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 《轻小说集》 第一章镜子 “记住孩子,当别人对你笑时,你要记得笑。” 这是年久未修一面镜子,它回想着母亲对他说的话,他这十几年来不断的重复一样的事,那就是模仿在它面前的自己。 它的脚下有一团团的灰球为伴,四面不透风的钢筋混凝土让它很安逸,它不住地向四周瞥去,除了蜘蛛网还有一些破烂的吃饭家伙,空无一物。当然它要算上他的伙伴灰球。 “呦,回来了”,镜子看见自己拖着被淋湿的身躯从门口迈进,不管身上的雨水直接往被窝里钻,当然,这被窝也是破烂不堪的,这让原本扎好领带穿好西服的镜子万分失落,于是镜子也成了自己的模样,镜子看向远方,仿佛那里是一片绿色,是阿尔卑斯山的峰峦,是尼罗河畔的岸边,可是,它看到的依旧是破烂的钢筋混凝土墙壁…… 镜子回想起自己,从前的它,无比的干净,镜面光洁,不沾染一丝尘灰,镜边的红木浮雕显得高贵无比,哪怕镶上金边也不可与之媲美。镜子想着想着睡着了,它想起了母亲说的话,“当别人对你笑时,你要记得笑”,可是如今镜子哭了,这让原本脆弱不堪的镜子彻底分崩离析,镜子上终于有了裂痕。 第二天,太阳依旧升起,照在每个角落,镜子看着自己面前的自己,笑了,尽管那裂痕十分不合时宜,但是镜子依然可以看见自己。阳光透过房顶的通风口照射在镜子上,它终于看见了外面的景色,原来是那么的美丽,无邪…… 第二章这是一只有志向二哈 今天努力市天气很好,只是空气里散发着黑泥土的潮湿,并没有电视里说的那么清爽。 东荒路口左转弯土坡上有个绿毛畜生,哦,原来是只二哈,可是这只二哈在生下来时候就是绿毛的,天生孤僻,不是性格,而是隔阂…… 昏黄的夕阳下,二哈望着黑白的蓝天,二眼放空,仿佛那里有了魔力。它努力想看透,它拼命地想,用劲了想。可是它还是没明白。 坑坑洼洼的路上积累了不少昨日下的雨, 它在东荒路尽头发呆,显得有些寂寞…… 二哈忽然意识到它今天还没吃饭!它拼命的找到那根从垃圾桶里捡的骨头,尽管那是根不知道被别的狗咬过多少次的骨头。 骨头上刻满牙印,仿佛在炫耀自己受欢迎程度。 二哈用前爪拼命的捂住骨头,用嘴含住,耳朵竖立的听,两个眼睛不转的盯着骨头,他生怕有哪只不长眼的跳蚤玷污了它。 最后一丝光亮刹那间消失,二哈猛的丢掉骨头抬头,它错过了。 今天努力市的天气预报又发抽了,没有电视里说的那么惨烈,伴随着黑夜第一丝微风吹到二哈身上,它竟然感觉到爽快的感觉,它意识到自己少了点什么。 它在东荒路尽头发呆,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它终于感觉自己好像抓到了什么,马上就好了,马上……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趣闻联播”, 啊!这是废墟附近的趣闻联播节目,它可指望听它预知天气呢!二哈听的忘了神,听了一会,它貌似很累了,它不住地打着瞌睡,突然它惊醒了,但是它刚才在想什么?它,忘记了。 它在东荒路尽头发呆,显得有些寂寞…… 第三章精神世界亡了,肉身索取还有何意义? 请思考这个问题,当人们精神世界亡了,肉身的一切索取还有没有任何意义? 为何人们讨厌鸡汤式加油,而偏向于讽刺的激励,这到底是奴性还是习惯所致?我不得而知,不过我觉得声音的大小取决于自身,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和理解的三观都不相同,所以一种名叫“随大流”的奇怪现象出现,用来平衡两极分化。 从此就像一杯冰水和一杯热水掺在了一起,起初你死我活为什么后来就平复了呢,因为又有一种名叫“别人家”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处于竞争激烈的那层人,他们的领导者都喜欢用“别人家”来刺激奴役者,让他们变得更强大,他们总认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别人没有的我要去争取。 久而久之,精神世界变得狭窄,因为有一种别人教会你的名词叫“现实”。 这个“现实”可谓强大,不论你是谁,你什么学历,你背景如何,它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你致命一击,从此你的精神世界就此崩塌,你将会开始注重肉体的舒适度,以及别人眼里的幸福度。 所以让我们回到起点,当人们精神亡了,肉身的索取还有什么意义?当然除了固定的生命维持。 那我们应当多注重精神品质的提升还是与一群不合群的人一起大喊精神小伙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网络极其方便,千里传音早已不是幻想,在物质丰饶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该多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体会真正的美? 有人说“活在当下,开心就好”,当然这种心理是正确的,不做任何反驳,三观不同,你我无话可说。 有人可能会问,精神亡了,是什么意思?当然我不反对现在的审美观点,这证明了时代的前进,精神的丰饶与其他任何物质无关,有人喜欢微观世界,也有人宏观世界。 就像莎士比亚说的:“《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精神世界不存于三维空间,它是抽象的,它就像是决斗场上勇士旁边的裁判,它公正,平衡。