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江南全传》 人物谱 方错(降甘霖) 方星 沈刚(擎天神) 米泉 黄爱 方太公 方腊 方猎 钱彦开(金算盘)(钱眼开) 张威(飞虎将) 刘赟(飞龙将) 徐二(一担糕) 人物定位 效仿临风兄,给本书中雷将散仙及官军官军将领武力做个大体定位。 评价标准: 武力: S+(超虎)S(五虎)S-(八骠)A+(强小彪)A(小彪)A-(末流)C(不入流) 特殊: S+(绝顶)S(高超)S-(优秀)A+(精良)A(略通) 张叔夜:A+ 特殊:弓箭 评分:A+ 张伯奋、张仲熊:S 张|鸣|珂:A 云天彪:S 文学:A+ 云龙:A+ 陈希真:S- 特殊:法术 评分:S 邓宗弼:S+ 辛从忠:S 特殊:飞镖 评分:S- 陶震霆:S- 特殊:鸟枪 评分:S 张应雷:S- 庞毅:S 刘广:S- 刘麒:A+ 刘麟:A+ 特殊:水性 评分:S 弹弓:A 苟桓:S- 毕应元:A 特殊:弓箭 评分:S 祝永清:S- 特殊:虎钤阵 评分:A+ 书法:S 祝万年:A+ 丽卿:S 特殊:弓箭 评分:S+ 风会:S 傅玉:A+ 特殊:流星锤 评分:A+ 盖天锡:A 特殊:断案 评分:A 金成英:S- 韦扬隐:S- 李宗汤:S- 特殊:弓箭 评分:S- 哈兰生:S 哈芸生:A 沙志仁:A 冕以信:A 真祥麟:A+;真大义:S- (臂膀未废)废后:A 栾廷玉:S- 特殊:流星锤 :A 栾廷芳:S- 康捷:A+ 特殊:神行 评分:S 范成龙:A+ 杨腾蛟:S- 欧阳寿通:S- 特殊:水性 评分:S 唐猛:S 闻达:S- 王进:S 召忻:S+(较高梁稍弱) 高梁:S+ 特殊:飞刀 评分:S- (五丫鬟均为A-) 贺太平:C 孔厚:C 特殊:医术 评分:S 刘永锡:? 特殊:法术 评分:S+ 预言:S 陈念义:? 特殊:道术 评分:S+ 预言:S 医术:A+ 魏辅梁:C 特殊:兵法 评分:S 刘|慧|娘:A- 特殊:器械 评分: S+ (水底连珠炮,陷地鬼户,青狮,飞天神雷,钢轮火柜) 白瓦尔罕:A- 特殊:器械 评分: S+ (奔雷车,火鸦,沉螺舟) 徐槐:A- 颜树德:S 任森:S- 李成:S- 苟英:A+ 梁横:S- 王天霸:S 娄雄:A 谢德:A 徐和:C 特殊:医术 评分: A 排兵布阵:评分 :A 徐长生:C 特殊:勾股算数 评分:S 徐伟生:C 魏生:C 鲁生:C 召氏:C 尉迟大娘:A 叶勇:A 呼延绰:A 马元:A 皇甫雄:A 贾忠:A 特殊:水性 评分:A 贾义:A 特殊:水性 评分:A 花貂:A 金庄:A 武力排名 超一流(S+) 第一 高梁氏 武力:98.5 飞刀加0.5分 第二 召忻 武力:97 第三 邓宗弼 武力:95 一流(S) 第四 云天彪 武力:93 第五 风会 武力:93 第六 庞毅 武力:92.5(晚年武力高超,考虑到年轻武力可能更厉害,所以应高于陈丽卿,加0.5) 第七 陈丽卿 武力:92.5 弓箭加0.5分 第八 颜树德 武力:92 第九 辛从忠 武力:91.5 弓箭加0.5分 第十 唐猛 武力:91 第十一 王进 武力:90 第十二 王天霸 武力:90 第十三 哈兰生 武力:90 第十四 张仲熊,张伯奋 武力:90 (并列) 弱一流 (S-) 第十五陶震霆 武力:89.5 火器加0.5 第十六 韦扬隐 武力:89 第十七 张应雷 武力:89 第十八 陈希真 武力:89 第十九 金成英 武力:89 第二十 栾廷玉 武力:88.5 飞锤加0.5 第二十一 真大义 武力:88 第二十二 李成 武力:88 第二十三 任森 武力:88 第二十四 祝永清 武力:87.5 阵法加0.5 第二十五 欧阳寿通 武力:87 水性加0.5 第二十六 栾廷芳 武力:87 第二十七 梁横 武力:87 第二十八 闻达 武力:86 第二十九 杨腾蛟 武力:85 第三十 苟桓 武力:85 第三十一 刘广 武力:85 二流(A+) 第三十二 刘麟 武力:84 水性加0.5 弹弓加0.5 第三十三 傅玉 武力:83.5 飞锤加0.5 第三十四 张叔夜 武力:83.5 弓箭加0.5 第三十五 祝万年 武力:83 第三十六 真祥麟 武力:83 第三十七 刘麒 武力:83 第三十八 苟英 武力:83 第三十九 康捷 武力:82 第四十 范成龙 武力:82 第四十一 云龙 武力:82 三流(A) 第四十二 毕应元 武力:78 第四十三 呼延绰 武力:78 第四十四 马元 武力:78 第四十五 盖天锡武力:77 第四十六 沙志仁冕以信哈芸生 武力:76 (并列) 第四十七 张|鸣|珂 武力:76 第四十八 谢德娄雄 武力:75 第四十九 花貂金庄 武力:74 (并列) 第五十 贾忠贾义 武力:73.5 (并列) 第五十一 叶勇 武力:73 第五十二 皇甫雄 武力:72 第五十三 尉迟大娘 武力:71 第五十四 高梁氏四丫鬟 武力:70 000引子 《江南演义》 序 却说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其言的是江湖一百单八好汉,上应天星,降凡聚义,保家卫国,演绎一番传奇。