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承欢记 天涯 承欢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什么?"

    "我,我有一次看到亲密男友与一夜总会公关小姐开谈判。"

    承欢张大嘴。

    "于是,婚约立刻告吹。"

    承欢第一次听她披露此事,毛毛竟把这段故事收藏得如此缜密。

    "为什么不在家谈判?"

    毛毛惨笑,&<dfn>..</dfn>quot;后来我才知道,他俩彼此害怕对方,已不敢在私人场所见面。&quot;

    承欢骇然。

    &quot;那一天,也是个夏天,阳光普照,早上起来,同往日并无异样,&quot;毛毛叹口气,&quot;不过,这种人,失去也不足惜。&quot;

    &quot;你会不会情愿什么都不知道?&quot;

    &quot;不,&quot;毛毛笑了,&quot;我不会逃避现实,我情愿早点发觉。&quot;

    &quot;他们谈些什么?&quot;

    毛毛反问:&quot;重要吗?不过是钱债问题。&quot;

    承欢低下头,不寒而栗。

    过一刻她问:&quot;后来呢?&quot;

    毛咏欣有点呆,&quot;我们的关系告一段落。&quot;

    &quot;不,我是指那对男女。&quot;

    毛毛忍不住笑,&quot;你道是看小说,每个人物的结局读者都有权利知道?&quot;

    承欢讪讪地。

    &quot;你还想知道什么?&quot;

    &quot;那个舞小姐可长得美?&quot;

    &quot;十分漂亮白皙,而且有一种说不出的风情,年纪与我相仿。&quot;

    &quot;你怎么知道她的职业?&quot;

    &quot;他告诉我的。&quot;

    &quot;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quot;

    &quot;没有,去年他结了婚,娶得一个有妆奁的女子,生下一对孪生子。&quot;

    承欢不语。

    咏欣黯然道:&quot;很明显,有人愿意原谅他。&quot;

    承欢连忙安抚,&quot;我们不在乎那样的人。&quot;

    毛咏欣嘴角始终含笑,无人知是悲是喜。

    这时承早发现了姐姐,自己先走过来招呼,一手搭在姐姐肩上,十分亲昵。

    承欢仰起头,&quot;你走好了,我替你付帐。&quot;

    &quot;谢谢姐姐。&quot;

    那个少女从头到尾留在另一边没过来,稍后随承早离去。

    毛毛问:&quot;为什么不顺道打个招呼?&quot;

    &quot;算了,姑奶奶,也许人家没心理准备。&quot;

    毛咏欣说:&quot;这种女孩一点规矩也无,一次生日,我请弟弟与女友一起吃饭,她说没空,亦不让我弟弟来,叫弟弟到商场陪她看店,如此卖弄男友听话,那种小家子气,也不要去说它了。&quot;

    承欢抬起头,&quot;倘若承早有个那样无聊的女友,我不会怪那女孩子,是承早眼光品味差,我们没好好教育他。&quot;

    咏欣呼出一口气,神色渐渐松弛,&quot;承欢,你真好,你不大怪别人。&quot;

    承欢笑,&quot;哎呀呀,毛毛,当然都是我们的错,我同你,身为时代女性,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一份优差,简直立于必败之地,不认错只有招致更大侮辱,自己乖乖躺下算了。&quot;

    毛毛笑得前仰后合。

    这时,邻桌一位外国老先生探头过来问:&quot;什么事那样快乐,可以告诉我吗?&quot;

    承欢抹一抹眼角笑出来的眼泪,温柔地对银发如丝的老先生说:&quot;蛋糕非常香,咖啡十分甜,这里又没有地震,活着真正好。&quot;

    老先生也咧开嘴笑,&quot;年轻真正好才是。&quot;

    这次毛毛都由衷应道:&quot;你说得对。&quot;

    第二天,承欢拉着承早问长问短。

    &quot;那是你固定女友吗?&quot;

    &quot;才怪,我在约会的女孩不只她一个。&quot;

    &quot;你要小心,男人也有名誉。&quot;

    承早点点头,&quot;可是比女性好一点吧,只要学业与事业有成,风流些不妨。&quot;

    承欢看着他,&quot;那起码是十年后的事,对不对?&quot;

    承早一味笑。

    &quot;有喜欢的人,把她带回来见见父母。&quot;

