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天涯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strong>十月十三日</strong>

    听胡适之<span class="" data-note="胡适之:胡适(89—97),字适之。90年留学美国,入康奈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寄居美国,后去台湾。"></span>先生演讲。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胡先生。讲题是文化冲突的问题。说中国文明是唯物的,不能胜过物质环境,西洋是精神的,能胜过物质环境。普通所谓西洋物质东洋精神是错的。西洋文明侵入中国,有的部分接受了,有的不接受,是部分的冲突。我们虽享受西洋文明,但总觉得我们背后有所谓精神文明可以自傲,譬如最近班禅主持□轮金刚法会,就是这种意思的表现。Better is我们觉着我们good enough<span class="" data-note="good enough:足够好。"></span>。<u>?</u><big></big>

    <div class="imgbox ter">//..plate.pic/plate_349007_1.jpg" />

    href='9509/im'>《清华园日记》中关于第一次见胡适先生的记载

    其>.</a>实并不。说话态度声音都好。不过,也许是时间所限。帽子太大,匆匆收束,反不成东西,而无系统。我总觉得胡先生(大不敬!)浅薄,无论读他的文字,听他的说话。但是,他的眼光远大,常站在时代面前我是承认的。我们看西洋,领导一派新思潮的人,自己思想常常不深刻,胡先生也或者这样罢。

百度搜索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天涯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季羡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季羡林并收藏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