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 天涯 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私生子威廉本可能活不过童年。年仅8岁的他被父亲抛弃,成为诺曼底权力政治斗争中一颗无助的棋子。他被推到前台,面对着大批诺曼底封臣时,恐怕早已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父亲已经离开。他周围的这些人几乎毫不掩饰对公爵之位的野心,也不会让他高枕无忧。大多数人时时刻刻关注的是罗贝尔公爵,因为贵族们都想趁公爵不在时谋取更高的地位。

    目前我们还没有

    这是一项重大的成就。作为纪念,威廉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致力于维护和平的小教堂。

    年轻的公爵完全有理由骄傲。尽管年仅20岁,他在充满磨难的童年中做到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功地生存下来,并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视法律的内讧局面并未完全结束,仍然有人把他视作可以控制的棋子,但威廉已经在稳定公国局面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此时,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开始考虑婚姻大事,以确保诺曼底王朝的未来。

    中世纪的权贵婚姻是由他人选定的政治联姻,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会考虑个人感情的因素,但威廉拥有难得的自主权。他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的地位不足以施加任何影响,谋臣们要么和他同龄、要么已经失去信任并遭到罢免。那个时代他是为数不多可以自己选择妻子的统治者。威廉决定接受教会的制裁,避免重蹈父亲的覆辙。

    如果威廉为爱结婚,他也可以足够务实,将其转变成政治优势。经过一番搜寻,他看上了邻邦佛兰德斯公爵美丽的女儿、法王的侄女——玛蒂尔达<span class="" data-note="《历代志》(ics)是圣经《旧约》中的章节,记载了被掳70年后归回的犹太人的故事,激励归回者重建圣殿的热心,并为他们重建家园立下了稳固的属灵根基。"></span>。这绝对是令人激动的联姻。她与威廉年龄相仿,自身实力强大,显然二人会一生忠于彼此。威廉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诺曼底公爵:他没有情妇,也 6ca1." >没有私生子。

    然而,二人成婚之前遇到了一个潜在的问题。威廉和玛蒂尔达是五代表亲,但教皇禁止七代以内近亲通婚。此外,玛蒂尔达的母亲被发现曾与威廉的叔父订婚。尽管二人最终没有成婚,但仍被视作违反近亲通婚的规则。

    这些问题在中世纪普遍存在。由于婚姻通常在同一阶层成员之间订立,因此各皇室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几乎所有皇室成员彼此都有血亲关系,所以多数时候大家对此都客气地视而不见,除非出于政治原因做出反对。

    然而,教皇利奥九世有许多理由给诺曼人制造困难。作为第一位伟大的改革派教皇,他认为统治者应成为民众的榜样,但诺曼底因其神职人员的恶行而声名狼藉。除了买卖圣职的猖獗,这些世俗的神职人员完全不尊重自己的牧区。诺曼人的暴行激发了源源不断的抱怨,也引起了教皇的注意。出于个人原因,教皇也不能视而不见。

    一方面,教皇要依靠德意志皇帝<span class="" data-note="其中的一名战士就是奥拉夫·哈拉尔德松,即后来的挪威国王和守护神。"></span>亨利三世的支持,而当时亨利与玛蒂尔达的父亲产生了争端。更重要的是,对教皇而言,抵达意大利的诺曼雇佣军日渐成为一个大麻烦。这支雇佣军由残暴的汉弗莱·吉斯卡尔(Humphrey Guiscard)和罗伯特·吉斯卡尔兄弟领军,实力与日俱增,引起了所有人的担忧,甚至连教皇都准备亲自带领一支盟军将其逐出意大利。因此,当威廉要求教皇同意这桩婚事时,教皇却召集委员会议谴责买卖圣职的行为——显然是表明不同意。

    当然,诺曼底大多数主教都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几乎都违反了教会规定,拥有情妇、言行失检,不愿意面对教会的谴责。参加会议的主教将坏消息带回诺曼底:教皇明令禁止这桩婚事。

    但威廉继续准备婚事,并于次年举办私人仪式与玛蒂尔达成婚。他没等多久,政治风向已然转变。汉弗莱和罗伯特兄弟击溃了教皇的大军,俘虏了教皇。一年后利奥去世,继位的教皇认为与诺曼人讲和是更为明智的决定。威廉承诺修建两座教堂和一些慈善机构,作为交换教皇正式同意了这桩婚事。

