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西夏纪》 前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不缺乏那些治世,但是乱世可以说是也屡见不鲜。宋辽金西夏可以说也是一部乱世也治世并存的时代。 西夏可以算是一个蛮夷外邦,一个小小的少数民族政权,但是他可以屹立于宋辽乃至于大金的夹缝中,并且在蒙古大军的攻势下存在几十年,最终虽然灭亡但是就其于唐朝末期建立的夏州政权开始,到最终被成吉思汗所灭,其政权建立时间之久远大于宋,辽,今。 西夏的历史虽然很简单,但是也很复杂。整个是后宫太后的女权皇帝史。但天有不测风云,男主的横空出世,在这西夏又闹出什么天翻地覆的故事呢!且听我慢慢到来…… 第一章这次穿越不寻常 “……所以说,西夏的历史是很值得研究的……” “老师,你说的不对,西夏就是一部蛮夷史,与我中华文化有很大出入,真的值得研究吗,再说了,当时不有正统王朝的辽和宋吗,西夏就是一部笑话…”说这话的就我们的主角刘湘了。 李湘是某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但也是一个刺头,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打架斗殴样样精通,这不上课唯一的乐趣就是和老师杠,这不就又杠上了。 “李湘同学,西夏虽然如你所说是一部蛮夷史,但是不可置疑的是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比以正统王朝自居的辽宋金乃至于元的存在的时间都要久,由唐末李思恭建立的夏州到最后由夏献宗亡国,其存在时间之久高达340多年。难道夏的存在就没有他的历史价值吗?” “虽然如此,但是,他不符合一个朝代乃至于割据政权的形式。她不是作为辽就是宋的属国,并且西夏史说到底就是一部女权主义的乱世,因此我认为不值得去研究” “同学,研究历史是研究其对后世有价值的,但是价值不大的也是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着眼于其文化,宗教等来看……” “可是……” “……叮 叮……” “下课”老师说到“有问题课后来找我研究。” “…………” “文化,宗教,一个偏安小国这么会有什么文化,宗教只值得研究”李湘内心问着:“老天爷,你说是不是,啊啊啊……” 他还没有说完,就眼前一黑,晕了下去。 ………… “喂,孩子,醒醒,快醒醒” “我,我在哪?我怎么了?这是哪里啊?”毫无疑问这就是我们的主角李湘了。 “孩子,你溺水了,我路过把你救了起来” 李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嘴里嘀咕道:我不是在校园里走,自么会溺水呢?况且这个大爷的衣服好复古,难道有剧组在拍剧,也不对啊,我们学校附近没有说有剧组拍照啊!那怎么了啊? “孩子,你怎么了?这地方很少有人来,你怎么会在这里,看你好像也是大户人家的公子……”老翁说到。 “大户人家?老人家你怎么知道我是大户人家的啊?” “孩子,是个明眼人都知道,你的衣服不是那么华丽,不是大户人家难道你的衣服是偷来的?” “我是大户人家,不可能啊,绑匪绑架难道瞎了吗?对了老翁,这是哪里啊?” 老翁说到:“这是大夏国宣化府珊育县苗栗村” “大夏国?那现在是哪一年?” “哪一年?现在是天盛二年。” “那现在皇帝是谁?” “大夏国皇帝是李仁孝,是前皇帝夏崇宗李乾顺之子” “什么,我,我,我难道穿越了,天哪,怎么狗血的剧情怎么发生在我身上。”李湘感觉五雷轰顶,一个生活在红旗下,接受新思想的21世纪的有识知识分子怎么可能接受这种事情。 李湘缓了一会以后对老伯说到:“感谢,老伯的相告,还有一件事,不知道”李湘苦笑到。 “孩子,有事尽管说,只要我可以做得到。”老伯豪气到。 “不知老伯,可有吃食,我的肚子不争气,不停的在响”说完,李湘挠头到。 “哈哈哈,哈哈哈,原来是饿了,这样吧,老翁我出来的时候没有带,你若信的过我,往前走2里地就是我家,不嫌弃的话跟我回去吃一些东西吧” “老伯说的什么话啊,我自然信你,要不我们现在就去吧,我实在是太饿了”李湘不好意思到。 