其内容之生动,文笔之引人,乃至家喻户晓,瓦舍、街巷传说,评书、野史撰录,足见名气。然清朝有一酸儒,唤作忽来道人俞万春,其不晓江湖之事,只知官军灭匪,从来正义,江湖并无行义济世,任侠为快,心怀忠义之事,其一意拍清廷马屁,撰写了部《结水浒传》,又名《荡寇志》,说的是水浒传七十回后,梁山被官军步步为营,棋棋帷幄般剿灭,一百单八好汉折去七十二员,又有三十六人被拿住押往东京凌迟,从此天下太平。他编出甚么三十六雷将,一十八散仙,无所不能,大智大勇,又把梁山好汉污蔑为杀人屠城,放火抢劫的害民强盗,甚是可笑!其只把官军写的永不可败,梁山倒毫无本事,被官军如瓮中捉鳖一般擒来,如此一方专笔,有何可看?若雷将散仙无所不能,天下真太平万年,何致金人南侵,二帝蒙尘北上,家破人亡,国不国矣?俞万春在《荡寇志》中还有言: "只有朝廷除巨寇,哪堪贼寇统官军。" 这句话犹为可笑,他那书内雷将陈希真,陈丽卿,范成龙,真祥麟,苟桓等等,都曾落草为寇,为何后又位列功臣阁?自相违背,引人发笑。再观其笔,人名如太平,永清,万年,天锡等等,地名如满家营,承恩岭等等,无一处不显其阿谀之奴样!终是笑这俞万春只司马屁,全不晓江湖道义,妄自尊大。今番在下便乱墨一本小说,唤作《江南全传》,亦称《说方全传》,篇幅狭小,乃是临风《马陵传》之前传,《马陵传》言的是又一伙天星下凡来收服雷将,抗御金人之事。笔者年纪尚幼,诸位看官休要耻笑,欢迎指出纰之处。在此书著间,多蒙临风,出白,玄魁,郑乂,惊骥等诸位大神,兄长鼎力相助,并而谢之。闲话少叙,欲知内容,且看正文。拙词一首为引: 浣溪沙 烟雨浮潮伴冷灯,梦逢沙场铁销声。吴钩勍战觅青萍。 折戟燕然谁卸甲,史书丹册换王城。后人谈笑任侠生。 01五台山智真奉神谕钟吾洞僧人放星君 第一回 五台山智真奉神谕 天云洞僧人放星君 诗云: 天乾地坤入凡遭,雷将散仙当有报。 至此传奇翻新页,狼烟锋镝谁遁逃。 却说这天庭之上,有一伙以天魁星为首的星君,素与雷府三十六将不合,时常在天上厮斗。后来齐天大圣踏南天,碎凌霄,大闹天宫,天魁星等一百单八将因敬仰齐天大圣,又在其当弼马温之时与之交好,故不肯出手伤他。雷府三十六将之首内相真君便将此事添油加醋一番,参报玉帝。玉帝闻之甚怒,乃将天魁星等一百单八星君贬下凡去,关押在下界伏魔殿,待百年之后,逢人放出,在人间赎过,直至功德圆满,魔性摒除后再归天庭计较。不料那伙雷将不肯干休,也偷下凡去,专寻他等报仇。内相真君又至十洲三岛阎浮世界之内,会集一十八位散仙,同下凡去。因三十六雷将是在南天门降凡,南天门神知晓不好,急忙禀了玉帝。玉帝大怒,料知这一百单八位星君敌不过雷府三十六将,你道为何?只因玉帝将一百单八星君贬下凡时,削了他等法力修为,如何敌得过那三十六雷将并十八散仙。玉帝正在震怒之际,雷声普化天尊闻知消息,忙上殿来请罪,并差下大弟子霹雳真君与左右侍者下凡捉拿雷将归案。玉帝恐这三个收服不了雷将,便又调来以天首星为首的一百单八星君下凡同拿雷将,收服散仙。这一百单八星君又是何处而来?乃是昔日商周之时以袁福通为首的北海三十六国王,七十二诸侯,因知殷商势气已去,便在北海造反,不料被闻仲火烧巢穴,渡海时又被打翻船只,尽数阵亡。又因姜子牙封神时不曾提及,怨气怒生,转世为番邦盖苏文手下一百单八个番将,要祸乱中原。哪曾想又被白虎星薛仁贵大破盖苏文,又被唐兵尽数杀死,竟凝聚成一股怨气,久久不散,唐兵不能近。白虎星见了奇怪,后报知天庭。玉帝了解始末之后,就将这一百零八人封了星号,奉为星君,归斗姆元君管辖。 再说霹雳真君,天统星奉等一百一十一位来到了南天门,要降凡之时,霹雳真君因与雷将交好,不愿下凡捉拿,便乘机击伤天首星,打退南天门神,同左右侍者下凡助雷去了。南天门神并众星君报知玉帝,玉帝甚是恼怒,忽然算定雷将尚未托生,而且这一伙百八星君身上魔性也未摒除,便令天首星疗养了十日,将众星官封印在天云山下,待一百二十年后放出。 俗话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天上过了一百二十天,地上也已过了一百二十年,二十年前天罡地煞被太尉洪信放出,雷将散仙也随即托生。玉帝便令斗姆元君下凡,指点高士放出天首星一众。 