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八千里域》 第三章 山路上鸟雀叽叽喳喳,太阳在山谷之上,红彤彤的,并不刺眼;一群野山羊轻松地跑了过去,转眼消失在半人高的草丛里。杨预在队伍的最后面,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结。队伍在第二天到达金城,鱼修罗在驿馆休息,给手下人放了半天假,杨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钱庄,用一两金叶子换了十两银子和两吊铜钱;隋朝民间黄金只是在大宗生意时交换,平时就像使用,一般的小店也找不开。 隋朝的铜钱是隋文帝开皇元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五”字交笔无论圆曲,还是斜直,虽然“?”字左侧多一竖划,横读似“凶”,有“凶多吉少”之传,但是开皇五铢的制作精美,一直被老百姓认可。 现在金城是大隋在西边的第二大城,仅次于凉州,城里热闹非常;杨预穿梭在街市店铺中,看着路人一张张笑脸,听着乱七八糟的喧闹声,杨预没来由得感觉一阵轻松。这才是正常人的生活,才是一个国家应该有的和平环境,杨预忽然想到两三年之后,大隋就会遍地狼烟,群雄四起,百姓陷入流离战乱中,不禁又陷入了迷茫。 杨预放慢了脚步,随着人流,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竟然有了饿了的感觉。杨预醒悟过来,自己就是一个意外的来客,哪有资格为这些事情烦神,抬头看前面有一座酒楼,两层楼,在一排平房中显得鹤立鸡群,白墙黛瓦,飞檐流光,门匾是长醉楼,一楼的大门两侧各放着一只酒瓮,胡女当垆。 杨预走进店里,在二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正好把楼下街道和街角的光景一览无遗。伙计过来报了菜单,杨预这几天已经知道隋朝的菜肴没有炒菜,就点了一盘白切羊肉,一锅鸡汤,没有要酒,要了一斤馒头。一则隋朝的酒经淡无味,二则杨预也怕自己酒后失言,做出什么后悔莫及的事情。 不多时,伙计送上菜肴,鸡汤里果然象伙计介绍的那样,是一只整的肥鸡,鸡汤飘着黄油,醇醇的;尝一口,透鲜。杨预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啃着馒头,喝着鸡汤,不是来上两块羊肉,看着窗下的人流,杨预确定,自己还活着,这里还是人间。 楼梯方向传来一阵喧哗,两个读书人争执着走了上来,前面一人身着蓝衣,长得玉树临风,边走边说:“伯坚,你参加不了科举,实在可惜。唯有加入军队,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后面一人根本不象读书人,中等身材,赤髯如虬,毫不客气地说道:“科举,不过是一场装饰门面的游戏,让士族紧张紧张罢了。至于军队,你不是将门之后吗?为什么不去参加?” 两人说着,走近杨预前面的桌,那个伯坚看见杨预,竟然就在杨预的对面坐下;蓝袍读书人有些尴尬,竟一时呆在那里。伯坚豪爽地说:“一人不饮酒,二人不赌钱,看兄弟一人向隅,不如大家相聚为乐。四海之内皆兄弟,在下扬州张伯坚,这位是刘文静,请问贵姓大名?” 刘文静也在桌边坐下,他知道张伯坚的坏习惯,喜欢掂量人,今天肯定是看这个大汉的气势与众不同,又想掂量掂量。扬州张伯坚,就算看见张伯坚在楼下是骑驴来的,杨预还不敢确定,但听到刘文静的名字,杨预便断定,眼前的张伯坚就是历史上的虬髯客。一个怪才,也算得上隋末的一个争夺天下的人物,唐高祖李渊相信鲁国公刘文静会谋反,与刘文静是张伯坚的知己不无关系。 杨预露出微笑道:“二位都是治国大才,和我一个当兵的有什么同乐的,在下杨预。” 刘文静一惊,平日里私下两人交谈常有鸿鹄之志,但是从来没对人说过,眼前这个大汉怎么知道的;张伯坚大喜,杨预的相貌一看就是江湖豪客,张伯坚现在正在四处招揽这样的人,张伯坚故意问道:“杨兄弟果然见识不凡,可否看看我二人的未来?” 