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最漫长的抵抗 天涯 或 最漫长的抵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哈尔滨,今天提起来我们第一印象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在上世纪30年代,此地却和黑龙江无关,属于东省特别区,算是吉林和黑龙江之间的一个缓冲。<div class="imgbox ter">//..plate.pic/plate_142888_1.jpg" />
哈尔滨前线的东北军战士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方面很快在哈尔滨制造多起事件,贼喊抓贼,试图寻找理由进占哈尔滨。但由于日军战略决定先出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有的是因为受敌伪压力而决心保护自己利益。但无论如何,在已经被抛弃的情况下选择抗日作战而不是投敌叛变,这些将领们都可称好汉。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部队已经被割断敌后,完全不可能撤回关内,而北面的苏联刚刚和东北军打了一场中东路战争,就算前去托庇也很难想象布尔什维克会善待他们这些“中国白匪”。
战难取胜,但非战即降,艰难之下这些中国旧军人毅然选择了守城抗敌,这是萨把他们称作好汉的原因。
哈尔滨保卫战从1月25日开始,到2月5日弃守,共打了11天,前后三次大战:
第一阶段从1月25日到1月28日,如同进攻齐齐哈尔一样,日军进攻哈尔滨依然以伪军打先锋。1月25日,熙洽手下的“吉林省剿匪总司令”于琛澂率伪军大举进犯哈尔滨,到达南郊,匆忙来援的二十四旅李杜部迎头拦截,冯占海等部出击截杀,由于伪军中有大量原东北军官兵,不愿打自己人,战斗结果于琛澂大败,日军虽出动炮兵协助作战,但也无济于事,反而是进行空中侦察的炮兵观测机一架被击落,其上的清水大尉阵亡。
<div class="imgbox ter">//..plate.pic/plate_142888_3.jpg" />
被击落的清水大尉机
第二阶段从1月29日到1月30日,日军长谷部旅团进犯哈尔滨门户双城。守将二十二旅旅长赵毅先发制人,首先夜袭于琛澂留下监视哈尔滨方面的刘宝麟混成旅。由于当时局势复杂,刘宝麟误以为哈尔滨守军即将妥协,猝不及防,4000人的一个旅被打得全军溃散。29日夜,赵毅重演夜袭一幕,突袭了攻占双城正在休息的长谷部旅团。虽然日方记载伤亡不到百人,但也称长谷部旅团长几乎被藏书网俘看来所受损失不小。不过,30日天亮后,日军飞机掩护援军攻击赵毅部,赵毅抵挡不住,败回哈尔滨。
赵毅孤军作战失利,暴露了哈尔滨群龙无首的问题,在哈各部于1月31日公推依兰镇守使兼二十四旅长李杜将军为吉林抗日自卫军总司令,部署保卫哈尔滨的作战,但为时已晚。守军在东北军中都不是一流部队,所以才未随省主席张作相入关参加内战,其装备不佳,兵员素质也较差,赵毅的战败说明其战斗力与日军有一定差距,而且,各部之间互不统属,相互之间缺乏策应,整合也非一日之功。
同时,经过外围几次战斗,赵毅的二十二旅伤亡惨重,李杜仅仅带来一个团,也和冯占海部一样受到较大损失,1月3日,日军集中兵力攻击李赵两部,战斗中邢占清旅又因军心不稳溃散,最终,哈市于1月5日弃守,李杜、丁超、赵毅等率军退往依兰,哈尔滨保卫战结束。
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小,但中方记录中始终没有这次战斗的影像材料,在日本发现的这些照片,或许正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这次战斗的风貌。
百度搜索 最漫长的抵抗 天涯 或 最漫长的抵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