说吧,两人就一前一后走了。 一路上,两人不再言语。 此处可以说在山沟沟里了,道路崎岖,但是雨后的山林更有味道。 来自后世大城市的李湘对于眼前的美景完全沉迷了。 但见眼前,远处山峦叠嶂,依稀坐落着几处小山庄,此时正值饭点,悠悠几处炊烟袅袅升起。存在于传说中的青鸟在枝头低鸣,或悲或喜,或乐或苦,只有它自知。 路边的小水潭里,滴落着树叶上流下的雨珠。 走了约莫半小时左右,就见眼前出现一个大村庄。进去里面恍若置身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鸡犬相闻,老有所乐,幼有所教。中年男子出去耕作,女子在家耕种。就是有种与世隔绝之感。 “孩子,到了,进去吧”老翁冲李湘说到,并朝屋里喊道:“老婆子,我家来客人了” “我家很久没有来客人,我中午多备些吃的”只见屋里走出来一个和老翁差不多大的老妪。 “晚辈叨扰了”李湘恭敬地朝老妪鞠躬到。说罢就随老妪进屋了。 没过多久,就见桌上摆了吃的。有窝窝头,白面馒头,土豆丝,玉米烙等等。虽然很多,但感觉很普通,身处21世纪地李湘可以说没有见过这些吃的,于是就狼吞虎咽起来。李湘的吃相引得老翁与老妪哈哈大笑:“别急,孩子,慢慢吃”“不好意思,我实在太饿了,所以……”李湘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饭后。李湘的思绪又回到了穿越的事情上。穿越到西夏,为什么不是北宋或者请他国家呢。西夏地理位置是在太偏,人口少,经济不发达,除了河套平原以外。 “唉”李湘的一声惊叹将思绪回到现在,脑子里高速的回想着现在的三国形式了。 第二章各国形式 作为历史系研究生,李湘对于年号以及历史各段形式可以说是驾轻就熟,此刻他快速的在脑子里反应这各国此时的形式。 天盛二年(1150年),时西夏处于第五位皇帝李仁孝的统治下。历史称其为夏仁宗,是夏崇宗之子。其母为曹贤妃。但曹贤妃不是太后,太后是夏崇宗的嫡妻,宋朝降将任得敬得女儿任睿。李仁孝可以说是西夏以为比较有才能得皇帝。 在其统治期间结好金国,以稳定外部环境;重用文化程度较高的党项和汉族大臣主持国政;设立各级学校,以推广教育;实行科举,以选拔人才;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建立翰林学士院,编纂历朝实录;重视礼乐,修乐书《新律》;天盛年间,颁行法典《天盛年改新定律令》;尊尚佛教,供奉藏传佛教僧人为国师,并刻印佛经多种。 其在乾祐元年(1170年)得金国之助,处死权相任得敬,粉碎任得敬分国的阴谋。但是可能因为外戚任得敬的专权跋扈,令李仁孝对武官不太信任,政策多数偏于重文轻武,导致军备开始废弛,战斗力减弱,以至于西夏晚期的战争屡战屡败,国家于仁宗末年开始走下坡。但总的来说,他统治期间为西夏的盛世,也是金国、南宋的盛世,三国之间战争甚少,因此李仁孝能专心料理国家内政。各汗国羡慕西夏之强盛,纷纷朝贡。文化臻于鼎盛,为党项文化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李仁孝驾崩,享年七十岁,上谥号为圣德皇帝,庙号仁宗,葬于寿陵。 此时得中原局势为金在长江北地处中原腹地,南宋偏安于长江一地,苟延残喘。在今天云贵高原之地,有一个有段氏建立的大理王国。 金朝刚刚建国才36你说呢,但是金国崛起速度之快,与当除辽契丹崛起速度有过之无不及。它以席卷天下之势灭大辽,亡北宋。与南宋隔江而治。1150年此时正值金国内部刚稳定之时,完颜亮以其强大得阴谋杀熙宗完颜亶而即位。 金废帝完颜亮,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朝第四位皇帝、文学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母为大氏。完颜亮自幼天才英发,向深沉有大略,风仪闲逸静和,体态雄伟练达,并极度崇尚汉文化,爱与留居于金地的辽宋名士交往,宗室之内名声颇善,其才能为熙宗完颜亶所忌惮。