果然是厚黑人物,杨预淡淡地说:“有些事说出来就没有价值了,就当我恭维二位,刘文静以后必定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至于张兄你,独树一帜。” 第四章拒绝 这次连张伯坚都有点吃惊,以刘文静的才能,只要有机会,做三品以上的大员肯定没问题。问题是杨预从没和两人见过,什么都没问就一口断定,这也太过玄乎,更玄乎的是杨预说自己独树一帜,自己有的事,连刘文静也不知道,杨预又是如何猜到的,难道此人眼光真的如此毒辣? 张伯坚杀心顿起,却看见杨预低头边喝汤边说:“成事者,最关键的是眼光,眼光够远,机会才会更多;但是也要能忍,才不会错过机会,或误用机会。对了,张兄,听说你和红拂女是兄妹?” 听到这里,刘文静脸色已经苍白,张伯坚也不敢乱来,这可是张伯坚的私密,当年李靖和红拂女私奔,路遇张伯坚,结为兄妹,没几个人知道。张伯坚晓得杨预听见了自己上楼时说的话,咬着牙说道:“张某想换个身份,还杨兄弟指点迷津。” 杨预抬起头,毫不在意地说:“听说张兄家是扬州首富,和明帝颇有渊源,何必缘木求鱼,只要明帝一句话,有没有科举又有什么关系?不就是一个商籍吗?现在好像张掖要办商会吧?” 隋唐分五等人,第一等是贵籍,一般以世家大族为籍;第二等是良籍,便是普通的老百姓;第三种是商籍,行商之人;第四等是奴籍,就是奴隶身份,一旦卖身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奴籍,除非主家开恩,舍得给官府一大笔钱;第五等便是贱籍,妓子,戏子等,比奴隶还不如。但杨预说得是有根据的,武则天的父亲武士貜只是一个木材商人,在李渊父子起兵反隋的过程中倾力相助,事成之后,武士貜封应国公,成为开国重臣之一。 张伯坚脑筋一转,便明白其中玄机,若是封了爵位,就自动变成了贵籍,这完全看自己的出力能否让隋明帝杨广满意。张伯坚试探道:“我正有意和文静去西域,一览关外风光。不知杨兄弟可有兴趣同行?” 杨预又一次认识到张伯坚的厚黑,就看刘文静的些许犹豫,也知道张伯坚是临时起意;不过杨预确实有些意动,不过马上就要打仗,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前往,杨预笑着说道:“张兄,如果我们能在敦煌见面再说。” “杨兄弟太谨慎了。”张伯坚虎目望着杨预说道:“有一次在海上,船翻了,我和几个船工逃到一座荒岛上,几天没吃的,好不容易救援的人来了,还不给我吃饱,又喝了一天的稀粥,把我折腾得。从那以后,我就觉得人活着,就要想做就做,不可知道的变化太多,说不定哪天,就突然没机会了。” 杨预听了,真有点想哭,谁说不是,自己就是这样被老天送到了隋朝,现在就是想上网打个游戏都没有机会;只是历史上张伯坚最后也没有起兵,也不知道是否真的会去拜见隋炀帝,而现在自己跟随鱼俱罗,这个机会总要把握。杨预笑笑说:“我们都还年轻。” 第六章回音 但是刘文静对在大街上看免费歌舞并不排斥,乘张伯坚去办事,和杨预站在街上看了半个时辰的表演,还遇见了一个熟人诸葛右,药藏局的小吏,专门负责药材的采买。诸葛和刘文静做过几年同窗,边陲相逢也是喜不自禁,寒暄后问:“这位英雄是?” 刘文静介绍道:“这是我的一个朋友杨预。杨兄弟,这是我的同窗好友诸葛右。” 诸葛右打量着杨预说:“杨英雄天生异相,真是妙不可言。” 杨预几乎笑出声来,自己这长相虽然不差,但哪来的妙不可言。杨预急忙谢过道:“要是真如诸葛先生所说,杨某以后一定重谢。” 诸葛右笑笑道:“佛说有缘,其实我们正常人也说缘分,要不然就不会在离东都几千里的地方与文静重逢,与杨英雄相识。我今天还有事,过几天空闲下来再去拜访你们,到时候好好聊聊。” 诸葛右问了刘文静住址,施施然走了,杨预一直纠结到张伯坚回来,好在刘文静关注歌舞,没留心杨预的沉默。张伯坚回来的时候,一脸喜色,斛斯政不仅一口答应,还和张伯坚攀谈了大隋将在焉支山活动的日程。 从大业五年六月十七日开始,共六天。