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听闻边关有战愿跨马提枪》 序章 南宫怀入仕时并不是武官,他在科举中名列三甲,到河南府作知州。 太子和他本不相识,河南府旱灾,太子奏报圣上,赈济灾民。圣上命诸州上报灾情,若有不符,太子便是收买人心。 当时太子与宰执不和。众人都劝他不要得罪宰相。但他据实上报,由此结识太子。 不久南宫怀调入京中为兵部侍中,一次太子出猎他也应邀而去。在那,他见到了太子妃的表妹司马欣尧。 二人一见倾心,几个月后南宫怀去司马家提亲。挑了个良辰吉日,和司马欣尧成了亲。 圣上年事已高,培养太子势力。而南宫怀作为太子一党也升为殿前司都虞侯。天灾不断,国家根基不稳。各地多有反叛,南宫怀为殿前司都虞侯,率军平叛。数战皆胜,。这时南宫怀不过16岁,是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而他的夫人司马欣尧作为太子妃的妹妹也加封四品诰命夫人。 之后数年无战事,南宫怀也无心参与党争,司马欣尧又是皇后的妹妹,所以他们在官场中没有什么敌人。到是有不少忠心的朋友和忠诚的部将。 好在南宫怀是太子连襟,官职不大,才可以安稳做官。 但南宫怀是武官,仗,还要打。 看九州烽烟扬 “该来的,还是会来…”瀛洲兵马都部署刘延让手中的战报上写到:辽军兵犯河北路诸军,大将耶律休哥为主将,兵马十万。 加急战报也同样传到了京城中。传到了枢密院,也传到了皇宫…… 圣上命五千神臂弓手,与沧州都部署李继隆会和,与诸路兵马共同抗敌。 刘延让与李继隆约定出击,和辽军野战争胜。刘延让率数万兵马在莫州接敌,转战君子馆。 刘延让在君子馆血战到入夜,人困马乏,兵士死伤惨重。他需要援军…… 但李继隆没有出战,他退回去了。斥候回报了战况:深冬腊月,宋军的弓弩拉不开。只能以刀剑相搏,刘廷让英勇作战数次退敌。奈何敌增援不断,刘廷让不支被围。不断有校尉率残部突入敌阵,奋力砍杀,奈何敌军众多,寡不敌众。战至入夜,刘廷让召集了所有残部,道:“吾等以刀枪相搏入夜。无愧于先帝、陛下!无愧国家!既已尽忠,不得皆殁于此。诸将士听吾号令,杀出敌阵。再酌酒百觞!”说罢,翻身上马,带头冲击辽军阵线。连杀数十骑,奈何辽军众多,待过夜半,刘廷让冲出辽军包围时,身边只剩数骑,回到了军中。 这一切,南宫怀在京城都知道。 他后来还知道李继隆后来只是降职,没有处罚。 李继隆,现在不是一个值得托付后背的人。他要是增援,刘延让不会全军覆没。至少不会败得太惨。但是他保存实力,很理智,但不是一个英勇的军人。 但是李继隆之后让南宫怀知道了什么才是一个统军大将,辽军再度南侵,领军主将还是耶律休哥。李继隆为主帅率禁军迎敌,南宫怀就在北征的军中。 这次没有决战,耶律休哥被一只千人部队把胳膊砍了,又被运粮队击败退回国内。 南宫怀又随李继隆赴西北战党项,又胜。 北境胜了,蜀川反了。 南宫怀率所部随大军平叛,因功升为殿前司都副指挥使。 圣上驾崩了,太子继位。辽军却没了动静,但是到底是来了。辽国新的领导萧太后携辽主耶律隆绪率众南侵,但是耶律休哥不在,他死了。 为君披戎装 “尧儿,要打仗了…”南宫怀看着身边的夫人司马欣尧说到… 昨日北境传来战报:辽贼众二十万叩边,连破十数军寨,其锋不可挡… 圣上拜南宫怀为定州行营都部署。统捧日骑军、天武、龙卫步军北上抗敌。出征将士依军衔得赏钱不等。次日出征。 南宫怀拿出两把剑,一把名为凰羽,一把名为凤翎。“人们说得到凤翎剑和凰羽剑的两个人就不会再分开了。”