斗姆元君遵命下凡,此时天下正是大宋哲宗年间,繁荣世界。斗姆元君一路游荡,直到了五台山内,见五台山上寺中,有一僧人在打坐,见其身佛光笼罩,知其日后必有大修为。便在墙上挥手拂袖写了四句话,再轻轻点醒打坐僧人,飘然到山下,乘云回天庭复命去了。 却说这打坐僧人法号智真,在空门佛学上颇有造诣,被斗姆星君点醒后,甚觉奇怪,只见墙上有金迹字四句: 淮阳马陵山,内中蕴乾坤。智真奉神谕,揭榜放星君。 智真方才读罢,四句金迹慢慢隐去不见,如泡沫幻影,似梦非梦。智真想到刚才被点醒,暗暗点头,知乃神谕。便将那四句话反复了读了几遍,牢牢记下,收拾了行李,推说云游,与众僧告别,一路跋山涉水到了淮阳地界,逢一卖糕点的老者,便打个稽首,曰:“阿弥陀佛,贫僧自五台山云游而来,法号智真,借问此处可否有处地方,叫做马陵山山?”老者看了他一眼,道:“不错,这石笏关再向前三百里地界,有处鸣潮堤,堤后十里便是马陵山了。有人道那马陵山下关押着什么星君,不知真假。”智真暗暗点头,心内道:想必是此处了。老者又道:“不过这马陵山有马陵泊环绕,马陵泊长五百里,恶浪滔天,未曾有过片刻安宁,但有船只过去,都是海风骤起,大浪翻江,至今不知多少渔夫水手船倾在那,无一人渡过马陵泊。师傅若是游山玩水,此处好山好水甚多,强似那恶地方。”智真再打了一个稽首,道:“多谢施主。”智真一路风尘仆仆,赶到了鸣潮堤,只见远处江水滔天,四周并不见一人,只有一个大汉拿着箩筐,手捻鱼叉,在岸边捞鱼,忽然泊内呼啸,迎头一个大浪打来,大汉忙提了箩筐,连鱼叉也不管,飞腿便跑,口里大叫不好,跑了几百步,方才站定,气喘吁吁。智真看那大浪在堤坝上一击,轰天巨响,水花飞溅,竟有数十块筑的牢固的砖石都被打成齑粉。眼见堤坝仿佛摇摇欲坠,顷刻将为大浪吞入,切齿粉碎。好不教人心惊! 智真自在岸上看了一回,并无一个船家在此,智真心中犯难,忽然看到堤坝下有一支木船,想是哪个船家留下,或是浪潮中寻觅来的。智真对木船道:“今日情非得已,权且借木船一用,如有冒犯,望请宽恕!”便从船上拿了木桨,将船推到岸边。看巨浪毫无停歇之意,智真便朝泊内打个稽首,大声叫道:“贫僧五台山僧人智真,今奉神谕,来马陵放出星君,怎奈巨浪不止,无法过山去,望请泊神让道!”一连叫了数遍,又念了许多佛经,海风渐渐平静,巨浪也沉伏下去,毫无声响。泊平静如玉盘,无丝毫涟漪荡漾。与方才滔天巨浪浑然两般。智真大喜,又作揖一番,曰:“阿弥陀佛!”便拉过木船,慢慢放入泊里,挥动木桨,划了许久,眼看到了岸边,智真泊了船上岸,又将船取截绳索系在岸上的木桩,向岸上走去。抬头观望马陵山高耸入云,甚是巍峨。山脚下有个大石窟,上刻钟吾洞三字。智真慢慢踱入洞中,只见洞中有一大土丘,土丘前有块石碑,石碑上盖着一条布榜。智真仔细一看就,石碑上刻“智真走星君”五字,智真便合掌对石碑一拜,道声:“阿弥陀佛!”便伸手揭下布榜,布榜忽然飞入土丘中,霎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山摇地动,智真只觉立足不稳,跌倒在地,那石碑应声碎裂,智真忙站起身,退出洞中。智真跑到岸边,只见石窟上飞出无数火球,朝云霄射去,一云端又降下无数金光,向四面八方落去。空中有声音道:“智真已成使命,可归五台山。”智真忙跪倒在地,朝天一拜。不多时,火球散尽,那石窟被塌石堵住,智真便依旧渡过泊,云游回五台山了。殊不知此后有一番传奇事迹,皆缘这伙被放走的星君而起。预知正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说不尽扉页多少事,信口翻澜便传奇。 02方公昔喜逢旧时友沈寨主泪别昨日兄 第二回 方公昔喜逢旧时友 沈寨主泪别昨日兄 诗云: 多年未见常牵念,一转绿林蒙霜雪。 此去鸿鹄应展翅,愿君珍重依依别。 却说大宋哲宗皇帝病故,膝下无子,便令立端王赵佶位皇帝,是为宋徽宗。这宋徽宗甚是昏庸,只好风流潇洒,玩乐天下,全不顾江山社稷。致使朝中奸佞横行,贪墨权倾,忠良正直之士若直言谏君,必要遭那群聚党营私之人群而攻之。或革去职位,贬为庶民。朝廷昏暗,社稷无道,乃至如此。 话说此时是政和三年六月,在淮阳军地界,有一考生携一老仆,一个骑马,一个步行,在林中赶路,正是月黑风高之夜,林中阴风阵阵,树枝哑哑作响。忽然考生坐的马用力一挣,把考生颠下马来,驮着行李飞跑而去。仆人忙扶起考生,去追马和包袱,却赶了许久,并无踪迹,只得回见考生。 林里阴风大作,那仆人甚是害怕,口里念叨:"保佑保佑,莫在这荒郊野外遇着剪径强人!"忽然见林中火光通明,呐喊声四起,黑压压一片人杀过来。为头一人厉声大叫:"孩儿们,与我拿下这两个,剜了心肝,把来作醒酒汤!"主仆二人吓得魂不附体。 