot;

    好不容易把母亲大人送走,程真叫一辆车,赶到现场。

    师弟吴晓明与师妹邓维扬老远看见她便迎上来。

    程真一到工作岗位,整个人沉着下来,忘我,潇洒、英姿飒飒。

    她检查过摄影器材及录音机,又走到记者席看过,只觉位置不理想,便去办交涉。

    吴晓明在远处看着师姐撑着腰,用流利普通话与主办人新闻组打招呼,不由得说:&quot;程真这一退休,连带我们都有损失。&quot;

    这时,程真过来了,&quot;真不明白老赵怎么会接受记者席这个位置?&quot;

    &quot;他大概想拍某人的后脑勺。&quot;

    程真心一动,&quot;是吗?&quot;

    各路记者已纷纷就位。

    程真说:&quot;小吴,你坚守岗位,小邓,你负责录音,我到前边去打游击。&quot;

    她抓起照相机。

    那边总新闻主任赫青逊见到她,故意大声叫:&quot;程,我以为我们已经摔甩你。&quot;

    程真笑嘻嘻,&quot;老英,怎么你还在中国人的土地上?日不落之旗明年就要降下来了,祖国有无派军舰来接你走?&quot;

    赫青逊悻悻然,&quot;我的去向不劳你担心。&quot;

    &quot;我有空会到康瓦尔探访你,此刻有什么好资料可提供给我?&quot;

    &quot;自此双方飞机不必经本市领空,多好,旅客与货物自由自在往返。&quot;

    &quot;感觉如何?&quot;

    &quot;我们在过去尽了桥梁的责任,这次在我处签署文件,是一种荣誉,用你们的词汇,即是面子十足。&quot;

    会场静了下来。

    双方代表出场。

    程真摇摇头,她慨叹他们那一式的深色西装及保守的西式发型。

    她用遥望镜头拍摄特写,在栏杆后整个身子仆出去,她今日是客串身份,毋须顾全大局,乐得拍摄花絮。

    她发觉双方代表都戴着同一款式庸俗的金表。

    程真笑了。

    仪式只进行了十分钟,不准提问题,历史又借此迈前一步。

    一行三人回到报馆,忙着冲晒照片。

    赵百川早已写好特写,程真替他发出去,一边笑道:&quot;老赵虽死犹荣。&quot;

    百无禁忌那样嘲弄老同事,真是至大乐趣。

    程真把她的花絮照片给刘群看,&quot;大姐,你瞧能不能用,照我看,统一大业不成问题,一样的发型、西装、领带、手表、指环,口角与身体语言也全部相似。&quot;

    刘群笑说:&quot;这不公平。&quot;

    &quot;愿闻其详。&quot;

    &quot;孙毓川英俊得多。&quot;

    程真凝视照片,&quot;是,他确是名美男子。&quot;

    刘群知道还有下文。

    果然,程真接着说:&quot;可是身陷酱缸,亦无所作为。&quot;

    刘群惋惜道:&quot;程真,像你这样的人,应当留下来。&quot;

    程真无奈,用手抹一把面孔,&quot;董昕已下了最后通谍,不跟他走就离婚。&quot;

    刘群冷笑一声,&quot;离婚就离婚。&quot;

    程真&quot;嗤&quot;一声笑。

    &quot;当初怎么会嫁董昕这个人?&quot;

    程真把身子趋向前,&quot;你要听真话还是假话?&quot;

    &quot;真话如何?&quot;

    &quot;我没想过会成名,早知不嫁人。&quot;

    &quot;假话呢?&quot;

    &quot;人总得有归宿,天长地久,好歹是一家人逐日捱过,再灿烂的舞会,也终于要曲终人散,不必恋恋风尘。&quot;

    &quot;这是假话?听上去比真话更似真话。&quot;

    程真悄悄说:&quot;所以我是名记者呀!&quot;

    刘群笑,笑毕黯然,&quot;我们不舍得你。&quot;

    &quot;这样的话谁不会说,过两日,没事人一样,又讨好别人。&quot;

    刘群白她一眼,&quot;去把说明写出来吧,你,一张嘴永不饶人!&quot;

    程真一直做到晚上,又亲自帮赵百川的特稿校对,完工揉揉眼,拨电话回家,不通,才发觉电<a></a>话线已经切断,不禁黯然。

    邓维扬走过来,&quot;师姐,我们去看老赵。&quot;