他把凰羽剑送给司马欣尧。自己带着凤翎剑出征。 司马欣尧在府上春还园中埋下五坛好酒为祝捷酒,待南宫怀得胜归来,再共醉万场。 司马欣尧亲自为南宫怀擦拭战甲,连流苏都梳了三遍。把缨枪递到南宫怀手里。临走时,司马欣尧给了南宫怀半个玉佩。“这是我们的定情信物,我命人将它分成两半,你带着它就像我在你身边,待你得胜归来,再把它合做一处,那时我们就永不分开。” 带着玉佩,穿上那身随他征战四方的白袍银甲,腰间所挂凰羽剑上挂着半个玉佩,提上缨枪,南宫怀踏上了北征的路…… 逐戎狄酒一觞 在路上,南宫怀收到到战报:保州退敌,阵斩数千。宋军士气大振。 辽军换了一个目标:威鲁军城??在这他们遇到了克星:杨延昭 辽兵犯界,他时刻戒备,这时他准确地预判到敌人的主攻方向,抢先一步进驻到威虏军城里。 辽军倾力攻城,萧太后亲自督战。城上只有三千宋军,但是杨延昭就是守住了威鲁军城。在夜里,宋军在城墙上浇了水。在冬天,夜里冻的结结实实,威鲁军城成了一座冰城!辽军知道了杨延昭是他们一辈子的克星! “六郎”,并不是说他在家中排行第六,而是辽国人迷信,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就是那颗闪亮星斗的人间化身。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唐有虎狼将,宋有杨延昭。” 辽军见攻城无望,他们向宋朝腹地挺近。 河北路有八万多军队,在傅潜手里。但是没有出击。 于是南宫怀的禁军要直面敌军大军了。但是他只有数万禁军,就算是他的嫡系精锐,也没有多少胜算。 于是,圣上率军二十万亲征。与南宫怀会和,北上抗敌。 河北路除了傅潜,还有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 康保裔与宋将范廷召相约出击。第二天,康保裔被辽军包围,范廷召不知为什么没有支援。 康保裔孤立无援,部下劝他逃走,他回答道:“吾为宋将,临战岂能逃走,今日当以死战报国耳!”说罢,率军冲杀数十回合。最后没有一个人逃出重围。 康保裔全军覆没,傅潜还是拒不出战。圣上大怒,将傅潜撤职。但是还是晚了,辽军撤了。只有范廷召所部一万人出击,阵斩万人。但是军力不多,只能放辽军回国。 所有将士,除了傅潜这个败类,都得到了封赏,南宫怀加封平戎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圣上命他代替傅潜率军驻守河北,军中辖捧日军三万精骑及河北诸军,坐镇真定府。号为定州大阵! 辽军再度南下,又是保州,这次南宫怀可以大显身手了。他率定州大阵的核心三万骑兵率先出击,杀入辽军先锋阵中,凿穿辽军,再回头凿穿一次,往复数回合,杀得辽军大败。 从此辽军记住南宫怀这个名字,他和杨延昭是北境上的两个战神! 辽军再次进攻威鲁军城,这次的守将还是杨延昭!以及杨嗣。他们决定出城迎战! 他们面对的是辽军的主力,再勇武,战力实在悬殊。在他们崩溃之前,援军终于赶到了!辽军被杀得大败而归! 一年后,萧太后亲征,辽军换了个主帅:萧挞凛??杨延昭的杀父仇人! 这次,辽军没有在边境纠缠,而是直扑定州大阵的核心,南宫怀的驻地:真定府! 南宫怀与副将王继忠率军迎敌,血战一天,奈何敌众我寡,在傍晚退敌后,就撤退了。 战后清点人数,唯独没看到副将王继忠所部。南宫怀马上明白了,王继忠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他还在战场上与辽军激战! 