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病榻杂记 天涯 病榻杂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中国是一个最注重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提出了不少的教条。有的明白易行,所以就流行开来。这大大有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

    但是有一些教条,提得过于苛细,令人望而却步。比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是。

    我们平常常用“好人”和“坏人”这样的词儿。中学读过的伦理学这一门学科好像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最后是一笔糊涂账,只能由个人的理解来决定。<var></var>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我觉得,在现如今社会上存在的成百上千的职业行当中,最接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个标准的是医生。病人到医院里来是想把病治好,大夫唯一的职责是治好病,这就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打下了基础。

    如果我们再把思路放宽,再想得远一点,想到眼前这一群英气勃勃的男女大夫以及护士小姐们当年下决心学医的时候,他们的动机何在?我们医学行道以外的人,<var>..</var>当然回答不出来。连他们自己也未必能说得清楚。但是,我认为,倘若拿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两把尺子来衡量一下,则虽不中不远矣。这两句短语所表现的,是极高的人生精神境界,是极高的道德<bdi></bdi>规范,还得加上一点天赋,不是唾手可得的,万不可掉以轻心。

    理论易找,事实难寻。其实,事实也并不难寻。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现在坐在我面前的三○一医院的宋守礼大夫,就是一个活bbr>.99lib?</abbr>生生的标本。

    <span class="right">2005年6日29日</span>?99lib?

百度搜索 病榻杂记 天涯 病榻杂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病榻杂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季羡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季羡林并收藏病榻杂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