    &quot;好,一起走。&quot;

    这班全是她的手足,程真见了亲兄弟反而挺客气,期期艾艾,无话可说,可是与报馆同事在一起,半打啤酒,可谈到天亮。

    &quot;告诉我,究竟怎么一回事?&quot;

    &quot;昨夜收工,深夜三时左右,车子遇上醉酒驾驶者,蓬一声,幸亏不是头撞,不过老赵还是断了大腿。&quot;

    &quot;不幸中之万幸。&quot;

    &quot;可不是,全无内伤,不过他老婆子女已吓得泣不成声。&quot;

    &quot;他太太是家庭主妇。&quot;

    邓维扬说:&quot;应该做事的,多一份收入,有意外毋须惊恐。&quot;

    程真与邓维扬均属女性必须经济独立主义者。

    小邓加一句:&quot;单收人家庭将来有得苦头好吃。&quot;

    到了医院,看见老赵躺在二人房内,环境尚算安静,程真略为放心。

    他一条腿打着石膏,动都不能动,脸上有少许瘀青,眼角缝了几针。

    他睡着了,小邓想唤他,被程真阻止。

    程真默默看着老同事,他脾气坏,人梗直,故在某一程度上,他是怀才不遇的。

    说实话,所有中文报馆记者都可打入怀才不遇类,程真若不是擅写特稿,照样收入菲薄,名不见传。

    刚想悄悄地走,赵百川一声呻吟,醒来了。

    程真连忙握住他的手。

    &quot;喂,&quot;他一睁开眼便说,&quot;直航签署……&quot;

    &quot;顺利完成,你好好休息。&quot;

    他叹口气,&quot;你明天下午走?&quot;

    程真点点头。

    &quot;顺风,不能来送飞机了。&quot;

    &quot;不必客气,返往那么方便,根本不必接送。&quot;

    &quot;去去就来,特区政府必不叫你失望。&quot;

    &quot;你是一直看好的。&quot;

    赵百川露出笑意,&quot;真要走,也总有办法,投亲靠友,陈仓暗渡,可是总得有人留下来,你说是不是?&quot;

    程真颔首。

    &quot;奇是奇在到今日尚未宣布由什么人来降下米字旗。&quot;

    程真亦好奇,&quot;会不会是查尔斯,传了好些日子了。&quot;

    看护推门进来,&quot;请让病人休息。&quot;

    可是邻床那位病人忽然搭讪,&quot;真的,会不会是他?&quot;

    程真笑了。

    赵百川问:&quot;程真,你真舍得我们,舍得这个城市?&quot;

    程真不语。

    老赵叹息,&quot;我们忘不了你那支辛辣的笔。&quot;

    程真笑,&quot;多吃点儿芥辣也一样。&quot;

    她偕师弟妹离去。

    &quot;来,我们去吃宵夜。&quot;

    辣味炒蜕、虾酱通菜、蒸鱼肠、豆腐芥菜石狗公滚汤,全是程真至爱吃的小菜,再加一煲咸鱼鸡粒饭,吃得饱饱。

    回到家,一开门就看到一室通明。

    董昕已经回来了。

    他在听音乐。

    程真伸个懒腰,&quot;尽兴而返。&quot;

    &quot;你一向懂得寄工作于娱乐。&quot;

    &quot;不然怎么办,愁面苦恼还不是一样要做。&quot;

    &quot;你看你多邋遢。&quot;

    &quot;我知道你事事看不顺眼。&quot;

    &quot;别吵了好不好,明天要出远门。&quot;

    程真跑到窗前站着,看向都会那著名的不夜天。

    &quot;你毫无留恋?&quot;

    &quot;我不过是过客。&quot;

    能这样想多好,程真回房沐浴更衣。

    幸亏小公寓可以留着不卖,他日返来,不必住酒店。

    理智的董昕照例反对:&quot;将来一文不值,你会后悔。&quot;

    &quot;哪怕充公,我只当奉献给国家。&quot;

    &quot;讲得真口响。&quot;

    三言两语,又像要开仗的样子,正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公寓是父亲赠与她的嫁妆,小小几百呎,两房一厅,她实在不舍得卖。