王继忠所部不过万人,却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士兵们拼死保护他,奈何宋军大将的铠甲实在醒目,那是辽军的战功! 南宫怀分兵去救,辽军太多了,数次拼尽全力的冲杀还是不能冲破辽军的军阵。只能等辽军退去。 等宋军到战场时,只能看见一片片的尸体和一面残破的,满是血污的宋军将旗…… 战报传到京城,传到皇宫,圣上震怒。王继忠是和南宫怀一起在圣上还是太子时就追随圣上的太子死党。圣上当即拍案而起,大怒道:“辽人太甚,可是欺我大宋无可战之兵将!朕当让辽人知道,什么才是大宋的雄师!” 圣上下令,在真定府至定州一带集结重兵。定州大阵的兵马达到了十五万大军!南宫怀为都部署。还有一万六千骑兵在杨延昭等边将手中。各河北重镇增兵不等。只等与辽军决战! 但是辽军退回国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回来。大军只能时刻准备作战。 圣上再次犒赏三军,南宫怀看着歌舞没有笑。他的第一觞酒没有独饮,他敬康保裔,敬王继忠!敬戍边士兵,敬为保家卫国而死的阵亡将士! 弓虽冷血犹热 契丹铁骑的马蹄声再次响起在北境。 辽军在边境上开始迅速集结,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倾国之力。 开封城中,圣上召集了东、西两府宰执。“朕欲亲征,诸卿以为当急当缓。”次相寇准主急,正相毕士安、枢密使王继英主缓。 圣上最后虽未亲征,但是下令禁军开始集结。河北路诸军备战,准备接敌。防御的重心就是南宫怀的定州大阵。 辽太后萧氏、辽主耶律隆绪亲率辽国倾国之兵,共三十余万出征。三军主帅是萧挞凛。另有西路军数万攻并、代两州呼应主力大军。 决战终于是要来了! 十月,战争爆发在宋辽边境各军城在北平寨、威鲁军城辽军先锋无一例外的被宋军精骑野战击败。只有保州杨延昭没有出战应战,只是在城中防守。他要保存实力,他要让辽人尝尝宋军铁骑的滋味。 辽军在边境连连受挫,于是集结了所有军力,开赴真定府,萧挞凛要直面定州大阵! 而西路军在边境就被击败了,岢岚军连同并、代两州的援兵在一片山丘上以劣势大败辽军数万骑。一战便把辽军打的退回国内,不敢再犯。 辽军虽然锐气受挫,但是实力未损,南宫怀不敢懈怠。按御赐阵图布阵,与辽军决一死战! 一切都按照预想的一样进行着:辽军主力集结与宋军决战。而宋军也会不辱使命的击败疲惫的辽军…… 战争从来都不是那么理想的…… 辽军突然出现在宋军的背后!他们绕过了定州大阵!直插宋军腹地! 战报传到京城之后,寇准最先反应过来“陛下,辽人善战,诸军皆惧而不敢战。还请陛下亲临前线抗敌,以激励士气。” 圣上虽未亲征,但命神卫军开赴澶州。禁军加速集结,备足粮草器械。随时准备出战。另派参知政事王钦若为天雄军节度使,镇守大名府。 辽军连破沿路数州,兵锋直逼重镇瀛州、大名府。南宫怀当机立断,主张南下救援。军中监军却说要依圣旨行事,圣旨命我们坚守,不可妄动。南宫怀迫于监军身负皇命,携圣上之威,只能作罢。 辽军开始进攻大名府、瀛州等重镇。两地守军血战才勉强得以保全。圣上在寇准、高琼等人的力劝下,亲征澶州!名将李继隆被任命为驾前东面排阵使。留守王旦问圣上“陛下若不回,如何?”圣上想了一会“若十天不胜,当立太子!” 南宫怀虽然不能立即南下,但是以备战为由,命捧日军白翎骑和玄甲骑,和天武军陌刀营和神臂营做随时出征的准备。 