    承早沉默一会儿,&quot;十划都无一撇,况且,也不是人人像辛家亮,可以往家里带。&quot;

    这话是真的。

    承欢记得一年前她把辛家亮请到家中,虽然已经预早通知父母,可是家门一开,麦太太仍在炒菜,麦先生光着上身在修理电视机,家里狭小凌乱嘈吵,使承欢为之变色。

    太不体面了。

    可是辛家亮丝毫不介意,寒喧完毕,立刻帮麦先生换零件,十分钟内电视恢复功能,又吃了两大碗饭才打道回府。

    辛家亮的表现若差那么一点点,就过不了这一关。

    承欢当然明白弟弟所指。

    承早感喟说:&quot;姐夫真好人品。&quot;

    人家父母教得好。

    承早说下去:&quot;等到真正有感情,才请返家中不迟,这可真是一个关口。&quot;

    吃饭了,姐弟连忙取出折台折凳摆好。

    承欢记得那次辛家亮叫折椅脚夹到手指,忍痛不作声,爱是恒久忍耐。

    他甚至没想过要改变她,麦承欢做回麦承欢已经够好。

    承欢托着头微微笑,真幸运。

    承早说:&quot;现在都没有像姐你那么单纯的女孩子了。&quot;

    &quot;你又有什么心得?&quot;

    &quot;她们吃喝玩乐都要去好地方,衣食住行都需一流水准。&quot;

    承欢脱口问:&quot;那,拿什么来换呢,你总得有所付出呀,有什么好处给人?&quot;

    &quot;有些稍具美色尚可,可是另一些不过得眼睛鼻子的也妄想什么都不用做坐在那里享福。&quot;

    承欢敲弟弟的头,&quot;叫你刻薄过,一元只剩五仙。&quot;

    承早抗议,&quot;这才好呢,至少我看到异性不会晕陶陶。&quot;

    &quot;记住,&quot;承欢说,&quot;一早表态,让对方知道你爱父母。&quot;

    麦太太端着菜出来,诧异问:&quot;姐弟嘟嘟嚷嚷说了这些时候讲的是什么?&quot;

    承早答道:&quot;做人之道呀。&quot;

    &quot;嫁了之后仍可回来,又不是从前,想见娘家的人还得请示过夫家。&quot;

    &quot;有这种事?&quot;

    &quot;你外婆就生活在封建时代。&quot;

    不过是一百年左右之前的事,却已像历史一般湮没。

    承欢问:&quot;父亲不回来吃饭?&quot;

    &quot;张老板有事,这么些年来,她只信他。&quot;

    承欢说:&quot;哗,四个菜。&quot;

    &quot;怕你婚后没得吃,趁现在补一补。&quot;

    &quot;妈,你也怪累的,天天煮那么一大堆,其实吃随便点对身体有益,一菜一汤也够了。&quot;

    麦太太低下头,&quot;可是,我不做菜,又做什么?&quot;

    承欢连忙说:&quot;打毛衣。&quot;

    &quot;婴儿衣服?&quot;麦太太大喜。

    &quot;不不不,替我做,今年流行短身水彩色毛衣,在外头买,挺贵,你帮我织。&quot;

    麦太太托着头,&quot;我没兴趣,你去现买现穿好了,是婴儿服又不同。&quot;

    承欢笑出来,&quot;那么辛苦带大我俩,还不够?&quot;

    麦太太说:&quot;你不知道婴儿的好处,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他可不理你穿得怎么样,有无财势学问,他的笑声一般欢乐清脆,他的哀乐毫无掩饰。

    是,这是真的,然后受环境熏陶,渐渐学坏。

    麦太太说:&quot;我最喜幼儿。&quot;

    &quot;人人喜欢,但是不是人人似你,愿意不辞劳苦。&quot;

    &quot;我就不明白了,隔壁赵太,坚决不肯代为照顾外孙,并且振振有词云:是含饴弄孙,不是含饴养孙呀,你说是不是,学识倒是很好,可惜没有爱心。&quot;

    事不关己,己不劳心,承欢没有意见。

    &quot;现在她女儿女婿都不大回来了。&quot<mark>藏书网</mark>;