皇统九年(1149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完颜亮弑君而篡位称帝,改元天德。其在位十二年,为人残暴狂傲,淫恶不堪,杀人无数。然而,在此同时,完颜亮也励精图治,鼓励农业,整顿吏政,厉行革新,完善财制,并大力推广汉化,迁都燕京,极度加强中央集权,成就《续降制书》,进一步巩固奠定了金王朝本身的华夏正统性和在北方的统治。 正隆六年(1161年),完颜亮意图统一华夏,兴国百业,发大军南征南宋,然而却在瓜洲渡江作战时死于完颜元宜等人手中,时年四十。后先被追废为海陵炀王,不久又被废为庶人。 然而宋朝此时也是很难。1150年时为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年。此刻距离靖康之耻过了才20多年,宋徽、钦宗二帝一死一囚。中兴四大将的岳家军大统帅岳飞也已经被杀,岳家军现在的知道了急转直下。 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赵构于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生于宫中,天性聪明,博闻强记,拜检校太尉、定武军节度使。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南宋。在位期间,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一味求和,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尊号“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累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洛神赋》(草书)等。 然由奸臣秦桧蛊惑赵构。说起秦桧,他也是一位较为创奇的人物。 秦桧,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回到临安,力主宋金议和。绍兴元年(1131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职,绍兴八年(1138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嘉定元年(1208年),史弥远执政后又恢复其王爵和谥号。 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虽然岳家军的实力不怎么样了,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宋朝的人才也不少,岳飞逝去后,宋朝出了虞允文和魏胜。 再来聊聊大理。 大理国分为两部分即为(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翌年薨逝归政段正淳,史称“后理”。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在大理原境置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国对西南边陲的统治。 回想到这里,李湘瞬间感觉头疼,心里大呼:“我太难了!”为什么这么乱,我该怎么办,找一个隐居之地安度余生,还是入仕体验宦海沉浮。对了,我可以去了解西夏历史,然后著书立传看看我和教授谁对谁错。就这样办! “驾,驾,驾……吁,公子,我,我终于找到你了!” …… 第三章我是王二代 只听远处一骑飞奔而来,马上之人口中呼喊着少爷,不知是找哪家少爷的。 但见那人身着着一般人家穿不起的衣服,一手手握缰绳,一手紧握薄宝剑,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但是又不像某家公子,那就是某家跟班了。 “公子,我可找到你了”只见那人翻身下马,半跪于李湘面前。 