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希壤“鬼神” 天涯 希壤“鬼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这时候,胡老爹把茶煮好了,陆曼曼给空念老和尚端过一碗。朝孙川问道:“孙叔叔,越王勾践的故事我知道,越女剑的传说也听过。这个白猿祖师司徒玄空是谁?在历史上很有名么?”

    孙川解释道:“司徒玄空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但就目前的资料来说,他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

    在咱们国家,武术主要有三大流派。武当派武术,创自元末明初的张三丰真人,大概时间是在公元一千三百年左右;

    少林派武术,创自南北朝时期来华的菩提达摩,大概时间是在公元五百年左右。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说达摩祖师到少林寺所传的,只是禅宗佛法。少林武术则源自稍早于达摩,建立少林寺的北魏高僧跋陀赦,现存的少林拳谱中,还有跋陀传授方便铲和一路大刀的记载;

    峨眉派武术,创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大概时间是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比少林武术的创立还要早一千年。

    司徒玄空字衣三,号动灵子。因其爱穿一身白衣,故弟子皆尊称为‘白猿祖师’。其所创的‘白猿通臂拳’、‘猿公剑’,习练之人甚多。想必‘越女’也是其弟子之一。

    后来东汉时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说,越女道遇一老翁斗剑,而后老翁化为白猿上树离去。就颇有点后世聊斋的味道了。比较起来自然是司徒玄空传剑,这个说法更容易令人信服。”

    陆曼曼听了,向空念老和尚问道:“原来峨眉山是中华武术的源头,那大师您也会武功么?”

    空念老和尚笑道:“峨眉山佛、道两派,皆有武技流传,老僧自然也会一点。只是绝没有小说、电影中描述的那么神奇,最多也就是强身健体,让老僧八十多岁还能来昆仑爬爬山而已。”

    陆曼曼奇道:“大师,既然您会武功,怎么还被那些红小将欺负得那么惨?”

    周远山在一旁笑道:“小丫头,你以为武功高强就不受人欺负啦!没听说双拳敌不过四手,饿虎架不住群狼么?更何况欺负大师的,也不是当年那群小屁孩,而是造就了无数疯狂革命战士的那个环境!”

    空念老和尚叹道:“是呀,都只是些走错了路的孩子!而且那时候也没人敢说他们是错的。不管怎么样,那十几年终究是熬过去了。我又能出家做僧人了,可峨眉山的大多数寺庙都没有了。我索性动了云游天下的念头。

    那些年我到处行脚,交游的大多还是方外之人。或许对昆仑附梦的故事印象太深,与同道交流时。总会特别留意与昆仑山相关的信息。如此一来,还真的又多了些线索。

    譬如莲花生大士笔记中提到的,一同附梦的摩尼教、拜火教二人,东入大唐后,皆为当时皇室所重。摩尼教先在长安建大云光明寺,随后拓展到各地皆有寺院,唐人信众甚多。拜火教被赐名‘祆教’,信众仍以西域胡人为主。

    有趣的是,两教的中文典籍,多处提到昆仑山,以昆仑为神山圣地。要知道两教的发源地均在西亚,与昆仑山远隔万里,本无关联。中文典籍中的这等变化,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昆仑附梦给两位传教之人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记。

    后来唐武宗会昌灭佛,取缔所有外来宗教。这两教秘密转入地下,竟然神奇地合二为一,变成了后来历史上大大有名的明教。

    那明教拜‘明尊’,以火为光明象征,以昆仑山为明尊圣域,以‘为善去恶,清净光明’为教义。

    自北宋方腊时起,明教徒不断起义反抗朝廷。后又与南宋茅子元创立的白莲宗相结合,演变出白莲教。

    到元末,明教的力量愈发壮大。元朝官员向元顺帝奏报说:‘今天下反贼多半出自明教,其大股者如韩山童、刘福通、朱元璋、韩林儿等,每以‘明尊出世’为号召……。’