    承欢喜欢听母亲细细报道邻居近况。

    &quot;娄先生老是想搬到私人住宅住,娄小姐替父亲换一堂家具,谁知挨骂:要换,换房子,换家具有个屁用。&quot;

    啊,承欢悚然动容。

    &quot;你想想,他活到六十岁都没弄到私人楼宇,叫二十多岁的娄小姐如何有办法,于是娄小姐也不大回来了。&quot;

    承欢笑,办不到,只好避而不见,她也险些儿回不来。

    一些父母对子女要求过苛。

    母亲说下去:&quot;可是也有子女需索无穷,周君桃硬是叫周太太卖了一幢投资公寓。&quot;

    &quot;干什么?&quot;

    &quot;她要出外留学。&quot;

    承欢点点头。

    过片刻,麦来添回来了。

    &quot;咦,你们母女在谈心?我倒成了不速之客了。&quot;

    见她们言归于好,脸上喜孜孜,这个单纯的老实人,居然亦在都会的夹缝中生存下来,承欢充满怜惜悲恸,像成人看婴儿,她也那样看父亲。

    她站起来,&quot;我回房收拾东西。&quot;

    小小五斗柜内有一格收着照片簿子,照片这样东西,拍的当时既麻烦又无聊,各人好端端在玩,你叫他们看镜头,可是事后真是千金不易。

    穿着中学校服的照片尤其珍贵。

    生在穷家,当然很吃了一点苦,承欢身边从无零用,连喝罐汽水都是难得的,也没有能力购买零星好玩东西与同学交换。

    真是现实,同学乘私人房车上学,下雨天,溅起的脏水直喷到站在公路车站上她的鞋袜上。

    受了委屈,承欢从来不带回家,一早知道,诉苦亦无用,许多事只得靠自己。

    这些事本来都丢在脑后,忘得一干二净,今日看照片又勾起回忆。

    承欢不是不知道,只要爱子女便是好父母,可是心中总不能略为遗憾童年欠缺物质供应,她要到十六岁才到狄士尼乐园,实事求是的她觉得一切都那么机械化那么虚假,一点意思也无。

    自七八岁开始就听同学绘形绘色地形容那块乐土,简直心向往之,原来不过如此。

    整个暑假做工的积蓄花得甚为不值。

    翌年,她又用补习所得到欧洲跑了一趟,也不认为稀奇,忽然明白,是来迟了若干年,已经不能与同学们一起兴奋地谈及旅游之乐,交换心得。

    承欢以后都没再尝试用自己力量购买童年乐趣,重温旧梦,梦一过去都不算梦了。

    她合上照片簿子。

    母亲站在房门口,像是知道女儿在想什么,

    &quot;承欢,妈妈真是什么都没有给你。&quot;充满歉意。

    承欢微笑,&quot;已经够多了。&quot;

    为势所逼,身不由己,收入有限,有阵子家里连鸡蛋都吃不起,只能吃鸭蛋,淡绿色的壳,橘红色的蛋黄,不知怎么比鸡蛋廉宜,可是吃到嘴里,微微有一股腥气,不过营养是一样的。

    他们曾经挣扎地过,后来才知道,原来母亲一直省钱寄返大陆内地的父母处。

    十八岁生日,张老板知道消息,送来一条金项链,那是承欢惟一装饰品。

    大学时期她找到多份家教,经济情况大好,各家长托上托,拉着她不放,求她帮忙,据说麦承欢可以在半年内把五科不及格的学生教得考十名以内,家长几乎没跪着央求。

    最近想起来,承欢才知道那不是因为她教得好,而是社会富庶,各家庭才有多余的钱请家教。

    到今天,她总是不忘送承早最好的皮夹克与背包,名牌牛仔裤皮带。

    承欢看看表,&quot;我约了人喝咖啡。&quot;

    &quot;我不等你们了。&quot;

    &quot;我在咏欣家。&quot;

    那么多人搬出来,就是伯父母的爱太过沉重,无法交待。

    承欢约了辛家亮。

    临出门,他拨一个电话来说有事绊住,这个时候还在超时开会。

    &quot;我来接你。&quot;

    &quot;也好,半小时内该散会了。&quot;