白翎骑所部三千兵将皆善骑射,配有劲弩一张,白缨长枪一杆,所部皆列白色战甲。战盔上带有白翎,故称白翎骑。 玄甲骑所部两千兵将、战马皆挂玄色重甲,配有七尺黑缨马槊,用以骑兵交战。另有长柄战刀用以砍杀步兵。 陌刀营所部两千五百人身披重甲,持陌刀,通常列于阵前,用以阻滞骑兵,中刀者,人马俱碎。 神臂营所部五千士卒持神臂弓一张,置于阵中,中箭者皆倒,六十斤重甲也可以射穿。 这四营一万两千五百士卒是宋军中最为精锐的士兵。是南宫怀征战多年培养起来的百战之师。号为常胜军! 除了常胜军,所余捧日军、天武军和龙卫军也在备战,准备出征。 副将来报:“将军,圣上率文武大臣,京城所余禁军亲征澶州。夫人也在军中。澶州此时虽兵马众多,但上军四军中,三军在定州。只有神卫军和中军、下军。虽将兵十万众。但中军、下军建制较少,战具陈旧,不可与辽军争锋。澶州胜算不大,一旦城破,不仅南方门户大开。连圣上、文武大臣以及夫人都会身处险境。唯有南下救援,方有胜算。” 南宫怀当即召集众将,监军不愿违抗皇命。“逆皇命者,即是反贼!宋将何在!!”南宫怀在军中是有比李继隆还高的威望。主将也知道南宫怀的战略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没有人响应监军。“宋将何在!!”监军再次大喊。南宫怀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监军视辽军与圣上战于澶州而不顾,莫非是胆怯不敢出战吗!”南宫怀随即怒喝“宋将何在!!!”诸将当即剑出半鞘。“在!!” 监军被镇住了,只说留下河北诸军,禁军随南宫怀调遣。 南宫怀第二天就出发了。亲率常胜军最先出发。捧日、天武、龙卫所余三军,在南宫怀后面行军。两军相距一天路程的距离。 对圣上和司马欣尧的安全,南宫怀只信任自己。 南宫怀在全速南下的路上仍旧谨慎,派出斥候在军前军后五十里侦查收尾,走出不远,斥候有了惊喜的发现。 辽军集结了南院北院所有能调动的兵力。五万步卒,三万骑兵。带着辽军急需的粮草器械,去和萧挞凛的三十万辽军主力会和。现在走到距南宫怀六十里处。再走半天就能南宫怀相遇。 南宫怀在一个瓶颈形的山谷中埋伏,还有赶来助战的三千厢军步卒,和两千散骑。 南宫怀将神臂营布置在山谷瓶颈处,将陌刀营埋伏在山谷两侧,由副将带领。而他带领白翎骑和玄甲骑以及五千厢军在山谷外埋伏。 辽军的马蹄声由远到近…… 从辽军主帅的视角来看,前面的山谷口只有数千宋军。急于增援的辽军当即决定,派出全部骑兵冲击一举击溃这股宋军。 面对3万骑兵铺天盖地的冲锋,常胜军的副将没有慌乱。等辽军的骑兵前锋进入射程的时候,副将一声令下:“放!”五千把神臂弓数轮齐射,冲在最前面的近万名辽军应声倒地。这些倒下的人挡住了后面人的冲锋。契丹骑兵的冲锋队型顿时一片混乱。 副将命令擂鼓,陌刀营两千五百人随着震天动地的鼓声从山谷两边杀将过来!砍得混乱的契丹骑兵毫无还手之力。 副将的军阵中升起一面大旗。没等后面的五万辽军步兵反应过来,白翎骑、玄甲骑以及五千厢军从山谷外,杀向了辽军步兵! 冲在最前面的是白翎骑。第一轮齐射是是火箭,点燃了辽军的辎重。在辽军急于救火时又是数轮齐射,辽军的阵线被削弱打乱。 在冲到辽军阵前时,白翎骑突然分别向两边冲去!出现在辽军阵前的是玄甲骑,战旗上写着两个大字:南宫 玄甲骑冲在最前面,用来冲垮辽军的阵线。厢军骑兵次之,用来进一步削弱杀伤辽军。最后是厢军步兵用来杀伤辽军残余步兵。