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越南密战·1950-1954中国援越战争纪实 天涯 越南密战·1950-1954中国援越战争纪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胡志明身边有一个很小的工作班子。1947年法军向越北中央根据地发起大规模扫荡的时候,胡志明身边的工作人员有八人,胡志明用中文为他们分别起名叫“长”“期”“抗”“战”“一”“定”“胜”“利”,后来逐渐减少,只剩三四人。阿期<span class="" data-note="即武期,20世纪70年代后任河内胡志明纪念馆馆长。"></span>长期担任胡志明的贴身秘书,此外就是警卫数人。抗法战争中期以后,胡志明身边还有一位年轻的女护士,名字叫“春”,负责胡志明的保健工作,大家叫她“阿春”。也许是在长期的地下工作和游击战争中养成了习惯,即使在中央根据地的办公竹楼里,胡志明有事呼唤工作人员,不叫名字或职务,而是学一声鸟叫:“咕!”值班人员即应声而至。胡志明的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抗法战争胜利之后他搬进河内总统府。<span class="" data-note="1990年2月,作者在北京访问文庄。另,参考了文庄发表于云南国际问题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国际问题》1991年第1期、1992年第2期上的文章《在胡志明身边》。"></span>胡志明的日常生活极其俭朴,他住的小竹楼里除了有时挂着地图外说得上四壁皆空,天气炎热时地上通常没有床,只铺一领草席而已,草席上是薄薄的被褥。至于饮食,胡志明常以普通的素食为多,有时也饮些法国葡萄酒。<q>九九藏书</q><footer>.99lib.</footer>

    紧张工作之余,胡志明喜欢在他的竹楼边开一片地,种些蔬菜。他有两首中文诗,朴素而形象地描写了他在中央根据地的日常生活:

    <small class="ter">秋夜</small>

    <small class="ter">筹划更深渐得闲,</small>

    <small class="ter">秋风秋雨报秋寒。</small>

    <small class="ter">突闻秋笛山前响,</small>

    <small class="ter">游击归来酒未残。</small>

    <small class="ter">无题</small>

    <small class="ter">山径客来花满地,</small>

    <small class="ter">丛林军到鸟冲天。</small>

    <small class="ter">军机国计商谈了,</small>

    <small class="ter">携桶偕童灌菜园。</small>

    胡志明对中国顾问的生活非常关心,常常信步走到中国顾问团驻地,问这问那,慰问在异国工作的中国战友。

    1953年春节,罗贵波(后排左一)率顾问团女战士(穿淡色军装)向胡志明拜年。后排左一是胡志明的护士阿香

    在越北根据地,中国顾问的生活标准逐渐形成制度,实行供给制。最初时,战士和班长每月津贴为5元(人民币币制改革后单位)。从1951年12月起确定为:战士和班长每月10元,排、连长15~20元,营、团长20~30元,师以上军官每月为30~40元。越方对中国军事顾问也有不少照顾,在当时条件下已是尽了努力。顾问团的伙食虽然单调,因有鸡和鸡蛋、牛奶的供应,营养不成问题。

    出于不增加越方负担的考虑,中国顾问在越南期间的伙食、服装供给,除了日常菜蔬要在当地购买以外,基本上由顾问团的大本营(设在南宁的“华南工作团驻南宁办事处”)供给。这个大本营在1950年的秋天就建立起来了。

    中国顾问也很关照胡志明的生活,由南宁办事处安排,中国顾问定期赠送胡志明几个铁皮桶,里面装有一些饼干、点心、炼<mark></mark>乳、各种罐头,还有糖果、香肠等。中国顾问注意到胡志明喜爱吸烟,他吸烟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他初到法国之时,因此就定期向他赠送中国产的“中华牌”香烟。对这个牌子的香烟和稍后中国生产的“熊猫牌”香烟,胡志明十分喜欢。这样,从中国顾问入越以后,胡志明的香烟主要由中国顾问赠送。

    每逢收到这样的礼物,胡志明总要向中国顾问,特别是罗贵波反复称谢,他和罗贵波的友谊也在战争中发展起来。工作之余,胡志明也经常和罗贵波交谈,话题甚广,无所不包。胡志明甚至还谈起自己早年在中国的恋爱和婚姻经历。那是在大革命时期的广州,当时使用李瑞这个名字的胡志明结识了中国姑娘曾雪明,两情相爱,于1926年10月18日成婚。

    没有想到1927年4月广州风云突变,国共两党分<bdo></bdo>裂,李瑞于5月初为避国民党追捕突然离开广州,从此和曾雪明天各一方,一时失去联系,此后再也没有见面。

    失去曾雪明在胡志明的情感世界中留下了创伤,胡志明再没有结婚,曾雪明也没有,直到他们离开这个世界。

    1952年10月,在越南中央根据地的一次会议后,(右起)胡志明、罗贵波、邓逸凡、梅嘉生、韦国清等走出会议室

    胡志明的战友们很多次婉转地提出,希望胡志明在越南组成家庭。但每有提及此事,总被胡志明岔开。不过,到了陈赓和罗贵波面前,还有在其他几位中国顾问面前,胡志明多次坦诚地流露出对曾雪明的深深思念。<span class="" data-note="罗贵波、李涵珍、王砚泉、文庄都向本书作者认真地叙述此事,他们的回忆是可靠的,可共同印证。"></span>

    对邓逸凡来说,他最熟悉的是越南劳动党政治局委员、越军总政治局主任阮志清,两人很能谈得拢。阮志清于1914年1月出身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3岁就成了孤儿,由亲属抚养长大。他受过初级教育,又因勤奋好学,能说比较通畅的法语。他于1937年加入印支共,此后多次被捕,出狱后又坚持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他最后一次被捕是在1943年,在牢狱中度过了两年,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才出狱。阮志清是越盟武装力量的重要领导人,军、政皆熟,威望很高,很受胡志明的器重。阮志清对中国人民怀有诚挚的感情,对中国顾问非常尊重,与以邓逸凡为首的政治顾问组合作得非常愉快。<span class="" data-note="1990年6月15~16日,作者在广州访问邓逸凡。"></span><abbr>99lib?</abbr>

    在越北根据地,越南劳动党和中国顾问们的关系可谓水乳交融,中国顾问团主要翻译干部文庄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百度搜索 越南密战·1950-1954中国援越战争纪实 天涯 越南密战·1950-1954中国援越战争纪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越南密战·1950-1954中国援越战争纪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钱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钱江并收藏越南密战·1950-1954中国援越战争纪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