    后来明教徒朱元璋终于取得天下,建立了明王朝。立即反手将禁绝明教写入《大明律》。

    从此世间再无明教,许多明教徒加入白莲教。白莲教也不敢公开传播,转而化名为白阳、青阳、红阳等诸多教派。

    这时明朝边军中有个叫罗清的戍卒,传言此人自白莲教徒手中,得到了明教某代教主所传秘本。遂落发出家,依秘本寻访十余年,寻得洞箫一支。

    他携此箫远赴昆仑,亲见无生老母临凡,得以梦入诸天佛国。七年后,此人自昆仑归返中原,改名为罗梦鸿。以‘无生老母,真空家乡。’为八字真言,创立无为教。

    自无为教一出,此八字真言几乎影响了明、清两代大多数民间会社,罗梦鸿也被后世教徒称为罗祖。”

    孙川点点头道:“不错,从明朝的白莲教各支派,一直到民国的青帮。有资料记载奉此八字为教义的帮派,就有一百零七个;没有资料留下的,还不知有多少?

    可以说这八个字,影响了近六百年来,我们这块土地上从南到北,几乎所有民间帮会组织。”

    孙川顿了顿,问道:“大师以为这八个字,虽然被用来号召教徒,但其实只是罗梦鸿的个人经历。与青铜盘铭文、莲师笔记,说的是同一件事?”

    空念老和尚笑了笑,道:“虽然表述各有不同,但几个关键之处,惊人的一致。很难不让人作此联想,不是么?当然,到此为止,依然只是些旧闻轶事,听过供人一笑罢了。

    后来,老僧年纪愈来愈大,辈分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成了孙施主说的,所谓‘有道高僧’。峨眉山的寺庙纷纷恢复重建,一众弟子也纷纷写信请老僧回山。老僧回到峨眉时,已年届七旬,本以为余生再不会出峨眉山。

    谁知果然天意弄人,三年多前,沈小施主带了支洞箫来,请老僧帮忙辨认箫身上铭刻的文字。那文字竟与昆仑附梦之事相关。

    自幼时直至年老,‘昆仑附梦’四个字,在老僧心中足足萦绕了七十多年。这一见之下,如何还忍得住,只得陪着沈小施主,巴巴地赶到昆仑山来。”

    空念老和尚说着,朝陆曼曼一笑。道:“老僧和昆仑山的故事,讲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旁人没有老僧的经历,听了难免觉得有些虚妄。不知是否能合陆小施主的心意?至于沈小施主和昆仑山的故事,那讲与不讲,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陆曼曼兴奋得双眸发亮,开心道:“合心意,简直太合心意了!又神秘、又曲折,居然从公元前五百年,一直迁延到现在。这是我到目前为止,记录的最有意思的故事了!”

    说着又朝孙川甜甜一笑,道:“再加上孙叔叔在旁边解释得好!”

    孙川还没来的及回应,她忽然想起些甚么,瞪着一双大眼睛,冲沈鸿叶道:“你就在这儿,等我把记录整理一下,哪也不许跑!”

    沈鸿叶年纪轻轻,这几年在昆仑山中,除了空念老和尚,跟他正经说过话的人都没几个。更何况是陆曼曼这等青春无敌、明艳照人的美少女。一见她朝自己说话,沈鸿叶心里先自慌了。当下只是糊里糊涂地顺口搭音道:“我没跑……。”

    陆曼曼截道:“没跑也不行!你待会儿必须讲你那支洞箫的故事,不许说别的糊弄我!”

    沈鸿叶又涨红了脸,小声分辨道:“你这么凶巴巴的干甚么?我又没说不讲。”

    陆曼曼听他这么说,得意地‘哼’了一声。装作面无表情,低下头整理录音笔上的音频记录。心中早已乐不可支,暗想:“他可真好糊弄!这下子被我赚到了,两个故事竟然还是有关联的。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像空念大师的故事那么有意思?要不是惦着爷爷,跟他们去找那个能附梦的山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事儿听起来蛮有趣的。不过,他们都找了三年多了,看样子也没甚么效果。又说密宗的人前赴后继找了上千年都没线索,简直就是前途无亮。只是可怜空念大师了,一辈子的念想啊!只能祝他们好运啦!”《希壤“鬼神”》

    希壤“鬼神”最新章节: 第六章:源流

百度搜索 希壤“鬼神” 天涯 希壤“鬼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希壤“鬼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木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隐并收藏希壤“鬼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