同时两边的白翎骑不断放箭,射杀辽军步兵。 在玄甲铁骑面前,辽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冲锋的宋军像一只楔子,楔入辽军的军阵中。冲在最前面的战将身着白甲,手持缨枪。正是南宫怀! 前面的骑兵冲过去,步兵又杀到了。辽军被彻底击溃了。数里的军阵,几千宋军像杀入无人之境一般。没有一点阻力,凿传了辽军五万人! 辽军四散奔逃。南宫怀奋力砍杀,一人斩杀不下百人。不过宋军只有一万人,挡不住辽军的逃跑。还是让万余辽军从死局中逃脱。 南宫怀命厢军追击辽军,自己率常胜军继续南下,驰援澶州。 愿为君司南 澶州南城中,司马欣尧登上城楼,遥望北方。定州方向毫无动静。能看见的只有绵延十数里的辽军营帐。 司马欣尧知道南宫怀不可能怯战。他一定会来的…… 澶州北城城墙上守城宋军看着一里开外的数十骑辽军气愤难当。砰的一声巨响,威虎军的一个军头张緓用铁锤发射了一张床子弩。一只巨箭飞了出去??这支箭号称“一枪三剑箭”。长约三尺五寸,尾羽是三片铁翎,就像三把长剑一样。这样的巨箭再加上旁边矢道一起发射的稍短利箭一起向一里开外的几十个衣甲鲜亮的辽军飞去。这一排箭撕裂空气,呼啸而过。辽军中的一个人被当即射翻,落下马来。被左右人等簇拥着抬回去了。城墙上欢呼的宋军不知道中箭的人就是探查敌情的辽军主帅——萧挞凛。 萧太后大为哀悼,下令辍朝六日。辽军的士气也随萧挞凛的殒命而低落下来。 南宫怀拥有了宝贵的时间,日夜行军直奔澶州。 澶州深秋十月,竟下起大雪来。司马欣尧在城楼上看着定州方向,望不出数十里。司马欣尧默默望着明月。 “愿这月光能指引南方,带你回来。” 南宫怀在风雪中率军疾驰。 踏过风雪三千里,不负江山不负你。 将士三十万 到了,终于到了! 南宫怀赶到了距辽军大营二十里的地方。在丑时天将快亮时,南宫怀率军一路暗杀辽军哨兵,到了距辽军大营二里远的一片树林里。前面是辽军把树全都砍倒所形成的一片开阔地。 南宫怀命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弓弩持刀近战。全军快速冲过辽军大营冲进澶州城。 在这血色黎明中,喊杀声震天动地! 惊醒的辽军仓促组织了一道由弓箭和长枪组成的薄弱防线。数千弓箭一齐发射,宋军顶着箭雨,速度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更快。辽军只放出两轮齐射,就被宋军突到阵前。 一个宫使被南宫怀立斩马下。辽军的阵线在接阵的瞬间就彻底崩溃。 败退的辽军和宋军裹挟在一起,抵抗的辽军看到这情形,根本无法抵挡,只能一起败退。 宋军就这样冲过了数万人的辽军营寨,冲进了澶州城。 南宫怀先面见圣上:“圣上亲征辽军,壮我军威,臣前来助战!” 圣上振奋,赐南宫怀开国名将潘美的铠甲,加封南宫怀为检校太尉,这是武官中的最高军阶。南下诸军均赏钱不等。 然后南宫怀顾不上休息,就去看司马欣尧。 “尧儿,等我为国打完这最后一战,就卸去戍边军职,和你共赏东京百万繁华。” 司马欣尧没有说话,只是点头…… 南宫怀和李继隆合谋第二天出击:南下的宋军不只南宫怀的常胜军,还有天武、龙卫、捧日三军十余万人马。南宫怀和李继隆率部出击牵制辽军,等南援三军赶到攻击辽军侧翼,两面夹击,一举击溃辽军主力。一战而定乾坤! 此战规模之大,宋辽战争数十年没有先例。就是太宗两次北伐,将兵数十万之声势浩大,较此战,也是略微逊色的。 决定宋辽两国国运兴衰的决战,将在第二天打响! 