十七日,隋明帝谒见高昌王鞠伯牙、伊吾吐屯设及二十七国使臣,二十七国使臣贡献千里之地;十八日,宣诏设西海等四郡;二十一日,在“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布展,让西域诸王及使者观看,以示文明,并宴请二十七国使臣,奏九部国乐,演出“鱼龙漫延”舞蹈。二十三日,“大赦天下”,隋明帝在焉支山登峰顶参天禅地。 这些活动规格太高,张伯坚无福参加,但是这种态度说明了斛斯政对张伯坚的好感,相当于斛斯政主动找了一些双方可以交流的话题;杨预回到驿站后向鱼俱罗禀告了过程,鱼俱罗沉默半晌说:“斛斯政的态度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还是于仲文,你那个朋友张伯坚志向远大,反正在张掖没事,你多陪陪他。” 大人物的眼光就是不一样,鱼俱罗不过和张伯坚见了一面就有如此的想法,让杨预多了几分戒心,有些事恐怕还是要小心;好在有了这一句话,杨预在十四日被张伯坚拉去看了观风行殿的搭建过程,算是开了一个眼界。 那是宇文恺的大作,行宫设六合城,方一百二十六步,高四丈二尺,六板为城,开四门,内有六合殿、千人帐,皆可容待卫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轴轮殴动,十二马力拉行。杨预和张伯坚看得啧啧称赞,甚至跑上前去向工匠询问,刘文静则感觉素然无味;好在张杨两人的兴趣只维持了两天,要不然刘文静非疯了不可。 等到六月二十五日,斛斯政终于有了回音,隋明帝杨广明年有可能前往江都,到时候很可能接见扬州的各方人士,斛斯政到时候会把张伯坚的名字摆进去。这明显是一张空头支票,刘文静愤愤不平,于仲文也是一脸尴尬,反倒是张伯坚毫不在意,向两人解释道:“斛斯政就是一个兵曹郎,能做到这个地步算有本事的了,左右不过一两年的时间,我等得起。” 刘文静摇头道:“现在官场变换太快,斛斯政的话不可信。” 杨预插话道:“张兄如果真在意这个身份,就应该相信斛斯政。”历史上,斛斯政很快就当上兵部侍郎,成为杨广身边的重臣,但是杨预不能说,估计说了也没人听。 第七章不是同路人 焉支山热闹的那几天,张掖诸城都实行了戒严,就是鱼俱罗也只允许带四名随从进城,杨预这样刚投奔的人自然没有这个机会,鱼俱罗索性给杨预放了假,杨预、张伯坚、刘文静三人整日在客栈里寂寞无事,唯一的访客就是诸葛右。诸葛右不是一个人过来的,还带来一个朋友操师乞,一看就知道是个高手。 杨预不清楚,张伯坚和刘文静却都知道,操师乞是著名的游侠,操师乞已经在张掖呆了一个月,整天和各家高手过招,既长见识,也在刷存在感。今天随诸葛右过来,操师乞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找张伯坚切磋,虬髯客声誉东海,操师乞在江湖中早有耳闻;虬髯客一听也是见猎心喜,击败操师乞,那也是名声大震的好事,双方一拍即合。 高手过招,对练武人来说,不仅是好看,更能提升,杨预等人都是兴致勃勃地站在一旁观战;操师乞和张伯坚都是有身份的人,没有动兵器,比的是拳脚功夫。操师乞打得一手虎拳,手法多变,硬中见柔,脚步移动中发声吐气,如狮虎映城,威风不可一世;张伯坚的拳术不同于一般功夫,张伯坚的人几乎就是在原地转动,双手不离上下,出手稳而轻,如猫捕鼠,如箭在弦,看上去似出非出,似打非打,实际上每一招都刚劲遒健、神形合一。 两人你来我往,斗了二十几个回合没分出胜负,刘文静问杨预:“杨兄弟,你看他二人功夫如何?” 杨预看得聚精会神,随口道:“两人功夫应该差不多。” 诸葛右笑着说:“操师乞是马上将,善长的是兵器,张兄则是步战,拳脚和兵器无二,所以最后输的一定是操师乞。” 刘文静问诸葛右:“你怎么看出操师乞是马上将?” 诸葛右解释道:“操师乞的脚步变化不够稳,拖了操师乞拳术的后腿;不过操师乞的视线注意到的宽度大,只要张兄发动攻势,几乎都能察觉,虽然慢了半拍,操师乞还是能做出反应的。但终究落了下乘,久战必失。” 杨预闻言点头,果然斗到五十招,操师乞被张伯坚一拳打倒。张伯坚急忙收拳,操师乞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两人哈哈大笑;操师乞抱拳道:“久闻虬髯客大名,果然是名不虚传。” 