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贵州黔南和遵义剿匪记》 贵州黔南和遵义剿匪记第一章贵州遵义剿匪 新中国建国初期,由于国民党残留下大量土匪,加上原有的惯匪等,使贵州匪患成灾,直接威胁到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彻底剿灭土匪,贵州组织广大军民开展声势浩大的剿匪斗争。 1950年春,以惯匪、“川黔边**游击纵队”总指挥韦映辉等为首的两大股匪近5000人盘踞在四川合江、贵州鳛水(今习水)地区,经常袭扰危害人民,人民群众死伤频繁。1950年5月28日,担负掩护川江航运的人民解放军第15军第133团奉命奔袭位于合江东南部福宝场的土匪巢穴。当夜,第133团将韦匪设在大漕后山的指挥所捣毁,匪大部向贵州境内溃逃。剿匪部队跟踪追击。5月31日,剿匪部队在土城、洛用等地,大获全胜,俘匪副总指挥何伯禽一下300余人。接着剿匪部队夜袭贵州鳛水(今习水)县城,双方激战,土匪寡不敌众,武器落后,战斗力低,败下阵来,解放军歼匪一部,余匪逃窜。第133团跟踪追击3天,于赤水俘匪100余人。根据土匪大都化整为零,潜伏隐蔽的新情况,剿匪部队以鳛水(今习水)县城、佛宝场为中心,在南北约100公里、东西约50公里范围内,组织多个精干剿匪小分队进山清剿,并在各乡镇建立剿匪委员会,进一步深入发动群众。在群众的参与和剿匪委员会的政治攻势下,匪第8纵队司令罗裴然命令部下举白旗投降,解放军接受匪第8纵队投降,匪第8纵队1300余人携械投降。至此,合江东岸地区股匪基本肃清。1950年6月,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根据黔东等地区土匪活动猖獗的严重形势,决定由贵州军区参谋长潘焱指挥,负责合围瓮安、余庆、湄潭地区的土匪。瓮安、余庆、湄潭地区的土匪武装主要是由国民党第89军起义后不久又叛变的残余部队和当地的惯匪、封建势力相勾结,流窜为匪。他们进攻多座县城,共产党和解放军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撤出县城,土匪进而攻占多座县城,破坏交通,残杀人民**干部和无辜群众。土匪以为就此就能安稳,就可招兵买马,大造武器,扩编匪军,慢慢执行台湾蒋介石总统的《反攻计划》和《光复计划》。6月14日,贵州军区步兵第138团、第136团、第140团、第148团和第16军随营学校向瓮安、余庆、湄潭地区开进,于6月20日到达预定集结位置。随后剿匪部队分成小群多路,从不同方向形成宽大正面、向土匪盘踞地区压缩推进,包围圈形成后,各部队按照划分的区域,组成小分队进行梳篦式反复搜剿。剿匪小分队穿密林,越沟壑,对化整为零的土匪跟踪追击,解放军与顽抗的股匪激战,由于解放军火力太猛,太集中,股匪被消灭。解放军广泛发动群众,在各村寨、集镇建立土匪自新登记站,有力的政治攻势瓦解了土匪士气,大批土匪不由自主的前来登记自新。不再与解放军对抗,归顺投诚。至10月15日会剿结束,共歼匪7500人,土匪大败,解放军生擒谢州钦等大小匪首707人。贵州省遵义松林地区的匪患一直严重,土匪打家劫舍,抢钱抢物还抢女人,弄得民不聊生,人神共愤。1950年10月19日,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遵义军分区指挥所属部队一部和47军第139团主力,进剿遵义松林地区“贵州民众自卫救国军”等股匪。剿匪部队从驻地进至松林地区集结后,立即对“贵州民众自卫救国军”实施包围,随后发起攻击,土匪实行反包围战术,终因战斗力低、训练不够、武器落后而惨败,双方激战1天,解放军大获全胜,歼灭土匪400余人。1950年末,“川黔边**救国军”3000余人盘踞于遵义山区。解放军驻遵义山区的部队多次进剿都平息不了匪患,且有士兵伤亡。