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四世纪 五〇年代(前三五〇—前三四一年)
百度搜索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1·秦风汉雨 天涯 或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1·秦风汉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dl><dt>战国时代</dt><dd><ul><li>秦迁都咸阳。</li><li>卫国自贬称“侯”。</li><li>马陵战役庞涓丧命。</li></ul></dd><dt>东西方世界</dt><dd><ul><li>第一次萨漠奈战争爆发及结束(前三四三—前三四一年)。</li><li>罗马与迦太基缔结商约。</li><li>波斯再征埃及,埃及沦为波斯帝国的一省。</li></ul></dd></dl><h3>公元前三五〇年(辛未)</h3>
<small>周显王十九年 魏惠王二十一年 鲁康公五年 韩昭侯九年 秦孝公十二年 赵成侯二十五年 宋剔成二十年 燕文公十二年 楚宣王二十年 卫成侯十二年 齐威王九年</small>
1、秦国(首府栎阳<small>〔陕西省临潼县〕</small>)公孙鞅在咸阳(陕西省咸阳市)筑城,并兴建宫殿。秦政府遂自栎阳迁都到此。
公孙鞅下令:严禁人民父母兄弟姐妹儿媳同住一室(中国北方天寒,冬天赖火炕取暖,一家男女老幼,挤在一个大炕上睡觉),把若干村落集结成为一县,县设县长(令)、主任秘书(丞),经组合后,秦国共有三十一县。废除井田制度,铲除阡陌。制定新的度量衡,统一全国斗、斛、丈、尺。
2、秦国(首府咸阳)跟魏国(首府安邑<small>〔山西省夏县〕</small>)军队,在彤邑(陕西省华县西南)遭遇。
3、赵国(首府邯郸<small>〔河北省邯郸市〕</small>)国君赵种(四任成侯)逝,儿子之一的赵緤跟太子赵语,争夺宝座。赵緤失败,投奔韩(首府新郑<small>〔河南省新郑县〕</small>)。
<h3>公元前三四九年(壬申)</h3>
<small>周显王二十年 魏惠王二十二年 鲁康公六年 韩昭侯十年 秦孝公十三年 赵肃侯元年 宋剔成二十一年 燕文公十三年 楚宣王二十一年 卫成侯十三年 齐威王十年</small>
本年无记载。
<h3>公元前三四八年(癸酉)</h3>
<small>周显王二十一年 魏惠王二十三年 鲁康公七年 韩昭侯十一年 秦孝公十四年 赵肃侯二年 宋剔成二十二年 燕文公十四年 楚宣王二十二年 卫成侯十四年 齐威王十一年</small><dfn></dfn>
1、秦国(首府咸阳<small>〔陕西省咸阳市〕</small>)公孙鞅颁布新赋税法,即日实行。
<h3>公元前三四七年(甲戌)</h3>
<small>周显王二十二年 魏惠王二十四年 鲁康公八年 韩昭侯十二年 秦孝公十五年 赵肃侯三年 宋剔成二十三年 燕文公十五年 楚宣王二十三年 卫成侯十五年 齐威王十二年</small>
1、赵国(首府邯郸<small>〔河北省邯郸市〕</small>)贵族赵范,袭击邯郸(河北省邯郸市),不能取胜,被杀。
<h3>公元前三四六年(乙亥)</h3>
<small>周显王二十三年 魏惠王二十五年 鲁康公九年 韩昭侯十三年 秦孝公十六年 赵肃侯四年 宋剔成二十四年 燕文公十六年 楚宣王二十四年 卫成侯十六年 齐威王十三年</small>
1、齐国(首府临淄<small>〔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small>)诛杀国务官(大夫)田牟。
2、鲁国(首府曲阜<small>〔山东省曲阜市〕</small>)国君(三十三任康公)姬毛逝世,子姬偃继位(三十四任),是为景公。
3、卫国(首府濮阳<small>〔河南省濮阳市〕</small>)国君(四十三任成公)卫遬自行贬称侯爵,作为赵国(首府邯郸<small>〔河北省邯郸市〕</small>)、魏国(首府安邑<small>〔山西省夏县〕</small>)、韩国(首府新郑<small>〔河南省新郑县〕</small>)的尾巴国。(卫国本来就是侯爵封国,后进位公爵,现因国小势弱,自行贬降。)
<h3>公元前三四五年(丙子)</h3>
<small>周显王二十四年 魏惠王二十六年 鲁景公元年 韩昭侯十四年 秦孝公十七年 赵肃侯五年 宋剔成二十五年 燕文公十七年 楚宣王二十五年 卫成侯十七年 齐威王十四年</small>
本年无记载。
<h3>公元前三四四年(丁丑)</h3>
<small>周显王二十五年 魏惠王二十七年 鲁景公二年 韩昭侯十五年 秦孝公十八年 赵肃侯六年 宋剔成二十六年 燕文公十八年 楚宣王二十六年 卫成侯十八年 齐威王十五年</small>
1、若干封国国君,在周王国首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举行高阶层会议。
<h3>公元前三四三年(戊寅)</h3>
<small>周显王二十六年 魏惠王二十八年 鲁景公三年 韩昭侯十六年 秦孝公十九年 赵肃侯七年 宋剔成二十七年 燕文公十九年 楚宣王二十七年 卫成侯十九年 齐威王十六年</small><bdo>?</bdo>