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林中那队强盗齐齐杀来。为头三个骑马的,第一个身甚长大,面如满月,气宇轩昂,手握亮银杵,胯下乌骓兽;第二个狼皮身披,山魈模样,精瘦手拿着五股托天叉,胯下黄骠马;第三个猎弓腰悬,圆脸细眼,手拿九凤朝阳刀,胯下青骢马。那执杵的大喝:"过往客人,留下买路财,饶尔等不死!如若不然,便把你们的心肝挖出来,做醒酒汤!"那仆人上前跪下道:"各位大王!我是随我家公子上京赴考的仆人,公子一路晓行夜宿,今番错过了宿头,到了大王的宝地。马又不知为何逃进林子里,盘缠是栓在马鞍上的。我们正在寻马,不期冒犯二位大王,还请海涵!"执杵的道:"涵你娘的屁,休要诓我!"仆人忙道:"实实是真事,并无半句虚假。"大汉那里睬他,招呼左右道:"孩儿们。拿下这两个!"仆人吓得心惊胆裂,忙跑到考生身边,急要同考生跑走。哪知那众喽啰已将二人团团围住。 考生从腰上拔出一柄剑,作招架之式。大汉飞马提杵先到,一杵迎面而来,考生忙闪身过去,手急挈剑劈向大汉。大汉一杵隔开剑,只是那剑光异常耀眼,大汉借月光仔细一看,剑身上依稀有"方公昔"三个字。大汉暗吃一惊,忙教众喽啰休要动手,自己滚鞍下马,来到主仆二人面前。仆人不知他又要耍甚么花样,便握紧拳头,摆了架势,只恐大汉动手。大汉仔细端详考生,七尺长短,面如冠玉,身着青锦长衫。大汉道:"书生,我且问你,你这口剑从何而来?"考生道:"此剑乃我自己寻人铸的,与你何干?"大汉又问:"那剑上所刻‘方公昔’何你又是什么关系?"考生道:"我姓方名错,字公昔,绰号降甘霖。你问这作甚?如你所见,我们身上并无银两,要么杀掉我们,要放我们过去,何必废话?"大汉心中甚是惊讶,忙问:"不知你可是浙江润州人士?"方错也一惊,道:"你如何知晓?"大汉闻言,倒头便拜,道:"兄长,一别数载,不料此地相逢!"后边那两个头领并众喽啰都甚是诧异,方错和仆人亦如坠五里云雾,摸不着头脑。 方错忙扶起大汉,道:"兄弟是谁,为何唤我作兄长?"大汉哽咽而道:"小弟乃是当年兄长之玩伴,名叫沈刚。自当年我随乡亲外出贩盐,不想被一伙官差拦了,道私贩盐有罪,众人不服,与他们厮辩,却被一个官差杀了乡亲,我一怒之下把官差打死,在江湖上逃亡,流落到淮阳军青屏山为寇,便是此处。大家见我身材高大,都唤我作擎天神。因方才见兄长剑上刻有方公昔三字,猛然想起兄长小名是公昔,又见兄长眼熟,故此发问,不料真是兄长。"方错听罢,泪流满面,道:"不想一别十年,与兄弟此处相逢!兄弟快快请起!"沈刚忙起身,又道:"方才不识兄长,冒犯冲撞,多有得罪,还请海涵!"方错正要说话,那仆人在旁边,学着沈刚方才语调,没好气的道:"涵你娘个屁……"方错、沈刚二人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方错对那仆人道:"方星,莫要打趣了,与沈兄弟见个礼。"方星这才与沈刚见礼。 有诗赞沈刚: 叱咤风云啸如雷,八尺身躯慑神鬼。 金刚银杵浑如性,雪白乌骓两气威。 占山为王存忠义,两肋插刀亦有为。 江湖人唤擎天神,沈刚上应天星位。 又有七绝一首,赞方错: 书成残页付昆仑,写就崚嶒济世心。 刀剑丛中抛铁骨,笔青卷下尽浊樽。 诺重万金独喋血,义秉千秋偶忘身。 破虏摧锋天地振,雪鸿泥爪与谁闻? 沈刚又带方才两个头目上前,那两个头目也翻身下马,沈刚指精瘦那个道:"这位兄弟唤作黄爱,一身武艺,密州人士,本是衙门都头,因与县令冲撞,失手杀了县令,逃亡江湖,路过此地,被小弟招上山来。"黄爱,方错二人互相见礼。沈刚又指第二个道:"这位兄弟叫米泉,苏州人士,猎户出身,因射死本地知州儿子养的大金雀儿,被知州寻罪下狱,发配经此地",为小弟和黄爱兄弟杀死官差,打开囚车,同邀上山来。"二人又彼此见礼节。 沈刚又请方错,方星上山,令人摆了筵席,招待二人。沈刚要请方错坐上位,方错再三推辞,黄爱,米泉两个便来劝,方错无奈,只得坐了上位。沈刚,黄爱,米泉,方星四个依次而坐,众人把酒欢饮,并不拘束。席间沈刚问道:"不知二位家兄,并令尊近来如何?"方错饮了一杯酒,道:"大哥方腊务农,二哥方猎在太湖做渔夫,父亲身体健朗,并无病恙。"沈刚道:"既然家中无事,兄长此行为何?"方错未及开言,方星抢着道:"我家公子要上京赴考去呢!"沈刚道:"原来如此,恭祝兄长金榜题名。"方错谢了,彼此又说些客套话。众人在筵席上你一句我一句,你一杯我一杯,不觉吃了许久,方错本是个好酒之人,一时因遇故人,酒性大发,喝的烂醉如泥,倒在桌上。沈刚见状,对方星道:"兄长既然喝醉了,加之夜已入深,此时赶路甚为不便,不如你们主仆二人,权在此留宿,明天再做计较。"方星闻言大喜。沈刚令人备了空房,扶了方错进屋。方星替他脱去鞋袜,扶床上睡了。