1951年1月2日起,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遵义军分区(第16军军部兼)部队进剿该股土匪。经过半个月的追击和清剿,于1月17日战斗结束,双方交战15天,解放军大获全胜,歼灭“川黔边**救国军”匪部3100余人,俘“川黔边**救国军”总司令卢杰以下匪首26人,“川黔边**救国军”至此覆灭。从此,贵州省遵义地区终于太平了。 1950年初,以杨明、韩少白等为首的股匪数百人活动于贵阳西北部的朱昌堡(今朱昌古镇)地区。朱昌堡为明洪武年间建立的军事重镇,土匪占据明代遗存的城堡等军事设施,与人民解放军对抗。1950年3月,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派出第16军侦察营、第148团、第17军炮兵营各一部,合围朱昌堡匪股。剿匪部队经过1天战斗,歼灭土匪300余人,匪势减弱。5月6日,人民解放军贵阳警备司令部、贵阳军分区再次组织兵力进剿朱昌堡之匪,集中第138团第1营、第151团第1营、警卫团1个营,军政大学第5分校5个排,共3个营又2个连的兵力,对朱昌堡地区匪股达成合围。股匪凭借坚固城堡、工事顽抗,战斗十分激烈。经过5天攻坚战斗,剿匪部队终于攻克朱昌堡,歼灭匪首杨明、韩少白以下匪众300余人,基本肃清了朱昌堡地区的匪股。1950年3月25日,国民党“新编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潘方侠率残部及土匪300余人,攻打中共贵阳地委所在地花溪。当时,花溪驻军只有人民解放军贵阳军分区1个警卫排,军分区机关的全体干部和工作人员,以及正在地委开会的全区11个县的县委书记和警卫员。战斗从清晨持续到中午,战斗激烈,形势十分危急。人民解放军贵阳警备司令部闻讯后,迅速派兵增援花溪。增援部队午后抵达花溪,将已经冲入花溪大街的潘方侠匪部击退。4月5日,潘方侠又率千余人,第二次攻打花溪。贵阳军分区由机关干部编成的几个武工队坚守机关花溪周围的几个工事还击,但不轻易出击。潘匪部见花溪久攻不下,便冲入贵州大学,打死、打伤几名职工和学生,然后绑架师生65人,退回匪巢青岩。4月13日,潘部第三次攻打花溪。由于贵阳军分区事先已得到潘部三打花溪的情报,故决定先发制人,将侦察营从外地调回,在潘部进军花溪的途中设伏。在潘匪进入伏击地域后,伏击的侦察营突然开火,击毙敌副师长帅松明以下数百人。潘匪部大乱,残部逃回青岩,龟缩不出。随后,贵州军区组织贵阳军分区、贵阳警备区等部队共12个连队,合击潘部据点青岩。合击部队经2小时激战,即捣毁国民党“新编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活捉80余人,解救出被绑架的贵州大学师生。潘方侠及部分武装漏网逃窜。1950年4月,遭到人民解放军打击的数百土匪窜到贵阳附近的拐耳坝、煤炭窑一带进行骚扰破坏活动。4月20日,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调集贵阳军分区直属部队、第16军侦察营和第138团第1营及第151团1营围剿拐耳坝、煤炭窑土匪。剿匪部队多路开进,对拐耳坝、煤炭窑地区土匪实施合围,而后发起攻击,双方激战,土匪伤亡惨重,解放军逐渐压缩包围圈,将土匪围困在狭窄地带。解放军经1天战斗,歼灭土匪300余人。1950年5月中旬,匪首汪汉率千余土匪在贵州清镇西北部卫城、流长、暗流、新店子一带骚扰破坏,并围困中共清镇县委所在地暗流7天之久。人民解放军第16军侦察营奉命出击,追剿汪匪。剿匪部队与土匪接火后歼匪一部,匪首汪汉率部分精干力量逃入流长地区的排洞据险顽抗。排洞位于一堵宽300米、高70米的山间石壁中央,7个大洞并列其上,地势险要,而且土匪在各洞内修筑了石墙、暗堡,地势、天险、工事结合,是土匪最为坚固、难攻的据点。5月25日,第16军侦察营追击至排洞后,即将排洞包围。侦察营向洞内土匪喊话劝降,发动政治攻势,但只有1个洞的匪徒出洞投降,其余6个洞的土匪仍继续顽抗。