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收煞人 天涯 或 收煞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十一月里,家里收到大哥邮寄回来的一个大包裹,包裹里是装的是厚厚的一摞子书,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教科书。一本本排开,分别是初小的国语、数学、手工、图画、唱歌、体育、卫生和高小国文、数学、英文、美术、音乐、体育、自然、农业。此外,不管初小还是高小,都配了课外读本,童话、寓言、成语新解、文学赏析等等,所有的课本都是用白话文编写的。
阿广的母亲一看就喜欢上了,不像文言含混晦涩,这样的书通俗易懂,就像平时说话一样,娓娓道来,不藏不匿,最是适合小孩子。
阿广看到有那么多新书,开心得不行,因为家里能找到的那么几本书,都被他啃完了,没啃完读不太懂的是陈老夫子留下的《春秋》、《中庸》、《大学》、《周易》这几本,以及石表叔搜罗回来的《伤寒杂论》、《金匮方要》、《温病调便》、《脉经》这些,这阿广读书有个好习惯,读不懂不要紧,先背下来再说,反正他现在记忆力好得出奇,背这些大部头不在话下,唯一不足的地方是这些书背起来太过枯燥乏味了。
正愁着有了上顿没下顿呢,大哥就来搭救了。初初收到包裹那几天,阿广可算得上是手不释卷了,而儿子废寝忘食地看书的劲头,让母亲的心头也一下子敞亮了。
大哥下的这场及时雨,让母亲如沐甘霖,花了好几天,认真盘算过了家里的帐,才下定了决心。这儿子整天画符、练拳、修禅不就是因为他没有什么事情做,而这些事情让他觉得有趣嘛,这少年人心性不定,只要有了更好玩的事情,就能把他的注意力吸过来,而眼下这新学课程,不就是这样的东西吗?况且,阿华、阿贞也到了可以开蒙的年纪了,现在陈老夫子走了,蒙水也没有蒙师办私塾,自己可不想再像以前自己和阿广一样从千字文开始,不如就用这套新学课程来给孩子开蒙。
你道母亲月如做的决定是什么?她打算从此卸下管家的重任,重新回炉,跟儿子一起读书,就学这新学的课程,然后就可以教家里的这些小孩。为什么母亲月如有这样的底气呢?因为母亲也是上过学的,这在前清的年月里可不多见,那时,阿广的父亲厚鹏在私塾里都时不时地要抄母亲的作文课业,隔三叉五的还要吃老夫子的竹笋炒肉,母亲可从来没有被夫子罚过,夫子也道可惜,这要是男儿身,便又是个读书种子。
要不是从小定了亲,而蒙水又没有条件,母亲没准就会像伯母那样上了新式学堂。而伯母到了蒙水,只短短不到一年便身故,镇上唯一跟伯母说得话的就是阿广母亲,那时阿广母亲还没有过门,却也担起了亦姐亦母的角色,换句话说,这大哥二哥,就是母亲月如拉扯大的。这在蒙水镇上是无人不晓,说起胡家的二媳妇,那是人人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心了有了计较,母亲就把家里所有的人都知会了过来,在堂屋开了个家庭会议。众人都觉奇异,因为往时都爷爷或者伯父起的头,商量的多半是同和堂的营生,这次却是厚鹏媳妇做的召集人,不知道要商量的什么,都是满脸不解。
母亲月如却是大大方方地撂了底:“我打算把这管家的事情让出来,让各家的媳妇一起接手,大家搭搭手,也就过去了,我也会从旁指点。大家也知道,这陈老夫子走了,镇上没有了蒙师,家里的小孩到了年纪了,却没个地方读书,不读书当挣眼瞎不行,我寻思着,这善兴不是寄回来一套新学小学教材嘛,我呢,以前读过书,底子不错,我打算跟阿广一起学这小学课程,以后,家里的小孩,就由我来教学开蒙,而小孩子都跟着我上学,各家媳妇们也就腾出了手,可以管家,也可以帮衬同和堂的营生,这是两便两利的事。”