它可以指引着人们前进,也可以让人萎靡不前。 所以当有人放弃了精神世界的升华,肉身也就“随大流”了。当前我暂且称之为指向力。 精神世界死亡,肉身在怎么舒适。我个人觉得他已经亡了。他失去了精神世界给他的快感,失去了左右选择的权利,他只是人间机器。与傀儡无异。 当然,前提所说的并无绝对,毕竟有人喜欢安逸。 所以,论到这,也没有确实的论据,还是回到宽泛的解答,因人而异。当然,这回答绝对是最平衡的回答,也是最让人接受,最让人舒服的回答,毕竟没有说你错,也没有挑战任何人的三观。 最后,轮到这,失败,但是无论你处于各种境界,无论你多么成功,记住精神世界的丰饶要远高于肉身的体验,肉身可腐,但精神永流传。 希望在这篇不完美的文章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向,找到属于你自己精神世界的世外桃源。 第四章 浪漫派和务实派,你是哪个? 艺术,生活,品味,我们对于这些词在熟悉不过,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要有品味,那么这三者有什么根本性区别么? 这些词在于不同人眼中自然别有风味,浪漫派站出来指着艺术说“那是花鸟,那是爱情,那是自由的乌托邦。” 这时候务实派便站出来用各种语言来指责浪漫派与自身望其项背,务实派脑中没有鲜花,没有杂念,更没有所谓的乌托邦。他们的意识里生活等于现实,现实等于安定。他们不奢求一夜暴富,他们直想活的有意义。可是往往面对着这样的务实派,浪漫派也有一套说辞,“池中之物,井底之蛙”这是浪漫派最能形容务实派的说辞。 没错,这两“派”学者谁也不让谁,“不迁就,严谨”这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自身的肯定。 回头看,历史上一代风骚足以打天下,不论是文是武,皆为英雄。 那么这些英雄他们有是什么派别,他们有信仰着谁,从他们的丰功伟绩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丈夫有所为而不为,那么他们在取舍中又是偏激了哪个“阵营”? 其实,我认为不论“浪漫与务实”,其实皆可为英雄。鲁迅,又名周树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横眉冷对与俯首”用的不可为不妙,“横眉冷对”不可不为其大英雄!这足以浪漫,可后来“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又不得不务实。 “浪漫与务实”可以共存,可是当浪漫和务实同在一时期出现的话,那么就又会出现两个极端。 所以说,我认为“浪漫与务实”是承接顺序,是一种过渡,不论从艺术,还是生活,甚至品味,皆是如此。 当我们在艺术范围思考艺术,不用担心什么,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艺术。 第五章散文对我来说 对于写论文来说,我更喜欢写论文,散文就如翩翩女子如泣如诉,仿佛在耳边诉说着现实生活的本质。那,我为什么不喜欢论文呢? 论文在我眼中就是一个机械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讲究人,不论你语言多么美丽,字里行间多么行如流水,只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这就成立,有点像是文科中的理科,缺少感性。??? 或许对于我来说散文就如一个大包裹,它允许任何情绪的存在,它的特殊架构,甚至你不需要完整的故事,你只要说明它的性格,它的背景,让阅读者可以清楚的看到骨与肉的相互连接,那么你就可以叫做散文。 散文,很高端,它的文学气息厚重,这也是很吸引我的特点,无论你擅长“武还是文”,在散文的世界里,你都可以游刃有余的“输出”,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喜欢在每一段落都留下自己的“气息”,这样在我二次浏览的时候我会知道这是我的产物。而不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当你阅读鲁迅的文章,你会感觉很杂,但是当你蒙着读完后,回过头来咀嚼时,会越来越有味道,这是浪漫主义的杰出贡献,鲁迅的散文很“散”,但是每一篇都散发着文学主义精神的光辉。??? 我认为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叫做散文,也都不可以叫做散文,主题集中,形散意不散,这是语文教师给我的教条,所以我是比较讨厌传统散文的,我更喜欢将散文写成一个活泼有力的青年,而不是只有教条的机械咖。?? 所以,当人们读到一篇让人激动澎湃的散文集时,他脑海里浮现的应该是在月明星稀的夜晚,作者负手而立,身边围绕着是略带沉闷的故事背景,让人有感而发。?? 如果,所有的散文都有这样的意境,思维在那里生长,打破所有的框架,把赤子之心携带在定式里,就会让文章发出淡淡的,金子的光辉。 这是一篇短词 蛟龙预潜于鱼虾之间,何况其天尊道长。 鱼虾预游于天际之间,何况其山高水长。 人不得运,世道无光;天不得运,人无所长。 才疏学浅,不得万人之上, 中流砥柱,不得万古江山。 先贫后富,先富而后贫,皆为时运也。 -人年岁 天涯在线书库《www.tianyabook.com》