29日,侦察营向洞中顽匪发起攻击,先以两门战防炮发射200余发炮弹对排洞进行轰击,摧毁洞口工事,压制土匪火力,然后组织多个突击组进入排洞进行连续爆破,先后占领神仙洞、平洞、元洞。因其余3个洞内土匪依托暗堡构成交叉火力,部队伤亡多人。为减少部队伤亡,剿匪部队用猛烈炮火向洞内轰击,杀伤大量土匪,终于打开通路。突击组乘势冲入洞中,活捉匪首汪汉以下56名匪徒。此战持续7个多小时,全歼盘踞于排洞的土匪,肃清清镇县境内一大匪患。 贵州黔南和遵义剿匪记第二章贵州黔南剿匪。 1949年11月,人民解放军进军贵州后,都匀、贵定、麻江三角地带仍为“**集团军”潘沼平部盘踞。该股匪经常滋扰人民群众,袭击驻军,常有死伤。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剿匪东集团第138、第140团及都匀军分区2个营,奉命对该股匪进行围剿。10月6日,参战部队首先扫清土匪驻地外围,外围土匪开枪射击,参战部队集中火力猛打,外围土匪被歼灭,余匪撤退,参战部队将土匪驱赶进预定的合围圈,土匪眼看中计,想突围,因解放军太多,因此突围不成,只好另做打算。解放军随后分兵奔袭大江、摆旋、古蒙等土匪据点。第138团第3营于大江地区将匪指挥部摧毁,土匪顽强抵抗,双方激战,土匪惨败,解放军胜利,俘匪“**集团军”总司令潘沼平。第140团第1营于凯口歼灭匪首李超部1个营。至30日战斗结束,计歼匪6400余人,其中俘2100余人。另外,盘踞在贵州南部地区的土匪主要有“贵州人民**救国军”曹绍华部和“黔桂边**挺进军”屠占庭部,共8000余人。土匪武装曾围攻过该地区十几座镇,占据长顺、紫云等县城,以及惠水、平坝、安顺等县的一些乡村。解放军驻军部队,与土匪激战,土匪太多,解放军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死伤不多,撤退了。根据西南军区统一部署,贵州军区决定集中兵力对边沿地区的大股土匪分片实施合围。11月10日,由贵州军区参谋长潘焱统一指挥剿匪部队开始向黔南地区集中。参战部队有第16军第138、第151、第140、第146团、军侦察营和第17军随营学校,当地2000多民兵和部分地方武装配合部队行动。各部队迅速到达预定位置,把分布在6个县的土匪压缩在1个大包围圈内。双方激战,解放军火力太猛,土匪败下阵来,解放军乘胜追击,把包围圈的逐渐缩小,主力部队对土匪各主要据点实施穿插分割,土匪被分割了,团结不起来,双方激战,土匪被各个歼灭了。第138团第1营配合兄弟部队,奔袭“**挺进军”总指挥部,在6天中连续追击280公里,作战25次,活捉匪首屠杀占庭,歼灭土匪上千人。第140团组织精干武工队,跟踪追击分散溃逃的“**救国军”残部。至12月5日会剿结束,共歼灭土匪7400余人,缴获各种枪6154支(挺)。 1950年,以赵达芝、王仲三为首的“中国人民自救军”等股匪2000余人,活动于都匀、独山、平塘地区。土匪常滋扰百姓,打劫钱粮,抢夺女人,为祸一方。解放军驻地部队多次清剿,未见气候,但有战士伤亡。 11月9日,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独山军分区(第17军第51师兼,辖第152、第153团、警卫第1团)以主力进剿该地区“中国人民自救军”等股匪。双方交战,土匪败退,解放军围歼、清剿半个月,至11月25日战斗结束,共歼灭土匪约1700人。同年10月11日,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贵阳军分区部队一部和镇远军分区第150团1个连,对盘踞于瓮安(今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瓮安县)朱家山地区的匪“西南游击军”第45纵队一部进行围剿。双方交战20天,解放军采用合围清剿战略,成功歼灭土匪。至10月30日,歼灭土匪800余人。