大家初一听,觉得事情这么安排,也很不错,都看向了爷爷,因为这事再好,可也是移风易俗,这女子当先生,还没见过,得让爷爷给拿主意。爷爷却看向了师父,因为这二儿媳提出的安排,是跟阿广一起学新学课程,不知道会不会对阿广的修炼有影响。
师父听阿广母亲这一说,倒是心怀大慰,前段时间这外甥媳妇对自己很有些看法,倒是难得她想出了这么个两不相害的举措,阿广修炼的事情没法跟她解释,这个门槛始终都在,日久必生嫌隙,这读书明志,开阔眼界,是个大好事,原来无奈是自己对新学一窍不通,有人出面把短板补足了,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由阿广的母亲辅导阿广读书,也能在不解释的情况下,让她了解到阿广修炼的好处,更何况,师父见识过林普晴婶娘的学识见地,那更是对外甥媳妇的远见赞叹不已。
师父想到这些,便道:“阿广娘亲的主意很好,正得其时,我原也认为阿广应该学习新学,因为以后他接触社会,新学不通寸步难行,何况这读书和禅修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甚合我意,由阿广的娘亲来做这件事,那是再好不过。”
爷爷见师父点了头,还颇为赞许,也觉得这个主意大好,毕竟,不管是胡家还是其它各姓,想要发展,就得出人才,就得有学识,唯诗书可以传家,留给后辈什么家产,都比不上留给后人学识更有保障。于是爷爷也就吩咐道:“便照月如的安排来做,至于管家的帐目,各家媳妇一时半会的接不上手,那就让厚鹏来做,也不要让月如两边兼顾了,这样反而被制住了手脚。事到临头需放手,放开手才能游刃有余,至于需要什么条件,添置些什物,厚新,你就一力扶助,尽力把这件事情做成做好!”
伯父也接口道:“我本来也想家里出资一笔,给镇上办个小学堂,现在弟妹有这个想法,那是再好不过,现时就先在家里办,我添置些课桌文具,把原来做仓房的西厢房腾出两间来打通,暂作课室,先试先行,等过了一两年时机成熟了,镇上的人也能接受,我们再在镇头买块地,把小学堂办起来。”
母亲本来还预计着此事在公公还有阿广师父那里难过关,却没想到如此顺利,而且阿广的师父还大加赞赏,难道真的是自己多想了,枉做了小人?不管了,只要阿广能学好新学的课程,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他练的那几样东西,就随缘吧。
于是,胡家小学堂就这样开张了,由于范围仅限于同和堂各姓的子弟,也就是胡家院里的这些小屁孩,所以也没大张其鼓,街坊邻里也不知晓,只是过后不久发现,同和堂院里的小孩都不出街上来野了,这街上鸡狗们倒也得了个安生,唯有榕树头捉棋闲侃的老头们,少了许多小仔小囡们每日里吹毛拨须的骚扰,没了逗嘴的花头,暮年寂寥了很多。
母亲在学堂办起来后,抽空给大哥写了一封信,跟大哥说了胡家学堂兴办的前前后后,大哥很快就回了信,信中对婶娘的壮举大加鼓励,随信回来的,又是一个大包裹,里面有一套大哥四处求告才弄到的小学课程教学辅导,一套中学课本以及一套初级师范教材。这前后两套书阿广没兴趣,他也不想当先生,总是觉得先生喜欢打人手板,留下了心理阴影,而那套中学课本,却落在了阿广手里,里面除了照旧有国文、数学、英语等,还多了物理、化学、生物、社会这几本“神”书。
且按下阿广得到几本“神书”后干了什么不表,这胡家小学堂里,除了三岁以下的奶孩外,所有的同和堂的成年以前的小仔小囡都被聚在了起来,一共十几个,最大的十一岁,最小的四岁,这差距那么大,课怎么上?简单,把年龄分成三段,大中小各分一组,先是诵读一段课文,不管大小都跟着一起摇头晃脑依依呀呀,读完了,大的发张纸描字,抄写,中的练习发音,争取能读得准,记住这个字能看明白就好,小的吗?能懂就懂,不能懂就拿张纸画画玩。