张伯坚摇头道:“侥幸而已,若是阵前厮杀,恐怕也是操兄斧下之鬼。” 操师乞在马上善使一柄开山大斧,传言有万夫不当之勇,张伯坚说得有几分事实,让操师乞大有好感。张伯坚笑道:“我一个商人,不比马上功夫,适可而止就好。” 刘文静见惯张伯坚的厚黑,不以为然;杨预差一点以手覆面,虬髯客,你好歹是江湖中的一个名人,也太无耻了。诸葛右说道:“我们还是说些正事吧?” 正事,难道诸葛右是带着任务来的,药藏局的小吏,那也是天子近臣,张伯坚朗声说道:“诸葛兄有话尽管讲。” 诸葛右望了一眼门外,轻声道:“山丹卫南百里处的焉支山下,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一座马场。每年可产骏马万匹,但是不是所有的马都符合军队战马的要求,所以按惯例,每年都有一些淘汰的劣马要处理,不知道张老板有没有兴趣?” 劣马?这还不是管理马的官员嘴上决定的。张伯坚欢喜地说:“多谢于公子提点,张某是生意人,对什么生意都感兴趣。” 明知道张伯坚欢喜的样子是装出来的,诸葛右还是很满意地说:“那就好,张老板这么一说,我的心里就好受多了,总算放下一件事。只是,军队里讲究太多,负责这件事的那个人比较谨慎,张老板要是方便,你和我出去一趟,你们当面谈。” 诸葛右说得在理,张伯坚看看杨预和刘文静,嘿嘿笑道:“没想到这么麻烦,人既然来了,还是应该见一面的。” 说话间,张伯坚已经站起来,诸葛右也站起来,引着张伯坚出了阁间;操师乞已经四十多岁,虎背猿腰,脸上棱条分明,双目炯炯有神,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看几眼雕花窗外的景色,冷不丁地说道:“明帝决定在张掖举办商会,是一个错误。那些西域人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越是看见中原奢华,越是有窥视之心。” 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杨预就当没听见,刘文静还是不慌不忙地喝着茶汤说:“张家以瓷器生意为主,被圣天子看重,现在是宫中瓷器和珠宝的供应商,生意遍布江南、河洛。操兄,说句实话,我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第八章兄弟结义 杨预不想理会不相干的事情,前世养成的习惯让他已经不怎么愤青,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平事,所谓的天下形势更是难以估计。一场天灾,一场战争的胜负,都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平白无故地操心,还不如过些快活日子,洗洗睡了;眼前的操师乞应该没有参加过边疆的战争,杨预很好奇,大隋都是府兵制,这些人是怎么逃脱的。 至于西域,杨预记忆中迟早是会再次陷入动乱,好像是西突厥几年以后打了回来。杨预感觉自己信息太少,做不出判断,索性静如止水地等待。诸葛右和张伯坚回来的时候,带来一个胡人,身材魁伟,面色冷淡,诸葛右介绍说:“这位统叶护,西突厥的王子。” 统叶护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诸葛右,你说错了,我们是朋友,朋友没有高攀的说法,只要是朋友就有生意做,这次本王带来的物资不到半天就全部出手,感觉中原的市场就是大啊。操师乞,只要你愿意,我们一定会有生意做,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令尊在世的时候,可是经常到高昌、碎叶等地。” 听着一阵心寒,统叶护这是来者不善,把操家打听得清清楚楚啊,操家既然是经商世家,哪有放弃生意的,高昌、碎叶等地的生意肯定还在。不过屋子里的都不是一般人,操师乞也看不出是榷场的常客,一个个都静心等待,想看后面的对话弄明白,统叶护为什么这么看重操师乞? 