    婚后虽搬往宽大的新家,这边也一直留着,周未程真会回来收拾一下,做杯咖啡,看一会子书,有朋友路过本市,程真总招呼他们住这里。

    三个月前卖掉房子,两夫妻一直住此处。

    董昕在身后说:&quot;还不睡?&quot;

    程真喃喃说:&quot;照说,也不必切电话。&quot;

    &quot;又是你说的,切了电话,朋友才切实知道你已离开本市,不会一直打。&quot;

    程真一声不响地睡了。

    半夜醒来,客厅仍有亮光,可见董昕睡不着。

    程真暗暗好笑,原来是个多情的过客。

    晃眼天就亮了,鱼肚白,是个雨天。

    程真洗把脸,出门去买报纸杂志在飞机上看。

    这个城市若有什么牵肠挂肚之处,便是它那精彩绝纶的百来份报纸杂志。

    她打开报纸看昨日的报道。

    读了自己的佳作,不禁嗤一声笑出来,她若笑,那么,读者也许亦会笑,只要读者肯笑,她的特稿出路就不成问题。

    其中一张图片的说明是:&quot;穿西装然不谙西装礼仪,站起来握手原应将外套钮扣先扣上,可是双方却敞着胸露出衬衫,同志仍须努力乎&quot;。

    程真放下报纸,十分惆怅。

    不能再开政要的玩笑了,以后该挑剔讽刺谁呢?

    董昕这人完全没幽默感,可不能拿他来开刀。

    他也起来了,正漱口。

    各管各打理行李。

    这些日子来,程真时常出门去做新闻,她一套三件古姿行李已扔得十分破旧,随她经历了云和月,今日又跟她一起退休。

    她一切准备停当,坐在客厅里等董昕。

    各人喝一杯咖啡就出门去。

    两家的亲戚在飞机场等他们。

    程太太说来说去一句话:&quot;有空多点儿回来。&quot;

    程真一抬头看见刘群,挥着手过去。

    她先把一只信封塞到刘群手中,&quot;给赵百川吃补品。&quot;

    刘群笑嘻嘻,&quot;今早有人拨电话到老总家。&quot;

    程真立刻会意,&quot;是冲着我来的?&quot;

    &quot;是孙毓川手下,问那篇特写的记者是谁。&quot;

    &quot;老总怎么说?&quot;

    &quot;他说是集体创作。&quot;

    程真想一想,&quot;可是要打听的话,迟早会知道的吧?&quot;

    &quot;我们也做了点儿工夫,知道孙毓川有点儿激动,至少他立刻换下那只金表。&quot;

    &quot;做公众人物要沉得气呀!&quot;

    &quot;不说那个了,程真,到了温哥华,替我做一篇特写,看看李某的太平洋怡安公司发展地皮为何屡次遭当地市政府阻挠。&quot;

    &quot;哗,那你起码要派六名记者来做六个月工夫。&quot;

    &quot;他买下那块地皮已有八年,至今没盖一砖一瓦,你想想每年要蚀多少利息。&quot;

    &quot;可是地价一直激升——&quot;

    这时身后传来董昕冷冷的声音:&quot;刘大编辑,到这个时候你还缠住我贤妻不放?&quot;

    刘群只得陪笑,&quot;能者多劳。&quot;

    董昕一手拉住程真,&quot;再见各位!&quot;

    程真只得大声说:&quot;各位,青山白水,后会有<details>九九藏书</details>期。&quot;

    董昕拖着程真上飞机去。

    只有在飞机上才没有电话找程真。

    董昕好不讽刺,&quot;说真的,到了那边,没有这一帮猪朋狗友,你何以为生?&quot;

    程真沉默一会儿,诚实地答:&quot;时间可以用来正视你我的夫妻关系。&quot;

    董昕笑得很勉强,&quot;我们的关系很正常。&quot;

    &quot;是吗,不是已经五痨七伤吗?&quot;

    远渡重洋,给它最后一次疗伤的机会,好就好,不好也无能为力。

    程真不再说什么。

    十二小时旅程稀疏平常,过海关时照例看到黄面孔旅客的行李被搜出大堆未完税物品,正接受制服人员盘问。

    程真咕哝,&quot;几乎什么都比香港便宜,为什么还要拼老命带?&quot;真想取出笔记簿去访问他们。

    他们叫一辆计程车到市中心公寓。

    董昕一放下行李便说:&quot;我约了汤姆,马上要出去,你要不要一起?&quo<var>?99lib?</var>t;

