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国学小百科书系·书法小百科 天涯 国学小百科书系·书法小百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学习文学史的时候,会注意到,著名的汉乐府民歌,没有西汉的作品,全是东汉的诗篇。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你也会发现,著名的汉隶碑刻,除近年出土的极少数几块残石以外,全都是东汉的作品。

    西汉乐府失传,有人说是因为班固《汉书·艺文志》失载;西汉碑刻无存,有人说,是因为王莽出于政治需要毁碑。

    公元8年,王莽纂bbr></abbr>汉,建立了新朝。因为“恶称汉德”,下令毁去西汉碑刻。以政府的命令,毁得还真是彻底。

    <div class="imgbox ter">//..plate.pic/plate_227062_1.jpg" />

    (汉)佚名《礼器碑》(碑阴)

    汉代<mark></mark>碑刻,以隶书为主,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众多汉隶碑刻中,《礼器碑》被公认为“汉隶第一”(翁方纲、叶昌炽语),明郭宗昌《金石史》评此碑说:“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神助,弗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清王澍《虚舟题跋<samp>藏书网</samp>》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如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清杨守敬《评碑记》也说:“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要而论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

    <div class="imgbox ter">//..plate.pic/plate_227062_2.jpg" />

    (汉)佚名《礼器碑》(碑阳)

    《礼器碑》的笔画瘦硬刚健,收笔转折处多方折,笔画较细而刀法及捺粗壮,构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而且多少带有一些和居延汉简书法相似的地方。但是它瘦不露骨,不伤于靡弱,显得很有力度。尤其是碑阳书法,更是精美绝伦。而碑侧和碑阴,因为记载捐助者的姓名和捐助钱数,显得要随意得多,大小疏密皆不经意,但反而有一种变化之美。

    和其他著名汉碑相比,它不同于《乙瑛碑》的俊美、《史晨碑》的古朴、《孔宙碑》的纵逸、《华山碑》的奇古、《衡方碑》的灵秀、《张迁碑》的方正、《曹全碑》的秀丽。《礼器碑<bdo></bdo>》自有自己的风格在,这也正是它的成功之处。学习隶书,最宜以此碑入手。

百度搜索 国学小百科书系·书法小百科 天涯 国学小百科书系·书法小百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国学小百科书系·书法小百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李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诚并收藏国学小百科书系·书法小百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