举个例子,这一课国文是:“猫捕鼠,犬守门,各司其职,人无职业,不如猫犬。”先一起读完,然后年龄大的就照着阿广母亲临好的字贴描红,练字,边练边记,而年龄小的呢,接下来等女先生布置好了大龄组的课业,就跟着先生看着黑板一口一字地练习发音,多读几遍,再记一下字形,接下来,小的就跟着画只猫,画只狗,再画个小人,这就齐活了。
一般说来,这各组之间,基本上都是会打岔的,小孩嘛,受凑热闹,瞎起哄。刚开始让阿广的母亲很是头痛,后面想了些奖惩的办法,捣蛋的就罚站,或者课后做游戏不给参加,只能旁观,这才杀住了风头。这游戏是全员参与,主要是丢沙包,踢毽子,老鹰捉小鸡这类。阿广只参加老鹰捉小鸡,因为其它项目太欺负人,只有老鹰捉小鸡时,需要一只厉害的老鹰。
数学课那就是数算筹(就是竹签),大的要列算式,中的要口算加减,小的能认出几来就算很棒了。
至于唱歌图画,那是一视同仁不分组别,唱歌画画嘛,什么样的年龄的都一样喜欢;卫生课就得体行合一,洗碗,洗衣服,打扫庭院,寓教于作,跟劳动课结合在一起了,再说一些病从口入、开水杀菌、忌食生冷、便溺隔离、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一类的道理;体育课就只给中高组上,跑步、跳远、跳绳、登山,只在早上提前上,不然等年纪小的来了,就分身乏术了。
母亲月如也是一边看书,一边查教辅,边学边试,课上到哪算哪,一个人得管住这十几个小孩,忙得团团转,连最小的女儿英妹,都发派给爷爷承包了。
这到了学习读书这里,母亲总算是见识到了阿广神功有成的威力,看书是过目不忘,一点即透,算术是举一返三,心脑互合,画画练字是信手拈来,丝毫不谬,连唱歌也因为中气足,那是字正腔圆,铿锵入耳。这不,没两月,母亲也只是看了一多半课程,阿广却已把小学课程看熟弄懂炒成了旧饭了。
最让母亲吃惊的还是上体育课,阿广的身体强健程度,除了气力比起成年人尚有不足,其它的已经是把别的小孩远远抛开,哪怕比起成年人,在跑、跳这些项目上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于,在阿广得到师父应允后,把定静慧和呼吸吐纳的功夫也教给了小伙伴们,虽然他们因为身体等先天条件修不到阿广那样可以返照自观的程度,但修习后,让身轻体健,耳目聪明,脑力飙高还是没有问题的,于是两个多月后,胡家小学堂里的神童就开始批发了,母亲也终于不得不承认,陈广学的那些三教九流之术,还真的不简单。
阿广也正觉得神拳不简单,以前就只知道发蒙了打,后来是半醒半蒙地练,随心而动,没个准,再后来,能返观自照了,才发现,原来神拳要到到形神合一,还得结合着呼吸吐纳,冲开大周开,打通全身的经络,让骨骼筋脉得到强壮,可前文也说过,要打通大周天,须要全身的各个支节一个一个地调节,直到与呼吸吐纳形成一贯一致的反应,这一路练来,是一点一点地慢慢过关,急不得,可是体育课让阿广发现了新路子,因为跑要计速计时,长短用气的办法也不一样,跳也有发力的技巧,如果跟跑跳时用上神拳的法门,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想到,阿广就试了起来,这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偶然间的一次,阿广在跳高时动了神,嗖的一声,一跳并齐院子里了两米多高的桂花树,这让阿广目瞪口呆。《收煞人》
收煞人最新章节: 第四章 母亲读书
百度搜索 收煞人 天涯 或 收煞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