第二天南宫怀和李继隆率部共八万,出澶州城,依城列阵。向辽军挑战。 辽将萧观音奴在萧挞凛死后接任辽军主帅,辽军深入敌境千里,援军又被击溃,军粮不足。过几日军粮告急就只能强攻澶州。宋军主动出击,正是辽军击溃宋军的机会。于是萧观音奴率主力近二十万迎战宋军。两军战于澶州城下! 步兵于阵前结阵,率先接敌。两军相接,刹那间血肉横飞。宽阔的战场上,两军阵线犬牙交错,而后又逐渐分明。一条绵延数里的战线上,十余万步兵正挥剑而向。 南宫怀率麾下骑军向鏖战的步兵战场冲去,想动摇辽军阵型。但是被迎面而来的辽军铁骑挡住。这是辽国最精锐的羽林亲骑。战具和战力都和玄甲骑不相上下。重骑对重骑,这是巅峰的对决。 两军接阵,南宫怀一马当先,递出一枪正中一个辽军右羽林军使的前胸。将后者刺出一丈有余。 两军皆是久负盛名,厮杀难分高下。 这时,南宫怀突然发现,宋军的侧翼隘口狼烟滚滚,隘口几百守军抵挡不住,紧急求援。 这支突然出现在宋军侧翼的辽军正是之前被南宫怀击败的辽军援兵,厢军追击残军时轻敌冒进,被打的大败,马也被辽军悉数夺去。辽军召集败兵,凑齐一万余人向澶州靠拢,正赶上宋辽决战。 这支辽军人数不多,但是如果攻击宋军侧翼,会使宋军阵线剧烈动荡。宋军就可能提前崩溃。而澶州宋军败退,会是南援三军孤军迎战辽军,若是不敌,澶州危矣!京城危矣!大宋危矣! 由是看来,战争的成败,宋辽两国的国运兴衰就在这隘口上。 南宫怀当即命神臂、陌刀两营接替他们和辽军作战,自己率玄甲、白翎两支骑军增援隘口。 南宫怀命白翎骑射尽箭矢,然后和玄甲骑一起冲锋。这两支精骑历数战,南下时每人带三匹马,入澶州时只剩一匹。虽在城中修整一天,但是元气没有恢复。刚才又和辽羽林亲骑力战,这时冲锋每人都用尽全力,不再留手。 血战三刻,没有一个辽军能突破阵线,攻击宋军侧翼。 而主战场上陌刀营和辽羽林亲骑的战斗一直在继续。陌刀是骑兵的克星,轻甲骑兵中刀必死,重甲骑兵冲击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接阵时,先斩马腿,骑兵坠地时便数刀毙之。 此时南援三军距澶州战场还有二十里,辽军的精力都集中在澶州城外,斥候只放二十里。南援三军向澶州城疾驰,捧日军的先锋骑兵几乎和辽军斥候一样快。所以辽军没有准备,后卫薄弱。 而李继隆的军队依靠床子弩和神臂弓始终没有让辽军前进一步。战斗十分惨烈,就连李继隆都身中两箭,但是宋军始终没有后退。 玄甲骑和白翎骑这一次没有埋伏,没有突击,只有正面交锋三倍于己的敌人。?这些大宋的勇士,用刀枪和血肉保卫家邦。 战斗开始已经两个时辰了。隘口上辽军横尸遍野,全军覆没。而玄甲、白翎两骑军五千人,历四战,只剩战甲碎裂,浑身是血的八百余骑。 主战场上,陌刀营和羽林骑几乎同归于尽。辽国最精锐的骑兵,已经不成建制了,而陌刀营损失殆尽…… 在战场的侧后方一支万人骑兵队突然出现在辽军防备薄弱的后军。那是捧日军的先锋精骑! 在战斗开始的两个时辰后。南援三军终于到达战场!此刻澶州城外,宋辽两国的参战将士超过了三十万! 萧观音奴立刻收缩阵线,以拒马和车阵置于前后,和宋军相持。宋军三次冲击都被击退。 突然,澶州北城城墙上竖起了黄龙战旗,圣上亲抵澶州北城! 宋军士气大振,近二十万人一齐欢呼,数十里开外仍清晰可闻。辽军防线岌岌可危。但胜负仍未可知,澶州宋军血战两个时辰,南援宋军疾驰一天一夜……他们和辽军一样,都在崩溃的边缘。圣上亲临北城才让他们打起精神。再和辽军对峙下去,崩溃的不一定是谁。 南宫怀也知道,他召集了所余八百骑“诸君同吾南下,历数战皆胜。