另外,“黔桂边区**救国委员会”副主席兼新1军军长王志诚匪部,编为4个师另3个团,还有从广西等地窜来的股匪,共约8000人,盘踞于惠水、大塘、通州三角地区,土匪为非作歹,抢粮抢钱,抓壮丁当匪兵,抓女人享受,滋扰百姓,民不聊生,人怨沸腾。解放军驻地部队进三角地区剿匪,未见成效,常有士兵伤亡。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剿匪东集团(辖第138、第140、第151、第153团一部、第17军随营学校)在完成长顺、紫云、惠水地区剿匪任务后,随即围剿惠水、大塘、通州地区股匪。12月11日,东集团各部队向匪盘踞的中心区进击。股匪见状,化整为零分散隐蔽。除第151团在进击羡塘时将匪第89军指挥部总指挥刘逸群俘获外,东集团各部队连续5天未发现土匪踪迹。剿匪部队随之改变战术,组成若干小分队在山林中搜索,双方激战,土匪被歼灭,擒获匪首王志诚等,将匪肃清。会剿至1951年1月1日结束,共计歼灭土匪7200余人。 1950年4月,曾任国民党广西宜山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的陈与参窜回老家贵州荔波,网罗当地土匪和国民党残余武装,组成“中国人民**救国军”黔桂边区军政长官公署,下辖12个纵队,人枪万余。陈匪以荔波县城为中心,四处袭击,攻打麻尾火车站,破坏黔桂铁路。1951年1月3日,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副司令员潘焱指挥第138、第151、第152团及第153团2个营、军区警卫团及独山军分区教导大队共13个营兵力,对荔波“中国人民**救国军”黔桂边区军政长官公署进行围剿,土匪惨败,围剿胜利。1月8日,第138团奔袭黎明关,截断土匪逃往广西的退路,土匪边打边退。1月12日,剿匪部队分路进攻土匪据点,双方激战,土匪大败,其中第138团进击翁昂、洞塘,土匪凭险顽抗,战斗十分激烈。土匪两次组织突围,均被剿匪部队打退,匪第18支队被围歼部队全歼。第153团进击方寸,匪警卫营奋起反抗,最终被第153团歼灭。第151团进击播尧,双方激战,土匪败退,俘匪百余,匪大部分散隐蔽。之后,剿匪部队在广大群众协助下,展开严密搜剿,土匪边打边退,最终将主要匪首陈与参、都堪、朱石雕等生擒,仅匪“中国人民**救国军”第4纵队司令英限才带500人南逃广西。此战共歼匪8100余人。1951年初,以“黔桂边境人民**救国委员会”主席莫树风为首的股匪1000余人,流窜于黔桂边的平塘、天峨、南丹地区。土匪滋扰百姓,抢钱抢粮,抢女人,为祸一方,无恶不做。解放军驻地部队多次清剿,见效甚微,且常有士兵死伤。2月18日,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独山军分区(第17军第51师兼)和广西军区宜山军分区相配合,集中兵力对“黔桂边境人民**救国委员会”股匪进行围剿。经过7天合围、追击、清剿,土匪惨败,解放军大获全胜,至2月24日战斗结束,共歼灭土匪1280余人,俘莫树风等主要匪首,解放了平塘、天峨、南丹3县。1951年初,以陈秀卿为首的股匪2000余人活动于与广西接壤的贵州罗甸县。土匪与解放军激战,土匪大获全胜,解放军惨败,撤退。陈秀卿等土匪以为胜利了,可以执行台湾总统蒋介石的《反攻计划》和《光复计划》,但好景不长,3月12日,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命令贵阳军分区统一指挥第152、第151团,第17军侦察营、随营学校及安顺军分区2个连并配属民兵500人,对罗甸地区股匪进行围剿。3月22日,剿匪部队从各地抵达罗甸,对土匪占领区达成合围,随后发动攻击。土匪顽强反击,外围土匪被歼灭,解放军乘胜追击,把罗甸地区土匪打回县城,入夜后,第152团借夜色掩护攻入城内,双方激战,土匪惨败,解放军活捉匪首陈秀卿,并令其将民卫总队400人集中缴械。