    承欢来到下亚厘毕道。

    这种路名只有在殖民地才找得到,贻笑大方,路分两截,上半段叫上亚厘毕,下半段叫下亚厘毕,亚厘毕大概是祖国派来一个豆官的姓字,在此发扬光大。

    承欢真情愿它叫上红旗路或是下中华路。

    这与政治无关,难听就是难听。

    承欢毫不介意旧上海有霞飞路,虽然这也不过是一个法国人的姓,但是人家译得好听。

    不过,这个城市也有好处,至少能随意批评路名难听以及其他一切现象而无后顾之忧。

    这一带入夜静寂之至,可是承欢知道不妨,时有警员巡过。

    她坐在花圃附近等,大抵只需十分钟辛家亮便会出来。

    她身边有一排老榕树,须根自树梢一排排挂下,承欢坐在长凳吸吸它喷出的氧气。

    忽然有人走近,悄悄语声,是一男一女。

    &quot;怎么把车子停在此地?&quot;

    &quot;方便。&quot;

    &quot;你先回去,后天早上在飞机上见。&quot;

    女方叹口气。

    男方说:&quot;我已经尽力,相信我。&quot;

    说罢,他转身自教堂那边步行落山,女方走到停车场,开动一辆名贵跑车离去。

    四周恢复宁静。

    不过短短三五分钟,承欢觉得几乎一个世纪那么长。

    他们没有看见她,真幸运。

    但是承欢眼尖,趁着人在明,她在暗,认清一对男女的面孔。

    女的她没见过,可是年轻俏丽,显然是个美女,而那个男人,是辛家亮的父亲辛志珊。

    呆了半晌,承欢忽然微微笑起来。

    不不,不是惊吓过度,而是会心微笑。

    但立刻觉得不当,用手掩住了嘴。

    这时,她听见脚步声,承欢连忙站起来现形。

    来人正是辛家亮,他疲乏但高兴,&quot;来,一起去喝杯米酒松弛神经。&quot;

    &quot;会议进行如何?&quot;

    &quot;我下班后从来不谈公事。&quot;

    &quot;为此我会一辈子感激你。&quot;

    他们循石级走下银行区。

    辛家亮抬起头四周围看一看,&quot;这一带真美。&quot;

    承欢答:&quot;有个朋友移民之前有空就跑来站着赞叹一番。&quot;

    &quot;是感情作祟吧。&quot;

    &quot;是的,渐渐人人都知道得到的才是最好的。&quot;

    辛家亮发觉了,&quot;你为什么眯眯笑?&quot;

    &quot;高兴呀。&quot;

    &quot;与母亲重修旧好了吧。&quot;

    &quot;嗯。&quot;

    是幸灾乐祸吗,当然不,麦承欢不是那样的人。

    自从认识辛家亮之后,她便到辛家串门,亲眼目睹辛伯母的日常生活与她母亲那天壤之别。

    承欢大惑不解,为何同样年龄的女性,人生际遇会有那么大的差距。

    内心深处,承欢一直替母亲不值。

    今日她明白了,人人都得付出代价。

    辛伯母养尊处优的生活背面,亦有难言之隐。

    承欢微笑,是代她母亲庆幸。

    辛家亮大惑不解,&quot;哗,还在笑,何解,中了什么奖券?&quot;

    承欢连忙抿住嘴。

    &quot;我担心毛咏欣把你教坏。&quot;

    承欢说:&quot;你放心,我比毛毛更加顽劣。&quot;

    &quot;也许是,你们这一代女性一个比一个厉害,受社会抬捧,目中无人。&quot;

    承欢答:&quot;是呀,幸亏如此,从前,出身欠佳,又嫁得不好,简直死路一条,要给亲友看扁,现在不同,现在还有自己一双脚。&quot;

    辛家亮忽然做动气状,&quot;这双脚若不安分我就打打打。&quot;

    承欢仍然笑,&quot;责己不要太严。&quot;

    辛家亮知道讲不过这个机伶女,只得握住她的手深深一吻。

    承欢回到毛咏欣处,先是斟了一杯酒,然后同好友说:&quot;此事不吐不快,恕我直言。&quot;

    毛咏欣没好气,&quot;有什么话好说了,不必声东击西。&quot;

    承欢把她看到的秘密说出来。

    毛咏欣本来躺在沙发上,闻言坐起来,脸色郑重叮嘱道:&quot;此事万万不能说与任何人知,当心有杀身之祸。&quot;

