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长生道途》 命运转变 江长生刚出生不久,一场大瘟疫就爆发了,死伤感染者无数,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江长生的母亲就在这场瘟疫中去世了,本以为江长生也难逃厄运,但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却挺了过来。 后来,江长生的父亲江大河时常感叹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并在瘟疫过去后,为儿子改名,取名江长生,寓意深刻。 上了学堂的江长生,从夫子口中得知,他生活的小镇叫石溪镇,是越国南庭郡下面的一个边远小镇。 而当年那场瘟疫正是在南庭郡爆发,其惨烈程度,据说单单就南庭郡城有数十万民众死去,因为地处偏远,石溪镇受到的影响不大,但也有人感染死去,江长生的母亲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十三年过去了,这场瘟疫早已遗忘在民众记忆深处和历史典籍中。而已经懂事的江长生每每读到关于那场瘟疫的记载时,内心只有憎恨和惋惜。憎恨的是瘟疫无情,惋惜的是自己从小没了母亲。 也正是因为江长生从小没有母亲,加上其父不善言辞,不懂疏导,相对于身边和学堂里的孩子,江长生要早熟许多,内心深处也多了很多心思。 江长生的家位于小镇边缘靠山的山脚下,几间简陋的小屋,庭院里有一棵大槐树。 从镇中学堂踏着夕阳回到家中,江长生开始洗衣做饭,当炊烟绕上后山枝头的时候,江大河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 “父亲,先洗把脸,饭菜马上就好了。”江长生看到父亲回来,麻利地准备了一盆热水和毛巾,并端到了父亲的跟前。 看着又急忙走到厨房忙碌的儿子,江大河面色不变,内心却满是欣慰和高兴,将热毛巾敷在脸上,用力地擦洗一番,深吸一口气,江大河感觉一身疲惫都没有了。 饭间,很久没有直视父亲的江长生,仔细地看了看父亲的脸,国字脸,黝黑布满皱纹的皮肤,眼里有着藏不住的沧桑。相对于同龄人,父亲江大河要老得多。 江父在镇里的一户富裕人家当帮工,干得都是体力活,农忙时还要兼顾家里,尽管江大河人高马大,年轻时候干活是一把好手,颇有些力气,但这么多年下来,背坨了,白头发也有了一些。 “长生,在想什么?”江父注意到江长生有些分神。 “没什么,父亲。”江长生低下头扒饭,转移话题道,“父亲,上次叫你问问崔家管事让我去帮忙做小工的事,有答复了吗?” “这事呀,我正要与你说,崔管事答应了,他说虽然你年纪还小,府上也没有这方面的先例,但是你以后迟早要顶替我,马上要到年关了,府里府外都缺人手,你来历练历练也好。” 江长生欢喜道:“正是如此,多谢父亲。” 崔家是石溪镇的一家望族,江父正是在崔家做工。江长生想去崔家做短工,一来能减轻父亲的负担,二来也是为以后打算。 江长生在读书求学上没什么特别的天赋,注定了无法通过读书考试离开小镇,江父也不指望江长生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江父见多了镇上那些颇有才气的学子,出了镇子就泯然众人了,江长生在镇上且算不得良才,又岂能对他有过份奢望。况且能在崔家做事,在镇里已经是不错的差事了,早做打算不是一件坏事。 夜里,江长生躺在床上,看着屋顶,隔壁屋子传来江父的打呼声,江长生早已习惯,此时他正幻想着以后不同的生活,会遇到哪些人,哪些事。 深夜,江长生才沉沉睡去,梦到自己成了父亲,镇东头卖豆腐的红玉姑娘成了自己的妻子。 正做着美梦的江长生不知道,他的命运在明天就会迎来巨大的转变,正是这个转变让他走上了一条格外艰难的修仙之路。 …… 第二天一早,江长生起来的时候,江父已经去崔家做事了。简单的吃了早饭,江长生就来到了位于镇中的学堂。 刚踏进学堂,大部分同学已经到了,与往常不同的是,今日学堂里的气氛有些怪异,同学们都围着各自的小圈子窃窃私语,表情各异,有的兴奋,有的担忧。 “长生,你怎么才来,告诉你个天大的消息!”两个少年招呼着刚来的江长生。 其中一个壮实少年,叫董立文,家里和江长生家隔得不远,在他旁边还有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叫何饼子,来自乡村。三人因家境相似,有共同语言,因此在学堂,三人倒是形影不离,喜欢一起玩耍。 “立文,饼子,怎么了,大家都在说些什么。”江长生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与董立文,何饼子同在一排。 “崔胜龙说外面打大仗了,死了好多人,我们都要被拉去当兵了,生死难料。”董立文夸张地说道。 “你忘了一点,崔胜龙是说先去当一年武生。”一旁的何饼子补充道。 “当兵?打仗?武生?事情是真的吗,别是崔胜龙骗你们的,他可是做得出来这种事的。”江长生惊讶道,一大早上就听到这种消息,任谁都会感到不真实。 “这次是真的,连刘玟都承认了。”何饼子沉声道。 崔胜龙和刘玟是这个学堂里家境比较好的。一个是崔家管事的儿子,一个是镇里衙门官家的侄子,两人都能提前接触到一些大消息。而且崔胜龙和刘玟是学堂里出了名的不对付。如果两个人都承认了,说明消息还是有些根据的。 “长生,他们都说去当兵打仗,会死很多人,很是残酷,你不害怕吗?”董立文压低了声音说道。 “我没什么感觉,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这件事都还不确定呢,我们等夫子来了就知道了。”江长生无奈地答道。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长衫,发须皆白的老人走了进来。这正是学堂李夫子。老人放下手里拿着的戒尺和书籍,环视一圈,沉声道: “在正式上课之前,我要通知你们一件事情,北边战事紧张,凡家有十二至十四岁的男丁,每家一人,须应征入伍。” 哗!! 李夫子还没说完,学堂里少年们就炸了锅,尽管已经提前知道了消息,但是当夫子亲口说出这个消息后,众人还是吃惊不已。平时里素来严肃,讲究规矩的李夫子,没有责令安静,而是不作言语,让众人谈论。过了一会儿,少年们声音小了些。李夫子才继续说道: “明日上午,衙门里的人会将征调文书送到各家,详细的情况自有衙门的人说清楚。你们今天回家就将情况说与长辈,明日也好有个准备。国家兴办公立学堂让你们有机会读书明理,考取功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现在你们也应该为国家做点事情,保卫你们的家园。” “夫子,我们是不是要先去做一年武生?” “夫子夫子,我和哥哥只能去一个吗?” “听说因为打仗死了几十万的人了,血流成河,夫子,是真的吗?” 接下来,李夫子回答了几个众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便不在多说征兵的事,而是说起了过往的自己的一些人生经验。 江长生听得津津有味的。李夫子是去过郡城的人,见识广博,因为老了才回到家乡教书,因此每次闲谈都能让他们开阔眼界。 江长生最喜欢听的也是这些。虽然他没有想过离开小镇,昨天还想在崔家谋个差事,为父亲分忧,但哪个少年不幻想江湖天涯,驰骋沙场呢。而命运的转变悄然到来,应征入伍,前路茫茫,这些宝贵的人生经验不可多得。 顾红玉 第二天,几个衙门差人果然来到了江长生的家里。为首一个宣读了详细的征兵檄文后,又在一卷征兵文书写上了江长生三个字后交到江大河手里,并嘱咐明日衙门报到,勿要迟到,便匆匆赶往下一家了。 江大河拿着黄色的文书,眉头紧锁。越国已经很久没有打大仗了,举国征兵更是少之又少。他活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个阵仗,尽管昨日江长生回家说了这件事,但他一时也是茫然无措。 “父亲,不用担心,我们这些小孩不是还要先去做一年武生吗,都不用去打仗的,听崔胜龙说,有的郡征的是成年兵,直接上战场的。况且,男儿本就应该报效国家,保卫家园,这也是父亲你常教育我的。”江长生在旁边安慰父亲道。 “唉”,江大河叹了一口气,良久才缓缓道,“打仗的事,不是这么简单,是要死人的,你娘去的早……算了,我明天去送你吧,今天先把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好。” 晚上,夜凉如水。江长生在黑暗中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后来干脆不睡了,去外面透透气。 刚走出门,江长生就发现父亲的屋子里有微弱的灯光,来到父亲门外,透过土墙的缝隙,江长生看见父亲在整理自己的包裹,那个包裹是今天下午早已整理好了的,此时父亲却又检查了一遍,吃的穿的,很认真,昏黄的灯光印在父亲的侧脸和包裹上,不断跳跃闪灭。 江长生没有去打扰父亲,出去走走的想法也没了,回到床上,强迫着自己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江长生江大河父子两人,背了行李包裹,向镇上衙门赶去。 到了镇里,街上行人还比较少,只有一些店铺开张。 “父亲,你在这里等我一会,我去和一个好友告别,她家就在那边巷子里。”江长生将行李交给江大河,快步跑进了前面的一个巷子里。 “这孩子……”江父看了时间还早,也没说什么。 进了巷子,江长生回头看见父亲没有跟来,松了一口气,要是父亲跟来,他还真不好解释。 这一条巷子里有店铺也有人家,在巷子尽头有一家豆腐店,招牌上写着“顾家豆腐”四个字。 白色的热气从店里冒出来,靠近店铺,江长生的心也跟着热了起来。 这时,一个穿着青布碎花的少女端着一盆豆腐走了出来,将豆腐放在案板上,少女挽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红玉!”江长生压着声音对少女喊道。 少女转过头,露出一张清秀的脸,看清了不远处的江长生。 少女脸上先是惊喜,然后是羞涩,最后竟变成了淡淡的忧伤。 “江长生,你怎么来这里了,是来买豆腐的吗?还是……”少女走过来,将袖子放下,又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红玉,我是来跟你告别的,我要去当兵了。”江长生回答道。 “是了,我听说了,你们都要去当兵了……”少女道。 “红玉,这一次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说那些干嘛,打完了仗,回来不就见着了,立文和饼子应该也要去吧,你们还好有个伴,可以互相照应。” “他俩也要去,所以我们几个最好的朋友,就只有你一个人在这里了。” 顾红玉是江长生的同学,那时候学堂还收女学生,在和董立文和何饼子还不太熟的时候,他和顾红玉就是最要好的同学了。虽然如今顾红玉已不再上学,江长生仍经常来这里买豆腐。久而久之,他和顾红玉之间便多了某些东西,纯粹而简单。 少女笑道:“这是什么话,你们上战场才是让人不放心,我希望你们平平安安,凯旋归来才是。” “借你吉言了,红玉,时间不多了,我父亲还在街上等我,我们还得去衙门报到,我就走了。”江长生道。 “啊,是的是的,快去吧,不要耽误了。我也得回去帮母亲做豆腐了。”少女变得有些局促。 “好的,那我走了”江长生像来时一样快跑离开。 就快要转过巷子的时候,身后传来红玉的声音:“江长生,平安回来!” “放心吧!我会回来找你的。”江长生回头大声喊道,望着巷子里的那个少女。 镇衙门位于镇东边,在衙门前面有一个大广场,此时广场上面站满了十三四岁的少年,广场后面则挤满了家人亲属,广场前面的高台上则是官家衙门的人。 “崔斯理” “崔胜龙” …… “江长生” “董立文” …… “何饼子” “刘玟” …… 一个差人念完了名字后,向身旁一个身穿军甲,手拿长枪的魁梧青年道: “禀陈大人,石溪镇一百三十二名符合条令的孩子都在这,请大人示下。”说着将名册递给了魁梧青年。 魁梧青年接过名册,对着广场下众人大声道: “刚才他说你们是孩子,这是一个天大错误,或许前一天你们还是父母的孩子,但是从这一刻开始,你们接到的第一个命令就是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兵,一个能杀敌,能牺牲的兵。”魁梧青年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广场上每一个人都能听清楚,极具感染力。 “这或许对你们有些残酷,但是越国能和平百年,百姓安居乐业,孩子能读书,也是前辈先烈们打下来的江山基业,如今北方齐人侵我疆土,杀我同胞,耗我国力,你们热血男儿,匹夫铿锵,正是报国的时候。你们做的事是为了越国的未来,是为了你们的子孙后代。必为后世敬仰。” 这一番话下来,广场上的少年们早已热血沸腾了,恨不得马上就投入战场。 江长生也听得兴奋不已,想象着战场厮杀,军功荣耀。 “最后,我要对后面的父老乡亲们说,站在广场上的这些人,是你们的孩子,也是越国男儿,我陈柏青要带领他们去做一个越国男儿该做的事,他们有的会马革裹尸,有的会衣锦归乡,但我陈柏青保证,他们一定会成为令人尊敬的人。” 说道此处,后面有些妇人已经开始抽泣了。 魁梧青年看到差不多了,又说了几句,便将手中长枪一震,大喝道: “出发!” 这一群少年排着队跟着领头人,向镇外跑去。 人群中,江长生回头,看见家属们有的叫喊,有的哭泣。尽管父亲站在人群后面,江长生还是一眼看到了父亲,父亲也在看他,粗糙的脸上看不出悲喜。 江长生眼角余光一扫,看见一个青衣碎花的少女藏在人群中,少女引颈翘望,眼里似有晶莹。 江长生内心没来由的一阵难过,心里暗道,自己一定要有所成就,衣锦归乡。 “再见了,父亲!” “再见了,红玉!” “再见了,石溪镇!”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