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中国古代生物学 天涯 中国古代生物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从魏晋至唐宋,随着农业、园艺事业的发展,涌现出了众多的与植物学有密切关系的植物谱录。谱录是有关某种或某类植物的专书,篇幅长短不;叶片三角状圆形,颜色青绿,多绒毛不光滑,叶片硬,叶柄上举;花紫色,也先叶开放;果实有粘性,果实构造与白花桐相似,种子较小。书中把白花桐、紫花桐和另一个白花桐的变种排列归为一类,相当于现代植物分类学上的玄参科泡桐属,是很正确的。《桐谱》还对苗木繁育、造林技术、加工利用诸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很有价值。

    南宋韩彦直的《橘录》(公元1178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橘类植物的专著。全书共三卷,一、二卷记述了橘类的品种、特征。对黄橘、塌橘、包橘、绵橘、沙橘、荔枝橘、油橘、绿橘、乳橘等品种就外观和内部分别作了比较说明,如记绿橘:“比他橘微小,色绀碧可爱。不待霜食之味已珍,留之枝间,色不尽变,隆冬采之,生意如新。”韩彦直第一次将柑橘树分柑、橘、橙三大类,在每一大类中又将其分为若干种。这样的分类是科学的,至今还有现实意义。第三卷记述橘的栽培、管理和加工利用方法,谈到橘树病虫害、浇灌、采摘、收藏、制治和药用等方面,韩彦直认为“橘皮最有益于药”。

    宋代动植物谱录的大量出现,特别是植物谱录,对于传播和发展植物学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宋代,当时最有特色的是无数关于动、植物的专著”,“其中某些植物学方面的著作,要比15和16世纪早期欧洲的植物学著作高明多了。”实在不是过誉。

    相对来说,这期间关于动物的谱录,则很少见。这里简要介绍一下《禽经》和郑樵《昆虫草木略》这两本著作。《禽经》一卷,旧题周代师旷撰,晋张华注,不过这是有问题的。现在一般都认为它大约成书于唐宋间。《禽经》是我国关于鸟类的最早著作。书中记载了鹞、鹗、鹦鹉、鸳鸯、鹧鸪、锦鸡、鹡鸰〔jiling吉玲〕等70多种鸟,对其名称、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都有记述。如指出锦鸡的特征是“腹有采文”;翡翠“饮啄于澄澜洄渊之侧”;“鸥,水鸟,食小鱼虾”;“雁飞有行列”、“鷫鸘〔sushuang肃霜〕飞而陨霜”,反映了对候鸟迁徙活动与物候的了解。

    《昆虫草木略》是宋代郑樵(公元1102—1160年)所撰。全书把生物分为草木(植物)、昆虫(动物)两个纲;草木纲分为草类、蔬菜、稻粱、木类、果类五目;昆虫纲分为虫鱼类、禽类、兽类三目。在植物部分还把性状相近的种类(如李、梨、桃、木瓜等类)排在一起;指出桄〔guang光〕榔、蒲葵、椰子、槟榔、多罗等与棕榈同类(现在的棕榈科),基本正确。这种大类中再分小类的分类排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植物的自然类群和亲缘关系。书中还从理论上提出了研究动植物学的前提、要求和编写动植物志的体例原则,说明了图谱在研究动植物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谱录作了理论概括,很有见识。

百度搜索 中国古代生物学 天涯 中国古代生物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中国古代生物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汪子春 陈宝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汪子春 陈宝绰并收藏中国古代生物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