至4月15日战斗结束,计歼匪2900余人。 贵州黔南和遵义剿匪记第三章贵州安顺剿匪 贵州安顺匪患严重,1950年3月,数百土匪流窜到平坝县马场地区,并安营扎寨,四处骚扰。常有士兵死亡,百姓怨声载道。3月27日,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派出安顺军分区2个营、第16军军部侦察营、第138团1个连,向平坝县马场地区集结,将盘踞的土匪包围,突然发起攻击。土匪凭借据点、工事进行顽抗,双方激战,双方有所伤亡。剿匪部队采取重点突破、分割歼敌战术,突破土匪多处工事,歼灭土匪一部。各部密切配合,严密协同,不断压缩包围圈,土匪虽然顽固抵抗,伤亡惨重,但最终未能突出重围。激战一天,剿匪部队大获全胜,歼匪300余人。19同年3月,原国民党贵州保安团第1团、第5团、第6团、第12团在安顺、水城等地起义,向人民解放军投诚。1950年4月初,因贵州全省匪情严重,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决定收缩兵力,以进行新的剿匪部署。4月5日,驻水城的第141团、水城县人民**和部分地方武装奉命撤离水城。当日黄昏,第141团和地方**、武装队伍到达纳雍县阳长时,已经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保安第1团、第5团、第12团突然叛变,在叛军首领罗湘培的指挥下,将转移的第141团和地方**、武装包围。双方激战,双方有死伤。第141团迅速组织突围,但因道路均被叛军火力严密封锁,第141团苦战两天,部队只前进3公里,未能冲出叛军的重围。从纳雍赶来增援的人民解放军2个连,也被叛军阻于峡谷口外,未能接应被围部队突围。7日夜,第141团及地方**、武装,在当地苗族群众的协助下,迂回山涧小路突破叛军包围。天亮后,叛军发觉部队已经突围后立即进行追击。第141团占据有利地形实施反击,叛军未敢深入远追。经3昼夜战斗,第141团及地方武装,歼灭叛军一部,叛军伤亡200余人,转移到新的目的地大方县。叛军占据纳雍县城,并成立“**救国军第8兵团”。4月中旬,人民解放军第15军第45师奉命入黔剿匪,决定攻克被叛军占据的纳雍城。第45师第135团及第47师一部,经3天急行军,于4月15日凌晨抵达纳雍城外围,并随即向纳雍发起凌厉攻势。经激烈战斗,歼灭罗湘培部叛军600余人,收复纳雍城。罗湘培带叛军一部逃离纳雍。 1950年春,以孙绍武等为首的数百土匪活动于贵州旧州地区。土匪打家劫舍,无恶不做,抓男子去当匪军,当地部队多次进剿仍未果,且有士兵伤亡。4月3日,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安顺军分区(第17军军部兼,下同)调集第17军炮兵营、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联合进剿该股匪。剿匪部队对匪巢实施突袭。双方激战,经1天战斗,土匪大败,歼灭土匪400余人。当月,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安顺军分区以第17军随营学校学员为主力,进剿活动在养羊砦地区的股匪王泽华匪部。双方交战,经解放军1天攻坚战斗,歼灭匪首王泽华以下300余人。同年5月1日,遭受沉重打击的土匪残部重新聚集,并乘解放军主力外调执行任务之机围攻旧州。当时,驻守旧州的只有第17军第150团的两个连队。守城部队占据有利地形,顽强抗击土匪的进攻,双方激战,双方都有死伤,解放军适时组织反击,持续激战3天3夜,歼灭土匪300余人。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奋战四年,终于平息全国匪乱,从此全国国内太平了。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