    程真摇头。

    董昕淋浴换衬衫就往外跑。

    他这次来是应邀合伙做建筑生意,汤姆曾是他拍档,两人近一年来打得火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下飞机就得赶去相聚商量大事。

    公家的房子火速建妥,董昕自己的家却仍是一个建筑地盘,五六个月过去了,毫无起色,仍是一个木架子,董昕无暇去监工,工头便做做停停。

    看样子会在公寓里落地生根。

    程真洗一把脸,拨电话到学校宿舍给程功,同房说她不在,程真留了言。

    她到楼下泳池游了十多个趟,全身松弛,才上楼更衣。

    随即到附近市场,买了蔬果肉食牛乳面包等,回家做好一锅汤,看毕太阳报及电视新闻,这才觉得有点儿累,打电话与当地朋友联络,都说:&quot;来了?这次住多久?不走了?你行吗?闷死你,哈哈哈哈哈。&quot;

    程真埋首在枕头上睡着了。

    哪里都是家。

    睡了不知多久才醒来,华灯已上,起床,自窗口看下去,一样车水马龙,他乡同故乡差不多,只是天际有一抹薰衣草色的晚霞,只有北国的天空才常见。

    程真推开落地窗走出露台,看到客厅内有客人。

    &quot;汤姆,好吗?&quot;

    董曾二人捧着咖啡杯,图则摊了一地,正在密谋,程真对董昕的行业一无所知,亦不感兴趣,一直肃静回避。

    董昕叫住她:&quot;我同汤姆出去喝一杯,算是一天,你要不要去?&quot;

    程真仍然站在露台,&quot;你们去好了。&quot;

    她听得汤姆曾笑道:&quot;程真从不盯着你,多好!&quot;

    两个人披上外套出去了。

    程真到厨房一看,只见一锅肉汤只剩下一半,稍觉安慰,也许,也许静了下来,夫妻会重新走在一起,这是她跑到这里来的原因。

    多年来他们分头生活,各走各路,已臻化境,两夫妻拥有不同的房间、电话、银行户口……互不过问。

    太文明了,大有修养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电话铃响起来,程真知道那一定是程功。

    &quot;妈妈,你要我现在过来看你吗?&quot;

    &quot;今日已经晚了,明天吧。&quot;

    &quot;明天有课,怕要到下午四时许方能出来。&quot;

    &quot;四点多我在家等你。&quot;

    &quot;这次住多久?&quot;男女老幼都关心这个问题。

    &quot;一百年,暂时不回去了。&quot;

    &quot;嘎,你不回去看换国旗?&quot;

    程真斥责她:&quot;人云亦云,你懂得什么,换旗帜有什么好看?&quot;

    小程功只是陪笑。

    &quot;你的功课如何?&quot;

    &quot;甲甲甲甲甲。&quot;

    程真也笑,&quot;闷死人。&quot;

    &quot;一点儿不错,妈,他们在叫我,我要走了,明天见。&quot;

    &quot;明天把他们也叫来吃顿饭。&quot;

    程功支吾,&quot;是,是。&quot;

    程真去年才见过程功的生母,在银行区一间商业大厦门口,手持寰宇通无线电话讲个不休,程真过去拍她肩膀,她抬起头,笑一笑,做一个通电话的手势,表示日后联络,可是始终没有找过程真。

    那一照脸,程真看到一张风霜悴憔浓妆的面孔,比实际年龄老了十年不止,她穿着非常时髦但质廉工差的衣饰,转瞬消失在人群中。

    她还是程真的中学同学。

    毕业后只做过一年事,嫁得非常好,程真从没见过那么爱妻的男子,每天上班前留张字条:&quot;亲爱的,中午如起得了身便约我吃饭,爱人&quot;,她最终起来了,化好妆穿好衣服驾着欧洲跑车出去赴约,家务及孩子全交给佣人,午餐后逛逛街,算是一天。