操师乞还是吃惊不小,家里的生意在凉州也算得上大商人,可排不进凉州的前十名,更何况还有凉州的士族,要论与西域的贸易,所有凉州的商人加起来,不到士族的十分之一生意大。凉州如此,陇右如此,大隋也如此,所以听统叶护调查到寇家,操师乞有点犹豫,终于答道:“家父是家父,我是另外一回事。” 操师乞这是要放弃高昌等地的生意,统叶护面色微变道:“寇兄弟要想好了,做生意的人可不能意气用事。” 操师乞一拱手道:“多谢可汗好意,怎奈我现在是游侠,不敢耽误王子的买卖,告辞。” 统叶护大怒,一只手猛然抓向操师乞,却被慢慢蹭到操师乞身边的张伯坚一掌撩退;张伯坚看出操师乞武功不错,但是要是和统叶护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人,怕操师乞吃亏,张伯坚才忍不住出手。统叶护一愣,心中大骇,他没想到大隋的民间竟然也是高手如云。 诸葛右不急不躁地劝解了几句,西突厥在西域口碑极差,今天要是有裴矩那样的大人物关照,诸葛右才不愿意来淌这样的浑水。让统叶护有挫折感,哪怕是一点点的挫折,都是诸葛右愿意看到的。 好在张伯坚跟着赔礼,给双方一个后退的台阶,统叶护悻悻地离开了;拂了统叶护的面子可不是小事,张伯坚和操师乞也不是毛头小伙子,自然都怕诸葛右难做,纷纷问了几句。诸葛右让张伯坚摆上酒菜说:“没什么,关照统叶护的是裴矩,不能拿我怎么样。” 裴矩可是大人物,张伯坚和操师乞面面相觑,杨预笑道:“二位不必担心,统叶护一代雄主,看重的是西突厥的未来,不会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兴许英雄惜英雄,日后对你们另眼相看。至于裴矩,现在正在为大会操心,大不了派两个人来吓唬我们一下。” 诸葛右点头道:“杨预所言极是,杨预,你是参加过战斗的人,猜一猜我大隋后面的动作。” 这点历史还是知道的,杨预顺口说道:“圣天子既然平定了西边,下一个目标就是高句丽。” 杨预想到大隋因为三征高句丽而亡,说到一半就住了口,诸葛右是个聪明的人,微笑着问:“你不看好?” 张伯坚拿出来的是高昌葡萄酒,香甜醇厚,比杨预在隋朝喝过的那些白酒强多了,就是与后世的葡萄酒比,味道相差也不大。杨预一饮而尽,放下酒碗说:“没什么,我一个小人物,人微言轻,况且征伐高句丽要解决的目标不仅是开疆拓土那么简单。” 杨预这句话让诸葛右刮目相看,隋明帝杨广的疆土开拓就是为了压制朝堂上的那些人,杨预一个小军官能看到这一点,眼光也是非同一般。刘文静意外地问了操师乞一句话:  “操大侠,我看统叶护找你,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刘文静就是心细,但八卦之心人人都有,刘文静的话撩拨了每个人的心思;操师乞没有让在座的人失望说:“家父当年在高昌买过几个工匠,都是炼钢铁的,我们寇家没有钢厂,工匠没有用武之地。听说西突厥占领龟兹的不少地方,龟兹那边有钢厂,如果他们能炼钢,就能大大减少对中原的依靠。前一段时间有人和我提过要买这几个工匠,现在看是我疏忽了。” 杨预摇头说:“操大侠,没那么简单,炼钢是个复杂的手艺,一般的工匠只知道操作,龟兹有钢厂,不会缺这样的人,不值得统叶护这么重视。若你说的是真的,你家工匠中,一定有懂炼钢设备或工艺的大师傅。” 操师乞恍然大悟道:“杨预提醒的是,我马上写信回家问一问。” 张伯坚环顾众人,大笑道:“我等今日一聚,也是有缘,不如结拜为兄弟如何?” 张伯坚有了一点酒意,却不是酒话,在张伯坚眼里,在座的人要么有家世,要么有本身,都是可以共享的资源。五个人没有不愿意的,就让店家准备了香炉祭礼等物,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操师乞、张伯坚、刘文静、诸葛右、杨预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按年龄,操师乞老大、张伯坚老二、刘文静老三、诸葛右老四、杨预最小。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