喽啰进来送被席,方星与方错盖上,自己又讨了草席,就地卷铺,亦睡了。 次日一早,主仆二人洗漱已毕,就要赶路。沈刚再三请方错留下用食,方错道:"赴考之时将至,不敢久留。恐误了日期。贤弟珍重!"沈刚就令人取来三百两银子,并两匹骏马,赠与方错,方星二人。方错那里肯要,沈刚不容他推辞,一把赛与他。方错与沈刚三人洒泪而别,飞马赶路。未知方错,方星主仆二人此去如何,有分教: 岂惜白银,结交堂堂互重。 不恋金帛,相识惺惺同敬。 毕竟正文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03八仙楼壮士怒闹场飞龙府英雄乐较武 第三回 八仙楼壮士怒闹场 飞龙府英雄乐较武 诗云: 萍水相逢三生缘,乾坤聚义始相见。 清酒百壶待知己,浊名四海任狼烟。 却说方错,方星主仆二人与沈刚辞别,飞马赶路,走了许久,已从淮阳军到了沂州城。二人走的有些困乏,便下马进城,寻得一处名唤八仙楼的客栈落脚。客栈内人声鼎沸,只见歌舞升平,觥筹交错,一时多少世间俗丑态,百千高低面。正是: 金殿玉宇万人恋,阆苑琼楼众生迷。 各位看官,这八仙楼共有三层,乃是八仙楼掌柜所设的规矩。一层内有个夹门,进去便是一间屋子,唤作承丙间,是穷贫布衣饮席之处。二层唤作承乙间,为阔绰锦裘之人饮席之处。三层唤作承甲间,乃是达官贵人专处。如此排场,足见豪华。 正是:底下残灯伴破袄,顶上暖炉烤紫裘。 方错点了饭菜,付了银两,被小二领着上了承乙间。主仆二人正在阔谈之间,忽听楼下人声甚是嘈杂,方错就放下酒樽,在楼上一看,只见楼下许多人围着一个大汉。一个酒保手拿板凳,对那大汉道:"你这厮好生无礼,且教你知道,此处容不得你放肆!"酒保一声招呼,众伙计一拥而上,把大汉团团围住。大汉大吼一声,一把揪住那酒保,一拳就脸上开个青紫绛红花。方错这才看清那大汉长相,七尺长短,蓬头垢面,脸生虎须,身着一条破袄。众伙计忙棍棒齐招呼,大汉扔开酒保,在人群内厮斗。这时,只见掌柜带一帮伙计到了楼内。这掌柜,姓钱,双名彦开,为人锱铢必较,甚是吝啬,故而人都唤他"金算盘",又有个秀士讥他为"钱眼开",为一时趣谈。钱彦开见众人厮斗,忙劝阻住,问了缘由,钱彦开勃然大怒:"那里来的腌臜鸟贼,敢在我钱彦开的酒楼里闹事!"那大汉道:"兀这群狗奴才好生可恶,因见我身上褴褛,不与我好酒食,反将一些残肉村酒来糊弄老子,我与他们厮辩,他们道只有二三层有好酒食,我便要去二层,这群鸟男女却偏不让我上去,我一时恼怒,便将桌子拍碎,这伙将我围住,不让我走,还要与我厮打,甚是可恶!"掌柜钱彦开道:"你这穷乞丐无故生事,又拍碎桌子,打伤我酒保,若不付清银两,我便将你这驴头打下来!"那汉大怒,喝道:"惹得老爷性起,教你屋里粉碎!"钱彦开冷笑道:"嘴上逞英雄的狗杀才,此处你进的来,却怕你出不去!"大汉怒极,迈开大步,提手将掌柜揪住,一拳落下,打得鼻青脸肿。众伙计忙要上来搭救,大汉将掌柜一扯,拖到柜台来,提住他头,往柜台奋力一扣,将那柜台打得粉碎,掌柜血流不止。承丙间的客官见了,纷纷逃走。众伙计各使开棍棒椅凳,齐来打大汉,大汉提起椅子,把当头一个伙计打得头破血流,椅子也四分五裂。众伙计不敢上前,大汉待要动手,方错看了许久,见此景,忙下去劝阻,道:"众位莫要动手!"大汉和众伙计见有人劝阻,便都收了手。方错叫伙计从旁扶过掌柜钱彦开,看他脸上绛红青紫,方错有些忍俊不禁。便扶钱彦开坐在椅子上,对钱彦开道:"我愿替那好汉付银两,不知须付多少?"钱彦开本来吃了大汉打,满肚子怨气,一听方错要赔钱,顿时把怨气抛到爪哇国,心里遮不住的欢喜,脸上喜笑颜开,将那一张花脸弄得啼笑皆非。钱彦开装作有气无力般道:"那厮……打坏两张桌子,一张椅子,还打坏我等三个人,至少……至少也须个二百两……若不付清,且扭他到衙门说话!"那大汉大怒,道:"你这见钱眼开的狗贼,分明是想诈我,那些东西如何值得二百两!"便又要打钱彦开,吓得钱彦开从椅子上摔下来,伙计忙扶起来。方错拦住大汉,此时方星闻知动静,也从楼上下来,方错便教方星往包袱里拿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钱彦开。大汉忙对方错道:"兄台不可为小弟破费银子!"方星亦道:"那掌柜分明讹人,公子如何要把许多银子与了他?"方错道:"错也,金银乃身外之物,可复得之,而朋友知己,乃毕生之伴,不可复得,岂有为金银而舍友之理?不必多言。"便把二百两银子交给钱彦开。大汉闻言,倒头便拜。方错忙将他扶起。钱彦开心中说不尽的大欢喜,浑如天上掉下一个大元宝般高兴,也不顾什么伤痛,忙起身捧好银子,紧紧用身子裹住,生怕方错反悔,不时呵呵大笑。片刻,又对方错道:"我们今天本欲扭这厮到衙门,既然这位公子明事理,付清银两,也就罢了,我大人大量,不和这厮计较了。"