    咏欣看住好友,&quot;为什么?&quot;

    &quot;记住,尤其不能让辛家亮晓得。&quot;

    承欢说,&quot;该对男女如此扰攘,此事迟早通天。&quot;

    &quot;所以呀,何必由你来做这个丑人,以后辛家对你会有芥蒂,届时你的公婆丈夫均对告密者无好感。&quot;

    &quot;可是——&quot;

    毛咏欣厉声道:&quot;可是什么?跟你说一切与你无关!&quot;

    承欢点点头。

    &quot;记住,在辛家面前一点口风不好露出来。&quot;

    她们缄默。

    过一刻承欢说:&quot;如今说是非的乐趣少了许多。&quot;

    &quot;社会在进步中,到底掀人私隐,是鄙劣行为。&quot;

    又隔一会儿,毛咏欣问:&quot;那女子可长得美?&quot;

    &quot;美娇袅。&quot;

    毛咏欣点点头,&quot;他们后天结伴到外国旅行?&quot;

    &quot;听口气是。&quot;

    毛咏欣说:&quot;上一代盛行早婚,不到五十,子女已长大成人大学毕业,父母无事一身轻,对自己重新发生兴趣,一个个跑去恋爱,真是社会问题。&quot;

    &quot;你不赞成早生贵子?&quot;

    &quot;除非你打算四十二岁做外婆。&quot;

    &quot;迟生也不好,同子女会有代沟。&quot;

    毛咏欣笑,&quot;不生最好。&quot;

    承欢把双臂枕在脑后,&quot;大学里为何没有教我们如何做人的课程。&quot;

    &quot;资质聪颖不用教,像你我那样笨,教不会。&quot;

    那夜承欢做梦,看到父亲向母亲解释:&quot;我那么穷,有谁会介入我们当中,&quot;接着,她看到母亲安慰地笑。

    承欢惊醒,第一次发觉穷有穷的好处,穷人生活单纯许多。

    尤其是麦来添,品性纯良从不搞花样镜。

    过一日,承欢试探地问辛家亮:&quot;我想同你父亲商量一下宴会宾客的事宜。&quot;

    &quot;他明早有急事到欧洲去一个礼拜。&quot;

    &quot;啊。&quot;

    &quot;客人人数有出入无所谓,他不会计较。&quot;

    &quot;是到欧洲开会吗?&quot;

    &quot;有个印刷展览,他到日内瓦看最新机器。&quot;

    &quot;辛伯母没同去?&quot;

    &quot;她年头才去过。&quot;

    &quot;将来<s></s>你到哪里我都会跟着。&quot;

    &quot;我看不会,&quot;辛家亮笑说,&quot;现在你都不大跟,都是我如影附形。&quot;

    &quot;人盯人没意思,我尊重人身自由,你爱到什么地方就什么地方,决定不回来,同我讲一声。&quot;

    &quot;这是什么话?&quot;

    &quot;心里话。&quot;

    傍晚,承欢回家去。

    自窗口看到母亲躺在床上睡午觉未醒。

    一直以来,住所间隔都没有私隐可言,开门见山,任何人经过走廊,都可以自窗口张望,偏偏房门又对着窗口,一览无遗。

    承欢轻轻开了门,隔邻娄太太索性明目张胆地探头进来。

    &quot;承欢,回娘家来了,有空吗?谈几句。&quot;

    &quot;娄太太进来喝杯茶。&quot;

    &quot;承欢,廿五年老邻居了。&quot;

    &quot;是,时间过得真快。&quot;

    &quot;小女小慧今年毕业,想同你请教一下前途问题。&quot;

    承欢连忙说:&quot;不敢当。&quot;

    &quot;我想她找份工作,赚钱帮补一下弟妹,她却想升学。&quot;娄太太烦恼。

    &quot;功课好吗?&quot;

    &quot;听说过得去,会考放榜好似六个优。&quot;

    &quot;啊,那真该给她升学。&quot;

    &quot;读个不休不是办法,两年预科三年大学,又来个五年,像什么话,岂非读到天老地荒,不如早些找出身好。&quot;

    承欢感慨万分,多少父母准备好大学费用,子

    承欢记得毛毛说过:&quot;我有你那样的母亲,我一辈子不用结婚。&quot;

