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王阳明·一切心法 天涯 王阳明·一切心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所谓诏狱,是由皇帝亲自下诏处理、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的罪案。明朝创设锦衣卫制度,从国家角度讲,锦衣卫是皇家特务机构;从家天下的角度讲,锦衣卫就是皇帝的私人打手。皇帝想要整治的人,一般都会下锦<details></details>衣卫诏狱。锦衣卫办案不受政府干涉,为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皇帝既然是锦衣卫的直接上属,那么能左右皇帝的人也就能够利用锦衣卫来为自己服务了。

    刘瑾成功做到了这一点,非但如此,另外两个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东厂、西厂也被“八虎”掌握,刘瑾还特别设立了内行厂,由自己亲自调度。这天下四大特务机构,即便只从理论上说也不算是天下公器,仅仅是皇帝的私器,这时候更沦落为刘瑾等人的私器了。

    在锦衣卫暗无天日的牢房里,王守仁幸而未受酷刑,只是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有些彷徨,有时决绝,有时又会陷入消沉。决绝时,他写下《有室七章》:

    <small>有室如簴,周之崇墉。窒如穴处,无秋天冬!</small>

    <small>耿彼屋漏,天光入之。瞻彼日月,何嗟及之!</small>

    <small>倏晦倏明,凄其以风。倏雨倏雪,当昼而蒙。</small><tt>九九藏书</tt>

    <small>夜何其矣,靡星靡粲。岂无白日?寤寐永叹!</small>

    <small>心之忧矣,匪家匪室。或其启矣,殒予匪恤。</small>

    <small>氤氲其埃,日之光矣,渊渊其鼓,明既昌矣。</small>

    <small>朝既式矣,日既夕矣。悠悠我思,曷其极矣!<span class="" data-note="见《全集》,第746页。"></span></small>

    诗歌从牢房的幽暗无光嗟叹政局的幽暗无光,满是悲怆的情绪,但转而说自己的忧思不是为了个人与家庭的命运,只要皇帝可以醒悟过来,自己就算死掉也在所不惜。诗的最后两章里出现了一线光明:牢房里看到了朦胧的曙光,听到外面传来了宣告白天来临的鼓声,但转眼间又到了日暮,悠悠的思绪无法停歇。<var>.99lib?</var>

    有时他又会消沉下来,想到退隐,如《读易》一诗所写:

    <small>囚居亦何事?省愆惧安饱。</small>

    <small>瞑坐玩羲易,洗心见微奥。</small>

    <small>乃知先天翁,画画有至教。</small>

    <small>包蒙戒为寇,童牿事宜早;</small>

    <small>蹇蹇匪为节,虩虩未违道。</small>

    <small>遁四获我心,蛊上庸自保。</small>

    <small>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small><u>.99lib.</u>

    <small>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small>

    <small>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span class="" data-note="见《全集》,第747页。"></span></small>

    王氏家族原本就很有易学传统,但王守仁这番狱中读<a href='/book/1306/im'>《易经》</a>,打发时间之余,从前的纸面知识忽然变得真切。诗句里边用到了一些<a href='/book/1306/im'>《易经》</a>里的术语,“遁四获我心,蛊上庸自保”,上句指的是遁卦九四爻,爻辞是“好遁,君子吉,小人否”,时局真的是君子退隐,小人在位,自己是不是也应该退隐了呢?下句指的是蛊卦上九爻,爻辞是“不事王侯,高尚其志”,给出了问题的答案:退隐吧,保持高尚的志向,如此则可以自我保全。<big>?99lib.</big>

    退隐之后该过怎样的生活呢?“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依然可以是通往圣贤的生活,如颜渊一般箪食瓢饮,在穷困的处境中与道悠游,自得其乐。“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阳明洞的生活,此刻格外地令人怀念和向往。

百度搜索 王阳明·一切心法 天涯 王阳明·一切心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王阳明·一切心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熊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熊逸并收藏王阳明·一切心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