方错也不停留,又向钱彦开道声叨扰,同方星并大汉走出楼去,方星从楼后牵了那两匹骏马来。大汉又对方错拜下,方错急忙扶起,道:"兄弟为何如此?"大汉道:"兄台今日资助之恩,没齿难忘,小弟必当涌泉相报!"方错道:"兄弟这说的是甚么话,江湖之上,道义为重,逢人不平,必当解囊相助,区区小事,何足道谢!" 正是:挥金如土轻钱财,撒银似沙重恩义。 大汉甚是感激,又对方错道:"未敢请教兄台尊姓大名。"方错道:"小可姓方名错,字公昔,人送绰号降甘霖,浙江润州人氏,兄弟贵姓?"大汉道:"小弟姓张名威,人送绰号飞虎将,福建福州人氏,我表哥飞龙将刘赟邀我去济州相聚,不想乘船遇了风暴,坠下水去,幸得浪拍上岸,只剩下几两银子身携,其余皆失水中。一路缓行此处。兄长又欲何往?"方错道:"不瞒贤弟,愚兄要上京赴考也。"张威道:"兄长既然要去东京,必要入过济州,不如我二人一同为伴,至济州如何?"方错甚喜,道:"愚兄亦有此意。"张威亦大喜,方错,张威,方星三人至闹市,方错买了匹马,赠与张威。方错又买了衣物,亦赠与张威,张威不胜感激。 有诗赞张威: 男儿何恋金帛,江湖行侠快活。 寒刀撒似冰霜,拳脚舞如烈火。 一片丹心铁血,百战英雄蹉跎。 七尺英雄名耀,飞虎张威弑魔。 三人马不停蹄,赶往济州,自是晓行夜宿,无话。眼见得到了济州城,张威道:"愚弟表哥飞龙将刘赟便居于此,进城之后,寻个人问,必然知晓。"三人遂下马进城。张威见一老者在挑担卖糕,上前问道:"老汉…"话未言毕,一旁方错抢过,道:"老人家,你这糕点一个几文钱?"老者道:"一文一个。"方错便递与他一两银子,伸手拿了三个糕点,一个与张威,一个与方星,一个自行吃。老者惶恐,道:"三个糕点只要三文钱,如何与老汉许多银子…"方错道:"这一两银子赠与你,不必推辞。"老者又惊又喜,连连称谢。方错问道:"老人家贵姓?"老者道:"老汉姓徐,行二,人都唤我一担糕徐二。"方错又问:"不知你可知晓,这城中是否有个"飞龙将"刘赟?"徐二连忙应答,道:"知晓知晓,这刘公子年方弱冠,就大有作为,城内谁人不晓!"方错并张威大喜,忙问住处,徐二细细与二人指明,二人拜谢,同方星循处而去。张威在马上边行边对方错道:"我这表兄,年方二十二,原是河北蓟州兵马都监,善使一杆铁枪,后辞官而去,携家小隐居于此,做起商贸来。其生性慷慨,最好结交英雄好汉。我在福州接了他的来信,教我来此处相聚。"两人正说之间,到了一间大宅院旁,三人看去,宅上有匾,上有"刘府"两个大字。张威大喜,道:"就是此处了!"遂上前叩门。须臾,一老仆出迎。张威道:"此处可是飞龙将刘赟之府邸?"老仆道:"正是。不知三位客人有甚么事?"张威道:"我便是刘赟的表弟,唤作飞虎将张威,你进去通报,便端的知晓。"老仆道:"既然如此,且稍等老奴通禀。"便闭门进去。片刻,只见门开了,当先走出一人,仪表堂堂,八尺长短,眉目生英气,手足义浩然。其面如紫檀,气宇轩昂,正是飞龙将刘赟。 有诗为证: 威风凛凛面紫檀,官军商贸两行鞍。 仗义耿直精武艺,两肋插刀照肝胆。 银甲惯常护英烈,铁枪专一除凶顽。 飞龙掠影撼九州,刘赟名号列军班。 张威一见,推金山倒玉柱便拜,道:"表兄,数年不见,可还安好?"刘赟连忙扶起,泪盈眼眶,道:"承蒙表弟牵挂,一向安好!"又道:"表弟快快进府。"忽然看见方错方星二人,见方错一表人才,却未见过,对张威道:"这二位兄台又是何人?"张威指方错道:"这位兄长姓方名错,字公昔,润州人氏,人送绰号‘降甘霖’。小弟在途中逢难,幸得方错兄长不惜二百银两,救下小弟,解小弟之困。方错兄长欲往东京赴考,经过济州,小弟特相邀至此。"刘赟听张威之言,甚是欢喜,对方错抱拳道:"方兄弟,在下姓刘名赟,绰号飞龙将,今日相逢,实乃幸事也!"方错回礼道:"久闻刘兄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俗!"二人哈哈大笑。张威又指方星对刘赟道:"这个唤作方星,是方兄长的仆人。"刘赟令请三人入府,又令管家设宴,款待三人。席间刘赟与方错谈论些经典词赋,或兵法谋略,方错皆应答如流。刘赟见他谈吐自然,饱读诗书,愈发欢喜,就要与方错结拜为兄弟,张威亦有此意。刘赟遂令人摆下香案,方错不好推辞,只得依从。方错,刘赟,张威三人按年纪而排,方错年二十三,为长。刘赟年二十二,为次。张威年二十一,为末。三人立下盟誓,结拜为兄弟。 正是:犹如桃园忠义誓,仿佛管鲍生死交。 三人又把酒言欢,谈些海北天南,席间刘赟听闻方错会枪法,甚是高兴,要与方错较量枪法。 有分教:银铁双枪定胜负,方刘两杰较高低。 