李湘一脸错愕,难道他口中公子喊得是我,那我就是富二代,亦或是***了。美滋滋。 “公子,公子,我可找到你了,公子怎会在此?” “这位小哥,你是谁啊?我又是谁?” “公子,你别下我,我是你的书童赵流啊,你怎么不记得我了?”赵流跪倒于地半哭道。 “我也不知怎的,我也是这位老伯在河中救起来的,对于以前的记忆不怎么记得了!我叫什么名字,还有我的经历你给我说一边,让我回忆回忆”李湘说到。 “好,公子且听我慢慢到来” 原来,这一世李湘也叫李湘,而且还是大家族,乃是西夏崇宗李乾顺的族弟西夏景王李乾恭的嫡长子。也就是当今西夏皇帝的堂弟。景王初次被李乾顺封于宣化府,应且李乾恭受前任皇帝李乾顺遗诏辅助李仁孝,因此,长时间在朝中供职,很少回到宣化府。因此对于领地宣化府的管理交于他的亲弟弟李乾仁。并且让李湘于宣化府成长,以便日后可以继承王位,管理宣化。但由于皇帝的急诏,而赶回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原来,是皇上为了笼络李湘家族,而将皇后亲妹妹许配给李湘,李湘在都城完婚后,携妻子返回宣化夫途中出的意外,被马贼打劫,所幸一切无碍,其妻子武功高强,引一众护卫侍女杀退马贼。哪知李湘的马受惊狂奔,才是去下落。幸运的是被老翁所救。赵流在珊育县四处打听,才听今天苗栗村今天来了一个新人。抱着试探的心情寻来,这才主仆相见。 话说这李乾仁乃是李湘亲叔叔,但是为人忠义,正直。帮其亲哥打理宣化,任劳任怨,将宣化治理的仅仅有条。其下有二子分别取名李太,李平。二子能文能武。这两人后来成为李湘的得力助手,此处不表。 而李湘父亲只有一房妻妾,育有一子一女。子为李湘,女名为李玉。 赵流乃是自小就养于李府,和李湘自幼一起读书习武。不过李湘武艺平平,而赵流武力却可以独步于一流武将行列。 再说皇后一脉,皇后姓罔,名洁。自幼和皇帝相熟,可以说是两小无猜。罔皇后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因此很受皇帝喜爱。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她的贤惠:有一次,仁宗去贺兰山狩猎,路上因马失前蹄而受伤,气愤不己的他下令杀修路之人,一旁的尚食官阿华谏道:“为一匹马而杀人,贵畜而杀人,岂能服国人?”仁宗回宫后,将此事说与罔后听,罔后立即重赏了阿华,并以此鼓励大臣直谏。 皇后妹妹叫罔雪。自幼随其父习武,不拘小节,武艺高强。为人也和善。于李湘成亲后就返回宣化。 “公子,可记起来一些?”赵流说完看向李湘。 “我原来是王二代啊。管他什么富二代,***有我王二代厉害不,皇帝还是我哥,还把皇后亲妹妹许给我当妻子,不对啊,她会武功不会还是个母老虎?以后会不会家暴我。好可怕!”李湘心惊到,刚出场就已经快成功了,有城池,有兵马,有钱。 “母老虎为何物啊?公子,少妇人为人和善,对我们很好,一路上都是少夫人护在公子身旁。”赵流恭敬地说到。 “看来,我还是很福气地嘛。”李湘笑道“你可带银子,替我谢谢救我地老翁一家?” “好的,公子。”说罢从怀中逃出银子给老翁送去。 却见老翁摆摆手说到:“你我今日相见就是缘分,况且乡野饭菜怎可劳烦公子话费” “老翁,你今天救了我一命,我知道这些银子无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但您不收下,我怎么好意思啊。”李湘边说边把赵流手中的银子往老翁手中递。 “小伙子,你这就难为我了,我虽是乡野之人,但是也不是贪财之人,我观你以后必有大成,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那就算报答我了”老翁摸着胡须看着我笑到。 “大成?您说的大成是什么啊?继承我父亲的爵位,那是一定的啊,除非我父亲纳小妾生三胎,不然我肯定是下一任的景王啊?”李湘疑惑到? “天机不可泄露,你到时候就知道了?”老翁笑到。 “我答应你了,只要我可以做到。你说什么事吧” “善待你治下的百姓,不要欺压百姓。”老翁笑到。 “老伯这你就放心吧,我们宣化府还是比较富足的,欺压百姓这回事还是没有出现的!”赵流抢着话向老翁回答到。 “你不要被下面的人所蒙蔽了,今天既然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也就豁出去了?”老翁一脸的决然。 “老伯,可有什么难言之隐?” “你可知今天伏击你的是谁?虽说是马贼,但是如这位小哥所言,宣化府治下清明,怎么会有马贼啊?”老翁向我们询问到。 “是呀!不应该会出现马贼?难道有什么隐情?”李湘和赵流同时惊醒到。 “世子,且听我慢慢到来。” 原来整个西夏国家比较小总共有20个州或府,宣化府便是其中之一。宣化府下4个县。老翁所在的县叫珊育县,县令乃是进士出生,但是为人不懂善待百姓,好金银,美女。来到珊育县以后与山中马匪勾结,抢劫过往的商户。由于麻匪比较彪悍,况且与官服勾结我们都深受其害,都是敢怒不敢言。而且据说县令是当今宣化府管事的小老婆的亲舅舅。所以,也没有人敢往上报,更别说是“上访”,估计还没有出县就被打死了。这个村看上去很富有,其实是他们只抢劫流动的,不抢劫固定的村庄。但是只要你去城里采购东西回家的时候就别怪我动手了。老翁去年于城里采购帮儿子成亲之物,哪成想回家途中遇到马匪,儿子被砍死。可是没有地方说,只能咽在肚子里。今天看见世子才敢都说出来。 “天理何在,一个小妾的舅舅就敢这样,也太无法无天了吧?况且,宣化府还是我父亲的,我一定会帮你申冤的!老人家相信我!”李湘保证到。 “我相信,我相信你会为我死去的儿子申冤的。”老翁哭到,但没有人注意到他眼角的一抹笑意。 “小流,我们的护卫损失情况如何?”李湘对赵流说到。 “禀告公子,我们一行护卫自兴庆府出来一共50人其中30人乃我宣化府亲兵,20人乃少奶奶的护卫,经上一站损失3成,重伤4成可战之兵不足20人。”赵流说到。 “20人,够了,再加上你和罔雪两人够了。我们先去会和护卫,再去会会这帮马匪。不然我王二代的身份就白准备了。”李湘对赵流说到。 “是,公子。”不过赵流心里怀疑到:公子今天怎么这么大成,莫非转性了,但很快被高兴所占满,这说明我王府后继有人啊。 第四章兵制 话说李湘随着赵流来到大队休息的地方。 只见营地相对简陋,但是其中一个身穿白衣,手握宝剑的女子格外出众。清秀的脸庞给人一种亲切,高冷的感觉。在西夏这算是塞外之地竟有如此女子,李湘瞬时看呆了。 “少夫人,我不辱使命成功找到少爷。”赵流跪拜面前的女子。 “少夫人?难道她就是罔雪?”李湘满脸疑惑,但又伴随着一丝快乐。 “夫君,你可回来了!”那女子说到。 “雪儿,我回来了,你可安好?” “奴家一切安好。”罔雪说到。 “那就好,现在随为夫去干一件事。”李湘说到。 “何事?” “报仇,为死去的弟兄和本地百姓商客报仇”李湘义愤填膺到。 “好的,夫君,我全听你的安排!”罔雪说到。 “赵流,我宣化府可以调动的兵马有多少?”李湘向赵流询问。 “这个……”赵流吞吞吐吐 原来,李乾恭虽然贵为西夏景王,但是却是常年在都城侍奉皇帝。所以对于兵权的控制很弱。景王爵位本可以下辖2万兵马,再加上宣化府靠近吐蕃和西夏的边境,所以还可以统率边境的10万边防军。但由于李仁孝上台后,进行了削藩,将原先的景王下的2万兵马削去一半,所以景王现在可以控制下属1万兵马。这一万兵马中1千由李乾恭带往京城护卫左右,但这1000大军军驻扎于西平府,剩余7000大军5000用于宣化府的城防,剩余4000分散于宣化府下辖的各个县城。边境10万大军由2位大将统率,只有有战事时才会调动,并且要有调兵虎符才能调动。因此离李湘处最近的军队乃是驻扎于珊育县的1000护卫军,这支部队由校尉签余统率。签余乃是李乾恭的心腹,自幼由李乾恭父亲抚养,后成为珊育县驻军校尉。 对于西夏的兵制有必要说一下。 西夏的军事制度与当初党项的军事制度一脉相传,但也受到了宋朝军制的影响。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元昊仿宋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央统治机构,在中央设立中书、枢密、三司等机构。其中枢密院是最高军事统御机构。另外还设立翊卫司作为西夏统治者的统帅机构。元昊称帝后,改枢密院为经略司,翊卫司改为统军司,作为协助皇帝统帅、指挥军事的机构。