    彼时已经八十年代了,程真知道世界今非昔比,哪里还有这样称心如意的生活,只觉迟早要出纰漏,非常悲观。

    果然,不出三年,男方患癌去世,因年轻,来不及节聚恒产,身后萧条,房子车子不久被银行收回,母女迅速走向下坡,孩子被送往慈善机构收养。

    那时程功姓陈,程真几经辛苦找到了她,正式申请领养,又经过两年漫长等待,种种繁复手续才获通过。

    过程中董昕没有提出反对,程真十分感激。

    最不赞成的是程母,大惑不解,&quot;那孩子已经八岁多,心头很清楚你不是生母,你吃力不讨好,为什么无故付出时间心血?养大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你想清楚没有?&quot;

    程真非常固执。

    那样大的孩子扔在保良局到二十一岁也乏人问津,因一般人只喜领养幼婴,女孩童年就此报销,程真发誓一定要把她领出来。

    她隔日去看她,她一看到阿姨,一声不响,默默流泪,程真觉得心碎。

    终于签署文件,她正式成为她的养女,程功已经十岁出头。

    不过接着的日子又过得飞快。

    她把孩于送到英国念寄宿中学,她时常给她写信寄照片通电话,非常听话恭顺。

    去年成绩优异,考取奖学金,特地选温埠升大学,<strike>?99lib.</strike>以便接近养母。

    程真不过投资数年,白得一个亭亭玉立,善解人意的女儿,自然喜心翻倒。

    程真憾慨,做事业也这么顺利就好了。

    母女感情非常好,无话不既,可是程母仍然不喜欢程功,见面十分冷淡——&quot;不信老人言,吃亏在眼前&quot;,她说。

    程真一笑置之。

    因为十七岁半的程功已是程真最好的朋友。

    性格与程真截然不同,她谨慎、含蓄、温和,很多地方似她生父。

    那晚,董昕返来时程真好梦正浓。

    第二天,程真睡醒了,董昕却在客房中鼾声大作。

    程真喃喃自语:&quot;这叫什么?这简直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嘛,多好,不见面不说话也自然不吵架,过那么三五十载,白头偕老。&quot;

    她出外租了一辆车,驶往北岸,过了桥,来到西温住宅区,找到新屋地盘,见仍未完工,不禁苦笑起来。

    工头认得她,过来打招呼,&quot;快了,董太太,现在私家路上敷设自动融雪暖管。&quot;

    这是董则师的物业,程真不敢乱予置评,只是颔首。

    &quot;董则师犹未决定室内用什么色系。&quot;

    程真又唯唯喏喏。

    &quot;草皮铺了又换,现在铺第三次。&quot;

    这样两年已经过去。

    &quot;大门也改过一回。&quot;

    有人递一杯咖啡给程真。

    她戴起头盔,去视察她居住的那一部分。

    &quot;在二楼,董太太,两千平方呎打通无间断,通向大露台,可是这样?&quot;

    程真露出一丝笑,&quot;正是。&quot;

    &quot;白袖木地板已经铺妥,请看。&quot;

    程真推开门进去,只见墙壁与天花板尚未封好,电线拉得一天一地,她才看一眼,就知道吾不欲观之。

    程真急步退出。

    每次来看都仍是个烂摊子。

    其实程真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两千平方呎空间,放张床放张书桌,无论是谷仓、马厩、货仓、平房……什么都可以,拿教堂来改都行。

    她不要美矣美仑无懈可击的模范住宅,她只要一个窝。

    驾车落山,在山腰看到一所平房,花园十分整齐,门前有一只棚架,一枝藤缠绵地攀着上,枝叶蓬蓬松松,花已落,可是程真猜是紫藤。

    平房一角竖着牌子出售,欢迎参观。

    程真停好车。

    噫,程真心一动,求人不如求己,靠董则师一辈子可能没屋住,不如发奋图强,自力更生。

    她推门进屋参观。

    那是一幢间隔非常普通装璜十分平常的平房,但是室内光洁明亮,全部翻新,程真有点儿欢喜,把家具搬进来就可落地生根了,然后把程功也唤来同住。

    她扬声:&quot;有人在家吗?&quot;

    经纪人是一位染金发的洋妇,在厨房喝咖啡,她正在陪客,程真在厨房门口看见有两位华裔女士正在同她讲价钱。

    程真看到这种情形,便欲知难而退。

百度搜索 绝对是个梦 天涯 绝对是个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绝对是个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亦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亦舒并收藏绝对是个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