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04偶遇豺狼拔剑剪除独刺虎豹力不从心 第四回 偶遇豺狼拔剑剪除 独刺虎豹力不从心 诗云: 豺狼行凶甚可恶,义勇相帮同剪除。 灭尽天下哮阚兽,奈何官衙踞虎须? 上回说到,刘赟要与方错比试枪法,只听刘赟对方错道:"小弟不才,欲与兄长切磋切磋枪法。"方错道:"这如何使得。"刘赟笑道:"无妨,兄弟之间切磋而已。"方错道.:"既然如此,还请贤弟赐教。"二人遂至院中。刘赟从兵器架上取一杆铁枪,对方错道:"兄长请了。"方错亦从兵器架上取一杆银枪,道:"望请贤弟指教。"二人各退十步,刘赟提枪在手,飞步而来,觑方错便刺。方错不慌不忙,一枪架住,顺势将枪头一滑,直到刘赟胸膛。刘赟眼疾手快,飞抽铁枪锋头,将方错银枪对头一撞,各觉力大,震退几步。方错将银枪一晃,空中舞个蜻蜓点水,刘赟提枪贯入,方错将枪一压,顺枪杆直下,直定刘赟咽喉,刘赟忙将枪反使个蛟龙翻海,将方错银枪压了回去。方错从地拖枪疾刺,刘赟往上一跃,铁枪飞抽过来,方错银枪就上一戳,将铁枪抵住,动弹不得。刘赟挣脱不开,只得松开铁枪,飞夺银枪,方错乘势翻身在空,往下刺刘赟,刘赟一转身,银枪刺个空,被刘赟舞铁枪复刺过来,方错拽枪挡住,不料刘赟的铁枪指定方错腹部,而方错的银枪也抵住刘赟咽喉。两人相视,须臾,皆弃了枪,哈哈大笑。刘赟道:"兄长端的好枪法!"方错亦道:"贤弟枪法胜劣兄许多矣!"张威并方星亦连连称赞。众人复回席间把酒言欢。 正是:上阵不离兄和弟,斗武何分伯与仲。 方错便于刘赟府中宿下,此后二人常相往来,谈论经纶,切磋武艺,互补互进,不提如此过了一连十日,方错觉时日已长,遂寻刘赟请辞。刘赟甚为不舍,再三挽留,方错住了三日,又向刘赟请辞。刘赟挽留许久,怎奈方错执意要走,刘赟无奈,只得令管家摆下饯席,邀张威,同方错,方星畅饮。刘赟先斟了一杯,对方错道:"兄长,此去路途迢迢,小弟不能远送,请恕小弟之罪,望兄长珍重!"言毕,一饮而尽。方错亦斟满一杯,道:"贤弟,愚赴考重任在身,不能久留,请贤弟海涵,贤弟亦珍重!"话罢,亦一饮而尽。张威亦道:"兄长,此去一路万要珍重!若有所须之处,小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众人有侃谈许久,席间,方错做歌曰: 江湖何处有归期,桃园一诺千金寄。 身虽鸿鹄缥缈去,心如骅骝望南兮。 望南兮乎志不忘,丹心片点愿难迷。 众人潸然泪下,刘赟亦做歌曰: 江湖四处如故垒,桃园一诺此世随。 鞍前马后何足道,披沥肝胆天涯追。 众人又饮一番,方错,方星与刘赟,张威洒泪告别。刘赟直送数里,到一片竹林间,方错泪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贤弟请回罢。”刘赟不舍,道:“兄长珍重!”方错亦曰:“贤弟珍重!”二人执手相别,方错,方星徐行按辔,方错行一步转头望一步,直至入竹林深间。刘赟望去背影,直至二人没入竹林之间,方不舍而去。 话说方错、方星主仆二人,辞别刘赟之后,渐渐行至江宁府地界。当日便寻一酒楼住下,二人正在吃酒,忽听得楼外街上甚是吵闹,方错因正无事,便起身去看。只见街上有许多后生围在一起,不知作甚。方错便往前再瞧,只见一个衣裳破烂的老者躺倒在地,四周有瓜果滚散一地,再定睛一瞧,那老者稀疏白胡上殷红一片,脸上青紫一片,料是吃了厮打。内中有个生的肥壮,衣着华丽的后生正欲向前不知作甚,被周围人架住,口内连吐虎狼之词,面上甚是恼怒。方错不知起了甚事,便向旁人询问,周围人都连连摆手,仓惶推说不知。方错心下大为疑惑,看得路边有个乞丐,便向前与他一两银子,问他可知起了甚事。乞丐道:"不瞒公子,这个老头乃是城内卖梨子的郓老爹,有个儿子大病之中,故出来卖梨营生挣药钱,不期遇着可这周老虎,被他厮打死了。"方错听不了然,问道:"敢问这周老虎乃是后人?"乞丐把手一指,只见方才那个肥壮后生正巧转过身来。乞丐道:"就是这个肥小子。他唤做周雷,他老子乃是江宁府知府周文远,依着他老子势力,在城内鱼肉乡里,谁人都奈何不得,故众人都叫他周老虎。"方错顿觉心上怒火高举,复问道:"今日他打死这老爹,也不须吃官司么?"乞丐道:"他老子就是官司,可有自家吃自家的道理?"方错是个忠义之人,路遇不平,素难袖手,闻得此言,登时义愤填膺。恰不知何故,那周老虎并他一干小厮,忽然来到二人跟前。方错未及开言,那周老虎忽然一脚飞来,将乞丐踹翻在地,口里骂道:"贼贱骨头,如何敢使腌臜手指你老爷!"方错听得此言,已是火燎心原,怒满胸膛,登时一拳打出,奋力打在周老虎脸上。这一拳非同小可,只听周老虎痛叫一声,跪倒在地。诸小厮见主子吃打,并不敢近身,只是四下大喊,有一个腿脚快的,已飞去了府衙。