    麦太太这时说:&quot;许伯母问我,承欢这样好女儿,你舍得她嫁人,我只得答:没法子,家里太小住不下。&quot;

    承欢一时看着大海发愣。

    电话铃响,承欢大梦初醒。

    对方是辛伯母,&quot;承欢,我正好找你,明日下午陪我喝下午茶好不好?&quot;

    承欢一叠声答:&quot;好好,一定一定。&quot;

    辛伯母十分满意,&quot;承欢你真热诚。&quot;

    &quot;我五点半下班。&quot;

    &quot;我来接你。&quot;

    承欢做贼心虚,莫是辛伯母知道她看到了什么?&quot;

    不可能,谈笑如常即可。

    这时麦太太站在厨房门口发愣,&quot;我来拿什么?你瞧我这记性,巴巴的跑来,又忘记为啥事,年轻之际老听你外婆抱怨记性差,现在自己也一样。&quot;

    她在椅子上坐下,天色已昏暗,承欢顺手开亮了灯。

    母亲头发仍然乌黑,可是缺少打理,十分蓬松。

    承欢坐到她身边,握住母亲的手。

    辛伯母是完全另外一回事。

    发型整齐时髦,一看便知道是高明师傅又染又熨又修剪的结果,巨必然定期护理,金钱花费不去说它,时间已非同小可。

    承欢乖乖跟在伯母身后,她逛哪一家公司,便陪她消遣,不过绝对不提意见,不好看是过得去,非常美是还不错,免得背黑锅。

    如此含蓄温婉自然是很劳累的一件事。

    幸亏大部分店家最晚七时半关门休息,挨两个钟便功德圆满大功告成。

    承欢庆幸自己有职业,否则,自中午十二时就逛起,那可如何是好。

    她替未来婆婆拎着大包小包。

    终于辛伯母说:&quot;去喝杯茶吧。&quot;

    趁她上卫生;司,承欢拨电话给辛家亮:&quot;你或许可突然出现讨你母亲欢喜,以便我光荣退役。&quot;

    &quot;累吗?&quot;

    &quot;我自早上七时到现在了。&quot;<mark>藏书网</mark>

    &quot;我马上到。&quot;

    在家养尊处优的妇女永远不知道上班女性有多疲倦。

    辛伯母叫了咖啡蛋糕,一抬头,看到辛家亮,骤眼还以为谁同她儿子长得那么像。

    &quot;妈,是我。&quot;

    辛伯母欢喜得不得了。

    辛家亮问:&quot;为什么不把家丽也找来?&quot;

    &quot;她约了装修师傅开会。&quot;女偏偏读不上去,又有人想升学,家长百般阻挠。

    &quot;你请小慧过来,我同她谈谈。&quot;

    &quot;谢谢你,承欢。&quot;

    娄太太告辞,承欢到房中去看母亲,发觉她已醒。

    承欢坐在床沿,目光落到挂在墙上的日历,她莞尔,记忆中母亲廿多年来都爱在固定位置上挂一月历。

    &quot;……真不甘心。&quot;

    承欢没听清楚,&quot;什么?&quot;

    麦太太叹口气,&quot;真不甘心这样就老了。&quot;

    &quot;妈,你还不算老,照目前准则,四十八岁,不过是中年人。&quot;

    &quot;可是,还有什么作为呢。&quot;

    承欢忍住笑,&quot;母亲本来打算做些什么?&quot;

    &quot;我小时候,人家都说我像尤敏。&quot;

    &quot;那多好。&quot;

    麦太太又吁出一口气,&quot;可是你看我,一下子变为老妪。&quot;

    &quot;也不是一下子,当年做了许多事,又带大两个孩子。&quot;

    眼睛老花,更年期征象毕露,如此便是一生,唉。

    承欢终于忍不住笑出来,&quot;母亲缘何长吁短叹?&quot;

    &quot;为自己不值呀。&quot;

    承欢握住母亲的手,&quot;人生必有生老病死。&quot;

    &quot;我还没准备好,我真没想到过去十年会过得那样迅速。&quot;

    &quot;是因为我要结婚所以引起你诸多感想吧?&quot;