1、周王国(首都洛阳<small>〔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small>)国王(四十一任显王)姬扁,封秦国(首府咸阳<small>〔陕西省咸阳市〕</small>)国君(二十五任孝公)嬴渠梁,当中国西部封国盟约长,各封国国君纷纷祝贺。嬴渠梁命他的儿子嬴少官,率领军队,会同各封国国君,前往逢泽(《地理志》说,逢泽在现在河南省荥阳荥县稍北。《中国历史地图集》绘于河南省开封市南。无论何处,秦军都势必穿<mark></mark>过周王国首都洛阳才行,推测应在洛阳西境才合理),朝觐姬扁。
<h3>公元前三四二年(己卯)</h3>
<small>周显王二十七年 魏惠王二十九年 鲁景公四年 韩昭侯十七年 秦孝公二十年 赵肃侯八年 宋剔成二十八年 燕文公二十年 楚宣王二十八年 卫成侯二十年 齐威王十七年</small>
本年无记载。
<h3>公元前三四一年(庚辰)</h3>
<small>周显王二十八年 魏惠王三十年 鲁景公五年 韩昭侯十八年 秦孝公二十一年 赵肃侯九年 宋剔成二十九年 燕文公二十一年 楚宣王二十九年 卫成侯二十一年 齐威王十八年</small>
1、魏国(首府安邑<small>〔山西省夏县〕</small>)大将庞涓,率军攻击韩国(首府新郑<small>〔河南省新郑县〕</small>),韩国请齐国(首府临淄<small>〔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small>)救援。齐国国君(四任)田因齐举行御前会议,征求意见说:“早些时发兵好,晚些时发兵好?”宰相邹忌反对发兵,说:“不如根本不发兵。”大将田忌说:“如果我们拒绝,韩国必然被魏国并吞。而如果伸出援手,就要早伸出来。”孙膑说:“韩国已在跟魏国血战,并没有疲惫,此时救它,是我们代替他挨打。而且魏国攻势猛烈,要决心消灭韩国,韩国也了解面对的危险,非依靠我们不可。最好的方法是告诉韩国我们一定发兵,用以坚定他们抵抗的决心,等到把魏国军队战力消耗得差不多时,我们再插手,所受到压力一定减少。那时,不但可得到重利,还可以得到重名。”田因齐嘉许说:“就是这么办。”秘密向韩国使节保证,一定发兵,使他回报。韩国仗恃齐国的承诺,认为援军早晚就到,奋力抵抗,却五战五败。只好再派使节,向齐国表示,愿降格当齐国的尾巴国。
于是,齐国任命田忌、田婴、田盼,分别担任统帅和副统帅。孙膑则担任参谋长,率领大军出动,仍用老战略,直袭魏国陪都大梁(河南省开封市)。庞涓急撤军回堵,魏国动员全国所有的武装部队,任命太子魏申担任统帅,准备跟齐国决战。孙膑告诉田忌说:“赵(首府邯郸<small>〔河北省邯郸市〕</small>)、魏、韩三国战士,素来剽悍,常看不起齐国,认为齐国人胆小如鼠。优秀的指挥官就是要顺着敌人的心意,引导他走向错误。《孙子兵法》说:‘以一百里的速度急行军,会跌倒他的上将,以五十里的速度急行军,土兵死亡逃散,到达目的地,最多保持一半。’我们就要庞涓跳进这个圈套。”于是下令,大军进入魏国领土之后,最初建十万个炉灶。明天,建五万个炉灶。后天,建二万个炉灶。庞涓得到情报,高兴得跳起来,大叫说:“我早就知道齐国人懦怯,却不知道懦怯到这种程度,进入魏国三天,齐军已溃散过半。此时不穷追猛打,就捕捉不住他们野战军的主力,如果让他们逃掉,下次可能再没有机会。”下令步兵照常前进,而他亲自率领精锐骑兵部队,只带少数粮秣,加倍速度迎击。孙膑计算庞涓行程,某一天黄昏,当到马陵(河北省大名县),马陵是一个险道,路面狭窄,下有深谷,上有绝壁,最容易隐藏。孙膑命削下一棵大树上的树皮,上写:“庞涓死此树下。”派一万余名弓箭手,夹道埋伏。下令说:“见有火光,集中射击。”<q>藏书网</q>
时候终于来到,天已入夜,庞涓驰经树下,见树干一片雪白,上面有字,命举火观看,还没有看完,伏兵四起,万箭俱发,魏国骑兵惊恐四散。庞涓自知难逃罗网,拔刀自杀,临死时说:“竟然让白痴成名!”齐军乘胜攻击,生擒太子兼统帅魏申,魏军全部崩溃。
<div class="imgbox ter">//..plate.pic/plate_297913_1.jpg" />
柏杨曰:
庞涓真是一个典型的卑鄙无耻的小人,直到临死都没有对自己的负义行为,感到丝毫内疚,反而诟骂孙膑侥幸成名。
2、齐国宰相邹忌,忌妒田忌威震国际,企图栽赃陷害,派人手拿二百四十两黄金,到街上请人算卦,问卜卦先生说:“我是田忌的随从,我家将军率军作战,三战三胜,他打算进行大事,请你看一下吉凶?”等卜卦先生出门,邹忌教人把他逮捕。眼看就要掀起大狱,田忌无法澄清,又气又急,遂率领他的卫队突袭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打算逮捕邹忌,可是邹忌早有准备,田忌无法取胜,只好出奔楚王国(首都郢都<small>〔湖北省江陵县〕</small>)。
柏杨曰:
“诬以谋反”是中国传统政治中一件其效如神的法宝,强悍的头目要排除他的战友或政敌时,习惯使用,当之者无不粉碎。因为它是政治和法律的结合物,政治是内容,法律不过形式,所以无罪不能无刑,至为狠毒,无人能解。田忌身为民族英雄、三军统帅,对国家有盖世功勋,跟国王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可是,一旦陷入“诬以谋反”诛杀大阵,立刻束手无策。
百度搜索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1·秦风汉雨 天涯 或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1·秦风汉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