方错大喝道:"吾闻为人者,礼义廉耻信良善乃根本,你这厮为富不仁,倚仗权势,欺压百姓,常言人命如天,你却草菅人命,倘江宁府无人治得了你,我便来治你!大宋律法,如日昭彰,我便要你与李老爹偿命!"旋即将周老虎扭住,要周围人与同押解到衙门,并做证供,却无一人向前。此时忽然一队衙役飞马而至,方错大喜,正要将周老虎擒去,据理令县衙治他,不料那班衙役到跟前,忽然一棍打将来,方错不曾防备,吃那棍子好生着力打在胸膛,翻倒在地,众衙役齐齐动手,将方错捆缚住。有一个都头将周老虎扶起,周老虎见方错已被擒住,大怒不已,便奔向前,数脚飞去,将方错脸上踢得遍是鲜血,大骂道:"狗杂种如何敢伤你晚爷!定要县衙拿你个死罪!"又是数十拳打下,方错昏死过去,不能应答,周老虎仍不肯歇手,被衙役劝住,口内犹然破口大骂。 正是: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衙役当即将方星捆回衙门,周老虎率众小厮同去。街上众人暗自嗟叹,却仍又无一向前。此时方星闻知动静出来,瞧见自家公子被打成血肉模糊捆将走,十分惊措,立即上前走去。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05遮云蔽日昏天隐星死义亡忠昧良屈侠 诗曰: 忠耿难奈缘时乖,寒窗空负济世怀。 多少英雄皆类此,应有恨愤不得排。 且说方星见自家公子被擒,便走上前惊询衙役,却被衙役推开,内中一个道:"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你识相的且滚开,莫来讨打。"方星大怒,道:"你等无缘无故将我家公子拿去,倘说不出个缘由,看你们哪个能走一步!"【批:方星为仆忠耿,有伍保之风】不待周老虎发作,那边都头已怒不可遏,挥动水火棍打将来,方星将身一侧,躲闪开来,顺势抢住水火棍,因他力大【批:伍保】,都头吃抢翻在地,方星将水火棍挥舞开。众衙役围上来,吃他打翻数个,皆不能近,那边周老虎的一个小厮,将一个石块砸来,方星不曾防备,直打在脑上,鲜血四流,都头趁势将方星打翻在地,这边众衙役将绳索抛去,将方星捆定。那驻足人堆内有个江湖道士,唤做吴角,善驱魔赶鬼,兼有医术,【批:好吴角】,见此景暗自叹道:"我有要事在身,不得抛头露面,但见此等英雄落难,衙役为虎作伥,实意难平,且助他一助。"便自袖中摸出一个铜钱,念动咒决,往方错处抛去,忽然见一阵黑气把那铜钱挡开,掉落在地,吴角错愕不已,遂掐指一算,知方错命数已定,救他不得,乃长叹不已。遂摇动铁铃,自赶路程。 再说众衙役擒了方错、方星主仆二人,带到府衙发落。周老虎一见他爹知府周文远便哭似泪人,乃尽颠黑白而陈前因,周文远听罢遂怒,即令将二人带上堂。众衙役使冷水泼醒方错,四五个人拽着方星,跌跌撞撞押上堂来。周文远一拍惊堂木,大喝道:"贼犯跪下!"方错挺着七尺身躯,直盯着周文远,冷冷道:"在下何罪之有,以称贼犯?"周文远大怒,喝道:"大胆!你无故袭击良民衙役,岂非是罪?"方错亦怒,接口道:"周雷横行霸道,鱼肉乡里,当街杀人亦无人敢前,这般似大虫草菅人命,这般为非作歹丧尽天良,若这周雷是良民,那被他打死的郓老爹又是甚么?"周文远怒极,又一拍惊堂木,喝道:"狗贼好大胆!分明是你打死郓老爹,吾子路见不平,要为郓老爹擒凶,却吃你打伤,你又如何在此巧言令色!"方错未及应答,底下方星已听得明白,破口骂道:"你这狗官颠倒黑白,如此为官,无怪乎你子如此为人!"周文远面上红潮翻涌,不能应答,即令左右将方星掌棍五十。方错道:"周老虎当街害人无人敢前,是缘何故?若非你这厮与他做靠山,他又如何如此蛮横、草菅人命?为官本应为天下苍生,眼见得你枉法渎职,徇私舞弊,此真虎踞衙门,江宁府百姓之苦也!"周文远正欲呵斥,方错又道:"今日死去郓老爹,之前又不知死了多少张三李四,日后又不知死多少钱五赵六,江宁府百姓何以周老虎称周雷也?皆因他可免王法,可肆意妄为,皆因你这大虫顶着乌纱帽在此裁人生死,与老虎子开路!"周文远闻言,心中火似烈焰,虽有微惭却终恨面皮被他扯尽,就令左右杖杀二人。方星闻言,使出平生气力,将衙役撞倒,大喝道:"公子何不速速走也?"就来抢方错,不料众衙役飞棍已至,将方星撩倒,数棍击于脑上。可怜方星忠善为人,今日为主身死。方错见得此景,泪流不已,暗叹道:"好方星!"众人又按下方错,方错大喝道:"周文远!今日杀我方错,方错凛然男儿,何惧奸佞邪手,江湖无数英雄好汉,日后必有第二第三个方错,来拿你首级,替百姓打虎!"周文远倒也一惊,立令杖杀方错。方错亦使气力,推开衙役,像府衙柱梁一头装去,登时梁柱粉碎一块,半截自天落下,方错额上鲜血四溅,死于堂内。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