众将有伤者便归澶州,如有不愿者,便随伤者归,如有不惧死者,还请随我冲阵杀敌!”众将士回答铿锵“愿听将军号令!冲阵杀敌!以卫家邦!”只有数十人回城,他们都身负重伤,连刀都提不起了,在同是重伤的白翎骑都指挥使带领下勉强回到澶州。 临走时南宫怀将那半个玉佩和凰羽剑递给白翎骑都指挥使,请他把它们带给司马欣尧。 伤兵走后,南宫怀率所剩七百多骑一齐向澶州方向那黄龙战旗行君臣礼!礼毕,南宫怀又独自向澶州方向行夫妻礼。 既为宋将,当以死战报国,若来生,再不为将,当卸甲,与君尽赏三千世…… 辽军的前方拒马和后方车阵之间有一段空白的地段。 厮杀的宋辽两军和澶州北城墙上的圣上都看到了一队不到千人的骑兵向十多万的辽军阵线冲去! 这时是白昼,若辽军能看得见星斗,他们就会发现,南宫怀冲来的山隘正上方就是北斗七星那主镇幽燕北方的第六颗! 辽国人的克星不仅仅有杨延昭、南宫怀、魏能、田敏、张凝、康保裔、王继忠等边关名将,更有我大宋北疆二十万将士! 南宫怀冲入敌阵后,直奔辽帅萧观音奴而去,只要杀了他,宋军就胜券在握! 在南宫怀到萧观音奴的路径上,谁敢挡,谁就会面对南宫怀等人的枪尖! 缨枪马槊折了以后就用配刀,配刀折了以后就随便捡一把武器,或直接用马冲撞。他们最不看重的就是自己的性命! 就这样,不足千人的骑兵冲过了数万人军阵,杀到了萧观音奴的面前。逼得辽军主帅落荒而逃。 两面受敌,军阵混乱,主帅失踪,辽军败局已定! 而南宫怀根本就没打算再杀出去,在辽军阵线崩溃的最后时刻,他继续率军向前冲去。而前面,是滚滚黄河! 南宫怀压住数百辽军向前冲去,黄河越来越近…… “我这一生,作为战将何其壮哉!唯一有愧的,就是负了你……” 南宫怀和所剩二百余残骑连同数百辽军一起落入了黄河。 辽军再不能支撑下去,阵型彻底崩溃。宋军进攻把他们向黄河边压去…… 那天,黄河上浮尸数万具。 而宋军也没有一战之力,便迫使萧太后签下盟约…… 昔日战无不胜的常胜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只剩两千余人,而白翎骑和玄甲骑更是只剩下六十七人。 司马欣尧得到的只有那半个玉佩和血迹未干的凰羽剑…… 忽见君跨马提枪 圣上派出十个指挥的士兵在黄河上找寻南宫怀,捞起近万具尸体,也没找到南宫怀的踪迹…… 一个月后,上四军在京城北校场列阵,圣上要亲临点兵。司马欣尧作为皇亲和大宋检校太尉、殿前司都指挥使的遗孀也参加了。 在三丈高的点兵台上,一袭红衣的司马欣尧似看到一骑白马银袍,向校场驰来。 那一骑白马越来越近,圣上命近侍去探查,那近侍跑到离白马三百步时,便飞奔回来,近乎君前失礼的边跑:边喊“南宫太尉得胜归来!” 那白马不多时便到了校场,君前不可失礼,南宫怀放慢了马蹄。 南宫怀的威信仅次于圣上,那上四军八万人见南宫怀归来,一齐面中间驰道行军礼:“恭迎南宫太尉得胜归来!”数十里开外仍清晰可闻。 司马欣尧在得到圣上的默认之后,端着那祝捷酒迎了上去,且问到“君可安康。” 饮罢,二人一同面圣。圣上下点将台来迎他,不等南宫怀拜,圣上及诸班直先向南宫怀行军礼。 之前无论有多么高的战功,没有一个人得到圣上这样的礼遇。而后来也不可能有…… …… 南宫怀加封安国公、山南东道节度使,再无军职…… 战争结束了,大宋和圣上也不需要这样的战将了…… 他卸去战甲,和司马欣尧共赏三千世,大宋也开始了太平盛世。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