    麦太太点点头,&quot;谁知道我叫刘婉玉?老邻居都不晓得我姓刘。&quot;

    &quot;我明天在门口贴一个告示。&quot;

    &quot;活着姓名都埋没了,死后又有谁纪念。&quot;

    &quot;妈妈,社会上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扬名立万,而且,出名有出名的烦恼。&quot;

    那样苦劝,亦不能使麦太太心情好转,她一直咕哝下去:&quot;头发稀薄,腰围渐宽……&quot;

    承欢推开露台门看到海里去。

    麦太太犹自在女儿耳边说:&quot;婚后可以跟家亮移民就飞出去,越远越好,切莫辜负青春。&quot;

    承欢笑了。

    母亲老以为女儿有自主自由,其实麦承欢一个星期六天困在办公室中动弹不得。

    &quot;海的颜色真美,小时读书久了眼困了便站在此地看到海里去,所以才不致近视,不过近十年填海也真填得不像样子了。&quot;

    麦太太说:&quot;我做点心你吃。&quot;

    &quot;妈,你待我真好。&quot;

    毛咏欣曾说过,有次她连续星期六日两天去母亲处,她妈厌恶地劝她多些约会,莫老上门去打扰。

    承欢记得毛毛说过:&quot;我有你那样的母亲,我一辈子不用结婚。&quot;

    麦太太这时说:&quot;许伯母问我,承欢这样好女儿,你舍得她嫁人,我只得答:没法子,家里太小住不下。&quot;

    承欢一时看着大海发愣。

    电话铃响,承欢大梦初醒。

    对方是辛伯母,&quot;承欢,我正好找你,明日下午陪我喝下午茶好不好?&quot;

    承欢一叠声答:&quot;好好,一定一定。&quot;

    辛伯母十分满意,&quot;承欢你真热诚。&quot;

    &quot;我五点半下班。&quot;

    &quot;我来接你。&quot;

    承欢做贼心虚,莫是辛伯母知道她看到了什么?

    不可能,谈笑如常即可。

    这时麦太太站在厨房门口发愣,&quot;我来拿什么?你瞧我这记性,巴巴的跑来,又忘记为啥事,年轻之际老听你外婆抱怨记性差,现在自己也一样。&quot;

    她在椅子上坐下,天色已昏暗,承欢顺手开亮了灯。

    母亲头发仍然乌黑,可是缺少打理,十分蓬松。

    承欢坐到她身边,握住母亲的手。

    辛伯母是完全另外一回事。

    发型整齐时髦,一看便知道是高明师傅又染又熨又修剪的结果,且必然定期护理,金钱花费不去说它,时间已非同小可。

    承欢乖乖跟在伯母身后,她逛哪一家公司,便陪她消遣,不过绝对不提意见,不好看是过得去,非常美是还不错,免得背黑锅。

    如此含蓄温婉自然是很劳累<q></q>的一件事。

    幸亏大部分店家最晚七时半关门休息,挨两个钟便功德圆满大功告成。

    承欢庆幸自己有职业,否则,自中午十二时就逛起,那可如何是好。

    她替未来婆婆拎着大包小包。

    终于辛伯母说:&quot;去喝杯茶吧。&quot;

    趁她上卫生间,承欢拨电话给辛家亮:&quot;你或许可突然出现讨你母亲欢喜,以便我光荣退役。&quot;

    &quot;累吗?&quot;

    &quot;我自早上七时到现在了。&quot;

    &quot;我马上到。&quot;

    在家养尊处优的妇女永远不知道上班女性有多疲倦。

    辛伯母叫了咖啡蛋糕,一抬头,看到辛家亮,骤眼还以为谁同她儿子长得那么像。

    &quot;妈,是我。&quot;

    辛伯母欢喜得不得了。

    辛家亮问:&quot;为什么不把家丽也找来?&quot;

    &quot;她约了装修师傅开会。&quot;

    &quot;买了些什么?&quot;

    &quot;不外是皮鞋手袋,都没有新款式,一有新样子,又人各一只,制服似的,唏。&quot;

    承欢苦笑,她们也有她们的烦恼。

    &quot;爸可有电话回来?&quot;

    承欢立刻竖起耳朵。

百度搜索 承欢记 天涯 承欢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承欢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亦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亦舒并收藏承欢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