地方军事指挥机构是点军司。 西夏军队有中央侍卫军、地方军和擒生军三种。 中央侍卫军。西夏的中央侍卫军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御园内六班直”,二是“铁骑”,三是京城宿卫部队。“御园内六班直”是从各部落、豪强的子弟中选拔善骑射者组成的,充当皇帝的宿卫,人数大约为5000。这是一支质子军,也就是以各部落、豪强的子弟在御前作“人质”,以此来用以控制各部落的老大。“铁骑”又称为铁鹞子,是皇帝的亲信卫队,人数3000,由从全军中选来的骁勇之士组成,士卒和马匹皆著甲。京师宿卫部队2.5万人,装备精良,并有7万副兵(又称负赡,随军担任杂役)为之服务。军内编有炮手队,称为“泼喜”,装备有轻型抛石机——旋风炮。这支部队是中央侍卫军的主力。 地方军。西夏将全国区分为左、右两厢,每厢又划分为六个地方军区,各区设监军司负责指挥本区军队。各监军司均仿宋制立有军号,并有固定驻地。一般常见的有翔庆军、神勇军、祥祐军、嘉宁军、静塞军、保泰军、和南军、朝顺军、甘肃军、西平军、镇燕军、强镇军、威福军。其中以翔庆军地位最高。各军大小不等,有的10万多人,有的只有一二万人。全国监军司所统军队总数约为50万人。每一监军司设都统军、副都统军和监军使各一人,由部落贵族担任,下设指挥使、教练使等官,由党项人或汉人分别担任。军队仍以部落为基本编制单位。出兵作战时,以银牌召各部落长面授作战任务,由部落首领统率其全部落的军队,谓之“一溜”。 擒生军。擒生军是由各部落首领挑选精骑组成的。共10万人,是西夏的精锐部队。擒生军的任务是在战斗中攻击敌人,以生擒敌军当奴隶为目的,所以称为擒生军。这支军队在同北宋军队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夏实行的也是一种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15岁以上、60岁以下的成年男子都是国家的战士,平时不脱离生产,战时则随各部落首领参加战斗。但在一般情况下,西夏的国家常备军还是有固定员额的,采用的是征兵的办法。据曾巩的《隆平集》卷二《夷狄传》记载: 其部族一家号一帐,男年十五以上为丁,有二丁者,取正军一人、负担一人,为一抄。负担者,随军杂使也。四丁为两抄,余为空丁,愿隶正军者,得射他丁为负担,无则许射正军之疲弱者为之。故壮者皆战斗,而得军为多。 西夏的常备军主要是部族兵。部落首领在部落中有很高威望。因此,西夏的军队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战斗力也较强。 西夏出兵作战,仍保留了一些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出兵前,各部落首领要歃血盟誓,并以出猎作为战争准备,射猎完毕,各部落首领环坐生食兽肉,共同议论兵事,择善而从,这实际上是原始社会晚期部落首领民主议事制度的遗存。 “赵流,我命你去签将军营中,跟签将军说明这里的情况,让他派兵相助,早去早回。等签将军调军过来以后,你们埋商道附近,听候吩咐,注意不要被发现了,至于调多少兵,让签将军看着办。明天作商户再走一遍那条道,将其一网打尽。你现在就去吧,我们随老翁先回苗栗村落脚。”李湘对赵流说道。 “是,少爷”说罢,赵流骑马狂奔去签将军的营中调兵去了。 “走吧,我们今晚先去村中安歇。”李湘一挥手领着大军朝村中出发了。 走了约莫1个时辰,大家到了村口,但见村子还是依旧那么的繁华。为了不扰民,李湘命大家在村口扎营,自己携罔雪去老翁家拜访。并商议明天的部署。 ………… 山村的夜晚是那么的静谧,月光是如此的皎洁,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个夜晚就可以欣赏如此美的山村。不虚此行了。 今夜还有这么鲜活的生命,明天又不知有多少会化为尘埃,生命如此低贱。 今夜的安宁只是为了衬托出明天战斗的残酷,李湘一夜无眠。 …………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