    彼时威廉已无心关注其他事情。安茹伯爵已经进军毗邻的曼恩,占领了边境地区的几座城堡。诺曼底和邻邦都受到威胁。法王亨利向来忌惮过于强大的封臣,于是与威廉组建了一支远征军,阻止安茹伯爵继续进军。威廉抵达后,一座毗邻城市的居民做出了糟糕的决定:将兽皮挂上城墙并用棍棒击打,嘴里高唱“皮匠的皮拿去卖”——非常隐晦地讽刺了威廉卑微的出身及其母亲的职业。愤怒的公爵做出了回应:他抓捕了32名战俘,当着全城人的面砍掉他们的手脚。剩下的人很快投降。

    整个战争过程短暂,(如果诺曼人的资料确实可信)骑着战马的威廉展示了自己的英勇和驾驭力,连安茹伯爵也深深折服。在一次战役中,这位诺曼底公爵只派出两名孩童潜入城堡放火,便赶走了守军。然而,他的足智多谋最终导致事与愿违。威廉的进军速度令亨利国王感到不安。亨利迅速转变立场,与安茹伯爵结盟,掉转矛头攻击狂妄的公爵。

    国王的背叛令局势变得尤为危险,因为巧合的是威廉的两位叔父也同时叛变。所以威廉决定撤军,等待时机。法王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对自己的成功非常自信。亨利将军队一分为二,让他的兄弟带领其中一支进军鲁昂,自己则带另一支清剿乡村地区的守军。但不幸的是,国王的兄弟完全不堪大任。

    抵达诺曼底后,他甚至连最初步的夜间准备都停止了。他的军队在小村庄莫尔泰梅(Mortemer)安营扎寨,士兵们放松警惕,饮酒作乐,醉酒后不派任何人站岗守卫便倒头大睡。午夜时分诺曼底军队发起进攻,这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威廉把战果告诉了亨利:他派一位使臣爬到树上,高声宣布战况,消息传到了亨利的军营。于是亨利谨慎地撤军。没有了法王的支持,叛军土崩瓦解。

    如果说有什么改变的话,那便是这次侵略的失败令威廉更加强大。公爵的军队名望大增,震慑了他的封臣,降低了叛乱的可能性,强化了公爵对领地的控制。他在胜利之后对叛徒宽宏大量。两位叛变的叔父遭到流放,但他们都获得了可观的薪俸,数额与公爵之子可以获得的相当。

    然而,亨利与威廉的恩怨没有了结。法王之前明显低估了这个危险的年轻人,他需要尽早削弱威廉的威望,以免其变得过于强大。公元1057年,他再次与安茹伯爵结盟,进军诺曼底南部,决心推翻威廉。这一次,所有的盟军整合为一支军队,统一向海岸地区进军。

    此时诺曼底已无叛乱之忧,因此威廉的处境要强得多。但他不想拿自己新建立起来的公信力作为赌注,与一支规模更大的军队对抗。他很愿意玩拖延战术,不与法王的军队交锋,直至良机出现。这一策略再次奏效。国王不知道当地的潮汐情况,当他率军穿过一片布满沼泽的河口时,上涨的水位将军队一分为二。威廉发起突袭,令困在水中的盟军一片恐慌,许多士兵溺死在海中。国王和伯爵无能为力,只能在彼岸眼睁睁地看着灾难的发生。

    这场失利严重打击了法王的威望,尽管他成功逃离诺曼底,但从此不复往日的荣光。三年后,国王和安茹伯爵相继去世,法兰西的政治局势急剧变化。新国王年仅8岁,安茹伯爵更是死后无嗣。伯爵的两个侄子为了争夺权力发动了内战;狡猾的威廉则尽其所能将事态延续。威廉公爵有生以来第一次远离外部威胁。

    此时的诺曼底前所未有地自信。尽管局势动荡,但它比周边邻邦更加富裕,吸引了上层移民纷纷涌入。来自帕维亚(Pavia)的知名教师兰弗朗克带来了年轻的圣安塞尔姆(St. Anselm),推动了迅速遍及法兰西的文学复兴。一个庞大的犹太人群体定居鲁昂,将这里发展成商业中心,奢侈名酒的贸易走向繁荣。收入的增长使贵族受益,他们反过来修建新的修道院和教堂,进一步推广了学术复兴。

    威廉正遇上人生中独一无二的重要机遇。30岁出头的他没有内忧外患的挑战,国库充盈,拥有一个自信的公国,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快活而自信的他将目光投向了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富庶王国。

百度搜索 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 天涯 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拉尔斯·布朗沃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拉尔斯·布朗沃思并收藏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